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冷艳芙蓉
数枝红粉倚石而出,清浅的池水微寒,临池顾影,自怜靓妆。绿的叶,柔的枝,花瓣簇锦,白如脂玉,匀敷了红粉。简直是佳人呷了酒,微有醉意,斜倚栏杆,无力地支着酡颜醺颐,向着一泓秋水凝睇玄思……
斜阳从绿叶间泄漏出来,染得一地黄亮。飕的一下,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秋水。我这才觉得这风竟是凉得有点砭骨,真是秋天了!我不由得张望一下,四处仍是青翠,没有一点肃杀的意思。难道这美得如此令人艳羡的花竟非得开在秋天里不可?
我只道秋色应当是黄花、黄叶,最艳也不过是枫叶。秋的概念,应当是西风、寒鸦、枯藤……想不倒竟有如此一枝冷艳——芙蓉。
芙蓉,我竟然隔睽了二十年有多了。那时,我正年少,还在上中学。家在城郊,每上学必经野径、溪流、农舍……那天,晨光熹微,晓色染得村野通亮,溪边的老柳梢头,还钓着一勾残月。农家的竹篱下伸出数朵菊花,偏有一枝宫粉淡红的芙蓉也横出村径,拂着行人的头。“吱哑”一声,农舍的柴扉开了,走出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少女,她背著书包,回身扣了柴扉,一瞥间发现篱外的我。她的嫣然一笑,粲若这横出竹篱的芙蓉,令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如今,这村径,这农舍,已经荡然无存,盖起了高楼,连小溪也被填作马路,竟通了汽车,一丝村野的遗迹也没有。令我魂牵梦役的芙蓉,也竟不留一点蛛丝马迹让我寻觅。崔护尚可对着空空如也的柴门,叹一番“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对着这现代化的高楼,“芙蓉人面”无可辨认,唯对秋风萦思。
如今,我又看到了久违了的芙蓉。只是不在旧时的茅舍边。而是在一家现代化的高楼之侧。人工砌的水池,人工堆的假石山,她就羞羞答答倚在石边。没有小溪,没有村径,没有竹篱,难得再看到自然的芙蓉的笑靥了。我心里空有崔护之慨,平添一番无端的惆怅。现在这几枝芙蓉从怪石间伸出,伴着几支瘦竹,自有一番雅趣。看这几枝芙蓉临池照影,顾盼间羞颦赧靥,更显百媚千娇。尽管我已临天命之年,对着这妩媚的花朵,无须再为怀想当年柴扉所遇的少女感到不好意思,只是这怜香惜玉之心未褪,爱美亦是人之常情。
大自然是美的,春天的美有其妩媚,而秋天的美有其冷艳。我一下子从菊花的傲霜浥露的形象想到芙蓉的靓妆醉态,她不但有拒霜的傲骨,更兼有笑日的柔情。初秋的风扬扬而振枝,荡荡而下叶。这是个金黄的季节,“秋收冬藏”予人的概念是收获、收场,了却,谢幕、事过景迁。大凡春夏的娇红软绿,到头来也只有红衰绿减也该收场了。这很令人大发幽思,但一看到如霞似锦的芙蓉,那种伤感也会尽人心头,眉头褪去。尽管满眼肃杀的景况,也尽想像着有春天一样明媚,总是惦念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好处。
芙蓉,美神的使者,偏在秋风萧瑟的时候,以她清姿雅质为人们洗涤悲秋的伤感,带来赏心悦目的佳景。看她寂寞开在秋水边,傲气拒霜面不怨东风,给人间带来无限美好的色彩。四川成都城上遍开芙蓉,每年秋来,40里高下如锦如绣故有锦城、蓉城之称。可惜羊城少此佳丽。在廿年前一见,当时只觉其美而未悟其性。随着市区的扩大,那些“小桥流水”的乡间已经鲜见,纵有奇花异卉亦多伐芟殆尽。此刻,在闹市一隅的庭园中得见此花独殿群芳,直堪与菊花为双,更使人悄然生回归自然之想。
现代化大都市中,于钢筋水泥的石屎森林中,辟此一角庭园,栽此奇花,聊以慰都市人的野思,令人想到祖先原本生活的地方是那么清逸幽雅。好呀!美呀!斜阳凝绛雪,秋水压红云。希望能更多地看到大自然的本色,更多地领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花,而只有水泥和金属。生活需要花,尤其到了秋天,更须有花的慰籍,如果芙蓉也能如木棉遍植广州,那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