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疆新貌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在亚洲大陆中部,祖国的西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强。这里高山横亘,气候乾旱,沙漠广袤,景观独特,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笔者2001年7月28日至31日,到乌鲁木齐参加由中国地理学会、新疆地理学会主办的“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在会后参加会议组织的天山南北6天的旅行考察。深感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疆域之广大,而仅仅这个“大”字,新疆就包容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山脉,大冰川、大沙漠、大緑洲、大草原……以及靠冰川溶化滋润万物建设起来的大城市;不到新疆体验不到上述大自然风光的美丽,体验不到新疆破坏易而恢复难的脆弱生态和改造自然的艰辛,体验不到新疆已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更不敢预测和相信还有百倍美好的未来。从资源和人文条件看,新疆旅游观光业是西部大开发最有商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一。
古西域今变通途
新疆古称西域,纪元前的西汉才正式隶属祖国版图。公元前的138年和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他们自长安西行,跋涉万里荒迹,前后费时二十载,走过了今甘肃、青海、新疆,并远足中亚诸国,为新疆成为我多民族的中华文明古国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做出贡献。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年代,新疆一直没有现代交通,直至160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贬新疆,亦是马车代步,颠簸数月,才扺达新疆伊梨的。
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建设,今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是疆内外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就民航言,新疆是我国航线最长、航站最多的省区之一。乌市国际机场是一座现代化通航导航设备的大型机场,现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9条。国际航线可直航新西伯利亚、中亚、莫斯科等地,至香港的包机航线亦已开通。国内航线直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在新疆境内,亦有航班到阿勒泰、克拉玛依、塔城、阿克苏、喀什、和田、且末、哈密等十多个县市。就铁路交通言,先后开通三大干线:一是自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兰新铁路,这条铁路东与陇海铁路相连,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二是乌鲁木齐至喀什的南疆铁路,全长近1500公里;三是乌鲁木齐至中哈边境阿拉山口的北疆铁路,又称兰新铁路西段,长460公里,这条铁路在阿拉山口与通往阿拉木图的铁路连接,终点是荷兰港口鹿特丹,是一条国际铁路,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现时乌鲁木齐每天都有特快列车到北京、兰州、西安、武汉和南疆的喀什及北疆的阿拉山口,国际列车直达阿拉木图。公路运输四通八达,国道、省道遍及全疆各个县市,前几年还由世界银行贷款和中央政府资助,建成了由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和北疆奎屯市共280公里的高速公路,使乌鲁木齐市至伊梨的700公里公路,乘汽车可朝发夕至。民航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把新疆和全国全世界的距离着实拉近了!笔者去年夏天由广州到乌鲁木齐,去时乘南航班机,航时不到5小时,回程选购乌鲁木齐—西安—广州火车联票,包括西安转车停留3个半小时在内,还不到3天呢!
首府乌鲁木齐的新气象
乌鲁木齐位于中天山东段北坡,准噶尔平原南端的冲积扇平原之上,海拔680~920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市区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望博格达山,海拔5445米,其山腰的天池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北面是开阔的平原。整个市区呈狭长带状,环山带水,沃野广袤,是西域著名的“耕凿弦诵之产,歌舞游冶之地”世居这里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乌鲁木齐”(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18世纪西征的清军在乌鲁木齐筑土城屯兵,改名为“迪化”,置迪化直隶州,意思是要对当地居民启迪教化,有蔑视少数民族之嫌。清光绪年间,新疆建省,迪化升格为府,为新疆省会。民国时期,迪化撤府设市。新疆解放后,人民政府改“迪化”为乌鲁木齐,恢复她原来美称。从此,乌鲁木齐得到快速发展,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乌鲁木齐又是亚洲大陆的中心,市区西南郊有一座“A”型的亚洲地理中心标志塔,笔者此次来疆方知,这个中心是我们的同仁——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的几位学者,经过一番严密的测算,确定“亚心”位于北纬43度40分37秒、东经87度19分52秒,地处乌市西南30公里的永丰乡包家村内。“亚心”的测定,确立了乌鲁木齐市作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亚心”区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大陆性最强,有着“唯我独有”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罕见旅游资源地域。
新疆旅行归来,友人对我说:新疆到处是牛羊,瓜果香又甜,尽人皆知,但未知工商业如何?这一问使我联想到在天山南北考察时,车厢内天天播放着上世纪50年代就已流行全国的民歌《咱们新疆好地方》,歌词中那“天山南北好牧场,草原遍地是牛羊”和“戈壁沙滩变良田,葡萄瓜果香又甜”等情景写照通过委婉动听的音乐旋律,几十年不息地传遍四方,深入人心。相形之下,建国后新疆工商业的崛起却宣传不足。其实,单就乌鲁木齐市,郊区处处是大中型工厂、矿山,现已建立了钢铁、煤炭、机械、电力、石油化工、绵毛纺织、皮革制造等现代工业;市区高层楼宇栉比,通衢大道两侧百货公司、大型超市、商业广场,宾馆餐厅、书店影院、银行和证券市场比比皆是。当今乌鲁木齐人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但同时又是中国距欧洲和中亚最近的的地方,他们充分利用地缘和人缘优势与中亚各国开展边境贸易。今日的乌鲁木齐是拥有12000多平方公里市域,200多万人口的现代工商业城市。
有人说到乌鲁木齐不到二道桥,就等于没有到乌鲁木齐。乌市聚居着维吾尔、汉、蒙、回、哈萨克等13个民族,二道桥市场就是新疆各族人民经营的最有民族特色的的市场。会议安排半天由东道主带领我们逛二道河市场,甫扺市场牌楼门外,“新疆亚克西”,“新疆阿凡提”……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絶于耳;环顾两侧,一排排的棚架货摊有序摆开,各民族的服装、鞋帽、首饰、食品、工艺品……玲珑满目,顿觉民族商品市场的氛围十分浓郁。进入市场,当街都是各兄弟民族经营的店铺,从南疆喀什的土布,到和田丝绸、玉器和桑皮纸,库车的肥皂,还有天山的雪莲及雪莲香烟,吐鲁番等地的干鲜果,以及巴基斯坦的铜制花瓶,俄罗斯布匹和哈萨克斯坦、印度、阿拉伯各国的特产,应有尽有,目不睱接。代表们忙着选购各自需要的东西,但维吾尔族小姑娘的连衣裙、阿凡提的帽子好像大家都买了,也许这是电视画面经常出现的效应吧!
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旅游资源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理景观的生动写照。
“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天山拦腰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合抱准噶尔盆地。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有全国第二大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与山地连接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緑洲,这些緑洲和山地草原便是新疆47个民族生存繁衍之地。这种自然的和人文的特色,形成了许多在全国具有特色的地文和人文景观,让捷足先登者感慨万分!让久望探访者无限向往!主要者有:
堪称一絶的冰川猎奇
冰川形成于寒冷的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新疆属典型乾旱气候区,但山地面积广(占全疆43%)、高度大(3000~6000米以上),环列的高山阻挡来自各大洋水汽形成较多的降水,故从北疆到南疆3000至3500米以上山地上部多为终年积雪区,发育着无数的冰川。昆仑山主峰乔戈里峰(8611米)北坡著名音苏盖提的冰川长达40公里,是我国已知的最长的现代冰川。据统计,全疆有冰峰上百座,其中,7000米以上的冰峰10多座,仅天山便有冰川6800多条,总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面积16%。冰川是乾旱地区的“固态水库”,旅游胜地。位于东天山的乌鲁木齐,南有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天山1至5号冰川,东有山水相映的博格达峰(5445米),两山峰区冰川广布,冰缘地貌发育,冰缘植被多姿多彩,是天然冰川公园。20多年来,新疆相继开放冰川11座,作为国内外登山、科考、探险、观光的场所。
乌鲁木齐的中国天山第1号冰川,位于市区西南125公里的天格尔山上,会议安排半天考察。我们乘汽车沿216国道南行,到达望峰道班向西北拐上便道,便到达冰川观测站,换上大棉衣后,徒步到达3500多米的冰川前缘。抬头望去,那浅蓝而晶莹的冰川,好似银色瀑布从4400多米的山顶沿山谷向山下跌落,平均宽有500米,厚度10~30米,看上去山坡的岩石隐约可见。四周山崖上,雪莲竟放,旱獭欢跳,一派生机盎然。1号冰川由于地貌和冰川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和风貌保存完好,有“冰川活化石”之美誉,是我国观测现代冰川的最佳地点。回程路上,从1号冰川前缘到后峡、大西沟,第四纪冰川地貌如U字形谷,黄土阶地等等,非常集中而明显,在新疆地理所专家的讲述中,瞭解一点鸟市的沧桑,既增长知识,又增加游兴。
浩瀚的沙漠奇观
新疆有近半大地是沙漠和戈壁,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万平方公里,它以高大的新月形沙丘广布为特色,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大漠沙丘连绵,浩瀚无垠,有许多奇异的景观。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幻景,神奇的沙漠鸣沙,幻如仙境的日出和晚霞,气势壮观的龙卷风,形状奇特的雅丹地貌和“魔鬼城”等,莫不令人兴叹赞絶!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沙滚滚,寸草不生,环境恶劣,一些外国探险家称为“死亡之海”,维吾尔语“塔克拉玛干”的含意也有“进去出不来”的说法,令人闻之发憟。然而,随着塔里木油田的开发,现已建成纵贯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该公路从天山南麓的轮台至昆仑山北麓的民丰,长522公里,其中近400公里在流动沙丘穿过,防沙固沙工程非常艰难。笔者一行驱车自轮台南行约100公里到达塔里木河,沿公路两侧,见有被沙漠英雄树胡扬征服的半流动沙丘,建起了聚落和石油钻井、油库;也有风沙危害严重,胡杨林连片枯萎,大风一起流沙迁徙不定。相信不久的将来,沙漠防沙固沙的成功实施,沙漠观光就不再是“死亡之旅”了。
西域明珠——湖泊和緑洲
新疆的水景总体来说不能和江南水乡相比。但因地殻运动和河流下切,亦塑造许多深峡湍流、高山平湖、大漠盐泽、陡崖飞瀑等胜似江南的水文景观。据统计,全疆有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139个,如块块玉镜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或大漠深处,其中有中外闻名的乌鲁木齐天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高山胜景赛里木湖,有面积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990平方公里)。在博斯腾湖,我们考察团每10人分乘一艇在湖边闯芦苇荡,在湖中奔驰,仿佛身处江南太湖。博湖建有2公里长的沙滩泳场、游艇码头和度假村,夏季游人如鲫,被誉为西域明珠。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新建了博湖县。
在新疆许多盆地周围与山地交界处,都有一片片水源充足、草木茂盛、宜农宜牧的緑洲。全疆有大小緑洲1000多个,大多数农村城市都建在緑洲之上,大的緑洲市县相连,人口几十万,小的只是戈壁中的小村落。緑洲的葡萄园、瓜果地、葡萄晾房,草原的羊群马队,古西域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令人流连忘返!
古丝绸之路胜地
古丝绸之路在新疆有3条干道,总长约5000公里。南道是汉代通西域的交通大通,历史最早,其路线是:从敦煌西行,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经若羌、且末、于田、和田,越葱岭入阿富汗西去。这条古道以汉至唐最盛行,许多古王国的城邑沉落沙海或为废墟,开发观光要进一步考古。中道自玉门经高昌(今吐鲁番境内),焉耆、沿天山南麓至温宿越过天山西去,是隋唐以后逐渐兴盛的大道。中道沿线緑洲多,沙害小,沿路城池,古堡、烽燧、千佛洞等遗迹多仍保留,今热衷丝路的旅游者多选中道。北道开发较晚,自敦煌西北行经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昌吉沿天山北麓至精河、霍城再沿伊梨河西去,今兰新铁路西段和北疆公路干线大致与北道平行,往返乌鲁木齐和伊宁,可领略北道丝路风情。
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新疆旅游资源开发
新疆的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不等于旅游产品丰盛出众。新疆尚有像高昌故城那样的众多著名丝路景点未修复,跨越塔里木盆地的公路修通了,但塔克拉玛干沙漠之旅也未开发;新疆的交通网络虽已初具规模,但景点之间的距离太远,陆路交通除两条铁路和不到300公里的高速公路外,公路等级多在三级以下,有的国道至今还是窄小的土路,民航票价昂贵,游客难承受时间和金钱耗费;在软件方面,宣传促销的花费十分吝啬,信息技术更是落后。要使奇特的旅游资源变成富有吸引魅力的旅游产品,转化为旅游经济,使旅游业发展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还得投入巨大的资金和力气。笔者不嫌浅陋,提出几点思路与新疆同仁互相探讨。主要思路有:(1)新的旅游资源观;雪山冰川、沙漠戈壁、緑洲草原、丝路遗址、西域风情、特产风味,在当地居民习为常,但对我国中东部居民都是奇特新鲜、具有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旅游点。(2)新的旅游市场观;以往新疆的旅游资源开发,比较侧重于国际市场目标,其实我国幅员近乎一个欧洲,人口比欧洲几乎多一倍,而且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外出旅游已成为工薪阶层的时尚,新疆的旅游市场定位主要应是东中部大中城市和港澳台游客。(3)新的旅游产品观;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要将旅游资源变成可供促销的旅游产品,必须建设或包装配套。残垣断壁的古城堡、废弃的古建筑和古寺等虽有考古价值,但要变成观光景点,必须按原样重点修复;大自然景观无需大兴土木,但要緑化、美化和建设与之相协调的游乐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4)新的旅游发展观;纠正旅游发展中重宾馆酒店轻景点建设倾向,使旅游资源与服务设施协调发展。(5)可持续发展观;要制止旅游开发对人文资源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使珍贵特色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此外,必须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旅游规划信息化及其与城市信息化规划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