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郁南:铸南江文化品牌建山区经济强县——《南方日报》2008年2月15日报导





  南江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南江本身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其相关流域也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藴丰厚的南江文化带。

  郁南县委书记金繁丰认为,这些光辉灿烂的南江历史文化,是郁南县建设文化大县的优质资产。应该重新认识南江文化的历史价值,努力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经济,用规模效应打响南江文化名城品牌,使南江文化名城成为郁南县一张打得响、擦得亮、用得上的城市名片,从深层次提升郁南县社会经济文化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工业强县、文化大县建设步伐,最终实现郁南跨越式发展。

  一、源远流长的南江文化

  2004年,省政府参事黄伟宗等专家学者到郁南对南江文化进行考察,对南江文化的发展进行把脉。专家学者们在考察和论证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条发源于信宜市鸡笼山,流经信宜、罗定、郁南,在郁南县南江口镇汇入西江的河流,历史上是称为南江,而且在郁南县至今仍沿用南江一名,南江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南江本身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其相关流域也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藴丰厚的南江文化带。

  南江流域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尤以郁南县保留最完好,最丰富,而且亮点纷呈。如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山歌之乡”的连滩镇,其连滩山歌及古瑶族舞蹈禾楼舞被广为流传,大湾古建筑群规模之大,艺术价值之高,保护之完好更堪称南江文化的典范。

  生活在南江水系一带,同唱一种民謡,即连滩山歌。郁南县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整理,如今已有上万首之多。历史上的南江流域,是古瑶族人聚居之地,后经迁徙和汉化,但瑶族的一些文化却承传下来,如丰收时节祭礼图腾的瑶族古舞禾楼舞也流传至今,该县对此进行了挽救和整理。由于古代南江流域经济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众多,南江流域也保养着大量风格独特的古村落、古民居,如郁南县大湾镇境内的大湾古寨,规模宏大,古建筑群上的书法、壁画、木雕、灰雕、石刻,精致美观,体现了独具粤西风情的艺术特色。

  大湾镇古民居建筑群主要座落于该镇五星村,建于明清年间,共有46座大屋、规模较大、布局集中、建筑设计独特,具有浓郁的粤西地方特色龢民族风格。木雕、人物、花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灰雕色彩鲜艳,历久常新。石雕、壁画、书法、浮雕、砖雕、陶瓷、瓦脊工艺精湛,是清代粤西地区建筑艺术精品,其雕刻艺术可与广州陈家祠媲美,对研究建筑史和建筑文化艺术具有重大价值。该镇古民居建筑物于2002年被广东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连滩镇的同样被广东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光仪大屋,有防水、防火、防盗三重功能,被人们称为广东第一大屋,专家们称之为最自然、最智能的大屋。

  奇异的禾楼舞诞生于明万历年间,在风调雨顺大丰收的那一年,唐朝末年开始迁入此地的瑶族人便拿来禾秆,在田地中搭起禾楼,载歌载舞庆丰收。从此,只要丰收时节,当地的瑶族人便搭起禾楼,跳起禾楼舞。禾楼舞流传400多年后,后来迁入的汉族取代了过去的瑶族,舞蹈的时节也不只拘泥于丰收的季节,中国人的传统盛节——春节里自然也少不了禾楼舞的祝福。禾楼舞2002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表演大赛获银奬。2005年代表南江文化民间艺术参加“首届泛珠9+2(广东汕尾)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奬,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节”获金奬,它被专家称为民族舞蹈中遗留的“活化石”。

  二、因地制宜开发南江文化

  郁南县素有“山歌之乡”和“武术之乡”的连滩镇,在1999年被省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后,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经过重新编排,挖掘整理的连滩民间古瑶族舞蹈“禾楼舞”在2001年参加广东省首届和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荣获银奬。连滩山歌《喜迎春》荣获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铜奬。连滩镇还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至二十二举办一年一度的南江流域民间欢乐节。根据这些有利条件,近年来,郁南县委、县政府将打造和创立一批文化品牌,作为郁南县建设文化大县的工作重点。

  在打造南江文化品牌工作中,郁南县结合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举行的连滩南江流域民间欢乐节,努力创新,将民间艺术与时代特色和发展文化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将其推上更高的艺术层次,将南江流域群众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民间欢乐节升格为政府主导的“南江文化民间艺术节”,使沉淀厚重的连滩群众文化及民间艺术风韵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2003年和2004年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民间艺术节”,2005年成功举办“连滩民间艺术节”、“神秘南江文化之都自驾车游”,“緑色郁南百里果乡游”等活动,打响了“南江文化名城”品牌。今年更是由广东省文联、云浮市委,市政府、郁南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暨云浮(连滩)南江文化艺术节,为历年来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次。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检验该县经济工作成效的财政税收增长大幅攀升,其中全县财政综合增长率为4287%,比去年同期排位飙升59位,排全省67个考核单位第7位。

  2005年,是郁南的“项目建设年”,也是该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该县坚持“强化工业,优化农业,振兴第三产业,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郁南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三个注重”,做好“三篇文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做好东渐西联文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做好增资扩产文章;注重经济发展后劲,做好项目建设文章),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2005年,全县GDP实现34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检验经济工作成效的财政税增长大幅攀升,其中全县财政综合增长率为4287%,比去年同期排位飙升59位,排全省67个考核单位第7位。税收款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147%。一般财政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368%,均创历史新高。

  新的一年,该县将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以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南江文化名城、文明法治、和谐新郁南为总目标,实现“东渐西联,北优南拓”战略措施,打造百里经济走廊,做好“富民强镇兴县”文章,围遶发展、和谐两大主题,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重建设、重发展、重和谐,坚持工业立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落实“五个统筹”,优化经济结构,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直辖市发展、全面发展。2006年全县的总体目标是:各项指标大幅增长,各项事业统筹并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县GDP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税收收入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6%。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要超30%。

  以实施“亿元工程”为载体,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立县,实施“亿元工程”,培育“八大产业”,发展“三大经济”,推动全县经济快速高效发展。全力推进六个“亿元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要突破1亿元大关,增长20%以上;全县税收总量要超2亿元,增长30%以上;全年农民收入总量要增加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加快4个亿元投资项目建设;新上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确保6个以上规模企业当年产值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积极培育“八大产业”,打造郁南工业品牌。在巩固提高电力、机械、建材、轻工、林化、冶炼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制药、食品等产业,培育“八大产业”(电力、建材、机械、轻工、林产化工、冶炼、制药、食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力生产基地,水泥生产基地、液力传动机械生产基地、电池机械生产研发基地、兽药生产基地等,打造郁南特色工业品牌,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确立第二产业主导地位。加快发展外源型经济。做强做大民营经济。积极扶持城市型经济。

  以建设工业基地为载体,大力做强镇域经济。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扶持山区发展的政策优势,泛珠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以及广梧高速公路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改造的后发优势,花大力气建设“三大工业基地”。继续开展“税收千万元镇和五百万元镇竞赛”活动。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五年努力,将全县所有自然村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村。充分发挥农民群众自主建设、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引导和服务的积极性,重规划、重建设、重教育。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推进,教育持之以恒。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即每个镇要有一个以上的省级标准的生态文明村;每个村委会要有一个以上的市级标准的生态文明村;村委会每个片要有一个以上的县级标准的生态文明村;其他所有村必须按以下要求建成生态文明村,即做到“五改五通五进村入户”:改水、改电、改厕、改灶、改造住户;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政策宣传进村入户、科技扶持进村入户、道德教育进村入户、先进文化进村入户、计生工作进村入户。

  以构建文明法治和谐新郁南为载体,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以建设文明法治和谐新郁南为总目标,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南江文化名城”,提高郁南知名度。打造“平安郁南”,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和“无政策外生育村”活动,夯实人口与计生工作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县。

  以创建“和谐郁南好班子”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创建“和谐郁南好班子”活动为切入点,抓龙头、打基础、树形象,不断提高各级执政能力。抓龙头,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信得过、有本事、受欢迎”的坚强领导集体。打基础,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树形象,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以建立惩防体系为载体,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建立以领导带队伍,以机关带基层,以党风带民风,以法治促廉政的“三带一促”惩防体系力度,反腐倡廉标本兼治。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党风监督体系,形成领导、机关、基层、群众“四位一体”廉政工作格局。

  (谭仁龙,南方日报社记者;周小林,南方日报通讯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