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派功夫(羊城忆旧之五)


  白天鹅宾馆地原为沙面绿瓦亭,鹅潭夜月是处也。沙面旧称拾翠洲,水渺渺兮树苍苍,晨光熹微或残霞一抹,朝晚有习武者聚集,刀光剑影,拳风啪啪。堤基石砌,峭立波涛,基面宽数丈,有前清残炮陈以历史。炮台平地,有后生打拳,所习南拳。与北京之众拳法迥异,所谓南派如虎,北派如龙,南拳北腿。广州城内习武者众,除沙面,还有文化公园、中央公园、烈士陵园、海珠广场……分门别类,各师宗派。

  于沙面习武者似融北派,有习螳螂、谭腿,器械有刀、剑、棍,多跳扎,空翻。面中央公园者崇南派,多本地传统拳术,短马沉桥,稳打稳扎,不甚跳跃,似多发内劲,以声带力,以造声势。诸如虎鹤双形、蔡李佛、咏春……还有一种闻所未闻的马鞭拳,双臂放软,出拳如挥鞭。强调发内劲,以柔制刚。南派拳进退不大,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谓。更有咏春拳只须四块阶砖也即一平方米范围内便可辗转,足以攻防。人皆云咏春阴毒,女拳也。相传为洪熙官之妻柳咏春所创。夹双腿作箝阳马,以护裆,沉肩落膊,张肘护胸,马不大而稳,拳不长而锐,手形甚多,如凤眼拳、榜手、左破排、右破排……李小龙所创截拳道盖源于此。练咏春须以打木人为基础,以肘绞盘迎击木人之臂,以掌根制敌;臂上下格挡,双掌成蝴蝶状,于敌左右翻飞,臂可守而掌可攻,招招皆有阴阳。而所习者多为男青年,抱怨手脚偃蹇难以舒展,而为师斥之,捉手教之,责其“姐姐咁手脚”,殊不知柳咏春真姐姐也。

  海珠广场多有太极、太虚,两者皆源于武当内家拳。强调内气鼓荡,蓄势一发,力敌千钧,柔以制刚。所谓“棉里藏针”“四两搏千斤”。沙面绿瓦亭泊酒舫,天未晓而饮茶者众,中老年者居多。踏岸而武,不汗乃为太极之上。互相切磋,  辄以推手,技击有法,谓斯文打架。推手之间以神带气,以气带劲,然后蓄劲发力,一触即发,打人丈余外,面不动声色,此为艺高者。伍伯年五旬,商店营业员,举止斯文,与人无争。常来此饮茶,茶毕,推上几手乃上班,颇悠闲。而上班须搭车,一日,车挤拥,的后生拉扯之,伍伯回望,无意一挣,竟弹出此后生丈余外,众人皆异之。于是练功日兴,慕者鹜趋,乃设班授徒。后来,白天鹅宾馆大举土木,绿瓦亭拆去,酒舫亦移泮溪,此班乃迁烈士陵园。

  绿瓦亭之聚,先由上海蔡松方师傅习无极气功,伍伯原习太极,得蔡师傅无极真谛,只一道“揽雀尾”便练得打通大小周天,气自涌泉上,直贯会阴、百会成一直线,命门与丹田通,两线交于内丹田,劲乃发于腰,形于手指,伍伯尽得之。

  岭南武术,洪刘蔡李莫五大家,洪拳之宗源于少林,洪熙官修炼有得,乃创洪拳。洪门故事甚烈,拍有电影,洪熙官、方世玉、至善、柳咏春……在广州人口皆碑。少年时习武,时时来此间临摹动作,得虎鹤双形拳,宽步低马,以气行拳,以气发劲,势若扛鼎,虎虎生气,凡一百零八式,仿虎鹤之象,上下错落,缓急有致。或曰“洪头蔡尾”洪之桥马,蔡之快打;洪之攻势,蔡之防卫。其中“猛虎下山”一招随声出爪,声洪力猛,势不可挡;而鹤形迅疾,撮掌戟指成鹤喙啄敌之眼,疾如闪电,一击即中。面蔡李佛拳是合蔡福、李友山的拳法及佛家拳之大成,颇有少林之风。面精于此拳者,非邓氏父子莫属,邓锦涛、其子邓镇江合为岭南父子双雄。我曾看过他们演练蔡李佛拳,拳风甚猛,腿法敏捷,有北派之风,为南北合璧,别具一格。尤其侠拳,更加凌厉,我也曾偷学过几招,只得皮毛,蔡李佛传自佛山陈亨,已不记矣。

  当时,洪拳名教头传有“大波”“细波”兄弟。我也曾看过其表演,击掌曰:“够气势!”其时羊城名教头区汉泉、陈昌棉、关国辉、马子斌等。如果说岭南武林最享有盛名,德高望重者,那就是黄啸侠师傅了。当时,他任广州市武术协会主席,创有练手拳、练步拳。曾于东较场表演,年已八旬,精神矍铄,我曾随四哥习练步拳。四哥者,梁锦炫,排行第四,曾师从广州“武林泰斗”区汉泉。四哥在1964年入选省武术队,1965年勇夺广州武术锦标赛刀、剑、枪、棍、拳五项全能冠军。当时我从四哥梁锦炫学武术,在当时的省运会的武术竞赛四哥获刀术冠军,冼昌获得剑术冠军。而那时我才十五六岁,像四哥和冼大哥这样的武林好汉是我的崇拜的偶像。这天四哥带我去文化公园练习。就在中心台之侧,冼昌在那里练太极拳。那白鹤亮翅的招式实在是漂亮极了,柔中带刚的劲力由脚下涌泉起以螺旋劲直贯丹田,而形于手指。那种形态非玉树临风可以形容。我现在所练的剑,是四哥所授,不知当年冼昌夺冠,练的是不是这一路剑术?当时我也没问,四哥称“回龙剑”原是抗倭英雄戚继光所传。这路剑术剑锋凌厉,劈、挑、剌、撩、扫……招招如异峰突起而出奇制胜。我喜欢在剑柄系以长穗,剑出鞘而寒,掣之若电;穗绕剑如火,挥之欲燃。

  我已经年届五十了,舞剑打拳渐感气力不支。乃改习八卦、太极。记起武当拳研究会傅永辉老师傅,傅老师是八卦掌世家,曾在广州图书馆举家登台演艺,演绎八卦掌之阴阳变化,六十四卦象,式式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他老人家已作古,虽同住于文德路,居作近邻,却缘悭一面,恨未识傅也。年少气盛,不耐太极“摸虾”,今始乃上乘功夫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