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门
澳门位于珠江口伶仃洋西南端,与其东南端的香港互为犄角,东距香港42海里(78公里),北距广州145公里,范围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总面积28.3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人。
由于历史原因,澳门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是一座饱含辛酸与屈辱,又充满现代文明和成就的神秘都市。改革开放后,笔者多次到澳门考察或出席学术会议,在澳门政府环境委员会、澳门经济学会、澳门大学的专家教授热诚帮助下,使我顺利完成了对澳门铁路、港口、海涂围垦等基础设施与发展路向的系列研究。2007年11月,笔者再次到澳门旅行,深感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长足发展,旅游观光业已成为新兴产业。作者现将历次到澳门考察旅行的收获和观感写了本文,入编本书,冀望对观光者比较全面认识澳门有所裨益。
澳门名称的由来
澳门这块土地,历史上有过多个名称,如香山澳、濠江、濠镜、镜海、莲花、马交等。这些名称的由来,大多与这块土地的自然演变和一些人文历史有关,而最出名并沿用至今的要数“莲花”和“马交”(MACAU)了。
澳门在最新地质历史时期(第四纪),还是珠江口西侧的一群小岛。自北而南是由望夏山、青洲、东望洋山、大炮台山、岗顶、西望洋山组成的澳门岛群,由大凼山、观音阁、小凼山组成的凼仔岛群和路环岛三大部分。进入人类历史以来,珠江口古海湾泥沙堆积盛行,澳门岛群的几个小岛逐渐相连,而后又在望夏山和珠海拱北水湾头之间发育了一条连岛沙堤,使澳门成为与大陆相连的半岛;凼仔岛群亦连成一个大岛,与路环岛一起成为澳门半岛岸外的两个离岛。我国东南沿海,古时把能靠泊船只并有淡水供应的港湾称为“澳”,如福建的三都澳、台湾的苏澳、粤东的南澳、浅澳、惠州的澳头港等。据1870年古地图,当时澳门全境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澳门半岛像是向北凹入的港湾,湾顶在大炮台山,东、西望洋山像是港湾的两扇大门,故称澳门。澳门在葡萄牙侵占之前为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所辖,又称香山澳。连岛沙堤形成后,澳门半岛像是大陆伸向海中的一朵莲花,沙堤像是莲茎,故又称莲花(或叫莲岛);莲花一名在澳门流传甚广,今澳门特区区旗,区徽都以莲花为标志,特区政府环境委员会创办的杂志亦以“莲花”为刊名。至于“马交”一名则另有一番来历,据说16世纪初,葡萄牙商船首次停靠澳门时,在西望洋山下的妈阁庙登陆,水手们一上岸,急忙向当地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当地居民以为他们问的是这座妈阁庙,便用粤语答道:妈阁。葡水手跟着学舌道:MACAU!从此葡萄牙人便称澳门为“马交”,并逐渐传遍欧洲以至整个西方。
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16世纪葡人藉口船只触礁破裂需要上岸维修后,腐败的清廷一再退让,容许葡萄牙人在澳门港口定居,进行贸易。但在此后的300多年间,中国政府还在澳门行使主权,形成既属于中国管辖又以廉价租借给葡人居住和经商的特殊制度。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实现了攫取澳门为其殖民地的野心。尽管如此,历代中国政府都没有割让澳门给葡萄牙,澳门仍然是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坚持香港、澳门都是中国领土的原则立场,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一国两制”的英明政策,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祖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由于历史的际遇和变迁,数百年来澳门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汇聚、交流和发展的地方,形成了互相包容、共存的现实。当你走进澳门,中西交汇的特色建筑和谐幷存的景观,会立即吸引你的眼球。昔日华人和洋人共处的旧城区,包括议事亭前地、大堂(主教座堂)、大三巴牌坊、大炮台、亚婆井前地、以及妈阁庙、郑家大屋等25处历史建筑的历史城区,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2005年7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録》,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笔者最深刻的印象是天主教堂众多,仅明清建成的就有10多座,这是西方文化首先在澳门登陆的缘故。教堂建筑大多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建筑风格,庄严秀丽。但多数到澳游客参观的仅是一道作为澳门标志的教堂遗存前壁——大三巴牌坊(为何成为“标志景点”和“游客必到”容后叙述)。澳门现存最美丽优雅的教堂应是玫瑰堂,它位于大三巴牌坊南面,因供奉玫瑰圣母而得名,教堂的门窗柱子宽阔,门柱和门额浮雕活现、富丽堂皇,充满欧洲文艺复兴建筑风彩;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典雅精致。再往南跨过新马路便到达圣若瑟修院、圣奥斯丁教堂和圣老伦佐教堂,因地近昔日的高尚住宅区,教堂建筑也显得美仑美奂,在古典的基础上具有明丽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圣若瑟修院还是培养中国和东南亚教会人才的资深学府,有200多年历史,有澳门天主教的“少林寺”之称。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就像跨越历史时空,当你来到市中心的议事亭前地(市政厅广场),呈现在你眼前的黑白色碎石带相间铺设的波浪形图案地面,衬托着百年历史颜色鲜艳的南欧风情建筑,行走其间,恍若凌波而行。据说,广场的设计凝聚葡萄牙人的大海情结,是大海承载他们来到澳门,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但如今樯橹烟飞灰灭,只留一个铜球静立在广场中央的喷水池中,而那么多的教堂和一代代的神父和传教士,也没有把澳门的臣民改造成为上帝的信徒。
葡人入侵的数百年间,澳门坚持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澳门城区明清时代所建庙宇有30多座,最具中国名山古刹特色的普济禅院和妈阁庙,古色古香,华丽壮观,前来上香求福的善男信女,古今络绎不絶,向来是澳门的名胜古迹。澳门著名商家的旧居卢家大屋是用青砖建造的中式大宅,是晚清时期粤中民居温婉纤细的典范。整合中西建筑风格的郑家大屋,气派不凡,其主人郑观应倡导的维新变法,发出“政治不变革,实乃难兴盛”的呼吁,影响着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此外,近现代许多中国知名政要和学者如林则徐、丘逢甲、康有为、孙中山、冼星海、高剑父、关山月等都曾在澳门工作生活过,留下许多动人史迹。
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及至远东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民间宗教向西方传播的历史渊源。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也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是中国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具中西文化交融特色的城市。
主要观光景点
笔者多次去澳门,明显地看到,自上世纪70年代起,澳门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吸引港资,80年代起(尤其是回归后),大量中资公司进入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半岛新城区、路凼新区一群群商住大厦、跨海大桥、观光景点拔地而起,与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城区互相辉映,使这座典型古城更加壮观,更富现代气息,旅游业突飞猛进。主要观点景点有:
三巴圣迹
位于大三巴街西边山岗上,原是东方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附属教堂,建成于1637年,时称圣保禄教堂。教堂建筑揉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风格,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长期受到中外建筑、文物和艺术家赞赏,历来是澳门的标志。可是1835年一次大火,将学院和教堂烧毁。仅剩教堂正面前壁及堂前石阶。因为前壁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的牌坊相似,故名“大三巴牌坊”。你看那恢宏高峻的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下端被天使和鲜花环绕的圣母雕像,充满着浓郁的天主教气氛;而文艺复兴建筑精美絶伦的艺术雕刻,将大三巴牌坊装饰得古檏典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迷人魅力,是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成为世界各地旅客必游之地。
大三巴牌坊东边的大炮台山,原是圣保禄教堂的炮台,有300多年历史,酷似欧洲的古城堡,气势雄伟。大炮台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与东、西望洋山炮台构成覆盖东西海岸的炮火防卫网,可供游览。
妈阁紫烟
妈阁庙座落在西望洋山下,已有500多年历史,沿岸修建,背山面海,包括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弘仁殿、观音阁等,是澳门最古老和文物建筑保存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澳门三大禅院之一。妈阁庙原名妈祖庙,妈祖原型林默娘,公元960年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自少聪颖好学,深谐内经诸典,为民治病;精于观察天象,为渔民引航消灾;还经常单身出海,救助遇难渔民商贾,屡建神功。后人感其恩德,尊奉为“妈祖神”(闽南语妈祖是母亲之意),历代朝廷敕封她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使妈祖事迹传遍四海,祀奉为“海神”。澳门和我国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国华侨一样,自建澳之日起便立庙祀奉妈祖,历来香火兴盛,尤其每年春节及农历3月23日天后诞期,无数善男信女,穿着西装革履、短裙长靴,顶礼神前,有的还叩头至肿。这种虔诚的情景,与笔者在九龙黄大仙祠所见堪称伯仲。游妈阁庙,见证澳门同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
普济禅院
俗称观音堂,坐落在望夏山东南部,有近400年历史,是澳门三大禅院中规模最大、占地最广、建筑最为雄伟的一家。禅院深入三进,横连多座,门前石阶宽广。前座正中是大雄宝殿,二进为长寿佛殿,后座正殿为观音殿;大雄宝殿的西偏,首座为天后殿,次座为地藏殿、后座为语清堂、龙华堂、静乐堂等;东偏首座为关帝殿、次座为大客堂、后座为檀越堂、方丈厅、藏经楼等。后边还有广阔幽深的后花园,“普济寻幽”是澳门新八景之一。是一座具有佛教特色又海纳中国历史上正义化身的关公妈祖的佛寺建筑群。笔者参观后印象最深的是历代住院高僧不少是刚正不阿、不谐流俗且能书能诗的仁人志士,留下许多警世墨宝;东偏次座大客堂,厅堂高敞,悬挂许多名家书法宝绘,如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国画家关山月等画作和名家书赠历代住持的对联,突显澳门的岭南文化特色。禅院东面的后花园,有一张石桌和四条石凳,是1884年清廷与美国签订使我国丧失领事裁判权的《望夏条约》的地方,禅院在石桌之后建有碑亭,作为毋忘国耻的纪念。
东望洋灯塔(包括东炮台和小教堂)
东望洋山古称松山,是澳门半岛最高的山岗,1664年在山顶建有一座灯塔,是我国沿海及远东最早的一座灯塔,也是澳门自16世纪至19世纪曾是我国国际贸易中继港和互埠市标志。因耸立于松涛之上,故称“灯塔松涛”并成为澳门新八景之一。灯塔与旁边修建于1622年的东望洋炮台和圣母雪地教堂,合称“松山三古迹”。于此远眺,澳门全景和珠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镜海长虹
镜海是澳门古地名之一,泛指澳门半岛与凼仔之间的海面,几百年来一直是澳门对外贸易的航道。继1974年建成3400米的澳凼大桥后,回归前后又在澳凼之间新建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三桥似“长虹”横跨“镜海”,不仅是澳门交通大动脉,也是澳门极为壮观的一处美景。笔者每次坐车跨越澳凼大桥,心情都会被眼前的景物擦亮:新建的友谊、西湾大桥飞架南北,伸长着优美的曲线,洁白如玉,海天相接;屹立在海边的观音塑像姿态飘逸,在阳光中闪着圣洁的光芒。此时你会涌现出在海天中飞驰的感觉,领略到澳门的景色分外美好。
观光塔
位于南湾湖和西湾湖之间的新填海区,占地13360平方米。工程包括高338米的观光塔和总建筑面积42190平方米的娱乐中心。2001年底建成开业后成为澳门新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它超越巴黎埃菲尔铁塔,成为东南亚最高的观光钢塔、全球的十大观光塔之一。是集观光、娱乐、会议、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观光塔。站在塔顶观光回廊,澳门、珠海尽收眼底,晴天还可遥望香港大屿山岛,尽赏珠江口万山群岛,是澳门旅游新热点。
凼仔新韵
凼仔岛借三条大桥与澳门半岛相连,环境优美,著名的澳门大学和澳门跑马场都在这个岛上。凼仔新韵包括中式的商住新区和葡式的欧陆风情建筑区。前者是指大、小凼山之间鳞次栉比的高层商住楼宇,街心也不忘安个“四面佛”,满足居民拜佛和旅游观光的需求;后者是指凼仔岛后背湾一带的萄式建筑区,该处临海,傍海的一条碎石路旁,五座一列的葡式建筑颇具欧陆情调。而且岛上葡式餐馆很多,香港和内地的一些游客常到这里品尝葡国大餐。新区也延续着澳门历史城区的中西文化整合的特色。
路环黑沙湾
坐落路环岛东南部,为一天然海滨沙滩休闲度假区。路环岛早有路凼连贯公路与凼仔岛相通,近年公路两侧大片填海造地,实际上与凼仔岛已陆地街区相连,有多路公共汽车通往凼仔和澳门半岛。黑沙湾坐西向东,南北两侧丘陵岬角环抱,山林茂密,湾内沙滩绵延宽阔,是现今澳门为数不多且面积最大的天然海湾,因沙滩含有较多黑色矿物而得名。海湾远离都市喧闹,空气清新,海水湛蓝,风景秀丽。现沙滩内侧设有游憩区、公园、烧烤场;丘陵岬角上建有水库公园、烧烤公园和高尔夫球乡村俱乐部;高星级的威斯汀度假酒店建于海湾北侧丘陵坡地上,依坡建筑,别有建筑风格,充足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更使黑沙湾成为澳门最佳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