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黔中会议考察掠影



  适时适地的选择

  广袤的中国大陆,经过20世纪最后20年的改革开放面貌焕然一新,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西部地区(内蒙古——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以西)半壁疆土,经济起步较慢,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中国要崛起,必须加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力度,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互补共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8月25日至29日在贵阳市举行第八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暨黔中旅游开发研讨会。来自我国大陆各省区和台湾地区及日韩等国的旅游产业、科研、教育、新闻出版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管理人员150多人云集我国旅游资源大省——“瀑布之乡,溶洞之王”贵州,就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战略方针,黔中旅游资源优势,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理论和实地考察研究。会议承办单位贵州省旅游局和贵阳市政府认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都是适宜的。贵州省旅游局杨明胜局长在开幕式致词中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省旅游业正处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会议到贵州来研讨太及时太合适了。杨局长是一位刚柔兼备的中年女姓,她用娴熟而铿锵的语言,介绍了贵州省是全国旅游资源大省,但又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最低的省份,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还很大。她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精神上脱贫的重要方面,旅游业是贵州省政府硧定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她提出了贵州省旅游的发展目标,欢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来黔献计献策,冀望加强东西部合作,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开幕式后,会议进行一整天的大会学术报告会,然后,代表们在黔中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黔中考察掠影

  26日至28日会议代表们和专家连续3天考察了贵州西线黔中段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市的人文胜迹。代表们边看边议,既对黔中出类拔萃的自然风光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森林之都贵阳市赞叹不已,也相互切磋着进一步开发意见。

  名扬天下的黄果树瀑布

  考察首日晨,我们乘车沿贵黄高等级公路西行137公里,约2小时便到达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按会议安排首先考察天星桥景区,大致自黄果树瀑布向南行7公里便到达天星桥,这是黄果树瀑布下游打邦河进入峰丛峡谷后的一段伏流,长约600米。既有暗河、伏流、涌泉、瀑布,又有风光秀美的水上石林和发育完好的洞天世界,巧妙地组合成一组独具风格的喀斯特景观。约中午时分,汽车沿打邦河谷逆向而上,驶向黄果树瀑布区。因是洪水季节,河道水阔,激流奔泻,打邦河像是一道百丈宽的白色绸带,飘洒在高原滩谷之上,太美了!巨瀑未到,美景即在眼前,代表们的相机卡嚓不停。大家认为,天星桥景区和打邦河滩瀑很有观光价值。

  一进瀑布区,即见河水从悬崖顶端飞流而下,势如翻江倒海倾入崖下犀牛潭中,发出轰轰巨响,这就是瀑高74米、宽72米、我国最大、世界最壮观的瀑布之一黄树瀑布。时逢盛夏,充沛的河水从近百米崖上跌落,凭高作浪,巨瀑扬起的水珠,如云垂烟接,飞洒在右侧山坡之上,景色比冬日的娟娟细瀑壮观得多。瀑布后面还有长100多米的水濂洞廊道,到黄果树的游客无不进洞观看直泻而下的水濂的,代表们冒着巨瀑扬起的雨点般的水珠,撑伞鱼贯入洞观景,虽然个个淋得半身湿漉,但不留下遗憾。

  藴含神秘色彩的龙宫

  在黄果树餐厅午饭后,沿贵黄公路往回走过镇宁县不远,便到达贵州西线又一个华夏奇观——龙宫。这是一个以溶洞和地下河为主体的岩溶景区,以“龙宫”命名藴含许多神秘色彩,提示我们去寻味,破解。当我们来到群山环抱的龙宫洞口——天池,就像到了神话般的世界,一池碧水从龙宫中缓慢流出,然后又穿洞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洞内瀑布纷然溅落,瀑流湍急,有如一群素带裹身的舞女奋袂狂舞,裙带飞扬,故名“龙门飞瀑”。情景与翻江倒海的黄果树瀑布相比,另有一番情趣。龙宫的美景还在于长达千米的溶洞地下暗河将四处透天的湖圹串连起来,形成五进龙宫的自然奇观。代表们分乘10只游艇进入龙宫漫游。由于雨季溶洞充水,无法看到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但洞顶和洞壁上钟乳石类沉积形成的石锺乳和石幔,一欵欵象形地貎栩栩如生,令人目不睱接,一个个的神话故事令人神往。五个洞天分别命名为“群龙迎客”、“浮雕壁画”、“五龙护宝”、“水晶宫殿”和“高峡幽谷”,尤其是那瑰丽宏大的水晶宫,钟乳石个个晶莹透彻,置身于其中,令人忘记一天考察的疲劳。笔者是“二进宫”的游客,感到美中不足的是5个洞厅的命名,各种景物的解说好像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自然景观是永恒的,要注重保护;但如何欣赏、解说是人为的,要注意更新、深化;藉助现代的声、光、电技术,更可以有不同视点和不同解说了。要加强包装,使美景常新,尤其要围遶“神秘”两字狠下功夫,定能倍增吸引魅力。

  溶洞之王织金洞

  27日晨7时,考察团从宿营地安顺市北行,前往织金县东北部的织金洞。从安顺到织金洞仅有126公里,汽车足足跑了4个半小时,皆因沿线尽是高大石山悬崖,明河暗流,汽车沿“之”字形窄路上下坡,虽有警车开导,时速也不到30公里唉!车速慢的好处是便于观景,沿途随处可见悬崖峡谷、明河暗洞、天窗、天生桥、洞穴群体等各种岩溶地貌,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相位、多阶段、多堆积结晶形态的巨大溶洞系统。贵州主人说,在这一带数百个溶洞中,织金洞是最杰出的代表,是目前世界上最雄伟壮观、洞穴堆积与结晶形态最集中的溶洞。织金洞为一倾斜单进口洞,由主洞和塔林洞、鼠洞、边石洞、卷曲石洞等四条支洞组成。实测总长4.2公里,空洞总容积约500万立方米,相对高差242米;洞道宽一般为30~50米,最宽处有150米;洞高一般高20~40米,最高为65米;面积上万平方米的洞厅有5个,其中最大洞厅面积达4.62万平方米。全溶洞分成9大厅、19个洞厅、49室,近200个景点。午饭后我们徒步往返近3个小时,观赏了全洞主要11个洞厅的万千景象。那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石笋),似高楼林立的“城市之光”(石柱);那一望无际的“寂静群山”(石锺乳),磅礴而下的“百尺垂濂”(石幔);那深奥难穷的“广寒宫”,神妙莫测的“灵霄殿”;单体造型地貌还有豪迈挺拔的“银雨树”,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古榕增辉”、“金鸡独立”……。一幅幅的大画卷,一处处的小情景,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各种形态类别。经过我会专家的考察比较,织金洞在景观规模、沉积形态类别、风景美学等方面,都优于国内已开发溶洞,可与誉满全球的原南斯拉夫和法国溶洞媲美。织金洞是溶洞之王,也是地理、地质和洞穴学家探索溶洞奥秘,进行科研考察的理想场所。

  最适宜人居的城市贵阳

  28日上午主要是考察贵阳市区的黔灵公园和甲秀楼等风景名胜。贵阳市处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海拔多在1100—1400米之间,市域70%的地貎由石灰岩组成,在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喀斯特地貎发育,故贵阳市内峰林、峰丛、孤峰、槽谷、洼地、溶洞、暗流、地下河、天生桥、天窗、穿洞及干谷等喀斯特地貎形态多样,类型齐全,景观优美。市区丘峰相对高度多为200—300米,少数可达400—500米,林木生长茂密,是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山上有林的“森林之都”,形成了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旖旎风光。考察团在市区参观了黔灵山森林公园、“人楼甲天下”的名楼——甲秀楼、翠微园和囚禁过杨虎城将军的麒麟洞。一种突出的感受是:贵为省城的贵阳少有我国东中部省会城市的喧闹,多一份怡人的宁静,而精巧灵秀的文物建筑,既昭示贵州优秀的历史文化,又与明山秀水的城市相得益彰。尤其市区西北角的黔灵公园,面积有三、四平方公里,山峦叠置,森林茂密,湖面广阔,湖水清彻见底,置身其中,宛如进入深山老林。山上的弘福寺,三进殿宇建筑庄严,千手观音、十八罗汉雕塑精美,寺外古木参天,是贵州佛教圣地。“山有仙则灵”,黔灵山自古以来就是军政官员、传教士和文人墨客必到胜地。贵阳以其灵秀的喀斯特景观和空气清新的森林之都吸引游客。我看,建设最适宜的人居城市,还是要以贵阳为榜样。

  高原明珠红枫湖

  午饭后,考察团驱车来到贵阳市西30公里的红枫湖。据主人介绍,红枫湖地跨清镇、平湖两县,位于鸟江支流猫跳河上游黔中丘原之上,是利用峰林槽谷筑坝截流而成的调节水库。风景区的面积11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面57.2平方公里。山青、湖秀、水美、洞奇,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是一颗镶嵌在贵州高原之上的璀灿明珠。

  红枫湖区地形起伏,湖汊蜿蜒曲折。湖区南北长22公里,最宽处5公里,最窄处不到200米,全湖依天然地形分为南、北、中、后四个湖区。南湖山重水复,北湖碧波万顷,中湖狭水奇山,后湖群峰突兀。湖区还有岛屿和半岛一百多个,岛屿棋布湖中,有的是飞禽的乐园,有的岛屿上的溶洞群美如仙境;而伸入湖中的半岛则林田交错,侗、苗、布依等民族村寨依坡递筑。怎么游?我们只好乘坐游船观赏沿湖山水,专心倾听主人的介绍。但在湖区的侗、苗、布衣族村寨,大家都逐一登岸作客。这里依山傍水的苗家吊脚楼、布衣族美仑美奂的城池、侗族村寨雄伟壮观和高超民族建筑艺术的鼓楼,几乎吸引了代表们所有的照相机和録相机的镜头。在各个民族的旅游商品市场,代表们更是专心选购,留个美好的纪念。晚上,代表们在民族村品赏美食,参加篝火晚会,狂欢至晚上10时多,才捎着红枫湖的秀美山水,满载兄弟民族的深情厚谊返回贵阳住地。

  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会议最后一天,专家们分南方、北方两组进行讨论,大家结合3天考察畅所欲言,就黔中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一致认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是黔中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贵州的旅游资源不逊于周边省份,应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成旅游大省。但连接景区的交通滞后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各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急需提高。对于如何突出黔中旅游产品优势,如何对自然景观进行科学技术包装,如何整合自然人文旅游产品优势,联合促销,专家们发表了一些颇有具地的意见,恕不赘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