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亚洲风情篇

  近2000户涉外企业落户长安,带来资金、技术,也带来了他们浓郁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氛围。香港奶茶、台湾小吃、台式咖啡、日韩料理、泰国咖喱等东南亚美食悄然兴盛多时。

  台湾咖啡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话絶对是咖啡瘾君子的经典藉口之作。一句撩人心弦的广告语,流传于街头巷尾,耳熟能详。

  “源自台湾,香闻世界”的台湾咖啡自95年5月登陆以来,依靠加盟特许的经营方式,采用一致的企业形象,排山倒海般强势推销,已构成全国大中城市,尤其沿海地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典咖啡1995年最早落脚于长安长西路,带来一时轰动,咖啡及台式快餐大受欢迎,初战告捷。米兰诺咖啡、上岛咖啡、老树咖啡(后改名两岸咖啡)不约而同,选择在长安国际酒店,彼此相距不足100米,展开贴身肉搏战。 馥香、米罗、蓝鸟等咖啡店陆续开张,加入战局。在同一血脉下的炎黄子孙的台湾商人刻意进攻下,台式饮食文化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已成为我们饮食的重要部分,有幸成为“咖啡伴侣”。蓝山咖啡、皇室咖啡……眼花缭乱各式咖啡名称让我们开眼界、饱口福。

  台湾咖啡店实质中西合璧,休闲与咖啡、茗茶结合,提供现代抒解轻松,商务聊天的好地方。异于西餐厅和酒吧。白天中式快餐,即台湾人创造的个人商务套餐,一饭一汤四小菜。晚上则寄托许多人的梦想和爱恋,三五成群,谈天说地。两个人烛光微动,歌謡如诉,视线相对,杯羹轻搅。

  台湾咖啡店幽美、舒适,媒体称之为“小资”享受,极富个性化、人性化的装饰风格,如同咖啡一样有同样领导潮流的示范作用,在繁华热闹的街市中炫耀,极易辩认,十分熟悉的形象在眼前一亮。

  台湾咖啡店全部由木头、石块玻璃组合而成的大门,吸引着每个行人走进来找一个角落坐下,柠檬味的清水,盛在透明的蓝色杯里,水也被染得有情致了。这里,每个人都是眼里的风景,仿佛守着同一个秘密,却又互不相关,那些红格子桌布,法国风景画,原版时尚杂志,像无懈可击的美人,任你打量,它们也静静地打量你的交谈、眼神、手势,它们不动声色地迎来送往,显得友善,在和咖啡一样“黑”的蓝调爵士,或者单纯如雨的钢琴音符,为夜晚加点佐料,台湾咖啡店营造的视觉、味觉、听觉为一体轻松宁静的饮食环境,仿佛为长安的夜晚渗进了浪漫的情调。

  长安真是块风水宝地,吸引不少台商扎根并视为第二故乡。全国镇级首家台商会馆落成,安家长安。精明的商人顺势捕捉商机。台湾本岛名店如“度小月”、“龙门”、“鹿港小镇”、“欣叶”、“休闲小站”、“华歆牛排”等众多牌子克隆长安。带来牛肉面、蚵仔面、卤肉、台塑牛排、碗稞、担仔面等著名宝岛小吃,仿佛走入著名台北土林夜市。漂亮的掌柜老板娘常操着一腔闽南话、台语恭候每位宾客,制造亲切、熟悉的饮食生活氛围。

  台湾同胞常唱《爱拼才会赢》。咖啡盛产于南美洲,盛行于欧洲,台湾岛没有种植咖啡豆,却经营咖啡到极致,把咖啡的品味移植到我们的生活中,增添精彩。由此证明瞭拼劲十足的台湾同胞不仅工厂办得好,经营饮食业同样棒。

  日本料理

  传说徐福寻找仙丹飘流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大唐经济文化艺术的种子扎根于东瀛岛国,对日本原土文明起到极大的冲击和改造。善于创新精明的日本人,取中华烹调艺术之精华创造了独特的另一东方饮食流派的饮食艺术—日本料理,既保留原始的清纯,又吸收文明的精华,卓然独立世界饮食文化之林。

  现在70多家日本企业扎寨长安,促进中日经济友好往来,传来了东洋饮食文化渗入长安。据有心人统计,全镇现有25家日本料理,大部分分居在镇中心区,尤以长青街两侧为甚,竟有18家之多,其密度位居全省絶无仅有。鹿儿岛、元通寿司、蒋太、日本人、北海道、雪子、六本木等店面睦邻友好竞争,各得其乐,各安天份,汇聚成日本料理一条街,日本料理的和风劲吹长安。

  日本料理给人印象就是“小”、“精”,分量小,容器小,店面也小,最擅长“螺蛳殻里做道场”。日本料理,非但用料讲究,幷且配料调料,一整套从头到尾,连餐具都相当讲究,尤其每次不同盛装食物的器皿,几乎每一件都是无可挑剔的艺术精品。不由得叹服,日本菜真是可以用眼睛来“吃”的。

  日本料理装饰迥然异于一般酒楼,极具欣赏价值。户外装饰景观招牌,颇有日本传统民居的神韵,教我想起杜牧《江南春》里的“千里莺啼緑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室内摆设取材传统,竹影摇曳,乱石铺街,刻意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休闲氛围,连同穿和服的女孩,踩着日式袅娜碎步,日语问候,阵阵优雅素淡的日本独特民乐,如置身于日本本土家庭进食,沉浸在日本饮食文化的氛围中去。

  霄边海悦酒家的木村料理,其知名度在东莞市数一数二,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吸引本镇食客,也吸引不少城区、大岭山、松岗、公明等邻近镇区食客远道而来。款待重要的台湾、日本客人商务用餐,则指定海悦,海悦木村的规模、氛围、专业水准无容置疑,但价格更令人生畏。称得上“平靓正”的日本料理则属于鹿儿岛,它树起自已的品牌,赢得一大批熟客信赖,成为专营日本料理的成功者。在那里承袭和风日式料理精华的原味手法,加上独具匠心的创意巧思,精心制作独特风味的经典之作。在那儿,可以品尝到软滑细嫩的吞拿鱼、甘香肉滑的三文鱼、爽口香口香甜的育漕鱼、又精又美的大阪神户牛肉及各样的寿司。而笔者最爱吃的却是盐焗冰鱼。给所有客人深刻印象的同样还有黄经理,一位笑容可掬、逢客九十度躬身问候,从事十多年日本料理经验和十足日本敬业精神的职业经理。

  曾几何时,日本料理的潜台词就是昂贵,令普通大众食客望而却步。但元通回禄寿司、大禾寿司经营日本料理快餐,面市长青街,展现出亲民大众消费价格,十元一份的价格上百种,采用快餐自选的方式,将一碟碟制好的寿司放在传送带随意品尝,结帐时只需清点食客用过的碟子即可。任君选择,一样享受至美好的料理风情和信赖的新鲜品质。一改贵族化消费的面孔,能够让普罗大众消费得起,不过吃来吃去都是寿司又过于单调。

  日本料理传来的服务水平、敬业精神、烹调技艺值得同行借鉴。推动和丰富了长安饮食业多元化发展,日本历来对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精神,更值得我们拿来学习。

  韩国料理

  近两年韩国人送来《蓝色生死恋》在中国热播,宋峤、金喜善等韩国明星成为青少年的崇拜偶象,也送来佳肴,让人大饱口福。切身地感受“韩流”突袭中国,韩风劲吹,韩国文化的泛起。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酸辣为主。韩菜三大吃:泡菜、人参鸡汤和烧烤。泡菜,可以说特色中的特色,深深地沁入到韩国人饮食的“骨髓”深处。餐餐泡菜,餐必泡菜。做泡菜的原料很广泛,凡蔬菜,不管白菜、萝卜、胡萝卜还是芹菜、黄瓜、大蒜,及至各种野菜、菜梗,造成韩国泡菜丰富多彩。泡菜清清雅雅,淡淡浓浓的酸甜,可令人胃口大开。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韩国料理,最为

  人所熟悉的可能就是韩国烧烤,青嫩生菜裹卷着烤出的牛肉,犹如薄饼卷着烤鸭,细嫩香口,冷热生熟,清香温醇,直奔味蕾,心旷神怡。还有石锅拌饭、洽面、汤,有名要数参鸡汤、解酒汤、酱汤,味道鲜美,当中人参鸡汤驰名天下,一钵热腾腾、金灿灿的整只人参炖童子鸡,鸡炖得好酥好酥,浸在汤里,喝一口清汤,撕一块鸡肉,真是妙不可言。做人参鸡汤时,童子鸡的肚膛里除糯米、人参外,还要塞进红枣、大蒜等。炖鸡的时间一定够长,这样吃起来,鸡味汤味更入味,鸡汤清可见底,是上乘补品。韩国人爱吃人参鸡汤,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吃”,凡是海内外宾客到此,无一不争相品尝此汤的独到风味。

   韩国料理在长安起步迟,数量少,仅有6家,但都选址于繁华的长青街或中惠名城沿街商铺,装修豪华,场馆面积大,极其引人注目。莲花亭、韩星、韩珍馆代表的韩国料理韩味十足。

  韩风是时尚的,济州岛的风情吹拂长青街,长安亦时尚起来了。近期,一股收看韩国剧《大长今》狂潮来势凶猛,剧中出现的各式韩国宫廷菜肴吸引观众眼球,再度掀起追捧韩国料理热潮。

  港式茶餐厅

  香港的茶餐厅是香港与西方饮食文化接触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饮食景象。由英国人饮下午茶的习惯转变而来,茶餐厅是香港饮食文化的特色,将外来的饮食习惯,转变成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香港小市民的生活平淡,而且要求不多,得闲叹下午茶于茶餐厅中,他们似乎拥有整个世界。

  香港茶餐厅中西兼备,近年来将香港大排档的小吃,流行坊间小菜纳入其中,成为香港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饮食所在,一日十八小时营业,不同时段有不同食客,不同品种。早餐是火腿通粉(或鸡丝)、沙爹牛肉面、雪菜肉丝面、面蒸双蛋等,A、B套餐选择,中、晚餐各式小炒,还有烧鹅、油鸡或烧肉等,每款不过十多元,并配白饭,例汤。下午二点开始各式面包与蛋挞随时出炉,还有年轻人喜食的面煎猪扒、美式牛扒、炸鸡翼拼薯条、西多士等,名目繁多。宵夜则以各种粥、粉、面为主,全天候皆奉奶茶、咖啡、鸳鸯及各式鲜榨水果汁饮料。鸳鸯以炼乳打底,褐色咖啡与红茶参混,呈褚红色的饮料,入口有点苦有点涩,且飘着淡淡乳香,甘浓香滑甚有回味,其名曰鸳鸯,雅俗共赏之名,恰如其分,西饮中用。咖啡与奶茶混合特殊港式饮料,只有到茶餐厅才能饮到,“鸳鸯行街,走糖”外卖特色常用语。

  香港茶餐厅的饮食风格渐渐走进了长安,深受长安年轻人的喜爱。香港茶餐厅,简洁明快的节奏,适合现代生活,带动长安饮食新亮点。

  长青街莲花苑铺位的莉苑茶餐厅,是2000年出现的典型港式茶餐厅,2004年搬迁至沙埔头路。该店由香港人吴生夫妇投资经营,全盘香港茶餐厅的经营手法,采用的原料、佐料全部原装由老板从香港亲自带上来,港味十足,香港人和本地青年热衷光顾。香港经济结构的调整,香港人北移长安置业,投资饮食,茶餐厅越来越多。莲花广场乐天茶餐厅、华茂茶餐厅、上沙的新辉茶餐厅都是港味浓郁的港式茶餐厅。

  港式茶餐厅的不断涌现长安,是粤港经济一体化的好兆头,在全面加快落实CEPA,饮食服务业勇当急先锋。香港著名快餐品牌大家乐青睐长安,2003年在愉康商场一楼开设分店。

  西餐厅

  西餐厅80年代初已露面长安,起步早,但20多年发展相比其它菜系显得平淡无奇,发展缓慢,给人一种老是长不大的感觉,不能构成饮食的主流之一。  

  位于中兴街苏氏集团发祥地—喜来登西餐厅,是早期的成功经营者。87年登场,风光10年。年龄在35岁上下的青年都曾是喜来登的熟客,想当年三五成群一杯饮料、一碟炒饭谈天说地,畅谈理想,青春欢乐。乌沙的天伦、街口丽晶、厦岗晶都盛极一时,深受早期港人叹“下午茶”,当地后生仔女喜欢埋堆的场所。乌沙的檀岛、咸西熊猫西餐厅多年来生意不错。

  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期长安西餐厅脱离常轨,与娱乐业结合,伴随附设卡拉OK,边唱边饮,表现成为主题,餐饮沦为配角,是青年人消遣聚集的好场所,但好景不长,式微沉淀。如喜临门、可人儿、梦酒廊当时的产物颇为热闹时兴。

  90年代以后的西餐厅,几乎停滞不前。

  近三年,随着星级酒店的不断出现,作为配套的西餐厅换新装露新颜,“西餐厅饮杯嘢”,时尚流行语。

  国际、海悦、长安酒店等星级酒店,这类高档次的西餐厅,境外食客居多。环境幽雅、服务到位的自助餐意外地火爆起来,自助餐款式多,吃多吃少自已拿来颇受消费者青睐,所以星级自助成为“皇妃身份朕的享受”。有意思的以前吃自助餐多的是外地旅客或者外国人为主。但现在本地人和外企白领一族增多。每逢圣诞、元旦等西方节日,本地人时兴一家大小自助西餐,体会西方生活方式。

  也许是消费文化观念的缘故吧,有品牌知名度,独立门户的纯西餐厅没有萌芽,缺少左岸文化的氛围。有TAST、有文化、有钱闲人少了体现身份的好去处,感到婉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