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应激励“城中村”农民做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湛江市霞山区霞山村调研报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调研组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调研组
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调研组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第54期《情况与建议》刊登《湛江市部分失地农民反映生产生活保障的几个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于8月25日批示:“请少华同志阅(内有批注)”,并对该文的第二节“城中村自留用地被规划作‘城市緑心’,成为当地社会稳定的隐患”作了重要批示:“霞山村的留用地问题关系村民的生计,应尽量不征不用,若征用,应确保农民收益高于征用前方可”。
德江书记批示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在霞山村以及整个“城中村”有何深远影响?我们最近到湛江市霞山区、霞山村及一些“城中村”考察,先后与霞山区区长陈宜、副区长邓文高、苏国、霞山区委副书记王玉珠、霞山区工农街道书记陈木林、霞山村委会书记黄会衡、副书记黄建辉、副主任黄志钊等交谈,还召开村民座谈会,走访霞山村在留用地上建的湛新市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从而发现:德江书记只有四十个字的批示引起城乡巨大的反响,是有原因的:批示的指导思想明确、果断、中肯,紧紧抓住“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计这一根本问题,既讲政策,更注入关爱情感,维护了社会稳定团结和谐,在我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湛江市从市到区的领导坚决拥护、认真执行德江书记的批示,雷厉风行地仔细地加以落实,起到示范作用;尤其在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如何以党和政府给的温暖,以“城中村”特有的文化底藴和传统革命精神去教育、激励、提升“城中村”农民,使之成为社会团结和谐的主力军方面,霞山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做调查报告如下。
一、 关心“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计是头等重要的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十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总结报告中强调说:“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我们考察认为,在处理霞山村的留用地问题上,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及有关部门完全按照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去做,做到上下一条心,做到及时、迅速、果断、具体,落到实处。始终把关心“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计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于2006年8月对湛江市部分失地农民反映生产生活保障的几个问题的调研,目的明确,切入点准确,瞭解全面、具体,情况确凿,8月22日发出《情况与建设》;德江书记在第三天即25日便作批示;湛江市委、市政府于8月28日收到省文,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志当日批请徐少华书记阅,徐少华书记于29日批转罗国华副书记阅,罗国华副书记于30日提出处理意见;市长陈耀光9月1日便批示委托副市长潘那生“抓紧湛新市场的工作”。总之,从省到市,令行禁止,畅通无阻。民情信息,省委书记瞭如指掌,从反映——批示——办理,只用7天!基层干部说:“这件事说明,农民的痛痒时刻铭记在党的心上;上级与下级,领导与平民的关系日趋零距离。”接受访问的领导干部说:“德江书记在关爱农民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二、 德江书记的批示喜获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体现有四个方面。
其一,化解了“城中村”农民生存空间与城市建设的矛盾。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反映,霞山村留用地上的湛新市场,如按湛江市规划局制定的第一方案,从只有8000多平方米中划出5920多平方米来做城市緑地,“这样的话剩下的面积将不具备再建市场的条件,湛新市场等于被取缔,霞山村村民也将失去主要的生活来源。建设‘城市緑心’的初步方案出台后,霞山村村民人心浮动,群情激愤,不断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意见,但一直没有得到令他们放心的答复。”眼看就会出现一些村民的过激行为,或结队上访中央、省,或情绪难以控制,不和谐隐患即将爆发。德江书记从体贴村民的生计入手,果断作出“尽量不征用”的批示。批示一到,矛盾迎刃而解。最近,村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德江书记的批示,表示要做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的模范。
其二,霞山村民、干部放弃过春节,维护湛新市场顺利停业改建的秩序。2007年2月17日,霞山区政府正式实施湛新市场停业改建。这天是2006年除夕。800多家商铺档口停业,秩序怎样维持?市政府强调停业要安全顺利,霞山区政府和市国资公司紧密配合,霞山区成立以区长陈宜为组长,以副区长邓文高和苏国为副组长的湛新市场停业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关闭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霞山村所有干部、村民主动参与春节期间的关闭工作。除夕下午3时,霞山村民加入200多名人员中,分8个组,其中6个组把守6个出口,800个商铺全部关门。霞山村还派出60人分两组在湛新市场周围巡逻,维护消防治安安全稳定,保障经营户的财产安全。这样重大的大规模停业改建工程,不出任何事故,能顺利进行,除了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各部门和霞山区政府通力合作外,霞山村和市蔬菜公司村民、职工的理解、支持,是顺利的主要原因。
其三,霞山村农民主动提升素质,争当城市建设的先进分子。他们提出,把党的关爱化作力量,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三种精神重塑农民形象:100年前抗法英雄村独具的民族精神;半个多世纪前无偿给国家贡献土地一万多亩的奉献精神;100年来与邻村抗法英雄村海头港村友爱和谐的互助友爱精神。我们曾于2006年5月22日提交省政府参事建议《历史新发现:百年和谐的抗法英雄村——湛江海头港村和霞山村调研报告》,写了霞山村和海头港村在民族抗争中铸造了民族精神和团结和谐奉献精神。一百多年来,这些伟大精神一直在霞山村和海头港村中发扬光大。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霞山村3000多村民认为,应当继续弘扬这些宝贵精神,争当排头兵。全村出现了人人想国家、为集体的新气象。
其四,霞山村干部和村民以高度热情积极配合霞山区、市国资公司、市规划局、市政府改建好湛新市场。他们表示要在明年春节前,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湛新市场。这个由霞山村改建、管理的湛新市场无论是人流、物流都秩序整然,消防安全一流,布局外表一流,成为霞山区一道由农民创造的美丽壮观的风景线。
三、 德江书记的批示,促使我们以广阔的视野,更深刻地思考一些问题
德江书记对霞山村留用地问题的批示,引起了连锁反应,启发我们思考一些久萦心怀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城中村”农民?在我们省的城市建设中,“城中村”改造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难点”。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城中村”是一枚旧铁钉,难拔。他们存有“城中村”农民是阻碍城市建设的因素的错误观念;用一种鄙视的目光拒絶他们;认为他们自私、落后,老找麻烦,是一种负担;村里一脏二乱;在新城建中阻手碍脚。因此,村民有求无应;有些部门随意占用他们的留用地,对他们的小本经营或在城里打工有刁难现象。这种现象,在我省的众多城市中时有发生。如何看待“城中村”农民,显得特别重要。
事实上,德江书记对霞山村的批示,已从正面化解了困扰人们的难题。这就是认真及时地解决他们的生计和生存问题。由此入手,帮助他们提高素质,调动他们建设城乡的积极性,成为社会和谐的生力军。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城中村”农民的积极因素是:
(一)有比城市更深的文化底藴,藴藏着可贵的传统精神。霞山村建村历史比霞山区还早,先有霞山村后有霞山区。霞山村的黄姓是南宋进士后裔,崇尚读书,有知书识礼的传统和助人为乐的美德;霞山村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海头港村一起首起抗法,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堡垒村,牢固地树立着民族精神。他们总体上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故此才有无偿献给国家1.2万亩土地的光辉历史。
(二)有以黄会衡书记为首的好领导班子。黄会衡也兼任工农街道副书记,潜心投入建设霞山村二十多年,“献了青春献白毛”,他无私奉公,呕心沥血为村民,深得村民爱戴,在历届村选举中,总是以高票顺利当选。他的班子为公、团结、朝气蓬勃。他们既有城市工作经验,又有农村工作经验。这次除夕维护湛新市场停业改建秩序,一呼百应,保证不出任何事故,便是一例。一些农民因留用地问题未解决要上访中央,也是黄会衡和班子成员去说服制止的。
(三)宗族亲情以及宗教信仰亦有团结和谐因素。霞山村的黄氏宗祠曾在革命艰难年代成为革命者秘密活动中心。辛罗宫也是革命者的联络站。亲情可以化解各种矛盾,应当好好利用,促进团结和谐。
(四)农民长期在城市中心居住,受城市文化的熏陶,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农民本身就有城市居民的知识和经验。不必另眼看待他们。应当主动关心、引导、团结他们,使之真正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他们失去大量土地后,生计受到巨大影响,无法维持生活,更难以发展。由于生活所逼引发的各种消极因素不难理解。只要多关心,为他们排忧解难,支持他们去建设、发展,便可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四、 发挥“城中村”在城市中作用的几点建议
德江书记批示已得到落实。霞山村的湛新市场改建工作已开展。从霞山村想到全省,我们认为,对于“城中村”还应有继续扶持、指导的任务:
(一)失去土地的“城中村”,一般都少收入,底子单薄,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关心农民生计应多方面,持续性。在技术上、资金上给予支持。按规划,霞山村湛新市场要拆除改建,这是一项较大工程,霞山村的负担沉重:(1)停业重建二年,每年租金损失250万元,共损失500万元;(2)改建的城市配套费,要交200多万元;(3)緑化地费,要交400多万元。这些费用使霞山村要付出1100多万元;为高质量改建湛新市场,还要霞山村筹集6000多万元。无疑,这对于失去土地的霞山村,负担极其沉重。建议政府免去前三项费用。各方面继续扶持霞山村改建好湛新市场。
(二)从城市建设全局出发,鼓励“城中村”在建设项目上下工夫,保证高水准、高质量、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如霞山村湛新市场的改建,湛江市规划局去年下达改建方案规定主建筑为三层,而霞山村从市场改建后能上规模、上档次、保证现有经营户全部回迁,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强烈要求改建为五层半,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市里应给予支持。
(三)“城中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建设,农民的住宅规划、环境美化、交通疏理等应纳入市政建设中,给予应有的扶持,使之与城市的发展同步。
执笔人:洪三泰
(200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