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仁化丹霞


    丹霞在仁化,仁化有丹霞——可以说是既有地理知识,又有人文意味的两句话。

    因为仁化是广东北部的一个县,著名的丹霞山风景区,就在仁化境内。而仁化这个县名,又是甚有历史和人文意义的。古语云:仁者,人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要以人性感化、教化、同化。据说,由于历史上仁化曾有民族动乱,事件平息后,特以此冠县名,即是用此之意。但我感到仁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然人性化”,就是以人性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包括对自然的发现、改造和美化。丹霞山的美丽风光,固然是自然界之天生,也可以说这层仁化的产物,同时又有人性感化之意。

    20世纪70年代末初夏的一天,我初次到丹霞山,就从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领悟到这两层仁化的含义。山上的丹霞古寺同一般常见的寺庙不同,既敬佛教,又敬道教;既有和尚,又有尼姑;既有道观,又有尼姑庵。这是全国各地少见的。丹霞山的自然景观主要是山顶观日出,特设有观日亭,每当旭日初升,霞光万道,艳丽无比。据说丹霞山之名,正是由此而来。丹霞山名震遐迩,自古至今游客不绝,主要是这两大景观所吸引。我也是由此而特在半山腰的古寺中住了一晚,一是切身体验一下晨钟暮鼓的生活,二是能就近赶在天亮前登上山顶,以观赏丹霞日出的圣景。

    由于同行的诗友与古寺的长老熟悉,特许我们参加晚上举行的“坐禅”课。当我们赶到大雄宝殿时,已经天黑,仪式开始,奏起经乐,钟鼓齐鸣,木鱼声声,在寂静的山夜中特别响亮;和尚们从四面八方走来,一下就齐集了一大群,都穿黑色衣袍,像军队似的迅速动作,排列成行(这时我才发现有两个女青年,均留长发,事后才知道她们是刚来几天,尚未剃度),接着即按经乐的节拍,整齐地做着边摆手边迈步的动作,在坐禅间里走了几个圈,然后各就各位的个个坐在床上盘腿坐禅。我们也参坐其中。我看手表,从开始到结束,整整一个小时,合手盘腿坐着,个个都是一直不动,不吭一声,偃乐息鼓,唯听山风阵阵,山虫低鸣,似处无人之境。真是有生以来首次尝到“静夜思”的情景。我想。和尚们都在默念经文吧?两个未剃度的少女可能还在想着“红尘”的事吧?……也可能他们在这时什么也不想,是在心归丹田,做着静功。这难忘的做了一个小时“和尚”的经历,使我切身感受到静化是洗涤心灵的好方式,认识到感化、教化、同化,恐怕是诸教各家学说所共通的,佛家的“坐禅”,同道教的“静心修道”,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不是异曲同工的么?由此使我领悟:自古人们在丹霞山设庙,诸教都在丹霞山诲人“出家”、“修道”、“修身”,也都有是为了使人的心灵静化、美化,化成像丹霞那样圣洁、那样美。由此可见,丹霞不正是为了仁化、体现仁化而创造出来的么?

    观赏丹霞日出的圣景,则使我品味到仁化丹霞的另一层文化底蕴。当我们登上山顶的观日亭时,东方只有一线鱼肚白,像是在尚黑的大地之间划上一条白线;这条白线,慢慢地越拉越长,渐渐扩宽,从扩成一洞,到白了半边天的一瞬间,同时出现了几朵云霞,从浅黄、金黄,过渡到浅红、艳红,接着是霞光万道,射遍晴空,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从半轮到全轮,从深红、艳红、淡红,而又转化为金黄、浅黄、淡黄。从红彤彤的红日渐变为微笑的金太阳,从染红天地又转为染黄天地,真是白在动中,黄在动中,红在动中,显出动白、动黄、动红的瞬变进程,一派清新境界,朝气勃勃,生意盎然,美不胜收。在这样的神妙时刻,我才跟着太阳以各种颜色渐染天地的视线,看清了丹霞山风景区的全貌;主峰居群山之中,整座山都是红色的石岩构成,在红日照耀下分外红艳(我想这也是丹霞名称来源的自然因素之一吧);山峰脚下,有碧绿的锦江环绕,绿水映照红山,水更绿,山更红;周围的奇峰峻岭,都似座座欲动未动的、活灵活现的塑像,如:香炉峰、茶壶峰、童子峰、观音峰,都名副其实,惟妙惟肖。尤其是长老峰,其顶呈长方形,两面三边自上斜下,宛若和尚长老的帽子;所盖的山峦轮廓,额头、鼻子、下巴的侧影依稀可见;山身黑,酷似和尚所披的道袍;而当红霞覆盖的时候,却又似长老所披的锦绣伽裟。这些山峰的形态和命名,都有着宗教的色彩,它们是丹霞风光的组成部分,同丹霞日出的圣景一样,是大自然的景象,又是具有人所赋予的人性色彩的,是“自然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仁化的一种体现方式。

    我第二次到丹霞山,是在80年代末的一个初春上午,十年阔别,变化甚大;山门已不是过去所见的古典牌坊,而是一座红石岩砌成的巨型山门,上书“中国红石公园”几个大字,巍然挺拔,苍劲潇洒,甚有气派;门前有白亮亮的不锈钢门闸,门内有宾馆;登山有高空缆车,游锦江有小汽艇;座座现代化的高级别墅,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这一切新的变化,使古老的典朴的丹霞山,变成了现代化的丹霞山,从宗教圣地、自然圣景,发展为现代的游乐场所和度假屯了。我想,这变化也是一种仁化丹霞的体现吧?是现代之风吹进了古老的自然的丹霞,是现代化的人去按现代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去仁化了丹霞,这是时代的进化,是时代对人对自然(丹霞山)的仁化。

    另一方面,当我知道丹霞山被命名为“中国红石公园”的原因时,似乎又发现了另一层意义的进化和仁化。据说在当今世界上,只是美国有大片的红石岩;在中国大陆则只有丹霞山这一片山地是这种土质。地理学家称这种红石岩是地球最早地壳变动的标本,记录着尚未有人类前的地球历史,十分罕有而珍贵。过去人们不知道其价值,只是以其岩石呈红色而称其为丹霞山,是不够的,为与美国的红石岩和“红石公园”对称,为与国际“接轨”,并昭示其珍贵的科学价值,故予易名。这种说法和易名,反映了人们对丹霞山的认识深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化、科学化了,并且是现代的国际化了,这不是一种进化和仁化么?然而,我认为命名为“红石公园”,固然有理,但不一定为群众所接受,因为知红石岩知识者不多,我当即向有关负责人建议:易名为“生态公园”为好。因为红石岩举世罕有,是一种原始的地质生态;同时,也在于丹霞山被陆续发现有许多原始植物,前些年就有报刊披露在丹霞山发现有原始红树林的报导;又曾有过一位香港同胞从农民手上用十元人民币购得一株丹霞兰花,过香港则值百万港币的珍闻;更为重要的是,丹霞山风景区中许多奇峰峻岭,千姿百态,活似种种生物或实物,具有种种美学价值和美化潜质,以“自然人性化”的法则去发现和美化,有无限广阔的天地。

    万没想到这种想法和看法,会在我第三次到丹霞游览时得到证实。那是1998年夏天,我参加“北江诗歌节”,同一班诗人到丹霞山时,才知道这里增加了一个新景点——阳元山,阳元者,即男性之阳具也,直白说即阴茎。据说,近年许多人游丹霞都是因慕此名,而专程到此一游,无论男女老少,都无所顾忌地去尽情欣赏,既无“女性勿近”的告示,也无“儿童不宜”的禁忌。同行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诗人,见到活似阳具的大山,威风凛凛,直刺云霄,莫不感叹不已!实在难以想像自然界竟有如此酷似人的器官的存在,巧夺天工到天衣无缝的地步,自然,这是放大了千万倍的形象,是经人的想像和美化才臻完整的,但其酷肖的程度已足使我思索:在“自然人性化”的同时,是否也有“人性自然化”的可能?最近报刊披露:丹霞山又新发现有阴元山,即活似女性生殖器的山,并已向游客开放。这些景点的不断发现和开放,不仅证实了丹霞山展现种种原始生态的自然与科学的潜质,具有生态公园的条件,而且说明近年对丹霞山的认识和开发,已进入较高较深的科学和文化层次。因为对生态和性的尊重和公开化,拨开神秘的面纱,就是科学的普及和深化,就是甚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认识与行为。据说,丹霞山附近的百姓称阳元山为“祖石”,即生命祖源之意,可见人们早有生命和文化意识,仁化的老百姓早就对这座山人性化了,同时,也即是将丹霞山以丹霞的美丽形象美化了。

    这三次游丹霞山的经历和感想,使我不仅看到丹霞山的步步发展轨迹,而且层层深人地认识到仁化与丹霞的丰富内涵,逐步解读其科学潜质和文化底蕴,逐步认识到:仁化的象征是丹霞,丹霞的文化是仁化。

 

            2000年五一节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