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回应历史的涛声


  2000多年前,广东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被《汉书•地理志》载入史册;2000多年后的今天,全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跨学科专家、学者再次聚焦徐闻古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湛江市人民政府、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于11月20日至26日在广东省湛江市举行。近百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新闻记者,在徐闻寻访古迹,以21世纪的眼光,回应历史的涛声,重新叩问2000多年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辉煌历史。

      作为《汉书•地理志》上记载的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此次迎接贵宾们的厚礼,则是前几天新近发掘的7座汉墓。尤其是罕见的汉墓中陪葬的一对青铜兽纹铺首环,令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也惊叹。“这算什么?”徐闻人却见惯不惊,他们说,徐闻自1974年以来已陆续发掘了200多座汉墓,还有400多座躺在海边等待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杜瑜说,在徐闻的现场考察胜过3个月学习班,受益匪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建雍说,汉代的徐闻作为始发港之一,特别辉煌。然而,徐闻大量的文物、古迹多年来裸露在外,自生自灭,缺乏保护,专家们对此颇为忧虑。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杨式挺呼吁,徐闻的有关文物、古迹保护应该得到广东省的重视,首先应该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还倡议专家学者联合签名,抢救、保护“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的文物。中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盛永华研究员建议,徐闻作为“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之一,可以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一是将原有的文物保护好,要“修旧如旧”,不要用新的建筑掩盖了文物的本来面目;二是在旅游开发方面,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不能一下子把文化资源用尽,防止破坏性开发。

      据介绍,“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最早是在二战以后由德国学者提出,而中国这个课题的研究是20年前由北大有关学者开始。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开发,得到广东省各级政府的重视,此次是首次多学科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研讨会。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副司长刘松林告诉记者,参加省一级参事室、文史馆组织的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将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结合起来,这一创举值得在全国推广。此次活动集中了自然和人文科学的专家,不但从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地理变迁、语言演绎等方面研究“海上丝路”,而且从气象、气候变化、植物传播等方面论证其形成和发展。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牵出多学科学者的研究,也牵动各地区、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关注,给学术界带来震动。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我国的“海上丝路”研究要与国际接轨,不能只局限在历史、考古、贸易、海上交通史、造船等传统学科领域,与国际相比,目前国内在民族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人文地理等社会学上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争,成为此次媒体及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对此,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一方面说明了各地政府及有关港口对此重视;另一方面不能因局部利益影响全局。全国专家学者以80多篇学术论文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南方港在“海上丝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论证了中国南方各港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始发港。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兴衰过程,但它们开拓进取、艰难运作,同样载入中外文化、贸易的交流史;无论是徐闻、合浦、广州、泉州、上海、宁波、厦门、香港、澳门、深圳、湛江、北海等港口,他们都以耀眼的光亮,串起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漫漫“海上丝路”的辉煌。有关专家指出,只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才能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这样深厚的文化历史含量。

 

   原载200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