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江流域南江水系的人文地理概述




  编者按:本文主要作者曾昭璇先生是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第十一届地图学会执行主席、加拿大地理学者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地貌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永久会员,在学术界有极高声誉。他与子女合着的《西江流域南江水系的人文地理概述》一文曾在《罗定史志》2002年第3期刊出,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不少学者都引用该文内容。

  一、南江的定名

  南江即罗定江,汉时在交州治所(今封开)西江德庆附近南岸流入得名。今德庆县南岸仍存南江口小镇为证。古代以其水多滩急,称为泷水,晋置龙乡县于此,梁时又建泷州,在今太平镇潭白。向为汉人南下徐闻要道。中游一名建水,即以唐(742)设建水县于罗定附近而得称,下游名晋康水,即以南朝宋初于龙乡置晋康郡至唐又置晋康县于郁南县连滩而得名。而以南江一名为早,罗定江为今称。最早不名南江,称端溪。因汉灭南越设端溪县于南江口北,南者端也,故当时即称端溪。

  清代学者列南江为我省“四江”之一,即东、南、西、北江,如清代范端昂《粤中见闻》:“西江水源最长,北江次之,东江又次之,南江独短”,《广东新语·水语》云:“西江一道吞南北,南北双江总作西。”即至清代南江仍称为广东四大河之一。

  南江水文特色是上、下游皆流在山区,而中游罗定红盆地为平原台地区,故成罗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心地域,成为我省西江经济发达中心之一。为西江和沿海交通主要渠道。

  二、南江的水系概况

  南江长20l公里,但支流众多。主流泷水由南江口经郁南县、罗定县至信宜县南云开大山区,支流又有郁南河口入罗定江的镇安河,深入至云浮县内,故南江流域可包郁、罗、信、云四县,与人文上称“三罗”地区相当。南江主流以泷水为主,泷水上游分两源,一名罗镜河(西水),源出信宜云开大山区大营坳附近;二名太平河(南水),源出大云雾山区西南部鸡笼山(1281米)北。二水北流至官渡头合流,称罗定水(或泷江)。

  支流也多。罗镜河上游分二支。一为主流,西北入信宜,上大营坳、马坑止,在分界汇信宜北流入的大坪岭水,再东,汇信宜平塘河,又东在镜南受三叉顶(1002米)水。太平河亦分二支源头,分别在白龙,银岩附近。支流众多,即因粤西山区多雨之故。

  泷水(罗定江)流过一列东西低山丘形峡谷河床,即在新榕接受西面流入大河水,北流后又接连州流入连州水,再接泗纶下泗纶水。到罗定受西来滨水,入郁南有东入濂清水及5-6条小溪汇入。东侧支流较少,因西侧流下支流已截云开大山区流下水量之故。东侧为罗定盆地,无雨水河流入,只有在山丘如大河水源于信宜阿婆髻(1008米),现已建有罗光水库,连州河源于木兰山、泗纶河源上下赖、滨河源于罗云大山等等。

  罗定江东侧为罗定盆地,无山水流下。东边山区流水又为罗定江东侧大支流船步水(围底河)所截留,故成罗定江最大支流,至郁南县才汇入罗定江。入郁南境则有另一大支流镇安河,在河口汇入罗定江,在连滩汇入的云浮西来的高村河等,余皆小溪。

  总之,南江水系流域实包郁南、罗定、信宜、云浮四县。“三罗”地区即指南江水系流域的地区,因明代在此建“一州二县”即罗定州及辖下的云浮、郁南二县地方,故合称“三罗”。

  从水系性质而分,可分三段。

  1.上游 多由信宜县山地北流,汇于罗定。水系多滩,行舟困难,城镇亦小,大致入罗定太平——罗镜平原后,即入中流,河道航行较易,为南江的人文发展中心地区。

  2.中游 大致由太平——罗镜溶蚀平原到罗定红盆地中心的罗定城区为止。此段滩泷亦多。但由于各支流汇合,故河宽水深水量较大,航行较好。

  3.下游 下游大致罗定城以下,直出西江,为航行主要水道,可行电船。船舶亦多。为内地通西江主道,信宜及高凉各地土杂货集中北运中心水道。

  南水水系流域面积449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0.87%。最大流量为2920立方米/秒(1972年11月9日,官良站),最小流量37立方米/秒(1967年5月9日),相应水位差(变幅)979米,平均含沙量065公斤/立方米。最大断面平均含量181公斤/立方米,是一条沙量较大河川,因流经红层地层,砂页岩弱岩系易蚀之故。但从总流量看,南江比南路各江较大,仅次于鉴江。故南江水系各河多用为丘陵台地旱地耕作用水,农业与航业常成为各河水利问题。

  三、南江水系流域地形

  南江流域东南边为大云雾山山地,西南侧为云开大山山地,南为大田顶山地,故南江水系地形即呈现一盆地地貌,山地流下河川有集中在盆地中部形态,向东北出西江。

  盆地由西江南伸入罗定红盆地地形大致可分三种:

  1.南部信宜山地是河源区。罗镜、太平、船步、泗纶、连州各河河源所在,故河床坡度大,水流急,乱石横江,不利航行,但水量丰富,可入信宜县境的小船不少。

  如泷江主源南水太平河,小舟可航至信宜新堡镇、合水镇,为信宜东部山区小航道,但下行至甘槽后,要过一险滩“浪沟”(地名浪沟峡,为今天建成引水陂头,引水下灌太平)。西水罗镜河亦可航行,如分界(在主流)、信宜平塘(在南支流林垌河,今名平塘河),都成圩市。

  船步河(东水)即因船步而得名,本称围底水。为南江航运较长一支流,可直达船步。

  泗纶河(古称三都河)多陂头,故船用圆头、圆底,不设桥楼,以免过陂时损坏陂梁。今天封陂、开陂都要选好日期,以利农业、船运两便。

  滨河(小海)航道狭小,水浅,只通小船。但因可通广西,故仍用为水道。

  2.中部是罗定红盆地。云开大山各河,云雾山区各河都有流向罗定红盆地集中的趋势,然后合向北流入郁南丘陵各地区,汇入西江。红盆地即指由红色砂岩、页岩所成的低丘、台地区,是第三纪初(距今3000万年以前)的古代河湖相沉积,由于岩性软弱,易被流水冲蚀,形成河谷和低地。故这个古河谷或湖盆沉积区,在古代即为河流流入的盆地地形。今天陆地上升,古罗定红盆地中的河流下切,成为台地、低丘。故河流水量集中,即流量较多,为粤西良好河川之一。航道较长,只有遇坚硬的砂岩,才成小小滩险,如以罗定城为中心,木船向南至太平、罗镜平原约80公里,北行至南江口120公里,向西至思理35公里。故罗定成为全县的经济中心。加上上游石灰岩分布地区,由船步至罗镜,成一溶蚀盆形谷地,为罗定最富庶的地区。也是开发较早的地区。

  3.下游郁南山地区 罗定红盆地的古河系,到今天仍在原地下切成今天罗定盆地的向心河系,然后由南江主流向北直出西江。沿途虽经山地、丘陵区,但局部仍有河谷盆地形成,小平原不少。幷且西江洪水期水位高涨时,倒入南江,致使下游中部连滩各处平原,即受水患。山区由古生代石英岩、砂岩、页岩等地层所组成,故一般石英岩层或原硬砂岩层横江而过时,又成滩险。但是由于罗定众水汇入,故河宽深较好,可以行驶电船,大木船。故罗定能成为粤西与南路沿海各县货物运输中心。信宜、高州即依此段下运西江各地(上广西、下广州)。支流高村河更可深入云浮西部成云西主要水道。下游中部连滩在唐时曾置县,即晋康县城所在,今仍为主要货运港口。计南江口上罗定电船行17-18小时,下行只用8小时,客运每船可达40人,木货船可达4万斤。建国后,全水系航运改革,仍按各江船形分为木帆船社,如水摆船社(包括分界、苹塘等)船小,载货2-5吨,罗镜、太平船小、身长、尖头、无船舷,全身呈刀形、揽形,以利航行于峡谷急滩,如过泷喉马埒。三都河船社船底平阔,多用松木,以不伤陂梁和船底(航、农两利之故),河仔口入小海之船形细小。因河道狭浅,后已改为机帆船,最大一艘为70吨(1969)。但由于水道建大坝、船闸,水位变浅,航运日衰,70年代进出口达每年lO万吨左右,现陷于停顿状态,亟应恢复,尤以罗定城至南江口一道。

  由于南江水系上下游地形不同,在红盆地区和石灰岩溶蚀平原区,水道较易行走,滩险不多,但遇山地,因多由厚层泥盆纪石英岩、石英砂岩所成,即成险滩,尤以上游平原(船步、太平、罗镜平原)和罗定红盆两大河段间,过一山岭,即遇此层硬岩,成为分开南江中上游两段。此峡谷即有名的“泷喉马埒”。江水如集中一喉咙中喷出之急。使上下行船只形态变形,适应飞窜下行之险滩,“泷”高二丈,如瀑下泻,又挡水流,船夫持小木桨于船头,左右指挥船后掌舵者,至石前用桨抹船头转向下泷,与武水“六泷”用竹篙指挥不同。故此处称为泷州,水称泷水。晋代称为“龙乡”即源于此。中游即改称建水了。

  四、南江的开发

  南江流域古已为骆越开发地区,并已有土邦建立。即先秦汉人未入侵前,已自建国。从考古证据上看,先秦骆越土邦已进入奴隶制国家。因在南江上游太平河和罗镜河地区已先后发现多处先秦墓葬,有大量铜器出土。兹简述之。

  (一)先秦的奴隶制土邦的建立

  土邦的存在以考古上证据为多。兹试论如下:

  1.1977年罗定太平南门垌战国早期墓(M1),长达4米,宽2米,土坑墓,青铜器共136件,包括:鼎、鉴、缶、盉、钲、剑、矛、钺、斧、刀、镞、镦、钟、戈(M2),人首柱形器,并有陶器1件出土。为我省出土最多青铜器墓葬之一。

  2.罗定罗平背夫山战国时期土坑墓,大小同太平墓,青铜器98件,包括:鼎、鉴、戈(两件)、人首柱形器、铎、剑、矛、钺、镞、镦、斧、叉、镰、锯、削、篾、刀、凿等等。有腰坑。即墓底为一坑,为楚文化特色。略迟于太平墓,未被扰动。

  太平墓随葬物是广东青铜器具有地方特色的,当时已入奴隶社会,如墓中有武器和礼器随葬,即可作为南越已进入奴隶社会代表。土邦的祭祀用整套铜甬钟,和有“王”字的铸出图象的矛存在,可说明下述几点:

  1)成套铜甬钟出土于南门垌墓中有6件,一名铜铙,外形与各地出土形制一致。即共同都有甬、钲、鼓三部分的祭祀用乐器。但罗定出土的甬钟确有自己特色,即在鼓部铸有勾连云雷纹的。这是北方各地少见的,只分布于岭南各处(如德庆、肇庆、兴宁等地)。且6件大小相配,身瘦、长枚,形态上即比北方者异。说明甬钟应为当地自制者,不是自中原传入(如北方征南将军带来等设想)。

  2)有“王”字矛的出土,则分布较广,长江以南多有之,即古代越族分布地区。罗定出土的“王”字矛见于越国所在地浙江为主,可见先秦罗定已有越文化之播传。矛式也多,除“王”字矛外还有大铜矛等。

  又如铜篾刀(罗定一号墓)亦有“王”纹饰。与战国初年的F纹(又名“夔”纹)亦可见于太平南门垌一号墓铜矛上S纹,铜鼎上的云雷纹都与同葬的F纹陶器上所见一致。

  有南越地方特色的人首柱形器,如南门垌出土的高24厘米,人首方形,下为柱,柱下部有孔,内有锲形插销。背夫山(罗平盆地沙满)Mi亦有鼎、鉴、铎、戈、人首柱形器等共98件。且有饰物玉石18件。腰坑呈圆形。陶器有豆(泥质)、瓷杯(原始型)等。部分用丝、麻包好,未被盗。人首柱形器4件,两组竖棺木底前后,表示棺木下葬形式,表示由奴隶托承下葬仪式,亦只见于岭南地区。因为柱头人头有穿耳黥刻之记,即奴隶人头。

  此外,其他铜器亦被学者定为“越式”的,如越式鼎、剑、矛都有出土于此。可见南江中游的岩溶平原、台地区域实为先秦时代的土邦中心地区。即后来汉族置县的地区。

  先秦土邦即在汉族南侵以前,是由越人建立的。即《汉书》记“越桂林监居翁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见《汉书·两粤传》《汉书》),南越传瓯、骆是当时西江流域二个民系,瓯有西瓯君(或王,见《淮南子》),《史记·南越列传》亦说:“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又说:“瓯、骆相攻,南越动摇。”可见两族都有王或君的,如骆王即见于宋《舆地广记》,具体国名亦有记载。

  南江流域越人古国北边是楚并的苍梧土邦,地域广大。苍梧国在赵佗时复建,是否把南江流域纳入未见有记。但《山海经·海内南经》已说:“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这里离耳即今儋耳,雕题是“刺额”之俗,即今“文面”,亦为黎族盛行,故此两国当在今海南岛以北的西江南岸地方,和今天罗定江流域相当。北朐国音近“北流”,可能即在广西云雾大山南部地。其东为珠江三角洲区,按《吕氏春秋·恃君篇》云;“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缚娄即今博罗,已有大量铜器出土为证;驩兜或为番禺之异民,因古音“驩兜”与“欢朱”同,“欢”音近“番”,“朱”音近“禺”。此驩兜即为“番禺”的异记。这样可证,罗定江流域即为伯虑、离耳、雕题、北朐之地。

  汉代开越为九郡,苍梧国立苍梧郡则南江流域建有土邦亦非难事。但由于越地在先秦受楚国兴起的影响,数被侵略,越族所立之国多来于楚。故南江流域当亦受楚文化的影响。兹试述之。

  (二)楚文化的传入

  周时越人在江南势力已强大,故周太伯奔吴,即奔投越人地区,自愿同化于越以自保。后为君为王,自成小邦。是汉人越化之一例。据《史记》楚入长江舟子亦为越人。楚人拓地,亦向扬越地方。即楚来越后,越王仍请魏王派兵护送,移居湘、沅(见《竹书纪年》),故楚人拓地即向南侵,开拓越地千里。《史记·吴起列传》中称他“南平百越”,由于只四字记録,各家解释不同,有同于“申命羲叔宅南交”(《尚书·尧典》)和“虞舜……南抚交趾。”(《大戴礼记·少间篇》)等记载。舜迹有《史记·五帝本纪》言:“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韶关有舜乐台之迹,亦见记于西北江。唯至楚,始有记:“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之语,即入于珠江流域了(见《后汉书》)。考古证据则广东沿海各地楚墓(以楚文化为主),最近鉴江流域,则有石匈洲岛上的战国墓,因出土楚兵器多而被学者定为楚墓,亦与传说中的雷州(古徐闻县,今海康县城)中楚建的“楚豁楼”,以定楚国南疆边界之说相互呼应。一如广州,六朝时属楚,建“楚亭”一说相遥呼应,并与粤东海岸的楚兵墓葬相应而说楚兵已达南海之滨。

  楚兵从那一条路下南海之滨,南江上游的太平及罗镜两河源即有战国墓为证。分述如下:

  1.太平河上源通南海的考古证据

  太平河上游南门垌山口即出土一大型战国墓,出土大量铜器,其中铜斧和铜矛是原铸件,未经使用,罗定博物馆陈大远(2001年)认为是当时商品,用于贸易上使用货物,即表示太平河谷为战国时通高州入海要道之一。今天沿太平河上游谷地南下,即建立一串的村或圩聚落,如信宜的新堡镇、合水镇都是信宜东部重要镇区,圩日为四天的(即一三六九),赴集人数万以上。太平河畔潭白即为南江流域最早汉人建立的“龙乡县”(晋末置)治所。

  2.楚人南下海岸的可能通路

  太平河通路的下海道路,可由汉军南下考古证据说明,古徐闻即今海康县,故海康县城早有楚建楚豁楼的传说,石匈洲岛亦有楚兵器墓发现,可指出太平河谷是先秦南下目的地所在。虽考古证据不多,但可藉助汉初灭南越时汉军南下路线助证。因军事行动交通是主要的。汉军南下必要有可靠通道依据,不足则修筑好才能行军。这可用在汉代出土行军用的铜饭锅出土来说明。即一种能做40-50人的西汉六耳铜锅在沿雷州半岛至海南以北均有发现。可见汉以前已有陆路通行于高凉与罗定之间,才使汉代行军有所依据。

  3.汉人南徙路线曾经罗定

  汉人南侵记録在秦代不多,有考古发现证据则为罗镜河支流林垌河,此河南通入信宜,与鉴江上游钱排河相隔一山。林垌河口又发现汉墓。今天沿林垌河亦有不少圩镇、聚落,如平塘即为木船上下货物河湾地点。即汉代南下路线又多了罗镜河一道。故汉墓也应为道路所经。

  从出土古墓文物看,如铜镜、金器及南朝青釉瓷器等看来,这些都是由西江输入制器,南下高凉货物的通路,在汉代已经开始,幷且延续到六朝时期。与文物出土的时期来看,汉人开发南江上游地区,亦于晋代开始在此建龙乡县,管理过山口的我国南北交通枢纽,以后南朝在南江流域更多设郡县。

  在罗镜河主流一路,亦有传说,说明它属南下大路,罗镜西南六十里处水摆镇,即有传说秦、汉成市,故木船可驶入的水摆街亦古代南下一路,通林垌河下高凉。

  4.汉人入迁建置郡县

  1)汉人进入表现在南江上游太平河附近潭白处建龙乡县开始。汉建端溪县于南江西江交汇处西江北岸上今名德庆县。县设于此,当和管理南江南下商道有关,但未见在流域中建县,直至东晋才初建龙乡县于南江上游船步至罗镜广大平原谷地中。表示当日经济开发与汉人的通商和地方肥美相结合的产物。

  2)东晋时,南迁汉人大增,土族头人安置当官不少,龙乡成为安插良好地点,地广人稀,生产落后。故义熙九年(413)建晋康郡于此,立龙乡、晋化、夫阮三县。龙乡为汉人立县,夫阮(院)为越人立县,治罗定县城西部地方。今滨河流域。并建立第三个县晋化县,治今连滩(郁南县)。即更分细为夫阮、龙乡、晋化三县建为晋康郡。

  3)南北朝(宋)龙乡废,郡移安遂(即晋化),即南江下游已开发,把南江运输中心连滩建为安遂县治,至梁、陈时更升为建州和广熙郡治所,表示重要性日增,因航运发达所至。

  南齐时,建安四年(497)南江流域更加发展,分为两郡,即:①晋康郡,下辖有夫阮、安遂、晋化;②广熙郡,下辖有龙乡、罗平、永熙等县。可见汉人大量移入,建县封官所致。罗平县今为罗平镇是在船步至罗镜大平原北面小平原盆地,中隔一山,南江切过此山即成为“泷喉马埒景区”,可分马埒口、小马埒、大马埒、泷喉四段。以泷喉最险,为一瀑布式险滩,地貌学上称为“裂点”,有如陕西壶口,惜地僻不如壶口之著名,可开发也。罗平盆地平原也扩大,南面山地今名京山径(金山径),古名“官山径”,为古镇南乡(罗平城)通古顺仁乡(罗镜、太平盆地平原)过山捷径。即因汉人迁入开发时所筑大路,山坳只200米高程,侧旁陈蔡顶高达462米。山足有南北朝文物出土,显示汉人迁入建县长久。

  永熙县即今船步盆地,后开发建为开阳县地。与龙乡县太平罗镜平原亦有200米海拔山坳分开。即三个平原分别立县了。可见南江上游到南北朝时已成经济发展区。与下游连滩建安遂县同期。晋康郡治东晋(351)在西江边元溪(德庆东),至此(宋初)迁治龙乡县,南齐不变,亦建郡治龙乡。

  梁时多设新州,泷州设平原郡,有龙乡县,开阳郡,开阳县,建州设广熙郡,有安遂、罗平、永熙等县,把南江流域分成两部,罗镜、太平平原盆地仍建泷州,治两县。围底河及东水口以下南江水系为广熙郡。汉人已有落籍本地,成为豪强大姓,如罗平盆地已有陈法念被梁朝委派为新、石二州刺史。陈氏本为河南望族,来任后成为各峒土著部族统领,故居地山岗也名“京官岭”。大道也称“京官路”。陈法念为陈朝驸马,故宅、墓均在罗平。其族即为当地大族。这类汉人地方官后代且越化,成为峒蛮领导酋长,受历代朝廷封官。他们带了中原文化在南江流域播传,尤以陈氏为着,成为南江流域地方势力与高凉冼氏、钦州宁氏并立称霸粤西。陈时区划不变。隋、唐以后,地方势力才逐渐消失。但经济文化却大大提高,因南江流域陈氏地方势力在唐开元年间(728)泷州陈行范“称帝反唐”受到镇压所致。但今仍留有武则天的《龙龛道场铭》的唐石刻。

  但是南江流域四周高山包绕,中为盆地,中有肥饶之地,为地方割据优良地理环境,故民系不同的迁入,反映在文化特征上,即为不同语言上的形成,如土语(称“亻能古”话)和白话共存现象即可反映。亻能古话保留不少古汉语成分而和白话不同,但仍可通话。陈大远认为亻能古话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这值得注意,因白话显然是后来沿西江谷地传播沿江各地的语言,与“疍家话”有密切关系。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们是依沿河流进行迁移的。

  5.瑶壮族的存在

  粤西地方按各志多云本为僮、瑶杂居之地(电白、化州、雷州等县志)。南江流域按《明、清志书》(《东安县志》等)亦说:“岭西罗旁在昔唐、宋、郡邑开阳,土瑶、俍盘踞,杀掠数百年”之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388)亦记:“祥兴元年(1278)冬十一月,德庆、泷水山瑶作乱。”可见粤西土族除越人之外,仍有瑶族存在,俍人为僮族,与瑶混居。瑶亦分熟瑶和山瑶。熟瑶多汉化,如开阳一带平原地方,文化较高,如肇庆熟瑶已能制砚。而山瑶则仍居山区,不时为乱。今据《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仍可辑出清代仍有瑶居住地点。如:

  1.黎少镇之丽枝,清代汉人迁入。

  2.加益镇清中叶才为汉人迁入,本名“沙砾”,即河岸滩地之意,近云开大山。

  3.木寨,瑶名“开原”,林区,清代汉人伐木开发迁入,故名。

  据王植《罗定州志》(雍正版)更称“旧有瑶人分高山、花肚、平地三种。”且各有语言不相通。可能是盘瑶和过山瑶之别,如今阳春永宁铁垌仍有排瑶麦姓和过山瑶分布。

  按唐代开元年间(728)平泷州俚僚酋长陈行范反,史称杀六万多人。陈氏逃入云际盘、辽二峒,后为瑶山地区。是否唐时已有瑶人分布罗定四周山区?宋代仍有瑶人反叛和归化的记载。如《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志》(卷1393)即记有永乐年间,来朝贡物瑶目泷水瑶赵第二,他籍其属二千五百余户,凡七千五百余口来朝,赐钞币袭等。可见唐时只摧毁土著豪酋,而平民仍在生产,但居民已由俚族改为瑶、俍。直至明代瑶偎族繁生,受压迫又成反叛民族,引起汉官罗旁征伐。

  俍人早见于《隋书·南蛮传》,并说俍是“古先所谓百越是也”。今为壮族,文化与汉人差别不大,因居平原以水稻为主食,与瑶刀耕火种不同。故人口不少,其先有国王,能与秦军大战三年之久。故为粤西主要民族。

  他们是水稻民族,故俚僚人一去,俍人即来垦荒,与后来迁入瑶人交错,但瑶族多居山,俍人多居平原,故瑶寨与俍围大致以山区和丘陵台地区为界,亦为当时官府政策,即以俍限瑶,如征调广西大量俍兵入垦。各适其适,瑶人耕山种杉,俍人种稻,且俍人与汉民相处和睦,汉化较易,历宋、元。

  至明代早期仍以瑶、俍为主要居民时期,土官制度使汉瑶关系较好,汉化较快。但中叶以后,政制变劣,民族纠纷出现,最后演变为“罗旁征剿”。史书记载万历四年(1576)都御史凌云翼调广西目兵及各营土浙兵十万有奇,分十大哨,选将监军,十路并进,直捣其穴。按金光祖《广东通志》卷29:“师出4月,破贼巢560有4,擒斫贼级16100有奇,梁魁尽戮,其冻馁焚者不计,投降490有3,俘男妇孺2315l,器仗牛马称之。”又称:“百年积寇,一旦清彝,二广战功独最云。”可见瑶民大减,官府许民入山伐木取材,运货至郡城南门新设黄江厂验税。南江口不再税。即汉人入侵泷州内地。今罗定县城即为元泷水县治,为平瑶后罗定州治。时云浮只余瑶民464人,居23垌(见道光汪兆柯《东安县志》卷33)。郁南只余盘姓真瑶80多户,别姓80多户。散居七山、63山、上下西山等处(见民国何天瑞《西宁县志》卷33)。清代汉人入山伐木,又开炉炼铁,故清初瑶民仍有炼铁的工人,当地也有“瑶人炼铁”传说。即清代开始已渐汉化,今只余瑶族特有的盘姓居民和供奉盘古大王(如罗镜镇开天庙),又无祠堂,族谱只记7代等反映汉化后情况。汉人入迁,瑶族汉化,今已消失。

  汉人不断流入以粤北迁民为主,各地移民在汉区亦每自成村庄,加上政府招垦,故汉区设屯军寨所,山区建围,在西部一些山区(主要三乡),更新辟荒地;三乡的山区地方,即分三路,一沿古榄、新榕、连州、云致(即古称阿留峒地,为陈行范俚化汉人败走逃入避难地区),即沿连州河上游开垦。二路为黎少、路话(今名路华)、泗纶,即沿泗纶河而上。三路为扶合(已入云开山区河川北入北流河系)上下赖等地。泗纶河区如勒竹(近生江)、路话、万车(中游)为翁源、英德大户移民,云致、连州为翁源、英德迁民,并与僮族插居。双脉、石齿为新兴移民等等。

  汉人迁入又加强南江上游地区的开发,例如满山林木和发现了铁矿石的存在,早在明末已有冶铁工业,在罗定营下小学发现崇祯七年(1634)铸铁钟,铭文为:“翁源县匠人胡明宇铸造。”可见明末迁入汉人已开始使用土炉铸铁,可以铸钟等大型铁制品。据省博、中大、省社科院联合调查组意见(1982),证明和《广东新语》所记相合。佛山市博、罗定县博调查更指出“明末清初罗定冶铁业的规模是广东首屈一指的。”即为广东冶铁业重要基地,产铁多供应佛山。名产“连滩铁锅”即为罗定产品。

  铁炉遗址在分界炉下村,炉在山窝(即集水盆地貌处)中掘地建立,炉前有开阔平地,两个篮球场大小。炉旁有建工人宿舍及生活区,称为街市或“大厂地”。炉后坡上(高于炉10米),叫“炉场坪”,放铁矿石及坚炭地点,与沿山腰“梗道”相接,运送铁矿石(梗)到此,然后送料入炉。即《广东新语》所说:“下铁矿时,与坚炭相杂,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入炉,其焰烛天,黑浊之气,数十里不散。”梗道上用牛数十头来回奔走。1978年广博调查时炉下村铁炉尚存半截,残炉呈椭圆形,东西相距343厘米,南北149厘米。炉底东西相距96厘米,南北86厘米。底铺青灰色砖(长80厘米,宽14厘米),砖下垫厚盐泥与耐火沙的混合物,铁水口长76厘米,宽55厘米,内宽外窄,鼓风口在西南炉墙,有管道进风,宽度由两侧留三个叠起青灰砖,相距22厘米得知,有风咀通炉堂,咀呈现V形,用整块耐火砖凿成,土名盐砂石,长宽50厘米,质松而耐火,火口如粪箕口,倾斜,使火焰向下,提高炉温。炉残体顶点至炉场坪高3-4米,推定为6-8米,炉墙由三层构成,内层用耐火砂与盐泥混合涂抹,厚2厘米,中层42厘米,夯筑填实,外层厚26厘米红砖砌结。南墙一个进风口,椭圆形(以上据陈大远:《龙乡夜话·罗定明清冶铁业》,2001年版)。相似的大炉有十多座,分布于船步(南选区址)的有勒渣村二座、铁炉村一座、分界炉下村一座(C测定森炭年代为290+-50年),即明末清初时期建立,称甘河铁炉(见阮元《广东通志》),在罗镜大塘基等地。后以矿源减少,方衰落。但民国时期罗平营下村仍有铸铁生产,建国后又有扶合铸铁业的兴起。

  林业和农业也因汉民迁入而发展起来。明罗定州建立后,各都(即乡)都有迁列村,如东莞寨(在一都)、增城寨(在五都)、新会坑、新安寨、高明寨、惠州街等,寨由政府行政管理,垦田达9万亩,建59寨。故人口增加也快。

  入清开垦更大,干隆末年罗定人口已突破十万,康干两朝开荒25419亩,土地面积达322400亩,罗镜、太平地区二造禾一造冬麦。粮食丰足。故称罗镜为粤西重镇,咸丰年间铺户千家有余,圩长5里。有东西两圩及新街。今天各大乡镇即为当日各地圩市,如今天的重镇,赶圩人次上万人的即有围底、素龙、泗纶、滨、苹塘、船步(罗定三大镇之一)、太平等镇,罗镜两日一圩,趁圩者达2万人。次级4000-5000人的还有加益、连州、生江、黎少、金鸡、塘、罗平、沙、分界、新乐等乡。云浮有白石、镇安、牛肚湾、高村等等。还有郁南的南江口、东坝、河口、千官、罗旁、桂圩、宝珠、大方等乡镇。万人趁圩的还有连滩、平台等圩、镇。可见罗定江流域,乡镇遍布,形成今天工商业发展的基地。文化亦兴,各乡祠堂、学馆颇多,人口嘉庆末为14万,至宣统三年升为41万。

  罗定江流域平原少,丘陵台地多,故水利也是主要解决的问题,清代用水车办法,即拦河建坝,利用水力冲动水车,轮转输水灌田。陂塘水车之多,甚至影响航运。地名也每用水车有关名称,如万车、车田、大车等等。这样,明末清代早期是南江流域农业发展的时期。

  这时,山丘区多土特产,如著名杉木及蓝靛即为瑶族擅长经营的特产。山高气寒,但不很冷,多湿气,宜杉木生长,又有南江水系各支流流放,故为瑶民主要物资。蓝草也是土特产,因山地即可种蓝,蓝草是天然生长,可采归种植繁生,亦瑶民主要作物,因染蓝色棉布(吉贝布)和麻布要用,妇女且有“蜡染”术,能在布上染蓝成各款美丽图案,多绢花纹,至今仍为瑶民特有手工艺品。汉人来后,亦继承此风,种杉、种蓝。蓝分三种,即染緑色的蓼蓝,染碧緑色的大蓝,染青色的槐蓝,以叶形所似而定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语即出此。多售佛山染布厂,以生江、云致蓝米最佳,年产30多担。水摆圩即为蓝米主要集散地。故商店前店后铺,铺后建靛池(蓝收割制成蓝米在池沤制成靛),贮备出售。产地以泗纶、连州、分界等地为主。清末洋蓝布入口,蓝米与吉贝布同时絶迹。今只见原生的野生蓝(草本植物)。

  乌榄树也是本区原产树种,大树可产10担多乌榄,为农村佐膳佳品,即把乌榄打下煮熟,切开去核,用盐叠压晒干成“榄角”。用膳、佐粥甚佳。月饼“五仁月饼”材料之一榄仁也是乌榄坚核斩开取出的榄仁。肉桂以郁南为主,沿西江及南江山丘,桂树亦本地原产,传入南江区以新乐、榃滨、金滩、铁棘、牛头、黄茅、加益等地为主。桂树以皮制药(桂油等)为主,价高,清末桂皮百斤二千多钱。桂树长大后于二、三月剥皮晒干,用竹篾扎成把,由桂商收购,打包运南洋,每百斤在数元至十数元不定,为罗定出口大宗货物。《罗定县志》载:“桂税自光绪十二年开征,桂皮每百斤征银5钱,桂子每百斤征银八钱,……桂油每百斤征银4两,均由桂税局征收。”还有桂枝及香粉(制拜神用的香枝)。桂枝入药,百斤1-10元不等,两者亦为大宗收入付业。桂油用枝叶蒸出,余枝叶仍香。

  野生动物方面,著名的有画眉、了哥,这两种留鸟多产山区,各有地盘。故画眉善斗,鸣声亦好。画眉分打鸟和鸣鸟两种,打鸟要头方,身腰长,胸宽,头毛薄而粗,眉作倒“八”字。眼凸作天青、白色,咀粗直,爪利脚短,有爪盘等,以苹塘、金鸡产的为最佳。鸣鸟则以眉长而不乱,头尖咀直,甲薄尾软,毛粗的为好。

  了哥(别名秦吉了,鸲鹆,八哥),剔舌后能学人言,比鹦鹉还好,鸟顶珠红,夹胸有黄肉,身天青色和深青而黛红。眼下连颈有黄毛。品种以眼色分“金了”(黄眼)、“银了”(白眼)和“铁了”(黑色,最低级)。“花了”(黑毛夹白毛)为群众喜养,笼子讲究。

  平原及山谷地方以水稻为主,一般两熟,但因冬寒、地旱、多风。故水稻品种以“能风旱而早实”为特点。粘米有赤粘、黄粘、、白粘、鼠牙粘、早粘、长须粘:梗米有香粳;糯米有荔枝糯、番鬼糯、陂糯、六月熟、黑粳糯(特产,又名黑米)。分工为“粘饭糯酒”。丘陵坡地,因地上缺水而旱作流行,如罗镜、太平冷旱,多一造冬小麦,苹塘、金鸡旱地种狗尾粟、鸭脚粟(粟仔),塘旱地还种黄高梁,亩产达600斤。农家肥用猪、牛、鸡、鸭粪和塘泥、骨粉、稻秆、柴灰、草木灰等,緑肥、豆麻、菜籽并用,亦有用石灰暖田杀虫。

  清末以来,国势日衰,二次鸦片战争、中日和中法战争失败,割地赔款,据粗略估,一次赔款巨的,如《南京条约》,每家要负担25个银元(约相当今天200多元)。各次赔款期间,白银外流达国库1/5,使政府亏空,无力建设,农民破产,生活日艰。南江流域也是如此,即农村破产,粮食变为不足。民国军阀混战,流域地方不静,民穷财尽,群众以稀粥、蕃薯、杂粮为主食的地方不少,直至解放才有改变。

  民国后,久经变乱的南江流域人民,在爱国心和艰苦环境的锻炼下,产生不少先进人物,如爱国将领蔡廷锴(1892-1968)即为一例。其农民出身,18岁当兵,1920年入陆军讲武堂受训,毕业为粤军上尉副官。1924年入国民党,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任十九路军军长,驻防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奋起抗日,战斗33天,逼使日寇三易其帅。十九路军共毙伤日军l万余人,打破了目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震动全球。1933年10月与李济深等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出走南洋继续从事反蒋抗日活动,并与共产党密切联系。1946年在广州与李济深等组成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成为我国民主党派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原载《罗定史志》南江专辑,2004年8月)

  (曾昭璇,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新,广州市方志办研究员;曾宪珊,广东青年培训学院讲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