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必背瑶族的“度身”和挂灯仪式
一、度身仪式
度身,俗称“打幡”或“大登科”。不但时间比拜王(俗称“跳王”或“小登科”,是瑶族较为隆重的一种宗教仪式)长,而且规模也比拜王大,也是必背瑶族以一家或联合同祖宗的数户亲房一起举行的宗教仪式,目的是使成年人取得公开参加社会活动的资格。届时,事主遍请亲戚朋友,吃喝热闹七天七夜,耗费家财甚巨,往往一次就花费一、二千元,因而一般都要作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准备。换言之,只有有钱人家才能搞度身仪式,没有钱的贫穷人家只能举行拜王了事。
被邀请来参加度身仪式的客人,必须带些猪肉、米、酒等食品,外来参观或协助做事的人,也可以饱餐一顿。但度身者必须斋戒四天四夜,到第五天才准开荤吃肉。
举行度身仪式也无固定的时间,多选择冬季农闲的时候。男女均可度身,但以男子为多。有些男孩长到十二、三岁,家里就为他举行度身仪式,个别富有人家的孩子,在几岁的时候就度身了。度身仪式流传已久,过去还有图谱将之记载下来,代代相传。一个人一生只度身一次。
按传统习惯,未度身的人不能当瑶甲以上的官职,也不能做师爷,甚至连村长也选不上。瑶民相信,度身能超度身上的一切雠怨,把邪气瘟气除掉;度身后家业不会衰落,不会断子絶孙。人们认为一个男子度身以后,可以取得如下几种资格或地位,即: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受村人敬仰;有作村长、瑶甲、师爷的资格。度身对妇女来说,也可以取得如下的资格和地位,即:在生时可享荣誉;死后可得师爷“开天门”,送灵魂升天堂;死后被称为“娘”,而未度身的妇女死后只被称作“者”。可见,度身乃是提高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它可能与瑶族古代的“成丁礼”有历史的渊源,值得深入研究。
度身一般要请十二位师爷(如请七位,则要兼职),实际上是请各种司职,被称为“十二游师”,包括师表(主醮者)、师爷、秘书(即文书)、总坛、座坛、上坛、下坛、正名、鼓乐、沙主、接香、吹笛。在这里,师表、师爷是师傅;文书则是整个仪式的主要安排者,工作量最大,要连续工作五个昼夜,正名是舞蹈表演者;沙主专门负责端茶和斟茶;鼓乐、吹笛负责乐器演奏;总坛、座坛负责“大堂”(祠堂)的道场布置;接香则专管点插香火。除这十二游师外,度身时还有专门唱歌的女歌手——歌姆。
如果请二十四个师爷来作法事,按职责可分为主醮师一人,引度师一人,加职主醮一人,书表师一人,加职大表一人,证盟师一人,加职大盟一人,保举师一人,加职保举一人,归坛师一人,加职大缘一人,座坛一人,加职执香一人;纸缘一人,加职茶酒一人;执香一人,加职鼓乐一人;茶酒师一人,加职吹笛一人;鼓乐师一人,吹笛师一人。
度身的日期确定后,需提前一个月约请各位师爷、司职和亲友、如某人碰巧不在家,事主也可用盐信方式邀请。
度身大体分为三个主要程序:第一,放年庚。由文书把度身者的出生年月列出来纳入宗教的仪程;第二,考验性的巫术活动,度身者在师爷的示范下上刀梯,跳火砖舞等;第三,祭祀性的舞蹈,主要在大厅进行,厅中按一定秩序陈列着十二神只的画像,师爷及度身者等在这里进行“中野道场”,跳王、跳番鼓舞(邦坑舞)。
有些调查者也发现度身可分为四个过程,即:一是变身;二是变法具;三是捉妖;四是收场,以及三十四项步骤。而在所有的过程中,完全以咒语的效能达到仪式的目的。
度身仪式长达七天七夜,各天的具体仪式如下:
第一天。凌晨,度身者的家人即在祠堂门口贴对联,上书“日 晶 通四海,月朋 正干坤”,( ,读为辣; ,读为灵; ,读为两; ,读为想)。下午,各位师爷、司职以及亲友相继赶来,吃晚饭时,师爷及各种司职在大厅用餐,其他则在外面吃。饭后开始请神,在大厅壁龛下放一张方形供桌,摆上猪肉、豆腐、酒,在香炉上插上香,两侧墙壁上挂着列祖画像。在锣鼓、唢呐声中,正名和师爸手持铙钹,围着供桌跳舞,师表则边烧纸钱边唱念度身者的家先单(从最老的祖先唱起,直唱到新近去世的家先)。
据说把众家先请来是为了让祖先与度身者家人吃东西,合家欢聚。师表念唱完家先单后,吹笛者便到大厅门前吹牛角,号声是“呼哩呼哩呼哩哩”。最后大家找地方安歇。
第二天。上午,以祖宗留下的一块比较大的公共田作道场(实际上,每个村寨都留有这样的田),该田要一亩以上,此时水稻已收割完毕,作道场时,搭起杉板,如同饭桌,摆上酒、肉和豆腐。肉以七块为一份,每人可吃一份,豆腐则用盆来盛,随便吃多少都可以。凡在场的人,包括围观者都可以在这里用膳。大家都吃过饭后,便把剩下的菜收起来,留到次日吃。到晚上,师表便在大厅中念经迎神,师爸和正名再在旁边跳邦坑舞和拜王舞,此时,敲锣打鼓、吹唢呐、燃放鞭炮。师表念完经后,全体司职及其他办事者均在大堂中铺设的木板上就寝。敲锣打鼓、吹唢呐的几个人则各自抱着自己的乐器法具打盹,他们谁都希望在听到雄鸡第一声鸣唱时最先醒过来,以争点香的功劳,并相信这对他是极吉利的事。
第三天.鸡啼过后,最早醒过来的那个人便点燃香烛,并叫大家起来。总坛和座坛开始布置大厅,挂上十二幅神像,分别是:灵楚、灵保、道德、克德、盘王、玉皇、海蕃、总坛、太岁、张天师、李天师、公子堂。这时,师哥(即度身者,或称徒弟)用所剪的金、白、黄、青、红五色纸粘成一朵向日葵挂在门上,以示吉祥;还把两条杉木钉成的十字形架子缠上蕉叶;插上香枝,放在大堂中。然后,师表在一旁念经,师哥和其他司职开始用新砍的、没有剥皮的杉木搭刀梯,并于梯上绑上七把铁刀(有的绑六把,最下是一把木刀;有的则是十二把铁刀),刀与刀之间大约相距一尺左右,刀刃向上。刀梯上使用的铁刀是专供度身时用的,二尺多长,平时闲放不动。刀梯绑好后,由一大力士背起来,绕着大堂外墙走一圈,然后回到原地,瑶民称此举为“游梯”。翌日开始正式上刀梯。
第四天.先在田里竖起两根杉木,再扎上一根杉木作横梁,然后架起已绑好的刀梯,刀梯高约4米。在刀梯周围的空地上,用稻草铺好,再垫上草席,师表就跪在草席上念咒语,随后与师爸一起,带着师哥围着刀梯跳舞,一左一右,把师哥夹在中间,旁边则有锣鼓、唢呐相伴。跳舞时,两位师爷手持饶钹,边跳边击。跳完以后,三人即口含冷水喷洒自己的脚底,准备上刀梯。
一切准备后,约在中午十一、二时,三人便开始上刀梯。上梯前师表再念咒语,据说利用咒语可以把刀刃变为软棉、雪、竹木、田土或者本师的背脊,使人能上到太上老君的金案(梯顶)之前,还把梯柱变得坚固。把自己的脚变成铁叶牛皮。然后师表、师爸夹着师哥随着两位师爷上刀梯,三人皆跣足拾级而登。据说,还没有谁因上刀梯被割破过脚底的。因此,瑶民都深信师爷们的法力。其实,师爷们也如同百姓一样长年累月跣足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脚底皮早已锻炼得粗而厚了。
上刀梯时穿着的服装有严格的规定,师爷(师表和师爸)上身穿黑色的瑶服,头、肩、腰三个部位均以六条中间绣有图案的花边白布帕装饰,即:头上盘缠一条,腰间扎一条,肩上左右各斜挂两条;下身着蓝色宽脚裤。度身的师哥上穿大红短襟衣,绣花白布帕的扎法与师爷相同,下身围一宽裙。绣花白布帕若不够,可以向别人借用,归还时以酒肉酬谢即可。如上刀梯时碰巧下雨,则每人可撑一把黑伞。
师表、师哥和师爸上到刀梯顶后,便依次坐在梯子的横梁上。然后开始举行开天门仪式。师表念咒请天神,每念一位神名便说出所奉献钱财的数目,并随手把钱撒向地上。请神完毕,师爸便吹响牛角,两位师爷带着师哥向东南西北各拜一次。拜完四方后,师爸即带师哥下刀梯,师表仍留在梯子顶上念咒语、化纸钱,把众天神送回天上,俗称“回神”。
接着开始举行接印仪式。师表在刀梯顶上向师哥抛下刻字的木质印章,师哥则手兜起围裙的下襬翘首而接。若师哥有妻室,师表则要抛两颗印,而且要先抛师哥的,然后再抛其妻子的。据认为这印章是从太上老君案前得到的,因而师哥要将这神印妥善收藏,到死后得作为随葬品入棺,捡骨时用火焚烧木印以示让其灵魂升天,若不焚印则死者灵魂升不了天。师表抛给师哥的还有师爷根据度身者的情况写成的阴阳字据,在这字据中,师表给度身者取一个法名。师哥接完神印和字据后,便将用头帕包着的炒黄荳随手向围观者散发,之后师爸带着师哥围着刀梯跳舞。至此,师表也从刀梯上下来,随手把事先蒸好的一个个用棕叶包着的糍粑或用蕉叶包着的饭团分给众人,见者均可分到一份。至此,上刀梯仪式结束。在整个仪式过程中,鼓乐锣角声不絶,历时三个多小时。
仪式高潮过后,大家喝酒吃饭,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饱餐一顿。饭后,师爸用方块杉板做个木龙马,晒干后放在一只竹篮子里,到晚上,把装着木龙马的篮子放在刀梯顶,旁边再插上蜡烛,刀梯下面则堆起干柴,把刀梯烧掉。
第五天。上午放梯,即把烧得发黑但没烧毁的刀梯拆开。这些杉木一般不再作它用,但也有人用来围田以防牛吃禾苗。下午,把拆下来的刀拿回大堂,按大熊星座的七星(其中一颗为北斗星)的布局摆开,师爸便带着师哥在刀上跳舞,旁有铙钹、锣鼓、唢呐伴奏。也有的是托铁犁、踩火砖仪式,即师表手托烧红的铁犁在点燃香烛的神桌边绕三个圈,然后放于桌下;又把七块烧红的青砖按大熊星座的七星样式摆在地上,师爸带着师哥跣足在上面跳舞,跳毕,师表、师爸、师哥及炊事员等在大堂上进餐,吃不完的饭菜便端到磨豆腐的地方去,不能放到别的地方。
第六天。白天,请全村邓、盘、赵、李、黄、冯六姓人围在大厅里,歌姆则站在门后唱盘王歌;同时,师表念经十二条。之后师表、师爸提水到同神共宗的各家送神,烧香燃烛避邪。晚上,举行“游禾”仪式,由师哥手举一束禾穗站在大堂中间,除师表、师爸念经及鼓乐、吹笛演奏之外,别的司职都围着师哥跳舞,直到师爸念完经为止。
第七天.这是最后一天。吃过有猪腿肉做菜的早饭后,司职及亲友各自离去。临走,度身者家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众司职和亲友一些报酬。过去要给师表银百元,猪肉二十五、六斤,给师爸银百元,猪肉十余斤。现在,师表师爸均给猪肉十二斤、布十二尺、钱十二元;其他各位司职各得猪肉七、八斤,亲友得猪肉两斤,钱两块。
度身仪式的各天安排,视各地情况而定,并不是整个必背瑶山完全一样的。如公坑牛岭村的安排与上述的就不一样,他们的安排是:第一天请客、迎客,准备所需食物;第二天准备道具,十二游师和歌姆如期到达;第三天布置大厅;第四天跳舞请神;第五天上刀梯;第六天表演托犁头舞;第七天送客。
二、挂灯仪式
必背瑶族的宗教活动中,还有一种叫挂灯的,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成年人的资格。人一般经挂灯后才能取得法名,所以贫穷者一般都挂灯。由于他们无法弄到钱再举行度身仪式,所以被认为死者灵魂升不了天。挂灯一般在农闲时进行,历时一夜。程序是:先请来两位师爷和同祖宗的亲友,大家同吃晚饭。饭后,在一张长约二米、宽约一米的供桌上摆置三盏油灯,一钵猪肉、五碗酒、三杯茶、一个香炉,师爷随即点上香,边念经边撕纸钱,把神请来,然后把纸钱烧掉,为挂灯者取法名。
有些挂灯仪式与拜王有联系,诸如拜过王的人有了儿子后,便给儿子举行挂灯仪式,取个法名。
总括起来,必背瑶族的宗教活动是比较繁杂的,同时处处体现出鬼神信仰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地位,以及这种观念对瑶民心理活动的影响。解放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宗教活动及仪式趋于简单、平淡,但整体上仍保持着过去那个时代的风貌。究其原因,是因为促使必背瑶族宗教信仰发生变化的并不完全是社会性因素和认识论基础的变更,更多的是在过左的政策下依靠行政手段来迫使其改变宗教信仰,或取消某些宗教活动。因此,当国家从一九七八年冬开始放宽政策时,这些宗教活动重新出现,并渗进一些时代的因素。然而,必背瑶族的社会毕竟是处在急剧的变化发展中,在青年一代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今天,其宗教信仰要完全恢复到过去那种样子已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考察,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即精神文化或心理文化层面,是最难发生变迁的,即使发生变迁,其变迁的程度也是有限的,有时还可能经历着曲折的反复的进程。这是社会改革者必须清醒地看到的事实。
附记:此文是作者与陈运飘合着《乳源必背瑶族文化变迁》一书第二章关于“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变化”中的部分内容,收入本文集时略作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