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州莲花山人工丹霞地貌奇观



  广州南部番禺珠江口狮子洋畔,有一座别有特色的莲花山旅游区,地处穗港、穗澳航道旁,陆路距市桥18公里,距广州市中心35公里,水路距广州10海里,距香港澳门60海里左右,水陆交通方便。她虽不像黄山、泰山、庐山、华山那样雄伟险峻,山上也没有什么名寺古刹。然而她却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10年来又在名城广州先后被评选为广州市十大旅游美景之一、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和国家4A旅游区。原来莲花山是我国罕有的古石矿场遗址,历代石工们在250公顷的红岩地层上,钎凿出几十处巧夺天工的丹霞地貌奇观,成为享誉粤港澳的旅游热点。1994—1996年每年平均游客14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有30万人次,被海内外游客颂为“岭南一秀”。1997年番禺旅游发展研讨会前,作者应邀前往考察,目睹那雄伟挺拔的悬崖峭壁,栩栩如生的象形石景,千姿百态的奇岩异洞,以及古老的莲花塔,新建的望海观音,深感今日“莲花”更迷人。

  历史悠久的古采石场遗址

  广州莲花山由40多个海拔30至90米的低丘台地组成,最高的山峰105米。全部由红色砂砾岩组成,岩层倾角大多在5至10度之间,近乎水平排列,砾石直径多在5厘米以下,属地质历史上的陆相盆地沉积。据地质学家考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6500万至1亿年的上白垩纪时形成的,地质年龄和岩相与粤北仁化的丹霞山相似。因为丹霞山的红岩地形发育最为完善,所以国内外将这一地质时期至下第三纪红色岩系构成的地貌统称为丹霞地貌。

  但是,莲花山的丹霞地貌与仁化丹霞山却有不同之处。仁化盆地巨厚的红色岩系总体抬升后,发育了多组垂直节理(裂缝),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受流水的侵蚀、垂直崩塌和风化作用,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典型丹霞地貌,有的形成石墙、石柱、石窗、石桥……,以及硬软岩层不同抗蚀力形成的凸额和岩洞等造型地貌。广州莲花山位于狮子洋断裂带上,巨厚的红色岩系处于下降状态,地质历史上大多未出露,原生地貌形态和缓起伏,只是历代人工采石,不断的改变地表形态遗留下来的古石场遗址,形成了许多比丹霞山还要陡峭的崖壁,比之更加深邃的岩洞,更加形象逼真的石柱、石桥、石门……等人工丹霞奇观。正是岩层出露的时间殊短,岩石风化浅,质地坚硬,无怪乎历代大量采石!

  莲花山古石场的开采深度、规模和所形成的石景奇观,在全国是罕有的,有它的独特的风景特色和文化内涵,不但有观光价值,也有重要的文物考古意义。但对其开采历史,专家各说不一。作者一到莲花山,旅游区领导给了一份《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介绍说:1983年中国科学院夏鼎副院长曾到莲花山视察,认为此石场开采不迟于宋初(公元960年);1989年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在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对构筑该墓700多块石的来源和产地进行了研究,他们在莲花山、广州市区、南海西樵山、三水走马营、黎边和华涌等地作野外调查,并进行实验室研究,对比上述各地的岩石结构、岩性组合、矿物成分、形成年代和风化程度等方面,查明莲花山的岩石特点与古墓用石相同的比例占百分之七十。广州市解放北路、象岗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昧的陵墓,建于公元前137—122年赵氏在位期间,故古石场的开采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20多年。这个结论与新近在广州老城区中山四路出土的秦代巨型造船遗址,忠佑大街市长话大楼工地发掘的南越王宫遗址,以及秦汉年间广州已建城,有发达的造船工业和对外航线,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位置等研究成果来看,西汉年间从莲花山采石,就近水运供应广州南越王墓的建设是可信的。但是莲花山古石场的大量开采则是明清以后的事。《广州大百科全书》载:莲花山明代起大量开采石材,碎石遍地,故称“石砺山”,后因山南有采石遗迹“莲花石”,形似莲花,才改名莲花山。

  巧夺天工的人工丹霞奇观

  作者等在旅游区人员带领下,环古石场主要景点作了考察,奇观胜迹,大饱眼福,主要景点有:

  飞鹰崖

  飞鹰崖位于莲花山旅游区东北部,原为厚层砂砾岩台地,岩层倾向东,倾角8—10度,经历代人工凿石形成宽谷,谷口宽200米,谷地长150米,两侧和谷顶崖壁直立,相对高度约30多米,形成岩壁陡立的人工丹霞奇观。最高的一块岩壁上雕刻“飞鹰崖”摩崖石刻,状若流水沿垂直节理侵蚀溶蚀使方山分割的丹霞峭壁,壁上一条条水平的钎石条痕清晰可见,反映古石场工程之浩大和历代石工劳作的艰辛!

  狮子石

  狮子石位于飞鹰崖东南方,为一座采石遗存的厚层丹霞陡崖,岩层倾向西北,倾角有15度,顶部突出的巨厚砂岩状似雄狮的头,圆瞪着双眼,微张开的嘴,似在俯视着东南方的狮子洋,狮子石因而得名。绕过陡崖后端,还可清楚地看到狮屁股和两条粗壮的后腿,形象十分逼真。也许这是石匠劳作时有意雕琢所致,因为雄狮自古便是中华民族喜庆的象征。

  观音岩

  由狮子石穿过一段岩洞通道便是观音岩,为莲花山著名岩寺,因洞中祀奉观音菩萨而得名。岩洞宽20米,深14米,是古代石工沿水平厚层砂砾岩钎凿而成。观音菩萨置于两个凹入的神龛。佛教早在西晋便传入广州,古代艰辛的石工为祈求平安,结合采石凿此岩寺是很自然的事。

  八仙岩

  八仙岩与观音岩毗邻,是莲花山最大的岩洞,但从来未见神仙,可曰名不符实。岩洞最宽处宽23米,最深20米,高25米以上,洞口为一宽阔的水池,池边怪石嶙峨,为古代石工由外及里钎凿而成的人间洞天。观察洞内周边高大陡立的岩壁,钎石条痕层层叠叠,不知流尽几代劳苦大众的汗水!如此巨大的工程,为何不像飞鹰崖那样露天开采?作者认为:莲花山古石场工地几十处,开采面积几百亩,石工们需要栖身之所啊!洞口的水池可能就是昔日的储水池。八仙岩未见神仙,宽阔的洞天建有现代回廊,设置音乐茶座。游人进洞观赏品茗,倒像是现代“神仙”矣!

  碧莲池奇趣

  从八仙岩往南百余米,便是满地莲花的碧莲池,据说也是古石场的蓄水池,今遍种莲花是为本旅游区的名字添彩。碧莲池崖后有数处古石工的生活遗址,颇有情趣。其一是“仙人床”;是人工岩洞中沿红色砂岩层面凿成的梯形平台,长2米,平均宽1.3米,上边正中还有个石枕,平台前缘高出床面6厘米,状若我国南方农家的木床。传说仙人曾在此留宿,故名。传说是赞美之词,但古代石工凿个平台当床用,倒是事实。石工终日劳苦,工余午后在凉爽的平台上一躺,可消除疲劳唉!其二是“一线天”;从仙人床往下走,经过两堵峭壁间一条狭窄的缝隙,仅能一人侧身通过,站在裂缝中抬头一望,只见一线天光在头上闪过,真是名不虚传!其三是“云梯”;走出一线天,沿数十个石级走出岩洞,因洞内水蒸气弥漫如云,故称“云梯”。

  燕子崖

  位于本旅游区东南部,是古石场遗址中气势轩昂、奇景起伏、最为雄伟壮观的岩湖奇观。因燕子的啼鸣声不时从石缝发出,故名。燕子崖主景是采石坑谷积水而成的岩湖,湖口向东偏南,宽有150米,湖面深入谷地约100米,水深1.5-2.0米,湖中还有古石场留下的石墙、石柱、石墩。石柱高15米,称“南天一柱”,是游人留影的首选地;石墩现为湖中小屿,曲桥连接其间,蜿蜒湖上,使水景更加绚丽多彩。湖边的丹崖峭壁,一般比高25—30米,最高达35米,崖壁成大直角插入湖中,从崖脚湖上抬头仰望,只见万仞絶壁直插青天。燕子崖顶部筑有观光楼阁,登阁凭栏四望,岩湖奇观尽收眼底。

  莲花石

  位于燕子崖西部,为古石场留下的状似莲花的石柱,周边采石时凿出的石坑蓄水成池,石柱活像池中托起的一朵莲花,故名。莲花石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层倾角5度,水平的钎石条痕清晰可见,而垂直泻下的灰白色痕迹,则是流水溶解岩中石灰质的溜痕。莲花石比高10多米,上部花蕾长8米,宽7米,花蕾含苞待放,形似神似,是否古石匠有意雕塑,只待诸君见仁见智了!

  南天门和神镜

  位于莲花石西南方。南天门是厚层砂岩凿开的城堡式大门,宽10米,浄空高3.5米,门墙厚近10米,上额雕有“南天门”摩崖石刻,是古石场产品运往狮子洋海边的通道,因地处古石场南部,故名。南天门外奇景“神镜”,生成于一个长8米宽7米的蓄水池,水池内侧岩壁高10余米,崖上凸额不断滴水入池,在池中形成同心圆波纹,反射到湿漉漉的崖壁上,呈现一环环光圈,景色神奇,但并非神功也!

  莲花湖

  位于本旅游区西南部,是本区最大的湖泊和古石场遗址。湖的周围是海拔50—70米的岗丘,湖区原生地貌为宽阔的红岩谷地。历代石工们先削平周围山坡后,便往下采掘,把谷地凿成深深的盆谷,石场弃废后集水而成风光旖旎的湖泊。莲花湖碧波荡漾,清风徐来,清晨与傍晚,千百只灰鹤在湖面上自由翱翔,蔚为壮观。

  湖中古石场遗下的石柱,旅游区建造的湖心亭、九曲桥、荷花池、莲花仙子等景观,都是游客休闲赏景的絶佳去处。

  莲花圣境

  莲花山东门第一景,是两座有内门相通的巨大岩洞。第一洞宽22米,深17米,高7米,洞口向东;第二洞宽19米,深度高度与第一洞相同,洞口向西,一进一出,恰到好处。洞内岩壁水平的岩层鲜明可见。妙的是每隔25厘米有一条钎石条痕与岩层平行排列,说明岩洞为取规格条块石所成。岩洞西门口,有一块6×3米的巨石正对门前,是采石时遗下的石墩。石墩上沿垂直裂缝,长出了比石墩还要高大的雀仔榕(大叶榕),据说是麻雀嘴含榕树果子时,掉进石缝长出来的,形成了“千秋风雨石上榕”的奇景。

  与人工丹霞奇观协调的新老景点

  莲花山旅游区,除人工丹霞奇观外,山顶还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982年重修的八角形九层莲花塔。塔高50米,巍峨屹立于百米高的莲花山顶,珠江正干狮子洋在山下流过,进入广州港的船舶,“望塔而知省城至”,素有“海舶表望”和“省城华表”之美誉,向为广州港的航行标志。登塔四顾,广州现代化新沙港区的繁忙景象,锦绣珠江三角洲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莲花塔附近,还有始建于清康熙三年,后为鸦片战争第二防线的莲花城古城堡和清兵营。城墙高丈余,周长380米,现已修复,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楼,漫步城墙之上,莲花山胜景,一览无遗。

  在旅游区中部,近年新建有“观音圣境”景区,入门牌坊对联:“霞披狮海,光泽南天”,反映了本景区的创意。主景点是沐盛世祯华的“望海观音”立像。佛像面向狮子洋,高37米,花岗石莲坛三环高4米,共41米。佛像以青铜120吨铸造,用纯金180两贴成,薄金铜像之高为世界之最。佛像右侧为三层的巨座观音阁,其建筑之精美,堪称后来居上。这个气势轩昂的宗教文化景区,与原有的莲花古塔、古城堡、古石场遗址奇观和谐协调,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旅游区的吸引力。

  近几年,莲花山旅游区注重环境建设,交通、緑化、环保,井井有序。今日莲花山,青山滴翠,緑草如茵。山上建有粤海度假村,酒店、别墅楼宇依山建筑,古色古香,别有山庄情趣;客房舒适典雅,穗港澳等地游客常来度假,节假日时有爆满之虞。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