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郁南:南江文化的心脏
——《中新广东网》2008年2月26日报导
黄耀辉 周小林(黄耀辉,中新社记者;周小林,中新社通讯员。)
“南江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南江本身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其相关流域也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
正在此间举行的“南江文化论坛”上,以著名文化学者黄伟宗教授为代表的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珠江文化研究会,以及香港、澳门、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在广东郁南实地考察和论证后得出的初步结论。
学者称,在南江流经的几个县中,主河道在郁南县最长,南江口镇地扼南江咽喉,是古代南江文化根深叶茂之地,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藴丰厚的南江文化带,是南江文化的心脏和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与龙头。
据介绍,从2004年7月起,广东省政府参事黄伟宗、司徒尚纪、洪三泰、罗康宁、谭元亨、戴胜德、邓国伟、司芳等一批省政府参事室参事和专家学者,根据史料记载和当地学者研究考证,并专程赴粤西罗定、郁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相关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论证,发现当地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南江文化带。
专家得出:“广东不仅有东江、西江、北江,而且还有一条南江。该江发源于广东信宜市鸡笼山,流经信宜、罗定、云安、郁南,在郁南县南江口镇注入西江,有人称之罗定江,而在历史上称为南江。
学者在赴南江流域地区的古北越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及古村落文化等实地考察后,写出了多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考察报告和论文,并邀请中国各地文化学者在广州、郁南举办“南江文化论坛”,发表南江文化的考察报告和论文。
据专家考证,南江流域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尤以郁南县保留最完好,最丰富。在该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山歌之乡”的连滩镇,其“连滩山歌”及民间古舞蹈“禾楼舞”被广为流传,而该镇大湾古建筑群规模之大,艺术价值之高,更堪称南江文化的典范。
2007年,最能体现南江文化的“禾楼古舞”、“张公庙会”、“连滩山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1月24日,国家文化部公示完毕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推荐项目”中,郁南县的“禾楼古舞”榜上有名,成为该省五个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録推荐项目之一,凸现出了该县是南江文化的心脏和腹地,是南江文化的喉舌与龙头的特色。
中共郁南县委书记金繁丰表示,南江历史文化,是郁南县建设文化大县的优质资产,邀请专家学者为建设南江文化之都把脉,献策,目的是凝结共识,重新认识南江文化的历史价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