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必背瑶山多种经营的调查与研究



  一

  必背〔1〕区位于乳源县的北部,东濒桂头,西连大桥,南邻游溪、东坪,北与乐昌县接壤。区内群峰高耸,山峦连绵,构成平均海拔约800米的辽阔山地,为本县境内瑶族四大聚居区之一。解放初,必背曾隶乐昌县,1963年10月1日起划归乳源县〔2〕,现辖必背、桂坑、方洞、公坑、半坑、王茶六个瑶族乡和横溪一个汉族乡,面积为121平方公里。据1985年统计,全区人口1372户,6523人,其中瑶族占1182户,5459人,分布于49个自然村中。汉族190户,1064人,集中居住在横溪的15个自然村里。

  本区水力资源丰富,除横贯区内的主要河流杨溪河外,境内溪涧纵横交错,幷且大都注入杨溪河。这些河流,小溪的自然落差较大,虽不能行船,但却适宜建大小水电站以解决农村用电和供瑶胞散放木材之便。

  必背瑶山地处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雨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颇多阴雾天气。然而,由于境内辽阔,各乡的气候常常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形成各地水稻年种植造次的不等,使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差别。

  本区山高林密,栖息着各种可供狩猎的动物;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林业;水源丰富,牧草茂盛,宜于养殖业的发展。

  林业 必背瑶山在本世纪30年代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据调查,全区山岭面积为216万亩,其中有林面积达18万亩。本区林业分为用材林和经济林两大类:前者以杉树为主,共12万亩(包括成林和中幼林),其次为松树、漆树、柯树、梧桐树等;后者有毛竹、藤、棕以及桃、李、梨、柚、柑桔、杨梅和富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毛花猕猴桃等水果类,其中的柑桔是解放后引种的新品种。

  农业 主要包括耕田和种山两大项。全区耕地面积为6705亩,其中水田(以梯田为主)3076亩、旱地(即山地,下同)3629亩。水田作物为水稻;旱地作物则有玉米、黄粟、山禾(旱稻)、苡米、马铃薯、番薯、芋头等,其中的马铃薯是解放后引种的品种。

  此外,屋旁的园圃里还种有各种蔬菜,其中不少品种是解放后从汉区引种的。

  土特产 主要有冬菇、木耳、茶叶、油茶、竹笋、棕,以及药材甘木通、板兰根、七叶一枝花、月月红、半边莲、鸡肉花、半枫荷、吊子风等。足见副业资源之丰。

  交通 解放前,此地交通极其闭塞,只有山间的羊肠小道供人行走,运输全靠肩挑、扛、抬,木材外销则靠河溪散放,效率甚低。解放后,人民政府几次拨出专款建筑了公路和桥梁,并架设了电话。现有公坑尾至游溪、必背经桂头扺县城和必背到横溪的三条公路,为木材、土特产外运提供了方便。然而,由于千山万壑,区内大多数乡或村之间的来往,仍依靠山间小道。

  另外,方洞乡的瀑布、龙潭,杨溪河两岸千姿百态的山崖,风光秀丽,景色宜人,30年代到过瑶山调查的民族学工作者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山景奇秀,泉水清洌,无蝇蚊,无毒草,实一人间福地。”〔3〕这是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

  由上可见,瑶山的地理环境完全适合以林业、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发展,其丰富的资源是瑶胞走上富裕道路的重要的物质条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那里的瑶胞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还没有真正脱离贫困的境地。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根本没有从瑶山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规划山区经济的发展,而是片面强调全区(当时称公社)一律以农业为主,搞单一经济,忽视其他各业,走历史的老路〔4〕;而当看到林业资源的优势时,却又忽略农业,搞“以林为益”的清一色经营,也不发展其他各业。这种左右摇摆的片面发展方针,导致了山区经济的长期落后。加上“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搞絶对平均主义、提倡所谓“宁肯要穷的共产主义,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瑶山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生产陷于瘫痪。瑶胞在回忆当日的情景时说:吃大锅饭时,出工像一条龙,做工像一条虫,收工像一阵风,田里的草比禾还高,山地有种无管,水利失修,工具乱扔,帐目不清。因此,粮食产量很低,一年缺好几个月粮,靠国家的统销粮过日子。当时,全区粮食年总产量为260万斤左右,人平年收入只有84元。某些乡(当时叫大队)的粮食产量不但没有逐年提高,反而不断下降,如拥有8个自然村(当时称生产队),总人口806人的王茶乡,1966年—1972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对山林的砍伐无计划,根本不考虑林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致使木材产量鋭减,并因森林砍伐过多而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威胁,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例如桂坑乡的刺利(lá li)村,在短期内把全村所有的森林通通砍光,而田地又少,又缺乏其他经济来源,因而成为靠吃国家救济粮维持生活的典型。至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更是无人敢问津,因为多种和多养都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而狠狠地砍掉。总之,三中全会前,由于瑶山没有实行多种经营,经济不发展,人均收入低,粮食不能自给。

  随着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瑶山,广大群众和干部在认真清理极“左”遗害,总结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振兴少数民族山区经济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使瑶山面貌一新。

  据调查,必背区在1981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生产责任制,将山林、旱地和水田按人口多少分到各家各户。

  在山林分配方面,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到瑶族民间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将山林划分为自留山,责任山和集体林三大部分,而集体林又细分为林场山、水源山和风景山三种。风景山,一般是指房前屋后的山、神坛山和祖坟山,习俗认为,这三种山的树木是不能轻易砍伐的。保留这几部分葱郁的森林,既美化了村寨的环境,又照顾了现阶段的民俗心理,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农户对所分得的自留山有经营自主权,何时种什么品种的树,怎样砍伐,如何出售,均由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得干预。责任山是一种承包管理形式,必须按照区政府的规定去进行经营管理。政府发给山林承包证书,以确保农户的合法使用权。集体林的共管形式是:风景山和水源山由全村管理,任何人都无权动用;“联队林”〔5〕则由几个村共同管理,共同协商使用,诸如王茶乡半埂、半岗岭和山坑三个村一起管理的联队林,当农民春季用钱紧张时,便三村一道商量联合砍伐小部分木材,以解决暂时性的经济困难。这种办法常常起到解燃眉之急的作用,故农户十分赞同。

  当地政府对山林分配不作硬性规定,有的乡除集体山外,把山林全部分配;有的乡则留一部分集体林,以备人口按计划生育增加时分给责任山,如一旦人口减少(外迁或死亡),也不收回已分的责任山;有的乡(如王茶)则径直把计划生育和生产责任制结合起来,即:一对夫妇不管生多生少(在计划范围内)一律只给三个孩子(瑶胞可生三胎)的田地、山林,超生子女没有责任田地、自留地和责任山林;而生两胎的夫妇可同样分到三个孩子的田地、山林。这是一种调整后的灵活政策。

  农业土地(包括水田和山地)同样承包到户,集体不留田地,责任田则规定15年调整一次。必背区山多田地少,大多数村寨每人只能分到6分水田、20亩山地。土地承包后也给农户发证书。为了老有所养,区政府对五保户老人也实行承包制。这种承包制分个人承包和集体承包两种,但以前者为多。承包者一般都与老人有亲戚关系,承包时签订合同书,由承包者每年供给老人衣、食、住、行方面的开支,区乡政府每年发给五保户20元生活费。五保户老人去世后,其财产归承包者所有。

  为了明确山林和土地的所有权问题,承包证书中明文规定:无论是自留山、责任山或耕地概属公有,农户只有使用权,而无出租、转让、典当和买卖的权利。这种规定,同样也载入乡规民约中,为大家所共同遵守。这些不违反政策原则的灵活性,大大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带有创造性的政策措施。

  由此可见,必背瑶山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既纠正了过去操之过急的政策,也照顾了历史上形成的民俗心理,从而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开拓了前景。

  与此同时,区政府又根据瑶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区“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十六字的山区经济发展总方针。而在拟订各乡(或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计划时,又再周详地分析它们本身的自然条件和拥有资源的实际情况,以慎重地确定其最优势的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全面发展。诸如,必背乡和王茶乡林业资源丰富,而且属下不少村可以种植两造水稻,于是确定以林为主,以农为辅,发展其他经营;公坑乡经济林为全区之冠,但地势高寒,气温低,只宜植一造水稻,便以发展茶叶、油茶、山棕为主,林、农业为次,并经营柑桔、冬菇、毛竹等副业;桂坑乡的半坑尾村,其地理环境宜林宜农,于是确定林业为主,以农养林,发展种植业,幷兼营其他各业;横溪汉乡环乡皆为山溪,水源充足,但田多山林少,便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充分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等等。

  不难看出,必背区在振兴山区经济的总方针下,议定的各乡(或村)的具体计划,具有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长短结合,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这无疑是总结经验教训和调整政策后找到的发展山区经济的正确途径。

  区政府为了确保振兴必背瑶山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执行,还制定了六条具体措施,即:1.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文明村评比条件之一);2.从外地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果树、药材等经济林木;3.积极扶持各种专业户;4.改善技术装备,提高木材使用效率;5.发展水电事业;6.利用山林风景发展旅游业。

  林业方面,首先推广人工造林,扩大山林面积,加速森林的良性循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逐步增加经济收入。全区推广了两种人工造林方法,即“育林法”和“迹地更新法”。前者有三种育苗方式,一是放种培育;二是插苗;三是移植老树边苗。采用育林法,虽然较费工时,但树苗生长快,成活率高。后者是在成林砍伐一、二年后,将其从根部萌发出的新芽加以护理,使之长大成材。用此法造林成本低,节省劳力,树苗成活也顺利,不足之处是生长速度慢。由于区乡政府没有作硬性规定,所以瑶胞常常根据自己家庭劳动力多寡和强弱而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据调查,全区每年造林4000亩左右,采用迹地更新法的造林占80%,采用育林法的造林占20%。说明经济效益大的迹地更新法已逐渐为广大农户所采用。与此同时,大量种植成材比较快、价格比较高的杉树以取代经济价值低的柯树、枫树等阔叶林。

  其次,吸取过去滥伐的教训,做出按计划逐片砍伐而不作大片砍伐成材林的规定,以确保林木的连续采伐利用。区林业公司大力坚持和宣传有计划地砍伐木料、砍植相结合的方针。由于生产计划性的加强,从而使农户的林业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第三,各乡选派一名得力的护林员,负责保护山林的安全。护林员当选的条件是年青力壮,责任心强,家中劳力较多,可以保证他经常的巡山工作。由当地政府每月发给他40元作为生活补贴。

  第四,利用乡规民约,保护林业资源。生产责任制落实后,各乡结合国家颁布的《森林法》,先后制定了乡规民约,送区干部三级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广为宣传,认真执行。

  科学造林方法的采用,生产计划性的加强,严格的管理制度的确立,都顺利地推动了瑶山林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方面,首先推广科学种田,淘汰低产的旧品种,引进外地的培育杂交良种。三中全会前,瑶山习惯种植一种民间俗称“牛屎粘”或“百角粘”的品种;其缺点是杆高穗小、抗风力弱、生长期长、产量低。三中全会后,已有99%的农户改种了杆矮穗大、御风力强、生长期短、产量高的杂交良种,因而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其次,根据各乡(或村)地形和气候的差异,合理安排水稻种植的造数。如海拔600米以上的水田只种一造(中造);海拔600米以下的水田则种两造(早造、晚造)。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违反客观实际的一刀切的“左”的规定。

  再次,改进生产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双造稻的株距、行距宜为4×5或5×6,中造宜为6×7或7×7。从而纠正了过去盲目密植而影响增产的耕作方法。解放前,瑶胞的农业耕作十分粗放,没有中耕除草、施肥灭虫的习惯。解放后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不普遍。三中全会后,由于农户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高,昔日的农业粗放耕作已逐步为精耕细作所代替,现在不但中耕除草,而且还把无机肥与有机肥搭配使用;在消灭虫害方面,如今农药除虫的方法已经代替了昔日用菩萨驱虫或用手抓虫的原始落后的方法。

  最后,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山地的作物合理间种,以收农林一举两得之利。其方法是:将木材砍后,清除地面杂草,俟其晒干后,放火烧光。到植树季节时栽上树苗,再行逐年依次间种玉米、番薯、黄粟、山禾等作物。这样的山地一般可以连种三、四年,待其幼林长高后终止使用。

  区政府在充分重视林业、农业两项山区基本经济形式的基础上,还注意猪、牛、鸡、鸭、鹅等的饲养业,以及冬菇、木耳、茶叶和李、梨、柑桔、毛桃等的种植业和其他副业的发展。此外,区乡政府对竹、藤器编织、榨油、碾米、酿酒、木材加工等手工业也采取鼓励、支持和积极态度。

  区乡干部还利用民间互相换工(又叫帮工)〔6〕的优良传统风俗去解决生产责任制落实后不少农户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上述措施的实行,大大激发了瑶胞的生产热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农户的财源,促进他们走上真正脱贫致富的道路。瑶胞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山林田地有人种无人管,如今落实了生产责任制,“家家都有了队长”,山地有种有管,水田精耕细作,饲禽畜,养蜜蜂,种果树,放种冬菇、木耳、碾米、榨油、锯木、打棕绳,编棕衣(蓑衣),磨豆腐等,各施所长,根本不需要别人去督促。林业生产方面,不管有无补助,群众植树、育林都争先恐后去做。

  林业生产由于坚持“砍植结合”的方针,造林面积较三中全会以前有大幅度的增加。据对1985年的调查统计,全区每年植用材林总面积共4000亩左右,年增长量为8000方,而经济林的种植面积则为:苗竹4000亩,山棕2000亩,果树(蜜柑、橘子)100多亩,油茶1000亩。均为必背瑶山造林面积的历史最高记録。

  土特产和药材等种植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以经济价值最高的冬菇〔7〕和甘木通两项为最。

  家庭饲养业的发展,以猪、牛为多,据1985年的统计,全区共养猪3238头,平均每户25头;养牛1690头,平均每户15头,比解放前平均3户一头牛增加了45倍,而且今后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笔者认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耕牛仍是瑶山单位面积狭小的梯田农业的主要曵引力,其数量的显着增加无疑是农业迅速发展的反映。此外,鸡、鸭的饲养也有很大的发展,而且有的农户还开始养兔或养鹅。

  水产动植物的饲养和繁殖也逐渐开始,并有专业户进行承包生产。目前全区已有水塘50—60亩。同时,区政府还计划兴建石蛙养殖场。

  此外,传统的养蜂业和狩猎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养蜂已成为一些专业户致富的主要途径。

  与此同时,区政府为了加强山区经济的发展,还大力贷款扶持各种专业户和缺乏资金的农户发展多种经营。据调查,截至1986年6月,全区已有55个专业户共贷了现款16000多元,困难农户共贷款14000元,专业户的承包范围有林场、鱼塘等。

  总之,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多种经营的开展,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导致了必背瑶山的深刻变化;广大瑶胞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多数瑶胞基本上解决了衣、食、住、行、用的问题,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社会主义致富的道路。

  1985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了319万斤,人均口粮达489斤,最高的达921斤。到1986年6月止,全区除个别村外,都解决了粮食问题,结束了吃国家返销粮的历史。1985年,全区经济总收入达171万元(其中林业收入占75%),人均收入242元,最高达310元,比1979年增加两倍。若以生产搞得最好的乡来说,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都远远超过此数。

  据调查,三中全会前,一人一年只有一套衣服;如今一年好几套,而且四季有别;“吃大锅饭”时期,一天一餐饭,两顿粥;现在一日三餐,顿顿吃米饭,而且有油有菜(含肉类);过去以玉米、番薯为主粮;吃上大米饭后,番薯、玉米便成为禽畜的饲料了。解放前,瑶山只有1%的瑶胞住砖瓦房;解放后虽然有所增加,但仍不普遍,现已有95%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以往夜间点松明照明,如今783%的农户装上了电灯。三中全会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农户都有了自行车、缝纫机、各种收音机等。据对桂坑乡的调查统计,有自行车的农户占该乡总户数的56%,有缝纫机的占379%,有收音机的占645 %,有録音机的占88%,有电饭煲的占164%,有电视机的占25%。个别专业户甚至还购买了放映机。此外,不少农户在信用社还有存款。可以说,瑶山人民的生活有了历史性的大变化。

  三

  必背瑶山自三中全会以后,为什么会面貌一新?广大瑶胞如何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笔者认为如下的经验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第一,区乡干部认真领会了党和政府有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在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整各项政策,把山林和耕地落实到农户,从而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又慎重地、实事求是地制定了振兴山区经济的十六字方针;并充分地考虑到各乡(或村)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有偏重地拟定出以一业为主、兼营多业、全面发展的具体计划,从而给广大瑶胞指明瞭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方向。

  第二,在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还注意了因户制宜,即从各个农户的资金、劳力及其所在村寨的具体条件出发,搞好家庭经营的层次,发展自己所长的专业,进行多种经营。发挥了农户的主观能动性,闯出了一条多渠道、多形式的“靠山吃山”新路。

  第三,从瑶山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着眼,把农户当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确保林业、农业的稳产和增产。诸如,各村在砍木材时,有计划地不砍群山上部的森林,既保护了水源,使半山的小圳有水灌溉梯田;又防止了水土流失,有效地保障了山区的緑化。这是保持生态平衡给瑶山农户带来的好处。当然,这条成功经验的取得,是广大干部和群众从桂坑乡刺利(lá li)村滥伐山林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的惨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第四,加强生产与科研的密切结合,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稳产和增产的可靠保证,也是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造林面积的扩大,农业产量的提高,其他副业生产的发展,都是育林新技术的采用、良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的必然结果。

  第五,在落实生产责任制与制定各乡(或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计划过程中,充分照顾并成功地利用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例如“风景山”的保留,乡规民约的议订和互相换工习俗的利用,都有效地保证了瑶胞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第六,利用瑶山风光迷人的有利条件,发展旅游事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8〕。由于与外界联系的加强,各种信息、先进技术,纷纷带进瑶山,从而促进瑶山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加强与国内各族的交往,对各方面都将会带来促进作用,因为交往常常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第七,把计划生育与责任制结合起来,推动了计划生育的贯彻落实,使全区人口几年增长率均控制在19‰左右,使农户的家庭生活水平随年人均口粮和收入的提高而日益改善。

  必背瑶山在发展山区经济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证明瞭多种经营也是少数民族山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诚然,必背瑶山的经济发展由于起步略晚,各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进一步扶持各种类型的专业户;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搞好木材加工;发展商品经济,打好瑶山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基础;掀起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潮,树立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科技示范户,逐步培养本民族的技术人才,建立几个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山庄,发展可供旅游者购买的具有民族风格和风味的工艺品与土特产,进一步搞好旅游业等。我们相信,必背区的广大干部和瑶胞,在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将会在“七五”期间,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开拓前进,发展大好形势,把瑶山的经济、文化建设得更加繁荣。

  

  注 释:

  〔1〕必背,原名“鳖背”,因区府驻地似一只鳖的背而得名。解放后,人们觉得鳖字难认难写,便将它改为谐音的必字。

  〔2〕乳源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63年10月1日。

  〔3〕江应梁:《广东瑶人之今昔》,载《民俗》(复刊号)第1卷第3期。

  〔4〕解放前,瑶胞以农业为主,不懂得利用其他资源进行多种经营。

  〔5〕公社化后曾以一个行政村为一个生产队,故数村联合管理的山林叫联队林,这是名称的沿用。

  〔6〕换工:这是瑶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互相帮助,以解决劳力不足的传统风俗。据习俗规定,帮工者不要报酬,自带饭食,主人不用招待食宿。农忙季节时,哪家缺少劳力,只要寄语亲友,闻者不论相识与否,风雨不改期,前去帮忙。

  〔7〕目前必背瑶山已开始采用人工种植冬菇,方法是:将适宜冬菇繁殖的杂树(如桃树等)先截成2米长堆放起来,然后在其上用工具打眼放冬菇种,待其自然生长。

  〔8〕乳源县政府已将必背瑶山作为一个旅游点,对国内外开放。

  

  (原载《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