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马英九为何高度肯定胡锦涛十六字
经过赖氏风波之后,马英九对两岸政策的言论明显带有释疑、释义的味道,重新做一些阐述,以打消社会的忧虑。日前,马英九高度评价胡锦涛的16字方针,并把它提到了重要方针的高度,何故?
台湾的「总统」当选人马英九日前邀宴多名退役军方大老,并向他们重申蓝緑和解、两岸和解的政策。马英九又高度肯定日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会面时所提「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16字,认为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
胡锦涛的16字箴言,意涵相当丰富,我们试逐字解读如下:
一,建立互信。这主要是指两岸政府而言,而非国共两党。国共两党的互信早已建立,胡锦涛指出,「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是国共两党向两岸同胞作出的庄严承诺。所以,两党已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建立互信了,如有需要,可以提巩固互信。因而,胡锦涛在16字方针中首先表明建立互信,显然是指两岸政府之间。「5 ·20」之后,两岸政府如何建立互信,是头等大事。
二,搁置争议。两岸关系下一步的发展,势必要走出民间的、党与党的局限,发展到两岸官方的、政府与政府的交流合作。两岸官方的关系要得到发展,谈何容易?到处都是分歧,都是争议。如果两岸政府没有搁置争议的心态,一起步就要吵,一吵就什么也做不下去了。比如说,如果非要凸现「一中各表」不可,必然马上发生意识形态的严重冲突。
三,求同存异。两岸关系就算克服重重困难,大步迈进,两岸之间的各种差异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消除了。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两岸只能把异存起来,当然,仅仅存异是不够的,求同应该是最主要的目标。两岸之间同的因素太多了,需要巩固、需要发现、需要发展。在此,九二共识是最为有用的求同存异基础。
四,共创双赢。两岸之间谁也不吃掉谁,不是零和游戏,不是谁兼并谁的问题,而是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共同努力,合作发展。两岸都因此得到巨大的发展动力。这是非常美好的理想。这样的理想由胡锦涛表述出来,弥足珍贵!
由此看来,这16个字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善意的,没有哪一个字是刺伤台湾人民感情的,也没有哪一个字是刺伤台湾执政者的,更没有哪一个字是不符合大陆民意高度期待的。字字如金,价值无限。16个字,代表了中共与大陆前所未有的对台善意!
二,包容的,不是以排斥为主,更不是以斗争为主,没有什么不可以包容的,一些严重的差异、冲突,都可以搁置,这也是包容,这是新的开始。长期以来,尤其是陈水扁执政以来,两岸的政治思维都以分歧为主,以针锋相对为主。何时有过真正的包容?
三,可行的,16个字不是高高在上的云彩,可见而不可触。16个字个个檏实无华,但句句都是可以实行的,可以做下去的,可以见效的。是行动纲领。尤为重要的是,是两岸都可以做到,不是一方可做,一方不可以做。
胡锦涛的16字方针,其实已经明确了今后两岸政府打交道的指道方针、两岸关系从民间到官方全面发展的指道方针。
马英九见到了胡锦涛的16字方针后,心中一定欣喜。马英九邀宴多名退役军方大老时说,他高度肯定「博鳌论坛」上萧万长所提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以及近日「连胡会」上胡锦涛所提「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两项16字,认为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
中评社记者林淑玲曾撰文指出,回顾胡与萧万长4月12日在海南博鳌论坛举行的「胡萧会」,萧当时也曾提出16个字「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作为对两岸关系的期许。胡锦涛的16字方针,和老萧的16字箴言,后面的字义是相同的。至于另外的「建立互信,求同存异」这8个字,胡锦涛在马受困于「陆委会」人事案时提出,格外有意义。
林淑玲的分析看到了同,很对。还有很多人饶有兴趣地在分析萧万长16个字与胡锦涛16个字的差异。当然有差异,但是同是基础,两个16字,合共32个字,本身就是求同存异的产物,要看到,马英九与胡锦涛之间,应该存在大量的求同机遇。关键在于需要及时抓住!
马英九说,台湾要长治久安,一定要走和解的路,不分「蓝緑」、「省籍」、「南北」,共同携手迈向康庄的未来;两岸和解也是必走的路,只要双方多来往、多瞭解,两岸自然降低敌意;两岸7月「包机」及「观光客来台」,他一定尽最大努力促成实现。
我们不会怀疑,胡锦涛的16字方针,已经使得马英九有所悟,使得马英九看到了大陆求同的真心,因而对在今后推动两岸关系充满了信心。马英九赞扬这是开启两岸关系新页极为重要的方针,应该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
2008年5月5日
马英九如疏远国民党 大事难成
马英九重用台联的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是否透露出在下一步处理两岸关系的时候,马英九决意另起炉灶,疏远国民党的路线与主张,另辟不同的路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法断定,但是不可以不关注这样的苗头。
赖幸媛不是平常的人,必能引发大争议。马英九多了一个心眼,就是不同国民党的大老们商议,因为一旦商议,此一人事案不可能通过。但是,马英九却与李登辉、黄昆辉商议。如果说这是正常,那么,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就不正常。
在此,马英九犯下三大忌讳:一,模糊了两岸关系政策方向。二,重挫支持者的热情。三,疏远了国民党。
马英九过去对两岸关系政策的思考,说来说去,大致有这么几个要点:一,政治上维持现状。二,经济上促进开放。三,社会上支持交流。总体来说,马英九的两岸关系政策是平和理性的,是能得到两岸民意肯定的。加上在选举的时候,马英九与国民党紧密互动,在两岸关系政策上没有脱节,所以,马英九是令人放心的,两岸都寄予厚望。
但是,赖幸媛的出现,却一下子把严峻的问题暴露出来了。马英九是否有意疏远过往长期坚持的国民党的大陆及两岸关系政策方针的迹象?这样说可能过于敏感了,但是,在两岸关系不能再次迷失方向,不能再次碰触礁石的最强烈民意的要求之下,马英九的思想动态不能不被放大审视。
如果赖幸媛愿意执行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路线,完全换一个人,那么,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纯属虚惊一场。如果赖幸媛完全是走李登辉的旧路线,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马英九投怀李登辉。
若如是,马英九下一步必须要做的就是,在两岸关系政策上,进一步疏远国民党,为什么呢?
第一,国民党的政策主张可能会成为马英九新思路的最大障碍。马英九如果有意搁置九二共识,就必须疏远国民党。目前看来,马英九不会一下子就公开明确地放弃九二共识,但是,逐步淡化的心态会不会表露呢?用「一中各表」,尤其是突出「各表」来取代九二共识,似乎是马英九的思考方向。
第二,国共平台在两岸关系中起到了积极的沟通作用,达成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共识,马英九对此似乎缺乏高度的认同感,似乎担心受到国共关系制约,失去自己在政策上的控制性。所以,对于国共平台,马英九也不一定没有敬而远之的心态。马英九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国共平台作用不是太重要,那是有想法的。
第三,国民党中的重量级人物如连战等人,在两岸关系上建立了足够的威望,备受尊重。连战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立场世人皆知。如果马英九与此立场和谐一致,就没有什么不可商量的。但是,马英九显然完全没有顾及党内重要人士的意见及感受。这与他恭恭敬敬请教李登辉的态度来看,恐怕不是个性可以解释的。
上述的猜测,依据是不足的,只是动态的观察,说不定是谬误的,但愿如此。
说实话,马英九执政,必须为台湾负责。上任之初,最大的要务是稳定台湾,紧接着是要尽力化解台湾内部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这是任何一个理性的领道人都必须做的。马英九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尽力化解蓝緑的雠恨与矛盾,这是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因此,马英九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寻找人才,是对的。是应该的。
不过,马英九需要明白,台湾之所以出现乱局,之所以剪不断理还乱,很多问题,都肇始于两岸关系。8年的事实说明,两岸关系乱,台湾社会必乱,两岸关系滞,台湾发展必止。台湾问题,长期以来就与两岸关系问题纠缠一起。这是政治现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马英九不可不信。
纵观两岸关系59年,国民党执政的时候,两岸关系严峻,但是国共都有互信基础。李登辉在位的时候,两岸关系动荡起来,但是,国共之间仍有期待。直至陈水扁上台,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完全被摧垮,两岸关系几乎坍塌。之所以后来还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格局,与连战率领国民党与中共沟通,建立了一定的互信,换得了中共的耐心与信心,不无关系。
日前,胡锦涛对连战说,想当年,连战主席克服种种困难,毅然率团来访。3年来,连主席为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深感钦佩」。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这些年来,国共两党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对话,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应该说,中共是高度重视国民党的,重视国共合作的,并有决心在今后通过两党的合作关系,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力。完全可以说,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是稳定两岸关系最大的政治力量。这样的一股力量,在中共的眼中,超越任何一个人的作用。对此,马英九应该知道。
由是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
一,马英九如果在今后能够与国民党密切互动,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并支持国民党加强与中共的协商,两岸关系就有可能重建高度互信,为台湾的全面发展扫除各种障碍。马英九获得胜选,两岸关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发展的机遇。必须指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主张是重要基石。砸碎不得。
二,马英九如果另起炉灶,疏远国民党,只以「陆委会」为支配两岸关系的独立枢纽,必将面对孤立难掌、进退艰难的两岸关系困境。如果马英九以为得到李登辉的支持,台独人士的理解,就能放心大胆推进两岸关系,那是笑话。没有一个党的意志的支持,没有最大的民意支持,马英九什么也做不了。可以断言。
三,马英九启用赖幸媛,如果纯属是用人才,那没有什么麻烦,如果借此进行路线改造,放弃两岸关系的发展基础,也就是九二共识,可能由此难成大事。不信不行。
也许不必过多猜测,是或不是,马英九总得出来面对,总得出来明确表态。如果马英九继续强调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刚刚阴的天就立刻又亮了!
两岸关系的大潮流,一旦冲出峡谷,势必浩荡朝东,越是前行,越是潮平两岸阔。任何人都无法扺挡!与潮流俱进,与民意同舟,才是英雄!一个党,一个人,莫不如此。
2008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