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后“珠玑巷”的发现及其文化意义
——“珠玑巷文化”调研报告
黄伟宗
一、南雄珠玑巷的发现及其文化研究的回顾
1993年夏天,我受聘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不久,即偕同当时参事室文教组的参事到粤北南雄市考察,发现距离标志粤赣分界大庾岭上的梅关不远、与唐代张九龄开辟的贯通南北的梅岭古道紧接相连的珠玑巷,是自古以来(尤其是唐、宋、元、明、清)中原人南迁的主要中转站,是中原文化南移岭南、并与本土百越文化及海外文化结合的桥头堡。据史料记载,自唐代后,从中原经南雄珠玑巷迁入至珠江三角洲的人群有156个姓氏之多;自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二百年间,大规模的南迁有三次,每次有百万人以上,陆续个别南迁则有一百三十多次。南迁人到珠玑巷后,居住一段时期,再迁往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各地定居;后又有相当多的后裔,继续向海外迁移发展。所以,岭南各地及海外(尤其是南洋和美洲)华人华侨,许多都称自己是珠玑巷人南移后裔,称南雄珠玑巷是自己的故乡,其中大多有族谱或家谱为据,实证凿凿。由此,我意识到这是中华传统本根文化和后裔文化的典型体现,当即向当地提出:应即抓紧研究开发珠玑巷文化,尤其是开辟寻根旅游并即进行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活动的建议,受到当地领导重视。不久,香港著名人士霍英东先生和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同志,也到了珠玑巷。他们很重视这项建议,当即带头捐款,筹办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1995年正式成立时,黎子流亲任会长,会址设在南雄市政协内。联谊会迅速而有效地在华南各地、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美国等美欧国家中,联系上数以万计的珠玑巷南迁后裔人,在港澳和海外华人华侨中掀起了一股“珠玑巷寻根问祖”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多家姓氏后裔的捐款一亿多元。珠玑巷也以这些捐款,在珠玑巷旁建起了一排列多家姓氏宗祠,形成了一条新珠玑巷。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
2000年8月,我在韶关讲学期间,又抽空到该巷进行了第二次考察,发现从1993年到2000年的7年间,珠玑巷不仅在建设和旅游上有很大发展,而且在文化和学术上也有了扎实的、系统的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珠玑巷丛书》十卷,包括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等专家的专题研究成果,标志着珠玑巷文化的研究开发,已上升为较高的文化和学术档次,是很可喜的。鉴于当时有人对珠玑巷大办姓氏宗祠是否“封建迷信”的现象提出质疑,我即有针对性地将考察结果,向广东省政府提交《关于开发南雄珠玑巷和中华姓氏文化的建议》,指出姓氏文化是中华悠久传统之一,在全国和海外华人华侨中都很普遍。这种文化观念,还衍化为门徒、师生、乡邻、校友、同学、武林、艺林等情结,如引导不好会产生宗派纠纷,引导得好则是推动社会和谐和向前发展的力量,能为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珠玑巷的姓氏文化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其研究开发姓氏文化的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这个建议,对于珠玑巷文化的研究开发起到深入一步的作用。
2002年6月,我又到珠玑巷进行第三次考察。这是在当时受命为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在完成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徐闻始发港的论证和定位,并对全省和广西沿海古港的考察之后,在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有了眉目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当时我感到学术界对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早已有成熟研究,近年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也方兴未艾、如火如荼,都各有成就,但两者都是孤立研究,未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对其进行有机联系的综合研究。从理论上说,是不够全面的;从实际上说,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之间也应当不是孤立的,而必然是相互对接、彼此贯通的。当然,这只是我从理论上的推测,必须要找到实证。何处有两者的对接点或通道呢?我很快想到熟悉的南雄梅关及其相连的珠玑巷。所以又前往考察。在历史文献中,唐代宰相张九龄在《开凿大庾岭路序》中说其目的,是有利于“海外诸国,目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这几句话,将梅岭古道的通商性质和连接海外与中原的目的讲清楚了。在《南雄文物志》中详介了珠玑巷转接中原移民南迁的历史,明代诗人黄公辅所写《过沙水珠玑村》诗:“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盛忝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也体现了珠玑巷的移民和通商繁荣景象。这些史料,都证实梅关珠玑巷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对接点和通道。《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导,称这是“填补学术空白”的理论,也是对珠玑巷文化内涵的更深挖掘和发现。
2005年底,在国家文物总局宣布:计划将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及相关文化遗存,打造为一个项目向联合国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为使我省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能作为“相关文化遗存”而列入项目,我们一班学者冒雨到南雄考察。为此,又第四次考察梅关珠玑巷。首先在梅关古道发现,整条路不少路段的路面石块与同段山壁的崖石是一致的,显然是从山壁凿出来的。由此我才领悟张九龄的《开凿大庾岭路序》所用“开凿”一词的真正含义,由此也证实这条古道符合联合国规定的“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要求。在这次考察中,我们还新发现了比珠玑巷历史还早的两条古道,即:南雄乌径古道和乳源西京古道,可见珠玑巷古道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据此,我提交了题为:《应在韶关举办海陆丝绸之路论坛,着力打造韶关三个文化之都品牌》的省政府参事建议,其中首次提出了“古道文化”概念。由此又挖掘出珠玑巷文化的古道文化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更深更广的意义。
2006年,我应原广州市市长、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长黎子流同志的邀请,为他担任总监制的六集电视片《千年珠玑》担任学术顾问;又为中央电视台四频道《走遍中国》专栏韶关专辑解说“珠玑巷”。这两项工作使我第五次走进珠玑巷文化,幷且以更宏观的眼光去总览其文化内涵和多年来学术界对其研究成果,尽自己有限的能力,在文化学术与艺术形象的层面上提出建议。这两部电视片,尤其是《千年珠玑》,为珠玑巷文化作出了新升华:首次以影视艺术形象全面地、完整地、系统地、生动地再现了珠玑巷的千年历史,深刻地挖掘和概括出珠玑巷文化的传统人文精神,即:“异性一家、同舟共济、爱国爱乡、勤劳勇敢、务实包容、开拓创新”。这部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片,在国内外播放时获得了很大成功,特别在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中深受欢迎,影响巨大,从而将珠玑巷文化及其研究开发,推上了新的高峰。
二、提出江门良溪是“后珠玑巷”的依据
在上述五次(如连同“文革”被贬韶关时曾去一次,则共六次)走进南雄珠玑巷文化的历程中,我的脑海一直存着一个大疑问:许多海外华人华侨都称自己是南雄珠玑巷的后裔,而南雄珠玑巷的地理位置在粤北山区,离出海港口较远,这些海外华人华侨的祖先们是走怎样的路线去海外各地的呢?是从南雄珠玑巷南迁时直赴海外,还是在南迁珠江三角洲后,生活相当一段时期(两三代或十几代),像田径运动的三级跳远那样,经两度迁移纔到海外?
2006年10月,我偕同省参事室(文史馆)参事、馆员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几位专家教授,到江门考察侨乡文化。其间,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原属新会区)发现有一座罗氏大宗祠。该祠建于清康熙46年(1707)5月,清咸丰10年(1860)重修。这是该村罗姓村民为纪念南宋时到此定居的先祖罗贵而建的。祠堂内至今仍存一对长联,记述了罗贵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发祥的历史:“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家,历险际间尝独任;开基朗底(即今良溪),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百派尽同源”。这付对联,与史料记载南宋时罗贵率领从中原进入南雄珠玑巷多家姓氏民众南下开发的历史相吻合,清楚地列举出这批移民到良溪(与古名朗底谐音)村后,又进一步扩展至广州、肇庆、惠州、韶州(即韶关)、潮州等地开发的走向和历史。这批以罗贵为首的移民,从南宋迁来,至建造或重修罗氏大宗祠的清康熙或咸丰年间(现难确定这对联的产生时间),约有四、五百年,这么长时间扩展至这些地域是可信的。我曾在肇庆考察古村文化,有些古村迄今仍有从良溪迁去的记载。在这个村的一座小山岗上,至今仍存清干隆年间修的罗贵墓,每年清明都有来自各地、以至港澳和海外人士专程前往祭拜,说明都承认罗贵是其先祖,也即是认同良溪是其祖地。由此可见,良溪村是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的第一集散地和再迁海外各地的中转地,因而我们为其作出文化定位:“后珠玑巷”。
从历史资料上看,在岭南学者黄佛颐《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一书中,引有手钞本《东莞罗氏族谱》所记罗贵等人赴南雄府的告案绐引词:“始兴县牛田坊十四图珠玑村岁贡生罗贵,居民麦秀、李福荣、黄复愈等连名团为逃难,俯乞文引蚤救生灵事。贵等历祖辟住珠玑村,各分户籍,有丁应差,有田赋税,则无亏缺,外元违法向恶背良。为因天灾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犹虑难周,及今奉旨颁行,凡民莫敢不尊。贵等团思近处无地堪迁,素闻南方烟瘴地面,田多山少,堪辟住址,未敢擅自迁移,今开居民九十七人,团情赴大人阶下,伏乞立案,批绐文引,经渡关津岸陆,度众生早得路迁移,安生有址,沾恩上词。(宋)绍兴元年(1131)正月初十日,团词人罗贵等”。并有当时南雄知府钟达文批词全文(略)。
在这族谱中,还载有罗贵到达江门良溪村立足后的《单开供状》全文:“立供状録南雄府岁贡生罗贵,年方四十六岁,系南雄府始兴郡保昌县牛田坊十四图民籍,住沙水村珠玑里,奉例告案批引迁移,来到邑属冈州大良都古朗甲朗底(良溪)村,盘缠乏尽,难以通行,结草歇脚,备情赴州,蒙准批以增图立甲,以定户籍开辟新图,结草为屋,种蔬为日食,随时度活。今蒙上司明文行勘攒造黄册等事,罗贵户充新图第一甲长,今将本家新收丁产,逐一开报,中间不敢隐瞒,如虚甘罪,所供是实。”
这些史料清楚地证实:罗贵及其率领的九十七人(又称97家或姓氏),从南雄珠玑巷南迁,是经官方批准的自觉移民;其中也记载了作为首领的罗贵,到良溪后的立足和生活状况,从开始“结草歇脚”到有了“新收丁产”,从“蒙准批以增图立甲”,到任“新图第一甲长”。这些史料,都有力地证实:良溪是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主要立足地和发展地。
从更多史料还发现:南雄珠玑巷南迁有多批,每批年代不同,路线各异,从而南移后的立足点也是分散的。遗憾的是这些分散移民,至今已无史料可考,唯罗贵所领一批移民南迁史料较多,影响较大,所以据此为主论析南雄珠玑巷人南迁状况。以罗贵为首的这批九十七姓移民,可能不是全都到良溪村后,才分散岭南各地的,因为在南下途中会因遇到风险而有人离散。但从史料看,这批移民大部分是先到良溪后才分散的。从研究角度而言,以其首领罗贵的行踪起止为主要线索和依据,去论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的历史,也是科学的。所以,以上这些珍贵史料,也是为良溪定位为“后珠玑巷”的重要依据。
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在《珠玑巷人迁移路线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中,引有《开平乡志》的记载云:“狮子罗村,其先世宝兆,随宋太祖渡江讨叛,至广东南雄始兴县,遂家居焉。七代贵翁(即罗贵),绍兴元年(1131),以南雄迁朗底,即今新会良溪也。”“贵次子利用分居开平狮子罗村,男女人数约七千余。”接着,曾教授论述云:“按贵祖初迁新会朗底村,即系海边地点。宋时此处长有朗树,即今称红树林,为热带海滨盐生植物。随着海湾被沙泥淤填,红树林大片死去,成为冲积平原,可以开垦耕种。但是平原底部仍保留有红树林树头,故田称为朗底田,表示昔日是海边泥湾地点。底部有红树树头田土不好,称反酸田,即因红树林本身含单宁酸,与盐水混合,易成有机酸,使田土成强酸性反应(PH值达4.5),不利水稻生长,农民多不垦耕,当日珠玑巷迁民到此,辟南方烟瘴,即此类土地也。(明)洪武间改称良溪”。曾教授所引史料及其论述,清楚说明瞭罗贵家族本是中原人,南迁南雄珠玑巷至罗贵已有七代;而罗贵南迁后,又在江门等地紧衍,发展为一代盛过一代的大家族;又科学地说明瞭罗贵在良溪(朗底)立足、开发、发展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从这些史料和论述也可见,称良溪是继南雄珠玑巷之后,是中原移民南迁的第二中转站,即“后珠玑巷”,是名正言顺的。
曾教授在这部专著中,还在《罗贵同行人员子孙分布考》等节指出:初期,在罗贵停居地点朗底,集中各姓同行者较多;咸淳年(1266)发展为附近开村,接着又有不少发展起的各姓分居岭南各地。曾教授还引用了分别出自广州、佛山、江门、台山、东莞、宝安、惠州、中山、顺德、番禺、南海、开平、恩平、鹤山等地珠玑巷后裔的家谱族谱资料证之。曾教授还在《罗贵子孙向海外的发展》一节中指出:珠玑巷人在珠江三角洲开发一段时期后,还向海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欧、美、澳等地发展。书中引用了1991新加坡《南华早报》载区如柏《我们是珠玑巷的后人》一文为证。该文称:据中街士家头的罗奇生、罗致生的创办人罗兆龄、罗兆贵兄弟的后人说:“他们的祖籍南雄珠玑巷,后来迁居到新会县良溪乡,从他们的祖先罗贵祖开始定居新会。而成为新会人,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三代了。”“罗氏…由于百余年前,他们的先辈在星加坡中街建立了罗致生酱园杂货王国,还在马来西亚从事园丘种植,于是大批罗氏族人从广东南来新马。当中街七家头式做之后,又有许多罗氏族人移民移到欧、美、澳等地。”曾教授的论述和这篇文章很实在地说明和证实了:良溪是南雄珠玑巷人在珠江三角洲定居后,又进而向海外发展的中转站。这些资料,是称良溪为“后珠玑巷”的尤其直接而实在的佐证。
我国在海外有三千多万华侨,其中百份之七十是广东籍,而广东最大的侨乡是属江门市的“五邑”,即:台山、新会、开平、恩平、鹤山。这些地方,都是以罗贵为首的南雄珠玑巷人在良溪立足和发展后,先后去分村开发的。这些地方的乡志和族谱史料都有不少记载。近年我们先后到过这些地方考察,侨属大都能说出自己祖先是南雄珠玑巷迁来的。我曾于2001年赴美国讲学,在旧金山与许多华人华侨学者交流,都称自己是珠玑巷后人。其中有位《美洲华工史》的作者称:最早来美国开金矿、修铁路的华工大多是台山人,又都是珠玑巷后人,所以,台山在美国的华人华侨特多。显然,这些侨民也都是经良溪分居台山后赴美的。
正是由于这次赴美讲学的直接感受和以后的多次考察,尤其是在去年亲到良溪考察之后,才逐步解开我长期难解之谜(即:南雄珠玑巷人南迁珠三角洲之后,是如何再迁海外的?)这个谜,终于从以上论证中得出答案: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原来是经在良溪立足、发展一段时期(可能二百余年)后,才再迁海外的。由此,为良溪作出“后珠玑巷”的定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这个定位,当然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论证,但起码可以说,是为珠玑巷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开拓了新局面,更上一层楼。
三、 “珠玑巷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为良溪冠以“后珠玑巷”的称谓,那么,南雄珠玑巷也即自然而可称为“前珠玑巷”了。如此称谓,简单明确,可免混淆。但更为重要的是:能确切表述两者的区别和有机联系。从历史上说,前珠玑巷人南迁的历史,可谓一部史诗的上卷,而后珠玑巷人再迁海外的篇章,当谓之下卷。从文化上说,如果说前珠玑巷人的南迁,意味着中原文化南移,而与岭南文化结合并融合;那么,后珠玑巷人再迁海外,则是将中原与岭南融合的文化,又与海外各国文化结合,既将中华文化输出,又将海外文化引入,从而在相关他国形成海外华人华侨文化,在国内又明显地形成侨乡文化。从水文化理论上说,前珠玑巷起到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对接的作用,后珠玑巷则有将中华江河文化、尤其是珠江文化与海洋文化(也是将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流融合的功绩,对珠江文化具有江海一体及海洋性特强的特性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从学术上说,前后珠玑巷是各有特色而又密切关联的整体,是一曲交响乐的两部乐章;两者同属并共同构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即“珠玑巷文化”。
这种文化现象,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而形成的,幷且是随历史的持续和影响的扩展,而不断增加其深广度的。如果从张九龄修梅岭古道算起,从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至今,前珠玑巷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如果从罗贵从南雄南迁至良溪算起,从公元1131年(宋绍兴元年正月初十日,另谢氏族谱作开禧元年正月十五日)至今,后珠玑巷也有近千年历史;其移民从中原至岭南,又转迁海外多国,相关姓氏达156姓,延续数十代人,莫不深有“珠玑巷”意识,代代承传着珠玑巷是“吾家故乡”的观念。所以,对这种文化现象,冠之曰“珠玑巷文化”是可以成立的。其内涵和意义主要有:
(一)在本文开篇所述六进南雄珠玑巷的历程中,几乎每次都发现和开掘出一种文化内涵,即:本根文化和后裔文化、姓氏文化和移民文化、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文化、古道文化,以及珠玑巷人精神等。应该说,这些文化内涵,不仅是前珠玑巷具有的,也是后珠玑巷具有的,两者的特点是:前者是内陆色彩较重,后者是海洋性特强特浓。可见珠玑巷文化是具有多元多层的丰富内藴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发的深广空间的。
(二)江门良溪是后珠玑巷人迁移海外的主要中转地和始发地,也即是许多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祖地,可谓海外华人华侨之根。所以,后珠玑巷文化,也即具有华人华侨文化本根的内涵和意义。
(三)明末著名岭南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云:“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清代著名学者、两广总督阮元在《广东通志》称:“珠玑巷在沙水寺前,相传广州诸望族俱发源于此”。这些学者所言,进一步证实广东和珠江三角多是南雄珠玑巷南迁移民,同时也明示着:岭南的名门名人多源于此。屈大均本人及其家族即是珠玑巷后人,陈献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李铁夫、司徒美堂等名人及其家族,也都是南雄珠玑巷或良溪后珠玑巷人后裔。所以,又可以说,珠玑巷是岭南名人文化之根,珠玑巷文化也内涵着岭南名人文化。
(四)如果说,罗贵的七代前先祖从中原南迁至南雄珠玑巷,是因为避乱而来,到珠玑巷后又因沙水村是风水宝地、适宜生活而定居的话,那么,以罗贵为代表的一代移民再度南迁珠江三角洲,则是具有冒险性的创业行为。罗贵在《迁徙词》中云:“近处无地堪迁徙,远闻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这段话说明他对要迁去的南方是不了解的,是明知有“烟瘴地面”的困难和风险的。但他还是勇敢地南迁了。罗贵的后代们,对海外他国也是不了解的,也是明知有风险的(起码有飘洋过海的风险),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出海了,而且一代一代地相传着。北方寓言“愚公移山”,倡导一代一代“挖山不止”,而南方珠玑巷人,则是代代迁移海外开拓不止。这两者“不止”的不同,典型地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也可见经过南北融合而产生的珠玑巷文化的内涵与特性,与其中原源流大不相同,甚至也显示了前后珠玑巷的不同:如果说,前珠玑巷人是敢于迁徙、善于择居的精神特强的话,那么,后珠玑巷人的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尤为突出的;而永不停步的开拓进取精神,则始终贯串着前后珠玑巷的两千年历史,是珠玑巷文化的主干动脉。
(五)因地制宜的创造精神,也是珠玑巷文化、尤其是后珠玑巷文化的特点之一。罗贵南迁定居的的良溪村,是红树林带的“反酸田”,极难耕种,他将其改造为丰产的良田,显然是花了大气力,并用科学技术进行改土新耕才能实现的。史料载,这批珠玑巷人初到珠江三角洲时,大多数地方是海滩盐地。他们因地制宜地创造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围海造田、造塘的方法,取得了显着效果,连年取得丰收。迁居海外的后珠玑巷人,有的到南洋各地后,开辟橡胶园、果酱园之类种植和生产,赴美华侨在旧金山开金矿、修铁路,都是因地制宜的开创作为。这些作为,为珠江三角洲和南洋、以至美洲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中也鲜明地体现了珠玑巷文化开拓性、开创性、灵活性、适应性的特点。
(六)珠玑巷人的故乡观念很强,他们迁出之后,都不会重返故地定居,而是永不停步地向新的地方开拓进取,可见其开拓意识更强;珠现巷人的宗族观念很重,无论迁到那里都祭祖拜宗,但他们又不是只认本姓宗亲,而是提倡“异姓一家”、“世代相好,无伤害也”(罗贵等九十七姓南廷誓词),可见其四海兄弟的观念更强。这种既重乡土又重开拓进取、既重宗亲又倡导异性一家的对立统一思想,充分说明珠玑巷文化与封建保守文化不同,与某些叛乡离宗的现代文化更异,说明其既有优秀传统的内涵,又有现代文化的积极精神。可见珠玑巷文化,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杜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 进一步研究开发珠玑巷文化的具体建议
(一)希望省领导和有关部门,充分重视珠玑巷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现实意义,将其列入文化大省建设项目,或列入省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研究课题;并加大对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的支持力度,更充分地发挥其后裔联谊和推进经济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二)建议江门市成立良溪后珠玑巷人海内外联谊会,并与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建立密切关系,合作开发珠玑巷文化;建议南雄珠玑巷与良溪后珠玑巷建立兄弟合作关系,携手发展海内外联谊和寻根文化旅游;建议两个联谊会共同支持成立广东省珠玑巷文化研究会,专门负责珠玑巷文化的研究开发工作。
(三)建议由两个联谊会共同举办珠玑巷文化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并将研究成果汇编为《珠玑巷文化丛书》出版。
(四)建议由两个联谊会共同确定一个“珠玑巷节”,可考虑以罗贵呈状南迁的日期(正月初十或十五)为节日,或者于每年的清明节或重阳节合并举办,亦可考虑与珠玑巷人从清干隆开始在中山小榄举办的菊花会、黄花会传统结合开展活动。
(五)珠玑巷人南迁首领罗贵,是珠玑巷文化的代表人物,开拓功劳特大,影响广泛深远,在百姓心目中,其冒险开拓精神有似发现美州大陆的哥伦布,其聪明才智有似诸葛亮(广东人有句“唔使[不用]问阿贵”的口头禅所说的“阿贵”,即是指罗贵。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阿贵是个无事不知、无事不晓的能人,二是指首领阿贵开明,不用事事问他,可以自己作主)。如此重要的文化名人,历来对其研究甚少、宣传其少。建议组织专门研究,为其撰写传记、报告文学,或摄制故事性影视剧。此外,建议两个联谊会牵头并支持学者编一部或一套《珠玑巷名人谱》,将从古至今国内或海外珠玑巷后裔名人的生平和业绩系统宣传,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开发珠玑巷文化。
(六)希望尊敬的黎子流会长,在电视片《千年珠玑》取得很大成功之后,乘胜前进,继续拍制这部电视片的续集或下篇,以反映珠玑巷人在开拓珠江三角洲后,再向海外开发的英雄业绩,使珠玑巷人的功绩和进取精神更完整体现,将珠玑巷文化推向更新更大的高峰。
(2007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