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水 仙


  一碗清浅的水,几颗圆润的石。水仙别无他求,得此足矣。几片玉带似的叶,嫩绿薄翠;几朵瑶簪似的花,淡白轻黄。它不媚不俗,浅颦低靥,向人们投来诚挚的微笑……

  我爱水仙,就爱它清雅高洁的品格。春天里,百花开得闹哄哄,向东风争媚邀宠。面水仙默默地在“闺阁”——清水盆中对镜贴花黄。顾影自怜,怀着一颗纯真无邪,处子一样的心,羞怯怯地窥视这美好的人间之春。那亭亭玉立的幽香清姿,令人想到了浣纱的西子、凌波的洛神……真是一种不俗宜仙的花卉,名符其实。为此填得《洞仙歌》词一阕,以赋水仙:

  烟寒波冷,抱冰壶洁玉。只怕佳人翠衣薄。是洛神,芳魂何处归来?欲相语,还似含羞低目。    相思怜倩影,仙子多情,怎奈此缘不堪续。春至正消魂,寸步凌波,忽见得,桃花吹落。自归去,卜居山水间,笑群芳媚态,蜂蝶相逐。

  每年,春节来临前二十多天,我总要像去迎接上人回家过年似的,到花木店选购几个水仙头,热热切切的捧着它回家。养水仙真是一件无限乐趣的逸事,既陶冶人的性情,又培养人的科学态度……

  记得贾宝玉说过“女孩子是清水做的”,我并不恭维这句话。只是用以说明水仙的那种灵性,倒也未尚不可。记得宋诗中有一句“得水能仙天与奇”也是这个意思。养水仙只能说是养,而不是种。像侍候襁褓中的婴儿那么细心。买回来的水仙头得先晒太阳,以防它过早抽芽,不到春节就把花都开尽了。让大自然的光和热,积蓄在胚胎里,孕育着水仙花。这样,它才能得天地之“精华”。揭掉像蒜衣似的鳞片,那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洁白的茎瓣像一捧凝脂,像一团琼玉,玲珑剔透,晶莹圆润。为了让它的芽尖能容易勃出,得在瓣鳞上浅浅的划一刀,那真是剖璞雕玉一般的艺术呀!不然,水仙就会失却绰约清姿,长成一副大蒜胡葱的模样,让人哭笑不得。

  就在春节前20天,得把水仙头养在盆中,灌以清水,待其天然长成……这两天,气温骤降,连石头也冷得哆嗦。手指沾着水,也像划了一刀似的疼痛……浸着这“雅蒜”,真怕冷坏了这些俊物。我赶紧披衣而起,将陶盆取入室内,灌以温水……

  过了一星期,水仙的翠叶像观音的手指似的伸出来,温柔地爱抚着寒风。我想即使再冷酷的落木风也会被感化。这时,应该变成春风了。花茎从叶中抽出,渐抽渐长,花蕾数朵在梢头含苞待放。真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它是梦回洛浦,与子建共诉衷情呀!我想,它有性灵的话,可以想像到,它开花时节的那种“仙风道骨,冰心雪貌”的姿容。据传说,水仙是寒夜的观星(女史星)落地后所化。一个姓姚的美妇人梦中吃了这花,醒来就生了个女婴,长成个美丽聪明、善文工诗的才女。因此,水仙花又名女史花、姚女花。可见人们对水仙早就有美妙的幻想,良好的愿望。它是美与智慧结合的象征。

  水仙甚粗生,文章开头说过,它只求清水为饮,卵石为息。因此多生于湿地,而以产于漳州为佳。出身的平凡,衣着的朴素,容妆的淡雅,使人更感到它那种真挚纯朴的美。不像梅花的壮烈,不像菊花的喷薄,不像桃花那么热情,不像荷花那么矜持,更不像牡丹那样雍贵。它——水仙,别有一种品格,一种风韵,一种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多少诗人搜寻枯肠,为它歌吟:“罗带无风翠自流,晓风微弹玉搔头。”但我最喜爱的是辛弃疾的“云卧衣裳冷,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罗袜生尘凌波去,汤沐烟波万顷。爱一点,娇黄成晕……”啊!这花一样美的诗,诗一样美的花。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