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立“现代中医”理论新体系的建议
陈镜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龢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为我国中医学发展指明瞭方向,让我们倍受鼓舞。
当今的世界医学包括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习惯上人们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传统医学属中国部分的称之为中医,中医泛指传统中医。本人在中医界较早提出“现代中医”这个概念,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现代中医”是指医生本身在医学院里,先学中医后再学西医,或先学西医后再学中医,而治疗手段是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它既不同于不懂西医的传统中医,也不同于以西医为主的西中医结合。是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与现代医学科学潮流同步或基本同步的,具中医、西医两者优势的治疗手段。其临床、教学与科研,均以中医理论、思维方法为指导,以西医的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为手段。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和“中西结合”为原则,对某些难治、甚至不治的病藴藏着可望突破的潜能与广阔前景。它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独有的新型中医学。
一、中医的现状、优势与不足
当前,主张全面继承传统中医的多数是老一辈的中医或传统师傅带出来的中医徒弟,少数是从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他们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是传统中医的宝贵财富。他们大多持有的观点是全面继承,用自身理论独立研究发展中医,在不同程度上抗拒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学问题,认为当前中医的所谓“现代化”实质是中医“西化”。不少肯定传统中医的人认为,现在中医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中医缺乏信心,是因为没有学好中医,对中医学的精髓没深入研究,而实际上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治好的例子很多。不少中医界前辈谈起中医学教育,有痛心疾首之感,认为本来中医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级中医师,可现在培养出来的医生水平普遍不高,致使人们对中医产生了怀疑,甚至称为“伪医学”,这是中医教育的失败,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政策导向的失误。中医学的生命是临床疗效,一些人以牺牲中医临床疗效为代价,来换取对中医药学发展毫无裨益的动物实验,中医的科研经费大部分是浪费在“白老鼠”身上,其实不少科研成果都是泡沫。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西医的理论与方法来界定中医理论和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或作为证伪的标准,也不能拿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剪裁中医、错杀中医,更不能用西医的模式管理中医。
传统中医其优势在于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其疗效确切,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是“整体观”,与西医的“还原论”不相关。用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中医强调的是原汁原味去做,由此而忽略了社会大环境的发展,现代意识和创新手段均不足,以至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现代与古代相比,无论气候及社会环境、人口资源、人类思维活动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在变迁,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存环境都在发生变化,疾病谱也与以前大不相同。新的疾病、新的致病生物不断产生,人类必须及时应对。当今临床事实亦说明,从内科角度看,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整体调节方面相对西医有优势,对普通的急症或某些急危重症的某一阶段,如顽固性心衰用西医方法处理后效果不佳的,采用中医药加入治疗可起明显效果;急性心肌梗塞经介入、溶栓、支架植入后仍出现各种症状的,中医药加入能起单独西医或单独中医所不能起的良好效果。但对急危重症,中医是不如西医及时的。至于有人认为中医无所不能治百病,那是无知。
二、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目前各级中医院最常应用的。现在的中西医结合,一般是以西药治疗为主,中药辅之;用西医思维指导用中药,或无目的地中西结合,实际上是“混合”,没有起到真正的互补作用。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应该象氢离子与氧离子结合成水分子那样,起质的变化,而不是水跟油结合后仍然分离。
以各种感染性疾病为例,本来用各类抗菌素及支持疗法、对症的西药处理已有效,为了显示有中医内容,而又不按中医病理,大概找上十多二十味经西法提纯、实验室证实具有“杀菌”效力的中药,名之曰“中西结合治疗”。又如高血压病,既开了多种降压疗效肯定的西药,又离开中医药理,加开十多二十味所谓能降压的,但实际其效果不肯定或根本无效的中药,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不少研究人员,集中用西医实验方法,去寻找中医几千年能治好病的所谓“证据”,证据找不出则认为不科学。离开中医的理论,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药是不可取的。中医的临床课老师课堂讲中医、课外讲西医;临床带教、病例讨论谈的都是西医,很少讲中医。表面上在诊断上,要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辩证”结合,而实际是中为洋用,而不是洋为中用。
三、建立现代中医新体系的几点建议
中医药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强调中医先要继承、后再创新,并借鉴现代科学的成果,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为此,建议:
1. 筹建现代中医院校或系。目前的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医生多数是中西结合的,是以西医为主的。原因是西医课设置较多,中医教材内容又基本是用西医思维指导下进行编写的。老师在中医教学上,很少强调背诵中医古借经典如“内经”、“伤寒论”、“金匮”,中医方剂的“方歌”等。现代中医院校学制5年,课程设置应立足以中医经典教学为主。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中医方剂等必须背诵;西医课程仅设西医基础课,不设临床课。中医课程完成后去医院见习中医,后再回校读西医基础课。中医课、西医课与普通课之比为7:2:1。中医经典测验或考试都要求默写或背诵条文。最后一年跟随名老中医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在老中医指导下开中药方,不开西药方,但西医的诊断必须学好。毕业论文必须是中西两手诊断、中医一手治疗。
2. 自主性的师徒培养。目前也有师傅带徒弟的,但基本是政府行为,由老中医被动接纳者多。这些徒弟几乎全部是在职不脱产,根本没时间跟学。况且多数拜师是有目的的,并不是专为学老中医的东西,当然是学不好。有些“徒弟”三年出师了,连老师常用方法也不懂。自主性师傅带徒弟,徒弟必须由老师选择,必须是全脱产跟学,徒弟生活费由政府适当补贴。学五年参加中医师考试,成绩合格可获“现代中医师”资格。
3. 筹建现代中医医院。“现代中医医院”以中西两手诊断、中医一手治疗为原则,设备要求西医院有的现代中医院也要配置。医院以现代中医生为主,各科只配西医一人。收具中医特色的慢性病种为主。
4. 重启“坐堂医”、个体行医。现代中医毕业生或出师了的,可分配至医院工作,亦可在中药店坐堂从医,亦可自行挂牌开业。
5. 现代中医处方权限。现代中医只准中医药处方权;而西医处方权必须经相关考试获取西医师资格方可给予。
6. 建立现代中医独立评审机制。目前中医院的所谓中医生,已实质衍变为西医生或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生,甚少中医味,其原因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类各级评审,如医疗事故鉴定、科研奬励、医师晋升等基本是以西医标准进行;其次是医院推行产业化,中医院为了生存,必须中西同用才能与同级西医院竞争。
7. 保护传统医药需财政拨款支持。现代中医院校或中医院,是以继承传统大业为重任,絶不能同西医院或现有的所谓中医院(实质是中西结合医院)比,必须得到国家另类财政拨款支撑才得以维持,现代中医医生才不会向西医转化。
只有建立“现代中医”新体系,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才会得到真正的保证。现代医药和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都得到发展、运用,这是一条造福人类的道路。作为一名老中医,我们要为探索和实践这条道路而不懈努力,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文化,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运用中医学造福人类。
(2007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