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于 1989年秋撰《论珠江文化及其典型代表——陈残云》一文,明确提出和论述了珠江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此后我们珠江文化研究会一班多学科专家学者,一直从多种学术领城(文化学、地理学、海洋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方志学、文艺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对其进行探讨和宣导,取得了许多的丰富的学术成果和创作成果,使珠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更明确、更丰富、更实在、更扩大了。尤其是在省领导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泛珠三角(9+2)合作区以后,更显示出珠江文化提供文化基础和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从而受到更大的重视和欢迎。但是由于我们未能将珠江文化与传统的岭南文化概念的区别和关系讲清楚,对珠江文化性质和优势的宣传力度也不够,以至当今尚有不少人对其不理解或怀疑,因而很有必要进一步讲清楚珠江文化是如何地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的内涵和优势。
一、 珠江文化概念是从时代和水域的先进性提出的
最早提出珠江文化名称和概念的,是著名文坛大师郭沫若。据现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2001年在查找中山大学历史档案中发现:1926年郭沫若来广州,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文学院长,在当时的《革命生活》旬刊上,发表《我来广东的志望》一文,其中说:“我们要改造中国的局面,非国民革命策源地的广东不能担当;我们要革新中国的文化,也非在国民革命的空气中所酝酿的珠江文化不能为力”。从郭沫若这段话看,前句是指广东作为国民革命策源地而在当时所起的改造中国的先进作用,后句也是从“国民革命的空气中”提出“珠江文化”方能“为力”的重要作用的。其中“酝酿”二字,是指“国民革命空气”赋予或造就的珠江文化新内涵的意思,也即是说,当时时代先进文化为当时是国民革命策源地广东也注入新的活力,使珠江文化成为“革新中国文化”的主要动力。当时珠江的概念,主要是指广东,但也有代表珠江流域之意(因当时珠江作为一个完整水系概念正在形成之中);所以,珠江文化的名称和概念,首先是从时代和水域的先进性而提出来的概念。
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使用珠江文化的名称和概念,也是出于时代和水域先进性的依据和前提。改革开放从广东开始创办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并在整个广东“先走一步”;从90年代至今,广东一直保持着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势头,站在全国排头兵的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就需要相应的文化概念去定位和表述,因而珠江文化的称谓则自然水到渠成地风生水起。
司徒尚纪在2003年5月出版的《珠江文化与史地研究》一书,除提供了上述珍贵史料外,还指出:“岭南文化”概念在民国初年已在学术界流行使用,与“珠江文化”专用词出现时间很难作出早晚区别。但“岭南文化”一词主要是指“岭南的文化”,即岭南地域内所包括的文化,而且主要指古代传统地域概念则是明显的。其实,“岭南”一词,始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当时全国分为十个道,广东、广西同属岭南道。岭南是指五岭(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都厐岭、萌渚岭)之南,并无其文化是否先进的规定性,更不是一个文化概念,只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岭南文化的名称和概念是在这个行政区域概念基础上产生的,显然主要是传统的区域性文化概念。而珠江文化一词,则是一个水系或水域文化概念,即是珠江水系及其相邻河流覆盖水域文化之总称,具体包括:西江发源地及流经地云南、贵州、广西,北江发源地湖南、江西,东江发源地江西,韩江发源地福建,三江汇流地广东,位于珠江口的香港、澳门,以及相邻海岛海南。可见珠江文化包括岭南文化地域,比其仅包括两广区域大得多,而且有明确时代先进性之属性,显然是包括并扩大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和优势。
二、 珠江文化概念可与世界各国文化对接
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是水文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水决定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生产,决定人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并且认为海洋对人的影响特大、特先进,海洋文化的国家才是现代文明的先进的国家。所以,当今西方各国都以海洋大国自居并自豪,另一方面,它们也以自己最大的主干河流为母亲河,以其名称作为本国文化之代号,如:英国称泰晤士河文化,德国称莱茵河文化,法国称塞纳河文化,美国称密西西比河文化,埃及称尼罗河文化等等。
从历史到当今改革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广东与外国的交往是最多最久的。全国华侨华人有三千万人在世界各国,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广东人,简直可以说凡有华侨华人的地方都必有广东人。前些年,我先后应邀到西欧六国和美国考察或讲学,与各国华侨华人学者都有接触,尤其是广东老乡接触更多,他们都称外国人只知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不知什么是“岭南文化”,即使知道,也讲不清楚何“岭”之南?当他们知道有珠江文化说法,均表赞成,认为可与西方各国对接,有利沟通和理解。
从历史而言,广东是我国与海外各国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发祥地,广州是世界上千年不衰港口之一(另一个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广东沿海港口(饶平、潮州、澄海、汕头、汕尾、惠州、深圳、东莞、香港、澳门、珠海、台山、阳江、湛江、雷州、徐闻、遂溪等)分别是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港口最多、年代最齐全的海外贸易和交通线。这些历史地理事实,证实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海上贸易大国、海洋文化大国。同时,广东之所以有如此光辉的历史,又是与其海岸线特长、尤其是珠江与沿海江河出海口特多的地理形势是分不开的,因为这造就了海洋文化特浓、并是江海一体的文化特质。从泛珠三角区域角度上看,海岸线更长、出海口更多,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广西的北海、合浦、钦州、防城港,海南的海口等,都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可见只能是以珠江文化概念才能表述这种特性和优势,也只有如此才能顺理成章地与西方世界接轨。显然,这也是珠江文化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内涵与优势的表现之一。
三、 珠江文化明确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文化学自西方传入并在中国迅速普及,形成了“文化热”潮流。在这潮流的波及下,文化学术界出现了为各省区作出文化定位的时尚,一些出版社出版了系列的地方文化丛书,以传统的地域称谓或者春秋战国时的小国名称,作为各地文化的冠名,如:称山东为齐鲁文化,湖北为荆楚文化,河北为燕赵文化,山西为三晋文化,陕西为三秦文化,江苏为吴文化,浙江为越文化,四川为巴蜀文化,湖南为湖湘文化,广西为八桂文化,云南为滇云文化,贵州为黔贵文化,广东为岭南文化,海南为琼州文化等等。应该说,这是中国跟上世界文化时代潮流、文化普及化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元的文化实际,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但是,如此文化定位方式,显得太过于“中国特色”,虽可与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对接,却难与外国文化接轨,因为要使外国人弄懂这些称谓也得颇费周折。更主要的是与西方水文化理论对不上口径。可喜的是,前些年河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套巨型的“大江大河传记丛书”,至今先后出版了《黄河传》《长江传》《运河传》《淮河传》《塔里木河传》《雅鲁藏布江传》,排列为这套丛书第三部的《珠江传》,是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司徒尚纪教授完成的。这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中国江河文化学形成系统的标志,是中国现代文化学与世界水文化学对接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视点,这就是以江河为载体和单元去看文化现象,以江河流域或水系水域为整体去剖析其文化系统、成分、结构与特质;对大江大河如此,对从属或分支的以及独立的小江小河也可如此。此可谓新的江河文化论,亦可谓江河文化结构论。这就是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由其所在江河文化的系统、成分、结构与特质所决定的,都是可以此为其作出文化分析和定位的。
这样,对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分析和定位,除以地域传统文化为单元的系统之外,新增了以江河文化为单元的系统。由此,中华民族文化的构成,就可以说是由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文化而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系统,即毛泽东诗词所称的“茫茫九派流中国”的结构。珠江文化从属于这个系统。提出珠江文化这个概念,既将这个系统明朗化,又更明确更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岭南文化是属于传统文化系统的概念,而且是从山文化观念出发的,既难与水文化系统对接,又有与历史有违之疵(历来岭南一词是指两广,现为广东专用,是不公平、不科学的,但既已约定俗成,将其作为广东文化的另一称谓,相互通用亦可)。显然,以珠江文化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的概念,即可克服这些瑕疵,并可以包括并扩大其内涵和优势。
四、 珠江文化支撑并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2003年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开展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的构想,受到举世瞩目,影响巨大。《南方日报》2004年7月12日发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若干问题》一文,指出确定泛珠三角区域范围是“基于三个客观因素:一是珠江流域相连;二是与大珠三角相邻;三是经济关系密切。9+2的现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泛珠三角的主体范围不会改变”。可见泛珠三角区域主要是指珠江水系流域之区域。
200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题为《泛珠三角经济圈需珠江文化支撑》的谈话;2004年4月12日《南方日报》又发表了我题为《泛珠三角不仅是个经济概念,也是个文化概念》的谈话。在这些谈话中,我已先后指出:珠江文化是一个水域文化的概念,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它覆盖珠江水系的发源地、流经地及其相邻江河流域地区,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四川是珠江文化辐射地带,是自古以来与广东经济交往密切地区(清康熙年间实行“湖广填四川”政策,致大量粤人进川,至今四川大多数县市有广东会馆可证。改革开放后两地关系更是密切)。所以,泛珠三角区域与珠江文化覆盖区域基本等同。这说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提出,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可以珠江文化为支撑,成为相互合作的纽带或对接平台。从2003年夏天到现在2005年夏天,仅仅两年时间,泛珠三角合作已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仅仅最近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泛珠经贸合作洽谈会上,广东即与兄弟省区签订1157亿元合同协定。如此迅速地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显然是与珠江文化的支撑和纽带作用分不开的。所以,这也是珠江文化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内涵和优势的表现之一。
五、 珠江文化概念具有形态性、历史性、发展性
珠江文化,是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的地域性文化,同时又是可以包括并扩大所属各省区本土文化的一种水域性的泛文化。这个文化现象,与长江文化包括四川巴蜀文化、湖北荆楚文化、江苏吴文化、浙江越文化等的情况类似,与黄河文化包括陕西三秦文化、山西三晋文化、河北燕赵文化、山东齐鲁文化等格局相同。因为泛珠三角合作区域与珠江水系流域基本等同,即珠江文化除了广东岭南文化,还可以包括云南滇云文化、贵州黔贵文化、广西八桂文化等等。这是一种可以包括而不能代替的关系,这与哲学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样,是一般寓于个别之中,一般只包括而不能代替个别。珠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关系,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即是包括而不完全代替的关系,因而两个概念可以在不同场合并用或分别使用。
珠江文化是珠江水域的一种共性文化。它是有相对广泛性的,而又是有一定形态性的,即具有比较广泛而又有相对稳定的形态性,构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即有其共性的特质、风格;而这些特质、风格,也都体现于所属各部分或个体之中。那么,珠江文化成其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是什么呢?也即是说,其主要特质、风格是什么呢?我认为这应当从珠江水系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特色和特质上去探究:珠江与黄河、长江水系最大不同,是出海口多、海岸线长,具有江海一体、海洋性较强的优势,与海外交往多、历史长、关系深,从而逐步形成海洋性与开放性、多元性与相容性、前沿性与变通性、重实性与重商性都并有而又特深特厚的特质、风格。珠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及其风格,正如岭南第一诗人张九龄诗所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样宽宏、平和、共时的气度和风度。这显然与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写黄河文化的庄严、神圣风格,与苏轼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写长江文化的风流、气派神韵,有鲜明的区别和差异。这也正是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同样具有形态性之体现和佐证。
珠江文化的形态性不是短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逐步形成的。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 文语》云:广东文化“始然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故今天下言文者必称广东”。这段话,简洁地揭示了广东文化开始和发展的历史。虽然屈大均是指广东而言,但也应当看作对珠江文化历史的概括,因为广东是珠江文化的中心地。在明代以后,珠江文化还有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两个兴盛和新的发展时期,而这两个时期,也都是以广东为发端为代表的。珠江文化的历史性也表现在这里。
本文开篇引述郭沫若1926年关于珠江文化的说法,一方面表明珠江文化概念和称谓的缘起,但并非说此时才开始有珠江文化;另方面是说明珠江文化的概念,一开始即是指时代先进性的文化。这里所说的时代先进性,即珠江文化的江海一体与海洋文化特质所体现的发展性。这就是说,它总是随着世界的先进潮流而发展的,总是“敢为天下先”去创新和领潮的。这种特性,从屈大均所说“始然于汉”,到唐、宋、明都是突出体现的。郭沫若虽然是具体指1926年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时期,但应理解为泛指近代革命史上每个时代转折时期。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现代文化最早最大规模从广东登陆,是广东揭开了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序幕,先后发起了太平天国、戍戌维新、辛亥革命、讨伐袁世凯、第二次革命、北伐战争等重大斗争,在全国起到了领潮作用,这就是轰轰烈烈的时代先进性的体现,也即是珠江文化发展性特质的生动写照。
珠江文化的发展性,还体现在其概念、内涵和优势也是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据司徒尚纪《珠江传》称:珠江之名,始于宋代,原来只是指流溪河流经白鹅潭到虎门出海口之间70公里的河段。1914年,直属中央政府的“广东治河事宜处”勘查河道,逐渐发现西江、东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网河是一个整体,开始形成珠江水系概念。1937年,珠江水利局成立,正式统管全水系,人们才认同其水系称谓。由此可见郭沫若提出珠江文化概念时,珠江水系的名称也尚在开始认识或形成之中。可惜郭老提名之后,人们罕有用之。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尚未发现郭老1926年提名史料的情况下,提出和使用珠江文化的名称和概念,开始只是注意到它比岭南文化有更深更广的内涵,尤其是可与世界水文化时代接轨、并具有可与全国大江大河文化并列的优势。2003年,泛珠三角(9+2)合作区域提出后,既证实了这些优势,又深化和发展了这些优势。就中国文明史和文化史而言,黄河文化代表农耕文明,长江文化代表工业文明,珠江文化则是率先奔向后工业文明。由此也可见珠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更新的、扩大的。这些都是珠江文化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的内涵和优势的重要体现。
六、 珠江文化的系统、形象、中心地
我们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同仁,经过十多年的齐心努力,既从理论上、实践上为珠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质、风格、优势、形成和发展历史、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出了初步的定位和系统的论证,同时,也在其内涵与发展两个方面,初步理出两个学术系统:一是珠江文化内涵系统,包括:西江文化、北江文化、东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对接陆上丝绸之路文化,以及各市县文化定位、泛珠三角文化论坛等;二是珠江文化发展系统,包括理出从西汉至今的五个时期(即:发端于西汉,兴旺于唐宋,明代辐射四方,清末民初辉煌,改革开放新发展);以及理出与黄河文化始祖黄帝、古代哲圣孔子,长江文化始祖炎帝、古代哲圣老子并列的:珠江文化始祖舜帝、古代哲圣惠能的思想系统。这些系统的初步理出和确立,既证实了珠江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又证实了珠江文化是科学的概念,是一个实际的深广的文化领域和学术领域。其内涵和优势,必会随着对其研究开发的深入而不断地扩大、丰富。
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大江大河都有自身的形象,其文化也有相应的自身独特形象。黄河的形象像条巨龙,黄河文化正如龙的文化;长江的形象有似彩凤,长江文化如同凤文化;俗语称龙凤呈祥,内涵如同炎黄文化,实乃以黄河、长江标志中国文化的传统说法。珠江的形象是四江(西江、北江、东江、南江)汇合于珠江三角洲,有似多龙吐珠、又似珍珠光芒四射的形象,这意味着珠江文化的形象也是如此,也以此而标志着其特质和风格,是有如珠光四射而开放的、有如多龙共荣而相容的。这是地理水系形态与水系文化形态基本一致的道理,也是珠江文化具有形态性的一个佐证。
珠江水系是西、北、东、南四江,于珠江三角洲汇合后出海。珠三角即多龙吐珠或珠光四射之珠,也即是珠江文化的中心地。广州是珠三角的中轴,也即是珠江文化中心地之中轴,在珠江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上,从来都起着中心地之轴心作用。珠江之得名,开始于宋代一个波斯商人沉珠宝于广州今海珠桥附近河中的故事;自秦代赵佗在广州建城开始,广州二千多年历史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岭南首府所在地,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是世界上两个千年不衰港口之一(另一个是埃及亚历山大港);自鸦片战争后,是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首战地(三元里平英团),太平天国革命源发地,康有为、梁启超戍戌维新运动酝酿地,孙中山民主革命策源地,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发端地,又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这些从历史到现实的开创和领潮作用,说明广州在珠江文化中的中轴地位与作用是无可争议的。因为珠江文化从南到北地向全国掀起了这些时代风暴和浪潮,而广州正就是掀起这些风暴和浪潮的中心或轴心。广州比其他的珠江流域任何地方,都特别鲜明而集中地体现珠江文化的时代先进性并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作用。所以,广州尤应大力宣导珠江文化。如果说,就广东省文化的范围而言,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概念都可以并用或通用的话,那么,广州市则应当特别重视并推广使用珠江文化的概念,着力研究开发珠江文化的资源和理论,大力开拓并深化珠江文化的学术领域,弘扬珠江文化传统和珠江文化精神!因为广州作为珠江文化的中心或轴心,尤其典型地体现珠江文化的特质与风格,特别强烈地发挥出珠江文化的领潮与辐射作用。这也可以说是珠江文化包括并扩大岭南文化的内涵和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
2005年8月14月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