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出阳江觅故人
西出阳江以后,你会发觉你的广州话似乎越来越难有知音了。都道“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回是“西出阳江无故人”了。阳江、湛江、茂名、云浮皆于珠江三角洲之西南,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曾记载有南江,也就是说珠江岂止东江、西江、北江,尚有源于信宜鸡笼山的南江,只是今日谓之罗定江了。不过,粤之西南,又岂止唯南江,还有阳江的漠阳江、新兴的新兴江,雷州的南渡河,湛江更多河流,上百公里的江就有鉴江、九洲江、遂溪江等。这些江河与珠江多并不相贯,或自流沧海。尽管如此,它们到底是横亘于珠江三角洲,更毋庸置疑在泛珠三角了。并不妨碍它们之间的文化影响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
讲广州话的人到了这里,似乎到了异乡。三泰兄则是得心应口,他是遂溪人,平时与夫人说湛江话,旁若无人,哩哩噜噜的,听得我等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三泰是粤西的大才子,不论官场,不论市井,拥趸甚多,没人不知其名,言必称洪老师。不过三泰称他们洪姓也是从福建莆田迁徙来的,亦并非原土著居民。
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继提出“珠江文化”之后,又提出“南江文化”,使得珠江文化能够“光芒四射”。此番,黄教授带队,偕同三泰兄、司徒教授、及鄙人往阳江、湛江、茂名、云浮四市,想探究一下南江的文化。所到之处,人声鼎沸,争说诸多文化,如冼太文化、铜鼓文化、石狗文化、禅文化、山歌文化……黄教授自然有其高见,说穿了便是“南越文化”,也就是广东文化的根。我想想亦然,尽管赵佗带了秦兵五十万,立南越国,后来由陆贾作说,回归汉朝。后几经离合,直至到南北朝后,冼太夫人率各洞俚人部落归顺隋朝,一直被认作是化外之民。
即使到了唐代,新兴的惠能胝手胼足,着大筒裤飘然北上,至黄梅寺拜五祖弘忍求法,五诅看他这身岭南装束,便认为“岭南獦獠,岂能作佛”。惠能则以“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人皆有佛性。”的机锋以对,语惊五祖,觉得这个岭南人慧根甚利。后来这个“獦獠”作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千古之偈,乃承法嗣,成为禅宗六祖。我想,这可是“南江文化”之本?
五祖说的“獦獠”文化,大概也是古人说的“南蛮”文化。其实这是最具佛性的“獦獠”文化。惠能北上求法,南下传法,再北向弘法,乃至海外。一千年后,广东国民政府挥黄埔之雄师北伐中原;把中国革命向全国推进。又过一个世纪,广东的改革开放,经济起飞,将现代化向北辐射。我想,这可是黄教授说的南江文化最根本的特质。
一路上,我寻思,这里的人怎么会说“雷公行雷黑咪嘛”?这一路上,路标多有如“那良”、什么“垌”之类。据司徒教授说,这便是古老的俚语痕迹。俚人无文字记载,唯以汉字注音,望文生义肯定会闹笑话的。譬如“那”是水田之意,“良”是村庄之意。大概到广西,还会出现这样的地名。也就是说,壮族和黎族会是俚人之后云云。途间,乃赋诗一首:
珠江岂止水三分,还有南江记旧津。
罗定青山山有魄。云浮碧水水无痕。
尘封冼氏千年史,傩舞禾楼百粤文。
各向横流皆入海,茫茫自有八重门。
早在秦代,中原文化与南越文化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痛苦地融和,千百年的媾合,以中原文化之精,南越文化之血,终产生了岭南文化,至今黄教授提出以珠江文化广而及之。我想,这正是岭南文化的根,广东文化的基因。
这在六祖之前,最能代表这种文化基因便是冼夫人。是她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力主将南越文化融入中华文化。她嫁了广州郡太守冯宝,完全地接受中原文化。自她以后,俚族人,这个岭南最原始的土著居民渐渐地拔掉头上插的野鸡羽翎,褪去蓝靛纹身。戴上汉人的高冠,着上宽袍大袖。不须刀耕火种,学会驶水牛犁田,播种插秧,秋收冬藏。为了统一国家,制止分裂,冼夫人手提阳江以中原冶金之术,锻炼的兵刃;放飞阳江之风筝为号令,指挥雄师,岭南四十八处烟尘尽皆靖氛。至今,阳江仍存制刀扎筝之遗风。
冼夫人、惠能不但是南江,而且是珠江的先贤。甚至在英国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所立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像,有三位是中国人,一为孔子,二为老子,第三就是惠能了。黄教授认为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哲圣,不无道理。而冼夫人,这位女政治家、女军事家、女教育家,正是象征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民族的大团结。
北京话被胡人“儿”化音,中华文化其实已经是相容了胡文化的汉文化。同样,中原文化渗透了的南越文化自然成为珠江文化,而侪身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之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份。
西出阳江,我寻觅着了珠江的“故人”,这千百年前的“故人”音容笑貌,依稀犹在。他们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簇拥着他们共同崇拜的偶像,向神灵祈求福祉,祷告平安。他们用古老的音调,颂唱先民的祝愿。或许他们会穿戴起祖先的赭袍,雉发束冠,套着狰狞的面具,咀咒魔鬼,禳灾祛邪。他们在河滩上聚众傩舞,举着披红挂彩的牛头,感恩上苍的眷顾,赐与丰年……于是有了妈祖、石狗、铜鼓、艾糍、禾楼舞……他们就是“故人”的后裔,珠江的华胄,演绎着原始珠江先民那敬天畏地神圣的祭祀。但是,有一个至今未变的信念,珠江的子民们都认同自己是珠江之子,是炎黄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