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将清明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建议



  刘人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所作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不仅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也揭示出清明拜祭的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在中国诸多传统节日中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具有人文历史的节日,同时,也是整合了寒食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之丰富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将清明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探究清明扫墓风俗的形成,应从古代墓祭制度及清明节的由来综合考察。墓祭之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但对于祭墓时间未有确切规定。祭祖之风俗融入清明节是在后来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间流传甚广的起源说是春秋时期介之推的故事。晋国晋献公死后,诸子争位,公子重耳逃难,途中一日饥饿难耐,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掉一块肉,煮熟后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赏赐有功之臣,单单遗忘了介子推,“有功不言禄”的介子推又不愿前去邀功,于是携同老母亲前往绵山隐居。介子推的邻居将此事报告给了晋文公,晋文公马上派人到山上搜寻介子推,搜索未果后,于是听从侍臣意见,放火烧山,想逼迫侍母至孝的介子推下山。但是,耿直孤傲的介子推坚决不肯下山,最后与其母亲一起被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于是将绵山改为介山,下令规定自介子推被烧之日全国禁火三日,不吃烟火食,因此便有了“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又在介子推殉难之日上山拜祭,发现枯死老柳树又发新枝,便将这棵柳树封为“清明柳”,将当日定为“清明节”。

  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节的活动又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拜祭介子推的日子转化为扫墓祭祖时间,寒食节逐渐淡化,直至隐没至清明节,在唐代已完成转换。这点在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中可以得到验证:“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緑,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幕雨人归去。”白居易将清明寒食与祭祀扫墓相提并论,清楚地说明瞭这一问题。至宋代,朝廷又规定:“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后来更沿世成为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的清明节风俗在祭祀扫墓之外,又增加了踏青、宴游、插柳、蹴鞠、拔河、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成为中华民俗的一个重要载体。

  对于清明节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建议国家将其设为法定假日,使大家有机会扫墓祭祖。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由:

  一、 通过清明祭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每逢清明节,不少海外华人、华侨不远万里,回到祖先的坟前扫墓,祭祖敬宗;远亲近邻则因扫墓而相聚,拜祭先人亡魂,庄重地对始祖、对先人呈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通过清明祭祖这种敦亲睦族的具体仪式,更容易让大家感念到同祖同根,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缔结浓浓的亲情友谊,加强伦理观念,调和思想情感,进而激发强大的团结力量,使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二、追忆先辈,可以激励青年一代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清明节不论以何种形式祭祀,其基本内涵都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这是一种有形的祭奠方式和内在的心理感受相结合的礼仪形式是表达情感的礼仪之举。在对先辈进行真切哀思的同时,今人不免会追忆先人的一生行状,追念他们的事业功勋,回忆祖先的奋斗历史,进而审慎自己的灵魂,清扫心境中的灰尘与污垢,继承先人遗志,发扬光大其进取精神,将祖辈留给青年一代的美好记忆作为继续前行的起点。

  三、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并弘扬民族文化

  
民俗是民族文化中极具民族个性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带有文化胎记的身份确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参与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然包含着深深的民族认同感龢民族凝聚力,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优秀民俗传统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优秀传统民俗已成为急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2004年,端午节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本国文化遗产,已经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警钟。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是一个仍受现代人重视的节日,将清明节设为法定假日,也不失为保护、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良策。

  

  (2007年7月20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