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建立独立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议



  高凌飙

  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逐步展开,随着中小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凸显出来。没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政府不仅要抓对教育的投入,要管教育的公平,更要管教育的质量。

  政府管教育的质量怎么管?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抓教育质量监控,这是发达国家在实现了教育大普及后由于教育质量相对滑落所吸取的教训并采取的措施。以英格兰为例,英格兰在上世纪80年代对基础教育质量下滑的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接着在议会通过相关的法令,于1992年成立了“教育标准办公室”和“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对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监控。“教育标准办公室”把过去分散由各地方学区进行的督学工作统一起来集中管理,公布全英格兰统一的办学质量标准,由议会直接拨款并向议会负责。“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 同样由议会直接拨款并向议会报告,负责统一制定大规模公开考试的标准,并对全英格兰的中小学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抽测。通过成立这样的官方教育质量监控机构,使得教育质量监控渠道多样化了,不仅有原来的民间机构和地区性机构,也有全英格兰统一的官方机构。这两个官方机构成立以后还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原来存在的各地各类监控体系之间相互不协调的现象消失了,逐步构建起监控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平台,使得英国的基础教育质量下滑现象很快得到制止,并逐步开始回升。美国和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我省的情况,政府对教育质量的监控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来进行。目前,存在以下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某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并不了解属下各学校的情况,只是凭中考、高考的成绩,凭传媒的报导,凭表面的接触和感觉,就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或工作的成绩做出判断。然而,教育评价是一件非常复杂和专业化的工作,简单化的评价对教育工作的干扰较大,特别是凭高考或中考成绩所做的评价,对教育系统中本已严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由于现在对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控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主导的,许多督学是退居二线的教育局长或校长,他们的作用就受到很多制肘。以至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在督学检查中都没有(或不愿意)暴露,如:不考试的科目(如小学科学、社会)就不开课,或者是只在功课表上列着这些科目的名称而实际上不开课;不考试的内容(如研究性学习、实验)就不教,等等。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第三,以频繁的统考代替教育质量监控。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许多市、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就以频繁的统考来作为监控的手段。不仅学年考、学期考、期中考由教研室统一出题,有的连单元考都要求教研室统一出题。然后就是给学校排队、给教师排队、给学生排队。一方面给一线教师以巨大的压力,让教师和学生常年生活在统考的阴影中。另一方面造成相当多教师只会教学生怎样解答考试题,知识结构极不合理,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很差;学生只会做考试题,知识面狭窄,不懂如何自学,联系实际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低下。特别是在高中阶段,由于我省把高中会考下放给各市自行掌握,现在除瞭高考,再也没有一个反映高中教学质量的可比较指标,各地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考成绩就更为倚重,学校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更为严重。

  上述现象并不是广东省所独有,而是全国的普遍现象,在许多省份甚至比广东还严重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现在开始筹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心。问题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只在国家一级设立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来对全国进行监控是非常不够的。广东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常住人口数量近亿、发展速度较快的省份,应该设立省一级的独立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质量监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对全省的学校、特别是高中一级的学校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①学校的类型、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资金的情况;②在课程规定的各领域、各学科和各门课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③学生的发展水平(包括学校的考试结果和学生成绩,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发展);④学生从课程和其它方面获得的学习机会;⑤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程度;⑥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关系;⑦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水平;⑧学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就学校提供的教育质量,学生所达到的教育水准,对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以及学生在思想方面、品德方面、社会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向省政府(和各地市政府)提出报告。

  第二,组织面对全省中小学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取代各地自行设置的统考,对水平测试的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测试的结果不要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作为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进行教育质量监控的关键是成立一个教育质量监控机构,负责对全省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监控,全面、科学、及时地向省政府及全社会报告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和经济强省的方针,在教育方面落实这一方针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投入和硬件设施的添加,更需要实实在在地提高教育质量。只有教育的质量上去了,广东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强省和文化强省。

  三、由于教育质量监控机构的第一方面任务和目前的省教育督导办公室工作接近,而教育督导办已经是一个副厅级的单位,可以考虑在督导办的基础上建立教育质量监控的机构。新的教育质量监控机构可参照外国的一些做法,直接由省政府领导并向省政府负责,以提高这一机构的权威性和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公平、公正。同时,应充实一批觉悟高、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威信的专家作为专职督学,以改变目前督学大部分由退居二线、年龄偏大的人员组成的现状。

  四、教育质量监控第二方面的任务,即组织面对全省中小学的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这项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也比较具体,如组织命题、阅卷和考试分析等等。由于这项工作目前没有具体的承载实体。可以考虑将这项专业性的工作委托给某一高等学校,由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将情况汇总并对全省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具体的分析。这也是目前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并把这一中心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思路。

  五、由于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涉及到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需要比较周密的论证,建议省政府委托有关部门对这样一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2007年9月1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