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珠澳门


  南海和珠江口交汇处,一个珍珠贝在涛声中微开着。里面那颗明亮的珍珠便是澳门。

  入夜,澳门这颗珍珠撒出的灯光像星河,连着珠海,连着珠江口,也连着溯珠江而上的城市群落,形成了庞大的银河系。

  每到澳门,无论站在哪个角落,我都会感受到多方文化之光在闪烁和辐射。我说澳门如珠,是因为它的独特文化色彩让我眼前一亮。

  明丽的珠江,被称为珍珠的江流。它披着七彩光环向虎门、蕉门、洪奇沥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八大门奔腾出海,留下的是富饶美丽的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南端便是澳门。正如珍珠在大海中孕育一样,澳门这颗明珠,在江海的“咸淡水”中被中西文化孕育着,这种孕育在时空中是缓慢而永久的。

  如果说,珠江汇四江背五岭而来,已身披着岭南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巴蜀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妈祖文化、龙母文化等光环,那么澳门凭藉面江临海的独特位置和时代风雨,又多添了葡牙文化、西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多元文化相汇、共溶现象,让我近距离目睹这颗明珠的文化光彩,感受到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厚实、平和、灵动的城市生活气息。

  香火缭绕之际,我站在妈阁庙前了。座落在澳门东南方背山面海的妈阁庙,又名正觉禅林,昔名海觉寺,俗称天后庙。在澳门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之前,明宪宗成化年间(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妈阁庙就已存在,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间阁等四幢散发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在沿崖的古木掩映下,格外幽静、肃穆。五百年间,每逢春节和天后诞期,妈阁庙的香火都极盛。澳门有八处妈祖庙,历时都在半个世纪以上。

  妈祖是海神。具有大海般襟怀的妈祖,已为世界各国信徒所供奉。而妈祖并不孤独,几百年来在澳门与西方的宗教共融一体。

  当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从这里登岸,逐步占领澳门以后,这里便不平静了。塔尖高耸的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告诉我,天主教传入澳门已有四百四十多年。望德堂、风顺堂和花王堂是澳门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已有三百年历史了。大三巴牌坊建于一六三八年,一八三五年毁于大火。利玛窦和汤若望都曾驻足其中。小小澳门除大三巴牌坊外,还有天主教堂、望德圣母堂、圣奥斯定堂、圣若瑟修院圣堂、圣母雪地殿教堂、圣雅各伯小堂、嘉漠圣母堂、望厦圣方济各小堂、路环圣方济各圣堂、玫瑰圣母堂、主教山小堂等。澳门人从妈阁庙出来,经过天主、基督教,又虔诚地走向普济禅院(观音堂)、莲峰庙、菩提园、竹林寺、乐山寺、功德林。澳门人对观音的信仰是普遍的。当然,他们还有信仰海神三婆神、洪圣爷、水上仙姑、悦城龙母,以及土地爷、财帛墨灵、哪咤、关公、包公、吕祖、女娲、康公、鲁班、石敢当等神。

  澳门这“弹丸之地”,竟有儒、道、释共立一处。单佛教庙宇便有四十多处。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巴哈伊教、回教在内的大小教堂也有数十座。妈阁庙、普济禅和莲峰庙等古刹,占地宽阔,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深入三进,座座横连,古林掩映间,飞檐凌空,石狮镇门,透出中华民族古建筑的古色古香和神秘肃穆的气氛。而望德堂、风顺堂和花王堂是最古老最有威望的三大古教堂。这些巍峨壮观、雕刻精美的经典建筑,展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英姿,也溶入东方建筑的风格。庙宇和教堂有的隔街相望,比肩而立,它们相随、相依、相安,浑然而感平和、幽静、圣洁之地。共和共溶久了,不同教派的文字自然地混为一体。你看大三巴牌坊,即圣保禄教堂前壁遗迹,第三层上那两幅浮雕,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混合。一幅是正在祈祷的贞女,脚踏七首龙,有中文铭文“圣母踏龙头”;一幅是被箭射落地的女妖,也有中文“鬼怪诱人为恶”。有学者研究指出,“圣母踏龙头”,源出佛经的“观音踏龙头”,而“鬼怪诱人为恶”,也出自佛经的女色诫。新填区海边树起的铜观音像,造型颇像修女,人称“洋观音”。而望洋山上的小小天子教堂,堂前空地上立一尊圣母雕像,凝神向着东方,还被称为“望海观音”呢。在澳门,佛、道家的菩萨及神一起同庙供奉是常有的事。澳门人,出海拜天后娘娘,祈求踏浪而去,化险为夷;而逢观音“开库”,则焚香叩首,恳求观音“恩借”钱银。穿着西装革履,短裙长靴的时髦男女,也顶礼神前,叩头至肿。中西善男信女也走在一起了。澳门的西南隅,是昔日葡萄牙人聚居处。先前葡人来澳,多是以航海贩卖货物为生。大海汹涌澎湃,险像横生。许多妇女到这里的风信堂祈祷风信适时,默祝旅途顺利。这和我国沿海渔民、商家拜天后娘娘以求航海、捕鱼顺利一样。天主教中的海神是圣老楞佑,供奉于风信堂中。我们的海神即妈祖或叫天后圣娘供奉于妈阁庙。两者何其相似!它们千百年来总是在不同的方位被供奉着,以其神秘牵动人们的灵魂。佛教的晨钟暮鼓响在香火中,僧人诵经,信徒跑拜佛祖、观音菩萨,这与教堂里弥撒时摇动轰鸣的铜钟,信徒迎拜耶稣、朗诵圣经一样,诉说着人们心中的愿望和追求。西方造型,东方韵味,古老经典,现代色彩,构成了澳门驳杂多姿的宗教文化色彩,让人们倍感澳门是人间的百科全书。

  既是面临江海,就有风浪,哪有永远的幽静和平和?自明朝义大利教士利玛窦宣教中国之后,至清初,西洋人来传教者便多了起来。来华教士多经过澳门而到内地。葡萄牙人控制着东方传教权,还杀了西班牙教士。康熙帝下令禁止传教士到中国来。但,禁而不止。自十六世纪以来,澳门始终是所有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的中转站。洋人传教有其种种目的,这里且不说,但客观上从海上带来的经济、科技、先进文化之风在撞击着晚清封闭的大门。晚清时,西欧等国的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正高速发展,哲学、人文科学也发展迅猛。如果没有敞开大海的胸怀,飓风就难以吹来。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所带来的贫困落后的阴霾就无法吹散。这种时代背景下,澳门真正起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澳门,吹向珠江口,吹向中国大地。澳门,正处在风口。呼呼海风,让澳门最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思想、经济、文化、教育,较早苏醒过来。

  在茫茫时空里,海风、海浪何时停止过对澳门这颗明珠的冲洗呢?当我站在壮观的澳凼大桥头上,我感到灵魂在湛蓝的海水上浮动;望世界之最的水翼船队,我才知道海洋世界的浩瀚和伟大。澳门与大海共眠的意境让我的内心震撼。

  是的,这座环海城市何止培育着绚丽多彩的宗教文化?珠江文化、海洋文化即水文化孕育的是澳门的包容、开放的气度和风格。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评述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对此论,澳门不以为然。澳门很平静。它像一颗蚌中之珠,默默地吸取大海赋予的养分,成长着,光亮着。

  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太平山明亮的灯火照亮了伶仃洋,澳门东望洋山上明亮的灯火也照亮了伶仃洋。就这点而言,澳门也该叫明珠了。如果说珠江“大河如扇广开网脉,异风奇巧八口往来”,那么大海则“融通中外,莽莽苍苍”、“兼收并蓄,独树一帜”(著名地理学家司徒尚纪语)。

  澳门地处江海,这种开放特质和姿态,获得了吸纳、融通、兼收的历史条件。宗教以相融、铸造、磨合、抛光而成明亮的珠子!

  输给澳门的养分是永恒的。

  当我为采访填海工程来到新岸与波涛连接的地方遥望茫茫大海,水天相连处有几条幻觉中的大航线!这莫非是十六世纪后期到十七世纪初期,由澳门通往果阿、里斯本,澳门通往长崎,澳门通往马尼拉、墨西哥三条大贸易航线?浩淼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上,澳门的船队在破浪前行。它们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连结在一起了。中国的生丝绸缎、金、水银、陶瓷等运到西方。西方的胡椒、檀香、象牙和白银被运回澳门。总长一一八九○海里的航线,举世瞩目。正所谓“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

  商潮滚滚之下,有文化的潜流。孙中山把澳门当作第一个政治舞台。他在这里接触西方文化并参与由葡人友好飞南第创办的《镜海丛报》,那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当《圣经》、《新约全书》第一次在这里介绍给中国人,当澳门的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学和圣保禄学创办后,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便融入了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了。当澳门有了亚洲最早的近代医院——圣辣菲医院之后,中医和土药之处还有了西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霜揭开了可怕的疟疾的面纱。我们的优秀文化也走向遥远的水路。第一个被拍成照片的是妈祖;《四书》被译成拉丁文,寄回义大利出版。一八九三年,中国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第一次用英文在澳门出版。有“东方蒙特卡洛”之称的澳门,博彩业兴起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一九三七年,澳门才由政府批准成合法的专营赌场。世界各种博彩玩意如番摊、骰宝、花旗摊、百家乐、廿五门、轮盘、廿一点、花旗骰、金露、牌九、大小、金路彩票、“角子机”等,有二十多种。赌场是澳门财政收入的大门路。来自欧美、非洲和东南亚的赌徒把异国文化风情也带到赌场来了。其中夹集着东方侥幸者的身影。东方文化,包括东方人的心理、思维、智慧、神机妙算,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城”文化在喧嚣和平静中混合一起,“弹丸之地”澳门博彩这行业有如加糖、加奶、加茶的“混合咖啡”,让各方睹博上瘾、沉醉、迷落,从而发出或泣或歌或叹或喜的怪气息来。

  海浪拍打着填起的海岸。我忽然听到身后隆隆的机声和长笛。我知道,这是莲花大桥址旁的车声和十字门水道的长笛声。九九澳门回归的契机里,长一千三百米、宽三十米的莲花大桥将把珠海与澳门连结得更亲密,它将接通京珠高速公路,把中国内陆的养分注入澳门。澳门这颗明珠继续在江海中孕育,在“一国两制”高度自治中,将更加璀璨夺目。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