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月为谁圆
中秋又到了,忽然想起去年3月中旬出访台湾时,我对月亮的揪心的慨叹。
那是16日(农历二月十一日)晚上,在台北市著名的西门町街道上,我见到了川流不息的少男少女涌向这条风情万种的大街。他们打扮入时朴素,又是楚楚动人,个个神态安详,悠然自得。我像走进一个神秘的青春的领地。我心里想:这些美丽的姑娘、英俊的后生哥实在美满、幸福。正在这时,我蓦地被悬挂在大街上空那高远的半边月亮吸引住了。
半边明月!在这远近闻名的西门町,我顿生月缺月残的苍凉感。在这种青春爱情的氛围里,如果月亮又圆又大该有多好!可是只有半边明月在碧空高悬。它是真实而自然的。由此而产生的象征意义让我产生了无边联想。我想起大海西岸的悲欢离合,想起许多台湾诗人写的令人断肠的“乡愁”诗,它们缠着我的心灵不肯离去。是夜,我失眠了。街道上,“总统”选举交战激烈,台北之夜很不安宁。我脑际总是出现半边明月——台北西门町上空的半边月亮。
也是去年,11月12日(农历十月十七日)晚上,我在美国通往西部大峡谷的路上,见到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月亮是金色的,真是又大又圆又亮。我十分惊讶。这美丽的天象使我想起我的故乡。故乡的月亮一样的圆,一样的明亮,儿时的我还整着月亮跑向野外呢。想不到在太平洋的彼岸,也和中国一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分外亮!
月亮,对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是平等的,一样的倾心,一样的关爱,一样令你想起“团圆”二字。在这几天前,我曾上到美国纽约市世贸中心那摩天大楼的最顶层。我在那里眺望整个纽约市。那晚,明月就在头顶上,似乎唾手可得。或许我真的可以摸到天空的一轮明月。但现在看来,我的愿望可能再难实现了。今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用劫持的飞机把这两幢摩天大楼给撞塌了。“摩天”已不复存在了。不知有多少人葬身世贸中心!家庭破碎,阴阳两隔,亲人肝肠寸断!八月十五中秋夜,他们再也不能团圆了。在他们的心中,月亮永远是残缺的了。上纽约世贸中心触摸碧空的一轮明月,看来只是我的天真浪漫的想法了。人生要永远得到月圆,是不太可能的。月圆月缺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现象。这也是人生的辩证法。如果不是恐怖分子毁了高入云霄的世贸中心姐妹楼,夺去无数无辜者的生命,他们登临楼顶与圆月共用天伦之乐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然而,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残缺和遗憾。
明月,曾使李白“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曾使苏东坡“把酒问青天”,顿生“千里共婵娟”的渴求。
明月,同样使历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浮想联翩,多愁善感……
今又月圆,今又月明,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团圆的欢乐?又有多少人心灵之月残缺不全,黯淡无光?
和平的日子,月再缺也是圆的。
战争的日子,月再圆也是缺的。
月呀月,你为谁而圆?
原载2001年9月30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