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附件

  实习心得

  金秋九月,我们一行15人飞过了欧亚大陆,从骄阳似火的广州来到了冷风嗖嗖的德国,跟着科隆大学的Soyez教授进行了17天跨越德国南北的探索学习之旅。这个以工业和啤酒闻名世界的异域国度,带给我们的除了坚硬的面包和纯美的风景外,还有很多关于成功的旧城改造及城市规划的典例,让我们领会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与实践,体验到不一样的风情。

  1、随处可见的历史

  二战对德国的影响很深,虽然事隔多年,但依然可以在不少地方有所体现,特别是首都柏林,走在街头,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痕迹。20年前倒下的柏林墙的影响还相当大,除了保留的一部分墙体和美军检查站外,在柏林普通街头的很多地方,人们都依然可以感觉到民族分隔带来的那份重重的伤感。

  而犹太人那段悲惨的历史也没有被遗忘,在各大城市都有纪念性的建筑或标志,除了纪念公园,还有集中营的标牌,更有标在房门前的旧犹太住户姓名牌,随时提醒德国人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

  对历史的保护做得很好,不是很张扬,但可以让年轻一代知道并铭记曾经发生过的教训,并要以此为戒,不要再犯。

  2、崭新的“旧”房子

  在德国很多房子都保留着十八九世纪甚至中世纪的风格,其实,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二战后重建的,因为很多旧房子已被炮火摧毁了。在城市重建中,规划者并没有选择那些新式的高楼,而是选择恢复那些旧城区本来的样子,让一些古老街区保留其历史面貌。就像金融中心法兰克福,虽然在城市了建了不少高楼,但在她的城市广场,看到的依然是几个世纪前的房子和教堂,因为这是“城市的客厅”,并须对其客人保持其原来的风貌。在每个城市的城中心,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漂亮的旧城原貌。

  一些旧式的住宅在战争中没有被毁掉,如柏林的Prenzlauer Berg,就是一个上世纪风格的居住区,那这些旧房子经过内部改造和外墙整修后,不仅吸引了大量带着孩子的中产阶级家庭进入居住(发生了城市地理学上著名的中产阶级化),还吸引了不少慕名而至的游客,成为欧洲城市社区的一个典范。

  3、工业区变、变、变

  在德国,很多废旧的工厂或者仓库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虽然从外表上看它们依然保留着老样子,可是在里面,就完全不同了。著名的鲁尔区里面的大部分煤厂和铁厂都关闭和拆卸了,但是仍然有一些被保留下来了,改造成了展览馆、大商场、餐厅、舞厅、儿童乐园、攀岩基地、潜水训练场等意想不到的场所,不仅成为附近居民的悠闲去处,更成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的热门工业旅游线路。旧仓库的改造更加惊人,在东柏林的鸡蛋仓库成为了环球音乐的公司总部,而汉堡港的红砖仓库城则成为了新城区建设的一部分,承担了办公、居住、旅游的多重责任。

  对于旧建筑,并不只有一味的推倒重建,而是可以在其内部进行更新改造,在不破坏其面貌的基础上,发挥崭新的用途。

  4、严格的环保制度

  德国有很多环保的规定,例如工厂烟囱排出的蒸汽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砍掉森林的一棵树必须经过重重申请幷且要补种两棵以上;体现环保要求的地方也很多,如汽油费相当昂贵(鼓励乘搭公共交通工具),超市不免费提供胶袋(需要的顾客请自己购买布袋或胶袋),自行车有专门畅通无阻的车道,更不用提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袋。有人说他们的环保标准已经高出他们所需要的,但是,清新的空气、大片的树林正是这些政策的良好体现。

  5、城市名片

  在德国行历了将近十个城市,我们发现每个城市都有其特色之处。柏林拥有其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汉堡的海洋和商业气息浓厚,科隆有美丽的市容和发达的工业,法兰克福则是繁华的金融之都,罗滕堡的中世纪风情,拜罗依特的歌剧韵味,慕尼黑的开放和啤酒节的豪爽……因为其独特性,每个城市都在我们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愿我们此行的收获能够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启发,更好地为建设好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出一分力。

  ——冯镭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国家,踏上别人的土地,去感受一下同在一个地球下生活的其他人是怎样过着他们的日子。德国是个有着浓厚工业色彩的国家,也有着沉重的历史沉淀。踏在德国的土地上,感受着不一样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传统的也是进步的。

  德国的工业曾经在世界上叱咤一时,虽然现在有许多工业渐渐的推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德国人并不想把他们的旧的工厂旧的建筑也随时间在历史中封存。他们把他们再造,改造,更新其用途,使德国的下一代人仍然记住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历史。这样也是德国别具一格,保留了自己的东西,就等于让别人容易把德国和其他国家区分开来,因为这里的一切都保留着德国的味道,德国的气息,原汁原味。

  德国的香肠世界闻名,在途中也不只一次尝试过,真的很不错,有千百种味道品种,也有千百种吃法,对于德国人来说,吃一顿香肠是人间美味了。毕竟口味还是不能马上适应,不到两天,已经到处再找亚洲餐馆,因为真的很想吃米饭了,看来人的口味是很有人情味的,也很念旧。

  ——张筱静


  这次考察最大的感觉就是总是匆匆忙忙的,十几天内一路从北往南跑了十多个城市:柏林、汉堡、鲁尔区、科隆、波恩、法兰克福、拜罗伊特、罗腾堡、慕尼黑……从自然地貌到城市景观,德国各个地区特有的风景次第呈现在我们眼前,有对自然风景和城市景观的欣赏,但更多的却是对德国城市5个R(Economic restructuring、Social recomposition、Spatial reconfiguration、Physical reconstruction、External reorientation)背后所隐藏理念的惊叹!一直只是听说我国跟国外有多少多少差距,这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无论是表面的物质还是背后的人的理念!

  ——叶笑芳

  此次德国之行,让我瞭解、体会到异国生活文化,食物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我的专业视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堡的港湾新城项目计划,而其中又是它的社会政策最使我感兴趣。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汉堡港湾新城的社会政策很注重社会公平,利用政策调控手段,使社会中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都能承担新城房子的租金。这在中国,目前还是标缺乏的。

  另外,在慕尼黑的那次讲座学习,同样让我瞭解到德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情况,让我在实际上学习到公众参与的实施与执行,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

  当然,德国的环境,空气,以及古建筑保护手段都使我受益颇深。同时,也让我深深的反思了国内的情况,德国在这些方面上的做法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吴蕊彤

  三、行程小册子

  1、Fieldtrip分组名单

  第一组:刘卓君、董昕、陈倩敏、吴蕊桐;

  第二组:韦平、傅强、张筱静、陈爰帆;

  第三组:黄健彬、冯镭、郑儒韵、朱颖;

  第四组:胡晓君、叶笑芳、谢妍翰、项怡娴。

  

  2、行前任务分配:

  机票:胡晓君、黄健彬、刘卓君;

  签证:叶笑芳、韦平、傅强;

  与德方教授联系:董昕;

  城市简介:张筱静、朱颖、冯镭、陈倩敏、傅强、韦平;

  准备小礼品:陈倩敏、吴蕊桐;

  地图:朱颖;

  签证面试:张筱静、傅强、刘卓君;

  文字材料整理:郑儒韵。

  

  3、出门小TIPS

  a)气候

  德国的纬度相当于中国的黑龙江省。由于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无寒冬,夏季无酷暑。冬季多雨水,阴天多,阳光少。早晚温差大。备好雨具,这段时间的德国天气宜人,但是下雨的时候就会比较冷,建议带一件可防水的稍厚些的大衣。

  b)时差 

  德国分夏令及冬令时间。三月底,当地时钟需拨快1小时(夏令时),即比中国慢6个小时,到十月底回拨1小时(冬令时),即慢7个小时。 

  c)电源转换器

  德国的电压为220伏特,插头用两脚幼圆式,宜带转换插头(百佳有卖),建议同屋共用一个插座,便于相机、手机等充电。

  d)通讯

   在德国的大城市通信信号一般都不错,在中国入139网的手机在德国同样可以使用。(可以去移动大厅开通国际漫游(传统漫游呼叫国内,费用为12.99元/分),或者办全球通(全球通用户使用**139业务,呼叫国内费用为5.99元/分))。

  e)住宿时注意的小问题

  我们有可能会去德国同学家里住,建议可准备一份小礼物(不必要贵重)以表心意。

  用水要节约,在德国的学生宿舍,用水均需收费。用水过度时,有时可能无法及时排水,导致“水漫金山”的情况出现。

  同屋的可以带上个电热杯吧,在德国没有饮用热水的习惯,热咖啡就有,呵呵。如果是比较好的酒店,或许会有热水提供,但每瓶需收1欧元。而我们住的青年旅馆则一般不提供此项服务,所以大家要泡面,或者需要热水洗澡的话,还是自带比较方便。

  德国的酒店通常不为客人准备牙膏、牙刷和拖鞋等一次性用品。旅馆一般不供应开水,自来水达到饮用标准。外出时,须将贵重物品存放在饭店总台的保险柜中,切勿留在房间内。一般酒店都提供免费为客人存放贵重物品的服务。而我们应该会配有一辆巴士,所以贵重的物品可以随身带着,下车实习的时候将其放在车上即可。

  德国的洗手间配备的马桶多为座式冲水马桶,如果觉得公共场所的马桶垫不乾净,可以用纸巾垫住马桶垫,或者擦乾净后使用。在国内公共场合使用马桶的习惯在国外不受欢迎,反会让老外觉得我们在嫌弃他们不卫生。

  f)礼品及纪念品

  如果不需要买大件的东西的话,兑换少量欧元即可(100欧元左右)。如果你需要的东西在香港可以买到,那么就在香港买吧,购物天堂,物美价廉。

  g)要准备的东西

  自备一些药品,比如感冒药,整肠丸等。用于对付出门在外水土不服引起的不适。

  一个大行李箱,一个双肩书包,最好两边可以分别放雨伞和水壶。这样就可以空出手来四处拍照啦。

  带个保温瓶过去吧,可以带些热水在身边。有喝茶习惯的同学或者不习惯喝矿泉水的同学,保温瓶(1-2个)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带些参茶、花旗参的切片,或者茶叶,提神醒脑。

  再就是之前提到的小礼物,转换器,插座,热水壶,较厚的大衣,雨具等。

  以下为Rabbit & Wingwing的准备清单,仅供参考:

  雨伞,吹风筒,电热杯,转换器,插板,护肤品(润肤霜,防晒用品等),拖鞋(软的),大衣/风衣,保暖内衣,毛巾等洗漱用品,泡面(6-8袋),巧克力(袋装Dove),各式充电器,电子辞典,药品(感冒药,整肠丸,风油精,活络油,健胃消食片,扑尔敏等),机上消遣用的杂志,隐形眼镜,旅行装沐浴露(以防万一,但据说这些日用品在德国卖的便宜),水杯,小礼物,小镜子,梳子,筷子,网线

  

   4、留学生的部分建议(摘自《留学德国大全》)

  a)打包技巧

  i.重点注意现金问题。千万不要把大额现金放在书包,钱包,甚至外衣口袋里!钱包遗失和失窃的危险性最高,不能放大额现金,也不能放重要证件,只能放零钱。也听说有人放在裤子、外套、或大衣口袋里面遗失的例子。腰包也不建议,容易引人注意,引来歹人,如果带的数额过大,出海关也会遇到麻烦。

  我和同学们的经验是把欧元现钞贴身携带(如贴身和有拉链钮扣的口袋)。欧元有500的面值,即使一万欧元也才是20张纸钞,所以欧元随身携带是很方便和安全的。德国的治安还是可以放心,至少我还没听说过机场抢劫案。中国海关也几乎不可能搜身,省却了大额外币出关可能遇到的麻烦。如果不吝惜手续费,汇款和其他方式也是理想的方法。具体方法可以进入论坛参看讨论。

  注意:本人仅仅是给出一些建议,但任何携带现金的方式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请各位小心携款。

  

  ii.尽量不要任何玻璃瓶和金属包装,可以重新装入塑料包装内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包,纸盒子也全部去掉。节省空间和重量。液体包装要认真检查密闭抗压性能,然后用密封的塑料袋或薄膜包裹起来。我重新包装的墨水就差点漏出来。

  iii.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随身携带,如证件、零钱,证书,公正件,等等。因为随机行李时常出现错领甚至丢失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小心。以发生意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iv.重的东西尽量背在背上。据说有时候连随身行李也要称重,但是看来现在还是少数人的遭遇。如果你的背包不是显得很大,应该都没问题的。反正我和同学都没有遇到过随身行李称重的情况。但是别人没遇到不等于你一定不会遇到麻烦,还是小心点吧,毕竟不是一两个人倒霉了。

  v.打包的时候做好两手准备。托运行李控制在25公斤(限制20公斤),如果机场不让过,你就拿出几样事先称好的东西,一般23公斤以下都能过关的。背上的行李也做好准备,如果不幸被检查,超重,你宁肯不带,也不要交罚款。因为罚款高于邮费不少,不重要的东西还是以后再寄来吧,其实很多东西即使到德国买新的也值得。

  vi.一定要在托运甚至随身行李上贴上或者可靠的捆上标牌,写明自己的姓名、航班号、起飞地、转机地、目的地、在国内和德国的地址、电话等信息。这样行李遗失或者被错领时也能找回!一次,转机机场通知我:我的两件托运行李只找到一件。我着急也没用,只能祈祷了。结果出人意外,到了目的地,下了飞机,两件行李都找到了,高兴之余,也明白了:写清楚信息,能最大限度减少意外的发生。

  b)日用品

  这几乎都是德国最便宜的东西,大多数都不比国贵甚至还要内便宜,所以大家,特别是对此有顾忌的女同学,此类物品不宜多带。

  i.洗发香波、化妆品、香皂、沐浴液、护肤品、卫生用品等,完全可以不用带来。德国普通超市里的日化用品比国内还便宜。有人带了很多卫生纸来,看到德国卫生纸的价格,中档的才一块多人民币一卷,禁不住大喊自己太傻。

  女同学多担心卫生巾问题。由于女友有过这样的教训,我也告诉大家,德国的卫生巾不论是种类,质量,除了价格,都比国内的强,完全不用担心,更不用带来。花王香皂0.3欧元,比国内还便宜。沐浴液,洗发水护肤霜,洗面奶,化妆品等等都比国内便宜(当然也有贵的)。这里400毫升的潘婷洗发水才约人民币30多元,比国内便宜不少。德国只有牙膏牙刷比国内贵一到三倍,多带两支牙刷来。德国便宜的牙膏4-8元一支,品质还可以,愿意的话也可以带三两支牙膏来。

  爱化妆品的女士们,不要再把国内的化妆品带来欧洲了。而且因为没有关税和消费税,欧洲的原产名牌也比国内便宜很多。何况国内卖的很多所谓名牌不一定都是欧洲原产的。如果不是对日用品和化妆品很挑剔的女士,到了德国,就可以抛开品牌,事实上德国超市里很多很廉价的产品并不比旁边的名牌产品差,甚至比国内的名牌还好用。相信很多前辈都会有体会的。每次试试一两个品牌,很快就会有经验了。我用最便宜的“黑人头”洗发水(其实也是日化名牌),1.7欧元400毫升,用的感觉比国内用过的洗发水都好。所以德国,廉价不等于低档的次品,更不会有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如果真让你买到了,你能起诉商家,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ii.多带纺织品,德国的这些东西很贵,一条普通毛巾三五欧元,一个枕套和被套就要十多欧元。毛巾多带三五条。床单,枕巾,都带一套(但不要多带)。一般德国的学生宿舍会提供全套的卧具,床单和被罩像宾馆一样,定期集中清洗,领用新的。

  注意:德国青年旅馆和大多数学生公寓是提供全套卧具的。

  c)吃的

  不要带方便面和油盐酱醋辣椒酱,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小吃,这些东西在德国的亚洲超市都有卖(几乎每个大点的城市都有),而且不贵,是国内1.5到3倍的价格。比如600毫升大瓶的名牌酱油合人民币10元,陈醋10元,而这些东西特重,到了德国几天就没了,把极有限的行李重量换这些东西就太不值得,难道浪费三五公斤的行李重量就为了省下十多元的油盐酱醋?如果真的喜欢辣椒酱,就去掉玻璃瓶,用轻巧的塑料瓶把数瓶合成一大瓶带来。

  d)手机和电话

  国内的手机和电话在德国都能直接使用,德国的手机比国内价格略贵。刚到德国的人因为签证等原因,一般不能立刻买到较价廉的签约手机,如果想一到德国就有手机用,带一个国内的手机,现在到德国手机店花35欧元买一个内含25欧元话费的手机芯片,就能直接得到手记号码开始通话了,还省了很多限制和麻烦。但是德国手机费用极高,手机最普通的话费用高达0.2-0.9欧元(德国内)!请勿随意拨打!

  德国固定电话费也很贵,国际长途更加不能直接打,但是有很多IP电话卡卖,打回国内仅0.4-0.8元人民币,非常便宜。

  e)药品

  德国的药品较贵(还好有医疗保险),但是质量很好。国内药品不用带很多,以中成药为主:

  感冒药,止疼药,止泄药就行了,其他的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喜好:眼药水,通便药,清凉油,创口药,跌打药,抗过敏药……

  反正德国的环境要好很多,中国人来了几乎都不生病。德国人的流感对我都没任何影响,而我流鼻涕不止的时候,擦了清凉油,睡一觉就好了。我和絶大多数同学来了一年多,都从来没去过找医生。小感冒都是一两天就好,一年也遇不上一两次。不过我拉了很多次肚子,估计是为了省钱,有些东西……反正我用的最多的估计就是止泄药了。

  德国的维生素和营养素片非常便宜(能吃20天的泡腾片才不到一欧元),不要从国内带来。建议来德国以后去超市购买维生素片,经常补充,避免营养不足。

  f)衣物

  不得不先说说德国的气候:

  德国濒临北海,森里覆盖率超过30%,所以气候相对温和,比如:柏林的纬度比中国最北端还北,冬季(11月-3月)一般-5度左右,由于乾燥,无大风,感觉并不不寒冷,比中国北京和江南地区刺骨冬天好过得多。今年冬天是厄尔尼诺暖冬,柏林一月气温居然能高达12度!夏季更加宜人,平均不会超过25度,一年超过30度的只有十来天,最高32度左右,但是一点也没有闷热的感觉。比如今天预报31度,早上25度不到,中午30度,不过即使我的房间正好向阳,在家里放下窗帘,也就二十七八度,和国内开空调一样,居然睡午觉还盖着棉被!这床薄棉被我一年四季都盖着,从来不用添减被子。此时到了深夜,气温降到了20度左右。如果是前段时间的阴雨天,白天气温才有二十来度。从5月开始到10月结束,德国(柏林地区)就一直是二十多度,如果连续数日晴朗,气温逐渐升到30度以上(夜间温度还是很低),一有阴雨天,气温又骤降。柏林和德国中北部地区几乎都是这样,南部山区可能会有一点差异,不过也很少酷暑。几乎所有身边的朋友都担心回国后会无法忍受酷暑。

  德国属于高纬度国家,日照时间变化很大:12月22日从上午9点天大亮,到下午4点天全黑,冬天常常阴云密布,难见阳光。6月底从凌晨4点天就亮,到晚上10点天也不完全黑,好像天空中不再会有漆黑的夜幕。所以德国的冬天让人痛苦的不是寒冷,而是阴沉的天空和漫长的黑夜。所以春夏之初的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大家都争着脱光衣服晒太阳。

  屋内、公交车和地铁等都有暖气,冬天不会有多少捱冻的时候。一般屋内能有15到20度,穿一套贴身保暖的秋衣秋裤,一条薄毛裤,一条休闲裤或者牛仔裤,一件薄毛衣。然后出门直接套上羽绒服,或者再穿一件厚毛衣外套一件保暖的夹克或大衣。这样在屋内就不会热的“大汗淋漓”的了。超市里的暖气特别足,本来购物就辛苦,尽管我只套羽绒服,里面穿的很少,可是内衣还要汗湿。冬天穿很多毛衣的朋友多注意。

  所以羽绒服不是絶对要带的东西,可以用皮衣、高级保暖的大衣、风衣或夹克代替(如果带了这些,可以考虑不带羽绒服)。要带羽绒服也不要用很厚的,关键是要大些、防风好些。德国的羽绒服和大衣等都很贵,样式也丑。但是考虑到重量和体积问题,这类衣物不要带太多,最后不要放进箱子,而是如上文提到的,和部分书籍放在塑料袋里,提着直接登机,说这是可能要穿的,这样能不记入行李重量和空间。

  其他的就看个人喜好了。德国的大衣和羽绒服,男式毛衣,外套,等都比较贵,款式也很有限,应该从国内带来。建议男士多带衣物来。不过德国的女装针织衫,T恤,裤子,衬衣等,在1月和7月的大减价的时候非常实惠,不少款式很好。我女友就嫌带的衣物多了,不能多买新的,结果这次回国又带了很多以前带来却从来没穿过的衣物回去(有一半之多!)。看了以上对天气详细的介绍,裤子和具体该带的衣物我想也不用再详细介绍了,大部分都是春秋季节的衣物。

  特别注意:常换洗的内衣物、秋衣裤和袜子等要多带些,外套和毛衣少带些。因为租房不一定带洗衣机,要多攒几套脏衣服集中去洗衣中心洗。德国非常清洁,虽然我有洗衣机随时可洗,可是外套和裤子穿了两三周都不见一点灰尘,最后觉得实在穿的太久了,不洗心里不舒服,也怕房东觉得不清洁,洗裤子几乎都不是因为脏了。所以裤子、外套、毛衣等重衣物不用带很多,也可以以后回国再慢慢带来。

  g)小礼品

  小礼品也很有意义,很多人就带了中国结和剪纸,不过我觉得能送的东西很多。比如丝巾、小国画、小手工艺品、甚至一张古典音乐的CD、一双工艺筷子,都会很有价值。反正有中国特色,还小巧精致就好,特别是一些实际很实惠但看似贵重的东西,如丝巾和工艺品。不要带易碎和沉重的瓷器、泥人、雕塑、玻璃等。看到很多外国女孩对有汉字的衣物饰品特别感兴趣。也许一件有汉字的T恤衫或者小首饰也是不错的礼品。送礼物要找合适的机会,如节日和生日晚会等,否则德国人不太习惯,无缘无故就受礼,就是欠了你的人情。特别是有求于人时,要先说清楚事情,再送礼物或者办成后再送,否则德国人可能会认为被利用。也没有必要人人都送,有的人并不需要送礼就能建立很好的感情,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如生日等送,会更好。反正刚来是不用着急派礼物的。

  5、德国概况

  德国的全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的写法是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德意志”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8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耳曼部落所讲的方言。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二帝国是指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成西德(联邦德国)和东德(民主德国),在经过40年风雨后,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990年,德国重获统一。

  下面是德国的国家标志。

  德国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盾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双翼展开的黑鹰,黑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在以前,鹰是罗马诸皇帝统治地位的象征。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国歌是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

  国鸟是白鹳,在欧洲,自古以来白鹳就被认为是“带来幸福的鸟”,是吉祥的象征,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是专门来拜访交好运的人的。自白鹳被选为国鸟后,不少德国家庭特地在烟囱上筑造了平台,供它们筑巢用。

  国花是矢车菊,又名蓝芙蓉、荔枝菊、翠蓝,属于菊科。德国人用她象征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顽强、俭檏的特征。

  关于行政区划。德国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共有16个州,14808个地区。16个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柏林、勃兰登堡、不来梅、汉堡、黑森、梅克伦堡-前波莫瑞、下萨克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莱茵兰-法耳茨、萨尔、萨克森、萨克森-安哈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图林根。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是市州。

  经济: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进口产品主要有机械、电器、运输设备、汽车、石油和服装。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政府奉行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自然资源贫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 (EUR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

  文化教育: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奬。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著名大学有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德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采取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教师为终身公职人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名胜: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柏 林市区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始建于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筑共有14座城门的柏林城,此门是其中一座,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以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命名。初时此门仅为一座用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的简陋石门。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帝国,为表庆祝,遂重建此门。重建后的城门高20米,宽65.6米,进深11米,门内有5条通道,中间的通道最宽。据史书记载,中间的通道在1918年德皇退位前仅允许皇族成员行走。(门内各通道之间用巨大的砂岩条石隔开,条石的两端各饰6根高达14米、底部直径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为使此门更辉煌壮丽,当时德国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又为此门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背插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鹫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在各通道内侧的石壁上镶嵌着沙多创作的20幅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大力神海格拉英雄事迹的大理石浮雕画。30幅反映古希腊和平神话“和平征战”的大理石浮雕装饰在城门正面的石门楣上。此门建成之后曾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

  无忧宫(Sans Souci Palace)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宫名取自法文原意“无忧”(或“莫愁”)。无忧宫及其周围的园林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时期仿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建筑式样建造的。整个园林占地290公顷,座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宫殿”之称。无忧宫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了约50年之久,为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无忧宫前是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两侧由翠緑丛林烘托。宫殿前的大喷泉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形最为精美、生动。据说,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门廊面对一座大喷泉。瑰丽的首相厅的天花板装潢极富想像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的东侧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廓,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在无忧宫的花园内有一座六角凉亭,被称为中国茶亭。茶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伞状圆形屋顶、上盖碧瓦、黄金圆柱落地支撑的建筑结构。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一只中国式香鼎。据说当年普鲁士国王常在此品茶消遣。)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的莱茵河畔。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厅高43.35米,顶柱高109米,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这两座157.38米的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整座建筑物全部由磨光石块砌成,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在大教堂的四周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整个大教堂呈黑色,在全市所有的建筑中格外引人注目。

  6.部分城市介绍

  柏林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了,被分裂长达40年之久的柏林重新获得了统一。 

  十年之后,1999年5月23日是德国宪法生效50周年纪念日。这天,在柏林修缮一新的议会大厦召开了选举联邦总统的联邦大会。这一天是新柏林的生日。从那时起,德国议会、政府和各国大使馆及州代表机构开始正式在柏林办公。在新旧世纪之交,200多家著名的经济协会及各种社会团体纷纷迁往柏林。今天,柏林已成为德国政治和经济的决策中心。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群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群》位于柏林市中心地区,于2005年5月12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纪念碑群的建立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德国联邦议院最终于1999年作出决定,拨款2760万欧元建立这一纪念地,明确地体现出德国对其犯下的历史罪行深切的忏悔和对其历史责任毫不推卸的态度。愿来此观光的各位游客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2006世界杯足球赛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盛事。柏林是德国十二个将进行赛事的城市之一。其中的六场比赛,包括决赛在内都将在柏林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2004年,扩建后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成为了欧洲最现代化、最大的体育场之一。 

  柏林亚太论坛

  二十一世纪初,欧洲与亚太地区间的交流得到了飞速发展。市场在不断的变化中走到一起。在不同文化之间及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与研究已越来越国际化。因此,一个将来自欧亚大陆的人们连在一起,确保持续不断对话的平台,则变得欲加重要。 这一平台即柏林亚太论坛。

  从数字看柏林

  柏林地处欧洲中心,是一个多文化的世界大都市。柏林的土地面积为891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38公里,东西长:45公里),在欧洲仅次于伦敦和罗马,位于第三位。在东西德国重新得到统一之后,1999年柏林再次成为统一德国的首都。据2001年的统计,柏林现有人口近340万,其中约43.6万为来自世界各地185个国家的外国人。其中土尔其人占外国人的比例最大,为12.3万人。2001年正式在柏林登记的中国人为5264人。柏林同汉堡、不来梅三个城市为德国的市州,因此柏林市亦称作柏林州。柏林共分12个区,行政区划如下: 

  柏林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影响一座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柏林具有世界上功能最佳的近距离交通系统。柏林市交通管辖面积等同于从杜伊斯堡至多特蒙德整个鲁尔区的大小。由柏林公共汽车及轨道线路交织而成的网络四通八达,如同这一地区的经络,每天运送乘客约400万人次。在这座城市有近一半的家庭没有汽车,公共交通对他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投资柏林

  柏林的现代化进程及充满生机的结构变迁对投资者、高资格的专业及管理人才和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在通讯、生命科学及交通等大有前途的领域里工作、学习和从事研究。柏林最重要的发展型行业有:信息与通讯技术,媒介及音乐业,广告与设计,生物技术,交通、医学和环保技术。柏林独有的科研环境不仅为技术型企业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高度密集的科研机构自身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经济体。此外,柏林服务行业在过去的12年中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其中金融和企业服务业的增长尤为迅速。

  柏林-勃兰登堡媒体区

  柏林在德国媒体行业发展中藴含着具有决定作用的推动力。重要的媒体行业的经理们汇聚在此,政界、社会各界与媒体界在此保持着长期对话,新生事物从这里诞生,得以尝试,并可多方面相结合,使彼此间的协同与合作得到加强。仅2003年,柏林便举办了行业界三大要事:第53届德国电影大奬在此颁发;通讯行业的专家们在宽带峰会上相聚及德国联邦议会媒体与文化委员会讨论将在柏林建立一电影学院。这一发展是联邦政府及议会以及几乎所有媒体及与媒体相关的协会进驻柏林的必然结果。

  就学与研究的理想之地

  柏林的科学与研究机构十分密集,这一点在欧洲首屈一指。每年,柏林在科研方面的投资约18亿欧元。在四所大学、三所艺术高校、七所高专、一所国际经济学院以及70多家大学外公共投资的研究机构中从事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工作的人员超过了五万人。 

  在柏林还有两所著名的大学医院-洪堡大学的夏里特医院和自由大学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医院。它们使柏林的医学系成为欧洲之最。一些大型研究机构还下属有许多的研究所。在柏林还有八家联邦部级研究所。每年在科研领域的投资约一亿七千五百万欧元。在阿德勒斯霍夫和布赫两个科技经济园区,科技与经济共同携手,是科学工作者从事科研的理想之地。

  柏林-健康之城

  柏林有三所大学及优秀的大学医院。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夏里特医院(Charité)及本杰明-弗兰克林大学医院,以及黑尔姆霍尔茨(Helmholtz)联合会、马克斯-普朗克协会、莱布尼兹联合会、弗劳恩霍夫联合会等一大批研究机构。由此,使得统一之后的柏林再次成为德国及欧洲重要的科研基地。

  柏林-水滨城市

  柏林城百分之四十的面积为森林和緑地,人们可以在197公里长的水运航道上游遍整个城市。欢迎您登上我们的网上游船,穿过柏林城区,饱览一下沿河两岸的风光和建筑。 

  柏林水上旅游

  柏林依水而建。整个城市的水道与湖泊星罗棋布。同其它都市相比,在这方面大自然给柏林赐予了厚爱。柏林旅游业将充分利用“水滨城市”的优势发展柏林旅游。早在去年,柏林市经济、劳动及妇女部即为水上旅游制定了发展规划。我们还将同我们的邻州勃兰登堡州及波兰西波莫瑞的什切青城一起共同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柏林,緑色都市

  柏林是德国緑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公园、草地、森林和原野。城市边缘的广阔森林地带、市中心的大蒂尔加滕公园和其他所有城区的各个公园都是柏林人及游客散步、漫游和骑车出游经常光顾之处,嬉戏与休闲草坪在夏日则更受青睐。为数众多的林荫道和行道树也为城市的緑色形象添光加采。目前有超过41万6千多棵树矗立在柏林街道的两侧。植树已经成为柏林的一个悠久传统。

  音乐之城柏林

  音乐业是柏林媒体和通讯经济中充满前景的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小型唱片代理商、録音室、艺术家代理公司和活动主办机构以及大型跨国企业先后进驻柏林,使柏林成为了德国的音乐之都。 

  众多国际性的音乐会、音乐节、博览会和音乐大奬等活动,使柏林更具吸引力。柏林以其特有的俱乐部文化闻名于世。三百多家酒吧、迪斯科舞厅、俱乐部和Lounge形式多样,任人选择。2004年秋,欧洲最大的音乐会展“Popkomm”将在柏林首次举办。 

  动画电影——文化桥梁

  柏林间或有其他地方无法期望的专家,例如在作为动画片和特技片电影以及(电影)素材开发基地方面即如此。因为这里可以成功地使欧洲的题材具有世界市场的能力。

  柏林时装

  柏林是继米兰和巴黎之后欧洲版图上一个新的时装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时装与时尚摄影师、猎趋势者和时装设计大师们在此获取灵感。柏林正是因为其历史上的多次重大变革而“永不完善”, 而富有“光彩活力”, 而拥有“原创”, 从而也吸引着世界各地时装大师的目光。柏林掌握着如此众多的潮流, 总是领先一步, 同时又使人生活惬意, 这在世界各地都无处可比。这些特点被世界各地的商人、采购和时装设计师所看重。柏林同时又能提供给他们远远低于欧洲其他大城市的商店、展示厅和艺廊的租金。对于短期逗留者, 从出租的阁楼到20家五星级饭店的套房供人尽情选用。到柏林的游客, 购物乐此不彼。 

  德国历史博物馆

  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殻。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建筑学的展品,那是由玻璃、钢筋与砂石组成的吸引观众的磁铁--这就是德国第一个贝聿铭作品。

  柏林-北京友好城市

  1988年5月5日,东柏林市政府与北京市之间第一次签署了友好合作正式协定书。在德国,也是在柏林统一之后,这份协定书于1994年4月5日得到再次确认。从那时起,这两个世界大都市之间又进一步达成多项协议,多次交换备忘録,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在公共交通、供水、城市建设、市政管理,以及公园建设、体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柏林和北京之间都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双方专家进行工作互访,交流经验。 

  2002年4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金色贵宾薄上签名,并赞扬北京和柏林是友好城市关系的典范。 

  市政管理合作 

  两个城市管理部门的专家定期接触,共同探讨有关市政管理、宪法、欧洲法规、城市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等各方面的问题,以寻求将西方的管理经验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最佳途径。 

  经济合作关系 

  目前,在柏林有四家德中商贸中心在筹备创建中,这显示着,柏林做为经济重地愈加富有吸引力。柏林的经济代表团定期与中方联系,为双方的经济合作不断开辟新的途径。 

  到目前为止,约有120家柏林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它们来自极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如:生物/制药、医学、光学、通讯、交通技术/机械制造、服务业以及消费品等。著名的公司有:Schering(制药)、柏林水务局(供水)、Biotronik(医学测量仪器)、Schindler 电梯、Robert Bosch(家用电器)、Siemens(交通、工程建设、计算机)、PricewaterhouseCoopers (谘询)、C.Bechstein (三角钢琴、钢琴)、Cornelsen(教科书)、BERLIN-CHEMIE(制药)、BMW(摩托车)、LMT(光学测量仪器,包括为北京奥运会项目)等。 

  教育与研究 

  尤其是在教育、研究及职业教育等领域,柏林和北京之间开展了积极的合作。目前,已有十对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学生和教师在两城市间定期互访,新的友好学校也在筹备之中。此外,来自两地大学的研究人员、大学生和教授在技术、自然科学和地质地理学等领域也开展了共同合作。 

  自1999年起,柏林戴姆勒-克莱斯勒制造厂职业培训部组织柏林高等机械及制造技术培训中心同北京市精密仪器培训中心的在校培训生每年一次轮流互访。两国培训生通过用smart微型车发动机以班组形式共同学习、实践,掌握了重要的独立工作和知识传授的能力以及发动机技术的专业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在柏林马灿的中国公园-得月园 

  柏林和北京友好关系中一项有目共睹的成果,是坐落在柏林马灿区的中国公园—得月园。得月园是欧洲最大的一家中国园林,由北京市园林局的园林设计师及工作人员在1997年至2000年间设计建造。开园后,每天游客络绎不絶。公园经常举办茶文化及其它文化、体育活动,如在柏林亚太周中国节上的多项活动。 

  柏林动物园的大熊猫 

  大熊猫宝宝和艳艳是柏林动物园中最吸引游客,最惹人喜爱的动物之一。多年来柏林人一直盼望着小熊猫的诞生。 

  柏林亚太周 

  2001年9月在以中国为主宾国举行的柏林亚太周活动期间,来自北京的许多话剧、音乐、服饰的表演以及在经济领域的活动将北京展现于柏林人面前,受到柏林人的喜爱。 

  通过柏林亚太论坛协会,将进一步加深与完善同亚太地区已建立起来的联系,以保持不断地对话与交流。 

  中国春节 

  2002年2月12日农历春节那天,由北京市赠送的礼花在柏林的夜空中绽放,绚烂夺目,分外妖娆。 

  柏林饮食文化

  Die Kartoffelsuppe a la Kaiser Wilhelm (维廉国王宫廷式土豆汤)是一道典型的柏林菜。这个能填饱肚子的菜当然不光是用土豆做的。许多调味品,小香芹根还有胡萝卜让这汤的味道很浓郁。最后,还要在已经打成泥状的浓汤里加入咸肉片或者小灌肠。柏林最典型的肉食菜肴是Eisbein mit Erbspueree(猪肘子加豌豆泥)。第一个猪肘子是100年前在Goerlitzer 火车站的餐馆里清蒸出来的。如今水煮的、油煎的、烘烤的或者是腌熏的都有。

  柏林各种各样各种层次的餐馆都很多,经营方式非常灵活,甚至还有老板自己钓鱼营业的“海滩小吃棚”,而且许多餐馆都提供外卖,有时候早餐可以供应到下午。因此,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吃到你想吃的美食。柏林有很多的特色菜,像小牛肉香肠、醋焖牛肉、酸白菜、威斯特法轮火腿、酸乳酪腌腓鱼、柏林冷盘、咸猪爪、洋葱熏肉饼;还有甜品油炸甜甜圈、吕贝可杏仁糖、苹果馅饼等;另外柏林的啤酒业非常的出名,黑啤酒,白啤酒,他们在喝酒的时候有时还会加上少量的红酒,或者用乾果和香车草来润色。建议去选帝侯大街附近的一些街道,尤其是萨维尼广场周围,有许多非常好的餐馆。另外选帝侯大街另一侧的路德维希教堂广场那里也有一家挨一家价位不一的饭店。在为数众多的餐馆中,您可以有机会品尝到像柏林肉饼、柏林白啤等丰富的本地特产。

  德国人喜爱肉食,这可能跟德国人体形高大、对热量需求大有关,肉食在德国人的三餐中占的份量很重。德国人喜爱各种肉类,烹调手段以炖煮为主,德国人对香肠情有独钟,德国香肠种类众多、味道鲜美,是最负盛名的德国食物。

  虽然德国人对食物的钻研程度跟中国、法国等美食大国相比差距很大,但是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德国食品有着檏实无华、经济实惠的特点。在柏林,本地的风味食品有很多品种,现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柏林当地物产丰富,小萝卜、鱼、蘑菇等特产,都是美食的絶好原料。柏林最有名的食品有小牛肉香肠、醋焖牛肉、酸焖白菜、咸猪手、咖喱香肠等等,都是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

  华灯初上,夜幕四合,品尝着柏林的美食,再搭配上两瓶BERLINER WEISS,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柏林人的豪爽从四周包围着你,味道,果然很德国。

  汉堡

  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欧洲著名的古老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阿尔斯特河与比勒河3条河的汇合处。市内河道纵横,流水穿街,许多楼房建在河面上,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汉堡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德国的古老城市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汉堡一带已成为居民定居点。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在这里修筑古堡设施,建立城镇,称为汉马堡。到12世纪后期,由于港口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进入13世纪后,汉堡同英国、荷兰、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建立贸易往来,并先后同北德和北欧地区100多个港口城市组成对中古欧洲经济起过积极作用的自由贸易联盟——“汉撒同盟”,被称为“自由贸易市”。16世纪后期,汉堡是仅次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欧洲重要物资集散地。17世纪,汉撒同盟解体后,汉堡仍是北德地区保存下来的3个贸易市中的最大贸易市,迄今仍称为“汉堡自由汉撒市”。汉堡曾归属于丹麦,也曾被法国占领过,1815年加入德意志联邦,1937年成立大汉堡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汉堡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古老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战后得以重建。 

  汉堡市距离北海和波罗的海不远,海轮可从北海沿易北河航行而扺达汉堡,易北河的主道和两条支道都横贯汉堡市区,阿尔斯特河、比勒河以及上百条河汊和小运河组成密密麻麻的河道网而遍布市区,因而汉堡港是河、海两用港,成为欧洲河与海、海与陆联运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汉堡港的远洋航运和贸易往来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1912年的海运吞吐量已位居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今天的汉堡港,不仅是德国最大港口,也是国际上最现代化的港口之一。港口面积100平方公里,约占城市总面积的1/7。有大小码头60多个,可同时停泊250多艘大型货轮。航道低潮时水深也在11米以上,万吨巨轮可沿120公里的易北河航道从北海驶进港口。该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同世界上1100个大型港口保持联系,每年进入港口的船只近两万艘,年吞吐量6000万吨左右,素有“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的称号。 

  汉堡市风光秀丽,文化古老,名胜众多,每年接待300多万游客,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圣米歇尔教堂是一座著名的巴罗克式建筑,始建于1750年,重建于1907年,教堂塔顶有130多米高,可登临顶端眺望全市风景。建于1897年的市政大厅,外部雕刻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华贵高雅,地下餐厅声名远扬,是一座漂亮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868年的汉堡美术馆,收藏有德国和荷兰著名画家的艺术珍品,是德国著名的美术馆之一。圣詹姆士教堂、圣凯琳教堂、傅斯麦纪念塔、历史博物馆、德国话剧院、州立歌剧院等都是著名建筑。素有“汉堡明珠”之称的阿尔斯特湖,分为内外两个湖区,内湖沿岸几条古老街道上,林木苍郁,花香袭人,外湖湖面白帆点点,天鹅成群,游人如潮。建于1907年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占地广阔,保持着原始自然环境,各类动物自由栖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然动物园之一。市中心附近的“植物与鲜花公园”,遍栽各种植物、花卉,并建有花坛、温室、图书馆、展览厅等。汉堡市是欧洲著名的“水上城市”,拥有大小桥梁2400多座,比意大利威尼斯城还要多5倍,是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这些桥梁如一件件艺术品装点着城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是建于1633年的“关鋭桥”,仅10多米长,造型简单,显得檏实无华。最现代化的桥是跨越易北河的柯尔布兰特公路桥,建于1974年,长约4000米,高50多米,桥面可并行4辆汽车,号称“百桥之首”。汉堡是北德的文化中心,建于1919年的汉堡大学是全国最大的大学,还有音乐、美术学院以及工程、航海等专业学校。汉堡的交通发达,船只可沿河道从四面八方扺达市区中心,许多人乘船上班或购物。陆上交通密如蛛网,地下铁路四通八达,主要河道的河底有隧道相通。穿越易北河河底的隧道长450米,与河面上的柯尔布兰特公路桥构成两岸联系的两条纽带。

  

  科隆

  

  基本资料:

  德国联邦州 : 北莱茵-威斯伐伦

  行政区 : 科隆

  所属区域  单立城市

  面积:405.15 km? (2003年12月31日)

  人口:973.878 (2004) 包括第二居住点:1.022.627 (2004)

  人口密度:2403人/km2(2004年)包括第二居住点:2.524人/km2 (2004, )

  海拔:37,5-118,04米

  邮政编码:50xxx/51xxx

  地理位置:50°56'28"N 06°57'24"E

  机动车号牌识别码: K

  行政编号:05 3 15 000

  UN/LOCODE :DE CGN

  总市长:DE CGN

  外国人口比例:18,3%

  年龄结构:0-18岁: 16,7?% 18-65岁: 66,7?%  65岁以上: 16,6?%

  

  基本概况

  一译“科伦”。德国西部莱茵河畔名城和重工业城市。人口95.3万(1983),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公元前38年建为古罗马要塞。曾是汉萨同盟主要成员。因位居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中世纪时经济已颇发达。十九世纪中叶后,随鲁尔煤田开发和铁路修筑,发展更迅速。巨大水陆交通枢纽,重要的河港。科隆-波恩航空站位于东南郊,市内有通往布鲁塞尔、波恩等地的直升飞机场。工业有军工、冶金、机械、化学、制药、炼油、纺织、食品等部门。全国重要褐煤产地之一,建有大火电站。全国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严重破坏。多古迹,如著名科隆大教堂(圆顶上的两塔尖高达161米)、罗马时代地下广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创办《新莱茵报》。

  科隆还是一个以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的城市。屹立在莱茵河边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塔教堂,它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和游客们向往的名胜之地。站在高高的塔顶极目远望,莱茵河犹如一条白色的锻带从旁飘过。

  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圣·彼德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科隆大教堂包括五个殿堂和一个饶圣坛而建的带有三个偏堂的回廊。圣坛还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这个圣坛是中世纪德国教堂中最大的圣坛,圣坛上的十字架也是欧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圣坛的两则还排列着有104个座位的坐椅。在科隆,这座巨石建筑物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必去之地,同时它也是人们歇息、游玩的地方。教堂内静谧、幽闇的气氛同教堂外五彩缤纷、人声鼎沸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堂前的广场还是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的场所,每年的5-9月,每逢周末人们都要在此举行民俗庆典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科隆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古老教堂建筑而闻名于世,同时它还是著名的展览会名城,许多消费行业的国际性博览会在此举行,其中主要有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图像博览会、国际家具博览会等。如此众多的展览会每年都要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的到来,它以成为科隆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着称。

  科隆还以当地的「科隆啤酒」(K?lsch)闻名,K?lsch也是科隆方言,一句笑话说K?lsch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语言。科隆也是科隆香水或古龙水的发源地。

    

  历史

  科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那时罗马帝国正称雄欧洲,皇帝奥古斯都派驸马阿格里帕挥师北进,扺达莱茵河边,与河东为数众多的日耳曼部落隔河对峙。阿格里帕招募盟友乌比尔部落到河西来建起军营要塞,共同防守新开拓的边地。这是公元前38年的事。又过了几十年,营寨四周渐成街市。这时,阿格里帕的外孙女,出生于此地的阿格里皮娜登上了皇后宝座。她恳请皇帝把自己的故乡升格设市。公元50年,克劳锹一世下诏,授予此地罗马城市的权力,并定为名为科隆尼亚·克劳狄·阿拉·阿格里皮内西姆。这市名虽长,却道出了城市的历史渊源。科隆尼亚意为罗马人的拓居地,克劳狄是皇帝名,阿拉是乌比尔冲淡落的祭坛,阿格里皮内西姆则是皇后名加词尾变化而来。天长日久,这冗长的市名遂简化为科隆。罗马时代是科隆历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里商贾云集,街市繁盛,城垣高磊,至今犹存的罗马塔(Romerturm),就是那时城垣的一部分。

   中世纪是科隆的又一个盛世。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定科隆为大主教驻地。此后,城池经几度扩建,到12世纪时,今日科隆内城的规模就已经奠定。半圆形的城垣总长6公里,开有12座城门,现存3座,从中仍可窥见中古科隆城的雄伟气势。那时科隆有居民4万人,是德意志首屈一指的大城,人口甚至超过当时的巴黎和伦敦。科隆的兴盛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地处南北水路和东西大道的要冲,又是朝圣要道。舟楫车马都从这里经过,八方货物也在这里集散。科隆当时还有一个特权,即:所有途经科隆的货物,都必须首先在该市展销3天,才能继续转运。这对于科隆的商业,无疑是一大促进。随着经济势力的增强,科隆的富商和手工业行会夺回了城市管理权,大主教逃往波恩,不再是科隆的统治者。科隆成为帝国自由市和汉萨同盟的重要城邦。

  铁与蒸汽机的时代为科隆带来了第三个兴盛时期。1815年,科隆被并入普鲁士。1839年,铁路修到科隆,与河运联成一气。随着鲁尔煤田的开发和铁路的延伸,科隆一跃而成近代的工商业都市。1876年,发明家奥托在科隆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轰动了各国工业界。从1917年到1933年,阿登纳担任科隆市长。在他的推动下,科隆建起了内外环緑化带和博鉴会场设施,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遭到猛烈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科隆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历尽沧桑的莱茵古城,如同灰烬中飞出的金凤凰,又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

  

  交通指引 

  1、国内交通

  (1)航空 

  展   德国航空公司Lufthanza(LH)在国内各大都市均有班机来往。国内线应于半小时以前办理,若路线不熟,最好能提早1小时到机场。

  (2)铁路 

  列车的种类有近郊列车Nahverkehr,快车Eilzug(E),特快车D-Schnellzug(D),国内主要都市特快车Intercity(IC),国际主要都市特快车International Intercity (IIC),欧洲国际快车Trains Europa Express(TEE)。通常车厢分吸烟区和不吸烟区。卧车分两种,二等卧车仅有简单床铺,一等卧车则有房间。车厢均贴有出发时刻Abfahrt和到达时刻Aukunft。有些车厢会中途脱离而不到目的地,所以须特别注意车厢里的标示。车站没有剪票口,上车才查票。列车启动不响铃声,所以旅客要提高警惕。如果不愿携带大包行李,可另外购买行李票,待下车后凭存根领回行李。列车票价视距离而定,IC、IIC、TEE的快车票比较贵,而E、D的快车票和青少年专用的可通行欧洲16国的经济票则较为便宜。

  德国列车以IIC的速度最快,时速高达近300千米。车厢设备比法国的TGA更加豪华,头等车厢有电视,座位很宽敞。其次是IC和TEE,德国列车相当准时,不可迟到。欧洲火车证适用于德国所有列车,但乘ICN夜车则须补车费。此外还有其他其他优惠,如乘各大城市的S-Bahn(即有轨电车,连接市区与近郊之间)、DB巴士(车上印有Bahn),浪漫之路和堡垒之路的旅行,搭乘KD(Koln-Dusseldorf)航运公司的游船以及航运于莱茵河和摩泽尔河(Mosel)的客轮(乘快艇可享受半价优惠)都是免费的,地铁(U-Bahn)除外。

  在德国坐火车,最好买集体票和往返票,这些票可以得到优惠。在旅游季节,常常座无虚席,因此最好预定座位,否则上车后就可以找不到座位,要一直站到目的地。

  (3)公路 

  德国境内有十分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和四通八达的联邦道路Bundesstrasse。道路标志非常清楚,旅客们在获得充分休息后不妨考虑租车旅行的方式,但需事先在本国取得国际驾驶执照。市内时速50千米,高速公路时速120~140千米。驾车时要系妥安全带,不可乱鸣喇叭,超车应由左线以策安全。

  2、州际交通:

  从法兰克福乘坐IC特快,约2小时15分钟后,可扺达科隆。这里是铁路交通枢纽,因而还有不少国际列车始发或到达,主要有通往比利时和荷兰方向的国际列车。

  3、市内交通:

  科隆市内列车和地铁都比较多,不过想观光,步行足够了。另有观光巴士,一次花费2小时,即可浏览全程。

  票价:23DM,5人以上发驶。

  时间:4-10月,10:00、11:00、14:00、15:00

  11-3月,11:00、14:00

  日票:10.50DM,24小时有效

  3日票:21DM,72小时有效

  小团体联合票:10.50DM,5人以内。

  

  购物指南 

  1、特产

  花露水在法语中就是“科隆之水”的意思。拿破仑时代,驻科隆的法国兵回故乡时,据说就是拿“科隆之水”送给妻子和恋人的。参观完大教堂后来到广场上,朝四面一望就能看到挂着4117招牌的商店。4117表示的是第一家出售花露水的店铺。原店铺在战争中被烧毁,现见到的是后来重建的。 

  在科隆想感受购物的乐趣,则必去“步行者天堂”的霍耶街(Hihestr)。那里禁止车辆通行,因而您可以尽情地逛街。出了大教堂笔直向左走就是了。百货商店、科隆香水专卖店、礼品商店、餐馆等排满街道两侧,非常热闹。

  2、休闲娱乐

  狂欢节

   在德国,最热烈、最驰名、参加者最广泛的传统节日要算狂欢节。科隆是狂欢的三大庆祝中心之一(其他两个是美因兹和杜塞尔多夫),每年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游行活动。

  狂欢节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样,它随复活节的早晚而定。复活节是纪念耶酥受刑死后三天复活的节日。它定在从春分(3月21日)起见到第一个满月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天,这样它的日期就游移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年年不同。复活节前有斋期,斋期前人们总要狂欢一番,这样就产生了狂欢节。狂欢节大游行定在复活节前48天,这一天一般在2月份或3月份,又叫玫瑰星期一。

  不过,早在头一年的11月11日11点11分,科隆就宣布进入狂欢的季节,人们称之为“第五季”。各种民间团体开始筹备庆祝活动。从新年初夕(12月31日)到狂欢节大游行这一段时间内,科隆举办各种欢庆晚会和化装舞会500多次,狂欢的气氛一天浓似一天。人们还推选了科隆的狂欢节三星,即“王子”、“贞女”(由男士装扮)、“农夫”,紧锣密鼓地为大游行作最后的准备。

  从玫瑰星期一前的那个星期四开始,狂欢节进入高潮阶段。星期四这一天是妇女狂欢日,妇女们统治科隆一天。平时举止端庄的妇女,这天穿上奇装异服,脸上抹得花花緑緑,结队游行,又跳又闹。有的会给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亲吻,有的会用剪刀去剪男士的领带。有经验的科隆人这一天都特意换上一条旧领带。星期六和星期天,各街区举行小范围的游行活动。

  玫瑰星期一,狂欢节大游行的日子终于盼到了。科隆沉浸在狂热的节日气氛里,全城万人空巷,人们都涌向街头,早早在那里等候长龙似的化装游行队伍。来了!一队队穿着五颜六色的奇异服装,戴着面具或画着脸谱的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过来了。游行者有的扮成马戏团的小丑,有的扮成小猫狗熊,有的扮成荷枪的武夫,有的扮成仗剑的骑士,走走停停,唱唱舞舞,观众们也会随着乐队的节奏或唱或叫,似痴如狂情绪格外热烈。游行队伍中穿插着各种花车彩车,缓缓行进,有的彩车上还竖着讽刺某些政治家的漫画式造型,引得观众笑声不止。彩车上的人们还不断地向观众撒糖果。整整3个小时,糖果不停地撒呀,抛呀,有如天女散花。据说每次狂欢节要撒好几十吨糖果,几十万人都能捡到幸福吉祥糖,谁捡得最多,谁最幸福……

  科隆的狂欢节大游行,规模盛大,历史久远,从1823年始办,形成传统,闻名全德。许多外地人,甚至外国游客都慕名专程而来,在科隆度过这使人一生难以忘怀的狂欢节。

  德国科隆室内乐团

  剧目简介:该剧团成立于1923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带有34位音乐家组成的用现代乐器演奏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古典交响乐团,正象伦敦一家著名的报纸在1937年所评论的“一个精致而伟大的乐团。

  自1964年赫尔穆特·米勒·布吕克担任该团指挥和艺术总监之后,该团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新突破。米勒·布吕克这位音乐奇才深入研究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演奏方式,为让人们在现代音乐大厅中生动、完美的聆听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突破了巴洛克时期音乐演奏的局限性,运用现代乐器的优势,逐渐地开辟出一个音乐表演的新天地。

  60年代末,米勒·布吕克在维也纳用古典乐器録制了海顿的作品而名噪一时。1976年创办了“森岛之春”国际古典音乐节。1988—1998年开始用现代乐器演奏新系列“古典大师名曲精选”。出版了700余张CD和唱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古典系列唱片集,经过著名的Naxos音响公司的全球公司推售,他们在科隆音乐厅、维也纳王子剧院等著名剧院的演出已满誉全球。今年该团表演的泰勒曼“塔姆斯塔特序曲”获得嘎纳古典音乐系列18世纪交响乐“金唱片奬”的殊荣。

  米勒·布吕克先生是中国人民的一位好朋友,曾率该团参加过中国艺术节,相信此次中国之行将会赢得更多的中国朋友。

  3、美食名吃 

  当地学生经常用来约会的Papa Joses Bier Salon

  在紧接着市政厅大楼的背后,离大教堂也很近。店堂内经常播放着2~3种自动风琴的音乐,有时有现场乐队演奏。餐桌是用缝纫机台改装成的。窗外的石板路街道和昏黄的街灯让您猜测:战前的德国小酒馆或许就是这样的吧?

  Früh餐厅里的香肠 

  位于与车站相反方向的Am Hof街上,正对着大教堂。店内出售各式各样的香肠。有一种向您特别推荐的是名为施拉哈特普拉梯的套肠,价格稍贵,但其中用猪血和猪油制成的香肠特别美味。

  坐在咖啡馆Cafe Reichard的阳台上可以边观赏街景边休息

  用大块大理石作室内装饰的Cafe Reichard算得上科隆第一漂亮的咖啡屋。而且食品单个,有各种蛋糕小点心,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一种德国特制的蛋糕卷,名为薄姆克汉,堪称絶品。地处大教堂前面,门口搭有像温室一样的阳台,一看就知道。

  教堂跟前的Alt Koln

  外壁上装饰着一口古钟,很容易找到。把古老的烹调用具作了室内装饰,可谓别出心裁。有的座位设在葡萄酒桶内。一种叫H?骮msche的煮腌肉(猪腿肉)非常好吃,特向您推荐。不过量很大,一份足够两个女孩子吃。

  4、移步换景

  科隆城市古老,胜迹众多,风景优美。历代诗人为它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人们还传着“没到科隆即没到过德国”的说法。

  科隆市区地跨莱茵河两岸,但它的核心,也就是内城,坐落在莱茵河西岸。名胜古迹和繁华商业区大多集中在这里。科隆大教堂是内城的中心,附近交通繁忙,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川流不息。10多年前,科隆人建了个教堂平台,使这座建筑物与嘈杂的交通相隔离。由此形成的教堂广场已成为当地人和旅游者的聚会中心。这里可以看到滑旱冰的青少年在宽广的场地上绕圈,马路画家在地上用彩色粉笔临摹名画,还可以经常看到一些水平不低的音乐爱好者自发地为人们演奏。

  5、景点列表:

  科隆大教堂罗马博物馆市政府

  科隆的美术馆安托尼特教堂巧克力博物馆

  注意事项 

  关于旅游谘询:

  科隆的旅游谘询处位于大教堂右侧的大楼一层。

  电话:2213345

  传真:2213320

  谘询时间:5-10月周一至周六 8:00-22:30  周日、节日 9:30-19:00

  11-4月周一至周六 8:00-21:00   周日、节日 9:30-19:00

  收费:旅馆预定手续费5-6DM/人

  关于电话:

  科隆的电话区号为0221。

  手机通讯在科隆的信号接收较好。

  关于急救:

  这里的应急电话:110-报警;112—火警及急救

  科隆大教堂介绍

  科隆大教堂和它的157米的两个尖顶已经成为科隆这个城市最著名的标志,而且也是众所周知的德国建筑的纪念碑。

  这座德国最大的教堂整整花费了632年才建成。提起哥特式教堂,法国人一定会说“巴黎圣母院才是正宗”。但拥有科隆大教堂的德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因为要从哥特式建筑的主旨上讲,科隆大教堂的尖尖的高高的屋顶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一些,其“哥特味”也更浓一些。其实,无论巴黎圣母院还是科隆大教堂,乃至英国人引以为荣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其风格样式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相比之下,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科隆大教堂,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所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才是科隆大教堂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

  科隆大教堂的整个建筑时间跨越了近五个世纪。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今日的人们已无缘看到那空中楼阁般的脚手架,但仅从它长达14米的中跨就可想见这个类似细长棱椎形的建筑物是如何拔地而起的了。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乃至各种后勤人员日夜不停地加紧工期。夏天,他们趁着天亮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冬天也要干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三顿饭都在“天上”吃,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打地基、修立柱、吊梁等相对容易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封顶了。人们首先在地上浇铸屋顶平台,然后再将其吊至近60米的高空——为了减少重量和节省石料,木匠们和泥瓦匠们合作制成了木石结合的屋顶。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担心“纤细”的立柱是否能代替承重墙将屋顶托住,幷且依照节省和美观的原则,立柱上的许多石料被抽空,建成了玻璃隔屏。44米高的屋顶如果出现塌方,其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建教堂不是搭积木,聪明的设计师利用了罗马式大教堂建筑中的拱门设计,创造了有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帮助立柱共同支撑穹隆式吊顶——这也便是哥特式建筑的精髓之所在。在科隆大教堂里,每一根主柱周围都有拱墙相对应,通常是五拱,也有三拱和七拱。

  尽管条件艰苦,工期紧张,但设计师们并没有丝毫马虎、在不具备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每一个细节部分,设计师们都反复研究,边试验边建造。甚至在没有统一的尺寸标准的情况下,那些不知名的伟大的建筑师们索性亲自去搭建模型和制造实物,为的是一次成功。在工程进展到了后期阶段,由于经费紧张再加上地区主教之间争权夺利,许多参与施工的人几乎就是靠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去完成本职工作的——他们笃信上帝,希望能造一座人间天堂请求上帝的赐福。1322年,地区主教海因里希·冯·维思伯格主持唱诗堂封顶仪式,科隆大教堂工程正式告一段落。

  今天我们看到的双塔可不是中世纪的产物。现在高达157.38米的大教堂完成于1880年10月15日。这其间科隆大教堂曾经历过长达近600年的停工期。15世纪初,人们曾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幷排修一座教堂(南堂),但58米高的建筑未盖成便倒塌了,只剩下一台架在立柱上的木制起重机孤零零地成为了科隆市的标志。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极欲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下定决心在原教堂基础上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教堂。早在此前,包括大文豪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就提出重建大教堂的想法。到了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

  二战后期,大教堂受到了破坏。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现在的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推崇备至,而后者除了使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之外,还一手缔造了今日的新德国。

  科隆大教堂内也是宝物多多。最著名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中世纪的黄金匣——三王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而三王龛则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三王龛”是因耶稣的故事而得名。传说耶稣降生时,有东方三博士前来朝圣,显示他是基督。第二次显灵是耶稣受洗时,圣灵鸽子落在他头上,标志着他是上帝之子。第三次是他参加一次婚宴把水变成酒,体现了他的“神力”。科隆大教堂还有许多关于“三圣节”故事的彩色玻璃和壁画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波恩

   德国历史古城波恩,位于莱茵河中游两岸,北距科隆市21公里,扼莱茵河上游山地和下游平原的咽喉,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为战略要地。 人口29.1万(1986)。公元一世纪时为古罗马要塞。十三至十八世纪曾是科隆选帝侯国的都城。1949年9月成为联邦德国临时首都。1957-1991年为正式首都。现为德国政府所在地(正式首都改在柏林)。水陆交通孔道,铁路要站,建有地下铁道。河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工业,有有色冶金、电讯设备、建筑材料、家具、乐器、食品等部门。印刷、出版业中心之一。三分之二工业建于郊区。市内多博物馆、文化机构、公园和古建筑。波恩大学创建于1786年,马克思曾在此学习( 1835-1836)。音乐家贝多芬诞生地,其故居已辟为博物馆。郊区盛产蔬菜、水果,森林和公园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

  波恩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1世纪初,罗马军团曾在这里设立兵营,因此,“波恩”意为“兵营”。13世纪至18世纪,作为科隆选帝侯国(即有权选举帝王的侯国)的首府长达500年之久。曾经一度被法国占领,于1815年并入普鲁士。1949年9月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1990年10月德国实现统一后,于1991年6月20日德国联邦议院做出决定,在4至10年内将议会和政府由波恩逐步迁往柏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波恩这座城市几经风霜,市内的一些古老建筑,曾经多次毁于战火,每次都被重新修建。波恩市政厅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建于700年以前,墙上浮雕金光闪耀,楼面古檏大方,曾经两次遭到战争严重破坏,每次战后都及时进行修复。波恩是欧洲一座著名的文化城市,建于1786年的波恩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校舍主楼是普鲁士时期的宫殿式建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马克思和著名诗人海涅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坐落在市中心的大教堂,建于1050年左右,顶端为96米高的方形塔,被视为波恩的象征。坐落在哥德斯山顶的哥德斯堡,是欧洲著名的古建筑。波恩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许多古老建筑在重新修缮后被辟为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从而得到充分利用。音乐家贝多芬于1770年诞生于波恩市中心的一幢房子里,并在这幢房子里生活了22年,1889年将他的故居辟为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贝多芬当年的手稿、文献及乐器等。著名的亚历山大·科林博物馆里收藏的于1856年在杜塞尔多夫的尼安德特河附近的洞穴里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头盖骨,被鉴定为是生存于一二十万年以前、介于猿人和新人之间的古人,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进入波恩市,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城市异常清新、宁静,没有那些大城市常有的嘈杂和车多人拥的现象。漫步市区,到处都可以见到郁郁葱葱的树木、绚丽缤纷的花艹。波恩市人口30多万,全市拥有大小公园、街心公园达1200多个,占地面积490多万平方米。市区周围是大片森林,覆盖面积达4000多万平方米,从飞机上俯视,全城被一片緑色的海洋所包围。这些园地、森林占全市总面积的1/3以上,平均每个市民占有公园緑地17平方米,森林140平方米。波恩是欧洲緑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冬季芳草不衰,春季姹紫嫣红,被誉为“緑色的城市”。

  波恩市最大的莱茵滨草公园,位于莱茵河畔、阿登纳大桥旁,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波恩老城繁华闹市区的面积。公园中心是一个人造湖泊,碧緑的湖水映着蔚蓝的天空,湖岸四周是大片草坪。緑色草坪上,井然有序地点缀着色彩艳丽的郁金香花圃和高高耸立的飞檐亭阁,沥青路面小道纵横交错。公园内有一个小花园,木头房屋,石头尖塔,雕刻木门,简易竹篱,样样精巧别致,加上清清的泉水从乱石中顺势流下,水声潺潺,呈现一派东方园林情调。

  波恩市区延伸在莱茵河谷地段,莱茵河东西两侧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区被大面积森林所覆盖,同住宅区相连的地方也是遍植树木和草坪,整个市区的空气显得特别清新。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多的幽静环境,林区铺设有曲径小路,人们可以在这里悠闲地散步和休息。莱茵河西岸有一条长达20多公里的林荫小道,这一带是波恩最长的步行区。步行区依山临水,风光秀丽,每逢节假日,游人川流不息。人们除了步行休息外,还可以随时从附近的渡口处登上游艇,饱览莱茵河两岸秀丽的景色。 

  在波恩居民住宅区,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树木花艹,阳台和窗户上摆满了一盆盆的鲜花。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带有屋顶花园的住宅建筑群,这些建筑物造型美观、工艺考究,再加上四季不谢的名贵花木,形成一座座空中花园。 

  

  莱比锡

  德国萨克森州城市。位于莱比锡谷地中央,魏斯埃尔斯特河、普莱瑟河及帕斯河的汇流处,其中魏斯埃尔斯特河流经市内。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约56万。1015年作为要塞首载于史册。1160年建市。地处欧洲重要商路之上,中世纪起即成为商业中心,20世纪初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染料及橡胶生产兴盛。印刷出版业渊源甚早 ,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 ,500 多年来一直是德国印刷出版业中心。市内书店林立,素有书城之称。手套及乐器制造业久负盛名。交通发达,为铁路枢纽。为科学文化名城,设有卡尔·马克思大学及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等学院和萨克森科学院、地理与大地生态学研究所等。拥有各类图书馆 250个 ,其中有欧洲最大的教育图书馆科曼尼斯图书馆。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每年春 、秋两季举行。市内德意志哥特式的古建筑保存完好。街道呈环形-辐射状结构。

  莱比锡 (德语:Leipzig; 索布语/波兰语:Lipzk) 是德国萨克森州最大的城市,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意思是“酸橙树”或“椴树”。歌德称它为“小巴黎”。

  在1015年的一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莱比锡城堡”的名字。1165年这里建立了一个市场。这个日期现在被认为城市的建城日,以后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大的商业性集会;1268颁发的特许状,使莱比锡集市更加规范化,成为博览会的雏形。

  1409年,莱比锡大学成立,莱比锡开始了成为出版业中心的的发展历程,此后又成为1912年建立的德国国家图书馆的所在地。从1497年起莱比锡被允许开展博览会。150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下诏,规定莱比锡周围15德里的范围内享有集市优先权。从此莱比锡的贸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最终发展成今日世界闻名的博览会之城。莱比锡图书博览会是世界最大的图书交易及博览会之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723年至1750年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工作。

  1813年,莱比锡成为拿破仑战争中著名的莱比锡战役(又称“民族战役”)的主战场,拿破仑的军队被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的联军击败。为纪念这次战役100周年,德国于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战纪念碑”(de:V?lkerschlachtdenkmal)

  莱比锡曾经是德国第一条长途铁路的终点站,该铁路建于1838年,从莱比锡到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莱比锡后来成为中欧铁路运中的重要枢纽。莱比锡车站的建筑也享有声誉,现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客运车站。

  1863年,斐迪南·拉萨尔在莱比锡成立了德国的第一个工人政党——全德工人联合会(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1920年代,法本化学康采恩在莱比锡附近的洛伊纳(de:Leuna)建立了庞大的化学及石油工业综合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比锡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1945年4月20日被美军第60步兵师占领。

  从1952年到1990年,莱比锡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专区的首府。1989年爆发了针对昂纳克政权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德国统一后,莱比锡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居民已超过五十万。

  莱比锡是申请主办2012年奥运会的城市之一。

  

  名胜

  莱比锡老市政厅老市政厅:最初建于1556年,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现存者为战后重建。内部现为莱比锡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德意志图书馆:建于1913年,收藏自那时以来的全部德文书籍,现藏书超过800万册。

  托马斯教堂:该教堂以巴赫精心培养的托马斯合唱团及巴赫的指挥而闻名。1723年-1750年,巴赫在此担任管风琴师兼合唱指挥。他创作的《马太受难曲》等名曲均在这里首演。

  巴赫博物馆:展品有巴赫的乐谱手稿和当时的乐器。

  格拉西博物馆:也称乐器博物馆,是建于1925-1929年间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含3家博物馆,展品有3000件16到19世纪的乐器。

  尼古拉教堂:是莱比锡最大的教堂。初建于1165年,是罗马式和后期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教堂内椰树状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1989年前民主德国的革命发源于此。

  新音乐厅:著名的莱比锡音乐厅交响乐团就设在这里,1981年落成。

  印刷与艺术博物馆:原为帝国法院裁判所,展品有2700幅油画和750件雕塑。涉及到的作家有伦勃朗、鲁本斯和丢勒等名家。

  

  交通

  市内交通有轨电车(Strassenbahn)、公共汽车(Bus)、城郊列车(S-Bahn)等。主页

  

  经济

  莱比锡以机械制造业 展会业 印刷为主。

  2002年后,保时捷(Porsche)和宝马(BMW)这2大汽车业巨头将工厂迁入莱比锡。

  

  博览会之城——莱比锡

  莱比锡是德国的著名城市,北距柏林165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

  莱比锡街头莱比锡地处中欧交通要道,早在中世纪就是东西方贸易中心。1170年开始出现商业性的集市,这便是莱比锡博览会的前身。15世纪,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览会的大部分设施被毁,商品交流一度停顿。战后在1946年又恢复举办。莱比锡博览会的展室面积共达3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以工业产品和综合性产品为主;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重点展出轻工业品和各种消费品。

  莱比锡还是一个有名的“书城”。早在15世纪初,这里已是德语地区的出版印刷中心。现在,莱比锡已有100多家设备精良的印刷厂,印刷质量举世闻名。在全市60多万居民中,从事印刷业的职工就达二三万人。自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国际书展在市中心展览大厦举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书商和出版社都云集于此,参加展出。

  莱比锡的居民酷爱音乐,差不多都会拉小提琴等乐器。这里是德国音乐会的发源地。

  “莱比锡”一词在古斯拉夫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浓郁的菩提树处处可见。每当鲜花盛开季节,满城花香阵阵,沁人心脾。除国际博览会外,城内还有古皇宫、列宁旧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馆、莱比锡动物园等名胜古迹。

  慕尼黑

  慕尼黑(德文:München,英文:Munich),是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的首府,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人口130万(市区人口30万),仅次于柏林和汉堡,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是德国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檏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中文译名其实源自该城的英文名Munich。

  人口: 130万(市区人口30万) 人口密度:4,070人/平方公里

  海拔: 530m 邮政编码:D-80000-D-81929

  德国电话区号:(0049)089   车牌号:M

  地理: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是巴伐利亚自由州的首府,慕尼黑距离阿尔卑斯山北侧约45公里,海拔在+579米到+482米之间。多瑙河的支流伊萨尔河沿西南-西北方向从城中穿过,是慕尼黑的主要河流,绵延13.7公里,德意志博物馆坐落在其中一座小岛上,城内的众多的湖泊形成了无数的大小公园。?慕尼黑平均气温为10.6度,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度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度。

  历史:慕尼黑在德语中有“僧侣之地”之义,早先只有一个默默无闻的修道院;1158年,新桥架起,一个新的集镇诞生了,就是其雏形;1255年,慕尼黑成为小邦首邑,后来更成为拜恩公国的都城;14世纪初,路易四世以慕尼黑为帝都,奠定了老城的规模;1806年,拜恩成为王国,慕尼黑也升格为王都,19世纪慕尼黑蓬勃发展,人口由5万增加到50万;1871年德国统一,仍然作为王都直到1918年;二战后期间,慕尼黑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二战后,古建筑按原貌重建,且大量新建,成为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 

  经济:慕尼黑是德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德国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有近百家跨国公司的总部坐落在慕尼黑。其中著名的有安联保险和慕尼黑再保险、宝马汽车、西门子和英飞凌科技等。此外,麦当劳、微软、思科等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也设在慕尼黑。

  教育: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歌德学院等学院组织的总部均设立在慕尼黑。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均是世界著名的学府。

  艺术:慕尼黑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诞生地,全市有20多座歌剧院、剧院,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城。建于19世纪初的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一流的歌剧院。?老绘画陈列馆,收藏有德国、比利时名画家的作品,是世界6大画馆之一。州立现代艺术陈列馆,因收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而饮誉世界。

  体育:1972年,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设计独特的奥林匹亚体育场举行,在那届奥运会上,发生了9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严重政治恐怖事件,史称“慕尼黑惨案”。?全新的安联球场已施工完成。它是一座专业足球场,也是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地点。这座球场是德甲劲旅拜仁慕尼黑和德乙球队慕尼黑1860足球队的共同主场。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许多巴洛克式和哥特式建筑,例如新市政厅、圣母大教堂、老彼德教堂和圣马可大教堂,它们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同时,慕尼黑也有许多现代建筑,宝马公司总部和奥林匹亚体育场就是其杰出的代表。

  博物馆:慕尼黑全市大约有50个公共博物馆和收藏馆。其中位于伊萨河博物馆岛的德意志博物馆建于1925年,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一百万游客,另有分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和交通博物馆。

  传统:巴伐利亚是德国一个比较保守的州,作为其首府的慕尼黑,人们的生活则具有传统保守和现代开放的两面性。慕尼黑盛产啤酒,饮用量为世界第一,因此慕尼黑有“啤酒之都”的称号。巴伐利亚地方特色的食品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Brezel烤面包圈、烤猪肘子配酸菜、香肠等。

  景点:

  玛丽恩广场(Marienplatz):慕尼黑古城区的中心点。每天早上1l时,为了争睹新市政厅钟楼上的壁钟(Glockenspiel)表演,玛丽恩广场必定挤满了观光客;公元1904年修建的壁钟表演,其内容是公元l568年一位侯爵婚礼的故事。在这里传统的慕尼黑午餐包括白色的香肠(Weisswurst)加甜芥末酱、Brezel面包(当地人称为Brezn,一种细盐在上面的纽结状面包。作者注:中国留学生常称其为八字面包,是何原因您见了就知道了)。

  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由1867年动工至1908年才建成的新市政厅,乃新歌德式风格的建筑物。钟楼上有活动音乐木偶表演,跟真人一样大小。表演时间为每日(十一月一日除外)11:00及12:00,游客也可坐电梯到高85米的塔顶参观。开放时间为一至五9:00-19:00,星期六、日及假期10:00-19:00,费用为1.5欧元。

  圣母教堂(Fraukirche):这幢歌德式设计的教堂,共有两座高98米及100米类似半个洋葱的塔楼,成为慕尼黑市中心的标志。登上南塔,慕尼黑的市容更一览无遗(开放时间为四至十月,一至四,7:00-19:00,星期五7:00-18:00,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费用约1欧元)。

  慕尼黑啤酒屋(Hofbruehaus):由老宫廷(AlterHof)向东走,可以走到一处叫做Platzl的广场。这里也是观光客最爱聚集的地方,可能仅次于玛丽恩广场吧!所以有人就称此处为小广场(Der kleine Platz)。这里所以会受到观光客喜爱的一大原因是皇家啤酒屋。自1644年啤酒屋便一直广受欢迎,至今仍以啤酒、菜肴、游客、地道音乐、豪饮作乐的气氛,以及当地人所穿的短皮裤(Lederhosen)等驰名于世。皇家啤酒屋大大的有名,其与一般德国餐馆相比,或是因为人多吵杂、拥挤而充满南部粗豪热情的感觉。

  奥林匹克公园(Olympiapark):这是197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场地,建筑设计极富现代感,其主馆可容纳八万观众(开放时间9:00-16:30,公园四周免费进入,参观体育场费用约1.5元)。(作者注:建议登上公园内的电视塔,不仅慕尼黑全景尽收眼底,旁边宝马总部楼顶的巨大宝马标志才能看得清,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离慕尼黑仅百来公里的阿尔卑斯山脉)

  宝马汽车博物馆(BMW Museum):宝马汽车(BMW)的总部位于奥林匹克会场旁边,其博物馆便设在总部之旁,非常值得参观。可让游客更加瞭解这名牌汽车厂的发展史和科技水平。(开放时间为一至六9:00-17:00,星期日及公众假期16:00,费用约3欧元)。

  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拥有55,000平方米展览场地,乃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学及工业技术博物馆。展览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采矿场探险、星空世界等等三十多项,令人目不暇给。(开放时间为一至日9:00-17:00,费用约6欧元)

  (作者注:极力推荐,从没见过这么好玩的博物馆。和卢浮宫,大英博物馆那样浓重的历史气息不同,德意志博物馆完全是向你展示各行各业历史和现状的互动式博物馆,我在里面玩了两个周末,还是意尤未尽)

  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位于城市的西北端,建于1664至1728年,是一座辉煌的巴洛克宫殿。中间一座称为石堂Steinener Saal,有美丽的天花壁画及洛可可装饰。南翼有美人画廊(Gallery of Beauty),共有36位美女。

  英国公园(Englischer Garten):慕尼黑最大公园,位于伊萨尔河畔,连绵数里,占地达350公顷。大约是由于园林营造上效法英国,草地开阔,小径蜿蜒,顺应自然,极少人工雕凿,因此起名英国公园。园中草坪浓緑,林荫密布,欢乐的野鸭与人同在小河中嬉水,妩媚的天鹅与人同在草坪上沐浴阳光。园内有个古檏的楼阁式五层木塔,檐端悬挂着小钟,起名中国塔,建于200年前。不过这座塔,只能说是有点像,但又不太像。那时欧洲人向往东方艺术,大概是半凭传说,半凭想象造出了这样一座塔。英国公园里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天体日光浴场,在一条名叫冰河的小河边.河水特别凉,人们晒得身上冒油,便跳进河去畅游一番,再爬上来接着晒。河边有大片的緑草地,在那里,如果谁穿着衣服,便会被视做异类.必须脱光衣服才能进去。那边有一条小路,人称游客之路,很多人都想看看这天体浴场,但又不敢脱光了进去,只好偷偷地从那边走过,手里拿着地图,装扮成游客模样。

  美术馆区(Pinakothek):位于慕尼黑市中心,慕尼黑工大旁边的旧美术馆(Alte Pinakothek)、新美术馆(Neue Pinakothek)和现代美术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彼此相邻,构成了一美术馆建筑群。这里收藏的艺术品从中世纪直到当代,其中有很多世界大师的作品。

  慕尼黑旅游中心:Sendlinger Strasse 1Tel.: 49 89 233 03 00

  另外,可以将慕尼黑作为中心游览附近的许多著名景区,如BERCHTESGADEN(德国国家公园,当年希特勒鹰巢所在地),新天鹅堡,德国最高峰楚格峰,浪漫大道上的奥格斯堡,以及湖区众多漂亮的山山水水。到奥地利的萨尔兹堡坐火车也只要一个多小时。

  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原文意思为“10月节”,源于1810年巴伐利亚邦的王储路德维希大婚,王府与民众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当时正是啤酒花丰收时节,饮酒、唱歌、跳舞就是最主要的表现欢乐方式。啤酒节的第一天早上,身穿传统服装的德国各邦代表及其它国家的游行队伍聚在一起,由慕尼黑市长与酒厂老板带领游行至主要的举办场地─特蕾莎广场(Theresienwiese),那里架设起数座巨型帐篷,里面摆满各厂牌的啤酒供人畅饮。

  节日开始那天,慕尼黑市市长同啤酒厂的厂主们一起乘坐着被装扮一新的马车,在护卫队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进入广场。在开幕仪式上,随着12响礼炮的辍鸣,市长打开啤酒桶的盖子,啤酒节就此宣告开始。这时,数百个卖酒的摊位,早已坐满了迫不及待的饮客。仪式一过,穿着德国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立即将新鲜的啤酒用容积达一升的单耳大杯盛好并送到饮客面前。这些貌似娇弱的女服务员,每只手各持四五个酒杯,健步如飞地穿梭在人群之中。帐篷里人声鼎沸,人们开怀痛饮,当地大酒厂的游行队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平常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入夜,在被灯光点缀得如同白昼的广场上,各种歌舞、游艺、小吃应有尽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为止。每年有数百万来自于德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参加啤酒节的庆祝活动。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他们“狂饮”的程度,光从数据上就另人吃惊,这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根据慕尼黑观光事务当局的统计,此节庆每年都吸引了超过多达六百万名的观光客,平均吃掉20万条香肠、60万只烤鸡并喝掉足足600万公升的啤酒。为期2周的德国啤酒节(Oktoberfest),德国人就喝尽、吃尽总数13,528千克的食物,这个量可是够一个人足足吃10年。去年2003年就约有600万人挤进约31公顷大草地上的14座帐篷里,饮尽约570万公升(一百五十万加仑)的德国啤酒。而在特蕾莎广场上的所有的啤酒大棚都是临时搭建的,每个大棚都有2000平方公尺左右,都有独立的舞台和啤酒销售柜台。人们坐在传统的长板凳上及长木桌前,享受着举世闻名的德国啤酒和具有当地特色的烤猪腿,除了喝酒之外,街头张灯结彩,市内7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也纷纷上街载歌载舞。

  啤酒节上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如音乐会、马戏团表演,也有许多贩卖站与游乐设施,如旋转马与摩天轮等。啤酒一直供应到晚上10点半,这时乐队齐奏催促人们回家的曲子,在泰瑞莎广场上的活动则在晚上11时结束,可是不少游客却还是意犹末尽,留连忘返,许多人仍会转战至通宵开放的酒馆续饮。走近慕尼黑啤酒棚的会场中,会看到十余座由各家知名啤酒公司及餐厅合开的大型啤酒屋帐篷(Beer tent),而虽名为帐蓬但每个帐棚都宛如小巨蛋,因为工程浩大跟盖房子没两样,为容纳每晚数千至数万人,各家啤酒屋可是挖尽了心思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

  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详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

  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还有提供游客德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