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唐钰明

  一、大学处于转型期

  1. 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适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教育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提高全民教育素质,中国大学招生由1998年108万人、毛入学率9.8%(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占相应年龄段的人口的比例),发展到2006年413万人、毛入学率22% ,正式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的门槛。 

  2. 近年跨越式的发展

  1977年我国高考録取率仅为4.7%,2007年高考録取率超过60% 。2000年之前全国大学生每年的入学数一直保持在100万以内,近几年开始突飞猛进、连续大幅度扩招:

  2001(年) 114(万人)

  2002(年)   145(万人)

  2003(年)   212(万人)

  2004(年)   280(万人)

  2005(年)   338(万人)

  2006(年)   413(万人)

  2007(年)   495(万人)

  完成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英国用了1213年,美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近20年,中国几年就完成了这一转变,堪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奇迹。

   
二、转型期的就业问题

  1. 精英教育时期的就业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都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分配后就成为终身聘用的“国家干部”。

  2. 转型期就业的困难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大学毕业生逐步出现就业困难的局面,“一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2001年  80%

  2002年   80%

  2003年   75%

  2004年   73%

  2005年  72.6%

  2006年  70.2%

  3. 就业难的原因

  经济高速增长,为何就业却越来越难?高校连年扩招无疑是直接原因。近几年大学平均就业率为70%,约30%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这30%正好是大学扩招的比例。但如果仅仅是毕业生过多,那何以会“有人无岗”和“无业可就”的同时,出现“有岗无人”“有业不就”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而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换言之,是教育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就业面临的诸种因素

  1. 发展前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一项,有99%的毕业生选择了“很重要”、“比较重要”或“重要”三个答案,是选中率最高的一项。 “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单位在大城市”居第二、三位,此外是兴趣爱好、培训机会、福利、晋升机会、收入等多种因素。“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

  2. 单位性质。一般顺序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营企业、私营企业。男女生在选择理想职业的重要标准时,有些项目在排列顺序上有所差异。在个人发展因素中,男生比女生更看重职业是否自主性大、没有约束;女生比男生注重工作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在经济报酬因素中,女生比男生看重职业是否稳定,职业环境是否优雅。在职业声望方面,男生比女生重视职业的晋升机会。女生更青睐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其中56.7%的女生选择国家机关,16.4%的女生选择事业单位;男生则比较青睐外企、国企、私企。

  3. 地域因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毕业生以“经济发达,机会多,平均收入比较高”为选择工作地区的标准,上海、北京和广东成为2006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有毕业生这样表述自己的决心。

  4. 薪酬水平。据四川大学所作的一项高校毕业生择业调查显示,分别有93.66%和89.89%的毕业生认为“经济效益”和“发达地区大中城市”是确定工作单位时最重视的因素。薪酬预期方面,66%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至2000元之间,但占1.58%的“零工资”出现,反映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以及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思路

  1. 调整大学的结构与规模。作为政府,要努力促使经济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平衡。2006年全国高校在学人数2300万人,规模已超过美国而名列世界第一,但毛入学率仅处于世界上第60位。根据规划,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在校生达到3000万人。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对此,应在强力支持的同时,逐步改变大学的规模和专业设置。例如:稳定大学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大学的传统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的新专业,等等。

  2. 改变就业的观念。就学生而言,应努力改变就业观念,要认识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提高民众素质的手段。大学毕业生就整体而言相应地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明显不足甚至短缺。中国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的“宠儿”,变为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部分大学生则须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大学生所从事的就是基层的一般性工作。

  3. 采取具体的措施。一是西部以及老、穷、边远地区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前往服务。二是制定毕业工资的最底标准,杜絶“零工资”的出现,保障毕业生的利益。三是利用科技手段,把每位毕业生的资料制成光碟输入电脑系统,提供给用人单位挑选。四是坚持毕业见面会,鼓励毕业生尽早与用人单位联系,利用业余时间到用人单位进行先期的实习。五是进一步改革户籍、住房、用人等多种制度,系统地改变毕业生所面临的工作选择的窘境。 

  

  (2007年11月2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