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乳源必背瑶族文化变迁因素的研究
必背镇是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四个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县城的北部,面积为121平方公里。据1986年统计,全镇人口6523人,其中瑶族(过山瑶)人口5459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37%。
解放40年来,必背瑶族中发生了明显的文化变迁,在经济生活、物质文化、婚姻家庭、政治组织、哲学观念、宗教、教育等方面都有极大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特质,同时也使必背瑶族的封闭、落后的传统社会逐渐走向现代社会。
本文不准备详细讨论发生在必背瑶族中的文化变迁的情况,而试图探讨引起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诸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具体作用和产生的结果。
文化人类学认为,导致一个社会群体文化变迁的因素,既有内部的创造和发明,也有外部自然环境的改变和文化的推动。至于哪一种因素是主要的,则因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别。通过对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有关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引起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因素,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是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而这些外来因素,又是通过必背瑶族内部的文化机制发生作用的。
一、必背瑶山生态环境的改变
生态环境的改变,通常是指经过人工作用和自然作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如资源开发、交通发展、河流改道,等等。一般而言,社会发展程度越低的民族,其文化受生态环境影响就越大,就越能体现其文化对生态环境所作出的适应。生态环境虽然不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但由于与人类文化的密切关系而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必背瑶山生态环境的改变对瑶族的文化变迁所产生的作用。
1.自然条件的变化
必背瑶山具有明显的南岭山区的特点,即地形的复杂性,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和气候的不齐性。必背瑶族的山地文化就是受这种生态环境的制约而形成并继续发展的。
瑶山的土壤主要是黄壤土,从而造就了以阔叶林及针叶林为主的植被生态;山谷则为水稻土,宜植各种水稻品种。气温虽稍偏低,但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大,起了调节作用,所以四季温差相对缩小,最高气温也仅34℃。降雨量比较均匀,故河溪水流量较大。然而,过山瑶先辈迁入必背瑶山后,在适应这种生态环境过程中,把传统的狩猎、采伐和游耕农业逐渐发展为定居农业,并向农、林业相结合过渡,从而由顺从自然进入利用自然阶段,并引起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必背瑶族向定居农业过渡后,生齿日繁,村落渐多,为了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必须砍伐大片森林以开垦耕地,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失衡。这种失衡,集中反映在河流及资源的变化上。
据调查,瑶族初迁到必背时,瑶山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横贯境内的杨溪河,既是瑶民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又是运输的干道和与汉区水上联系的唯一纽带。然而当大片森林被伐后,河里水流量逐渐减少,部分河床裸露,造成河道石多滩多,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如今,瑶民已不能在河里放木排,只能逐条散放,把原木汇集到镇上的木材收购站后,再由陆运外销。杨溪河水流量的减少,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灌溉。瑶民为瞭解决农业用水,便在山腰开水渠,或在河中筑坝截水,以灌溉梯田、浇灌耕地。水流量的减少,还影响了鱼类回游,使杨溪河中美味可口的石斑鱼迅速消失,几十年前瑶民用鱼钩钓鱼的习惯今已不复存在。同时,这一自然条件的变化,又迫使瑶民采借汉区修山塘养鱼的方法,从而出现人工养鱼的新风尚。
资源的变化,主要是指原有动植物的被开发、利用和递减。解放以来,由于瑶山多种经营的发展,如砍伐原木养殖冬菇、木耳;利用山坡地种植中草药等,森林被大片砍伐,各类动物栖息场所越来越少,或被迫远走他山,或被人捕杀,繁殖率也越来越低。过去常见的梅花鹿、熊猴、猕猴、金猫、云豹、华南虎、黑熊、灵猫等野生动物,如今已见不到了。禽鸟数量及品种也随之鋭减。瑶族传统的狩猎在经济上的重要位置已快速地为农、林等所取代,只成为一种消遣性的活动而无实际的经济意义。
2.交通条件的改善
瑶山的交通条件极其落后,数十年前,瑶山与外界的联系只有山间小路,人们运输靠肩挑背驮。落后的交通造成了瑶山的闭塞状态,阻碍了瑶族社会文化的发展。
从60年代末到80年代,必背瑶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修通了三条通往汉区的公路,沟通了瑶山与县城的联系,大大加强了瑶汉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使汉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不断传入瑶山,加速了瑶山的文化变迁。由于交通的方便,瑶山大量的木材、土特产和药材,可以用卡车运销外地;同时瑶民进入汉区的机会比以前增多了,他们既可以乘公共汽车到汉区赶集,也可以用拖拉机、自行车把产品载往汉区墟市出售。近些年来,瑶山已出现了一些短途贩运的个体经营者,进入瑶山旅游或聚集在镇上经商的汉人也一天天多起来。他们在那里摆摊设档,开商店、小吃店、理发店、木器加工厂、打铁铺等,专门出售或加工瑶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幷且开始建筑房屋,成为瑶山的固定人口。此外,汉族民工也经常进入瑶山修筑道路,或施工建筑商店、住宅、邮电所、粮店、学校、招待所等。这些不同文化群体的外来者,不仅给瑶民带来了先进技术和丰富的商品,而且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各种知识和价值观。
总之,公路的开通,加强了瑶山与外界的联系,使瑶山摆脱了闭塞状态,逐渐向开发型的社区发展。
二、外部社会文化的影响
这是导致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外部社会文化对瑶族文化变迁的影响,是在打破地缘关系后才真正开始的,也就是说,当必背瑶族完全处在与周边民族(主要是汉族)隔絶的状态下,外部文化是难以对它发生作用的。近百年来,瑶山的闭塞状态开始被打破,尤其是解放后,必背瑶山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使瑶族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就是说,必背瑶族在外来力量的影响下,从制度文化层次到物质文化层次乃至精神文化层次都发生了陵夷谷换的变迁。由此可见,在引起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诸因素中,政治因素是主导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保证了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引入,引起必背瑶族文化在变迁中向汉文化逐步趋同,并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
1.先进工具、用具和技术的引入
据调查,从汉区传入必背瑶山的先进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科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农、林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解放前,必背瑶族的铁质生产工具主要来自汉区,但数量十分有限,质量也不高。解放后,输入的生产工具不但数量大,质量也好。其中既有铁质、钢质,也有电动的和半机械化的农业、林业和手工业工具。这些生产工具的传入,迅速取代了传统的竹、木或半铁质的简陋工具,加速了社会劳动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改善了瑶民的物质生活。尤其水泵的输入和使用,进一步扩大了耕地的灌溉面积,改变了瑶山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使水田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二,生产技术。这主要反映在水田耕作技术的逐步汉化和科学种田方法的引入,使瑶族结束了随山迁徙的游耕岁月,进入了稳固的村落定居时代。科学种田方法的采借,则使瑶族的农业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而改变了瑶民的饮食习惯,即以大米代替了以往的杂粮。
瑶民在学习汉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过程中,首先从汉区引进了杂交水稻,淘汰了低产的旧品种,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其次,吸收汉族山区的经验,根据瑶山各地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合理安排水稻种植的造数。如海拔六百米以上的梯田只种一造(中造),海拔六百米以下的梯田则种早、晚两造,提高了农田利用率。再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汉区的合理植株技术,如把双造稻的株行距改为4×5或5×6,中造改为6×7或7×7,纠正了过去影响产量的千篇一律的密植方法。最后,为了提高旱地利用率,实行了山地作物和树苗的轮作间种,以获林、农双丰收之利。此外,推广汉区除草、施肥(尤其把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灭虫的中耕方法,确保粮食的好收成。
林业方面,首先推广汉区的人工造林方法,扩大山林面积,加速森林的良性循环,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逐步增加经济收入。据调查,全镇每年造林4千亩左右,采用“迹地更新法”的占80%,采用“育林法”的占20%。与此同时,大量种植成林快、价值高的杉树以取代经济价值低的柯树、枫树等阔叶林。其次,加强科学管理,严禁滥伐,由各个村民委员会选派护林员定期巡山护林。再次,生产责任制落实后,各个村结合国家《森林保护法》,先后制定了乡规民约,送镇干部三级会议通过,然后认真执行。总之,科学造林方法的采用,生产计划性的加强,严格的管理制度的确立,都顺利地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必背瑶族引进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主要途径,是由镇政府派瑶族干部或技术员到汉区参观学习,归来后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将先进技术进行推广。同时,镇政府对瑶民的饲养业、种植业及编织、榨油、碾米、酿酒、木材加工等手工业也积极鼓励和支持。
其三,房屋建筑。汉族民工进入瑶山,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使瑶民房屋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水泥、钢筋、铁钉的引入,使桥梁和房屋的建筑发生了革命。四十年来,青砖和泥砖砌墙,以瓦覆顶的房屋占了絶大多数,如今已看不到半定居时代的那种简陋的茅草房了。在偏僻村落中偶尔还能看到那种覆以杉皮的土墙(下部夯土,上面为土坯)房屋,一般已用来饲养牲畜。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必背瑶族在房屋这种表层文化上的变迁是相当明显的。
其四,交通工具。公共汽车、载重卡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60年代末开始在瑶山出现。而日本产的丰田牌小客车(俗称面包车)的使用则是在70年代以后。先进交通工具的使用,为瑶族采借外来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其五,生活用具。水力发电机的引入和电站的兴建,使瑶山的广大村民用电成为常事。从1978年冬开始,瑶民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灯,从而结束了往昔用松明或油灯照明的生活。手电筒的传入则取代了瑶民夜猎的火把。一些富裕的家庭中,国产电风扇的使用已代替了葵扇和纸扇。个别家庭甚至开始使用电磨制作豆腐、米浆。从80年代起,手表和时钟的使用,加强了瑶民的时间观念,又成为他们的一种装饰品。缝纫机在瑶民家庭中已较普遍,并多少冲击了传统的刺绣工艺。如今,不少瑶民的衣服和被套等,均已用缝纫机制作。
其六,医疗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的引进,改变了瑶民过去靠土医土药及巫医治病的传统习惯。自从设立医疗站和医院后,由于疗病效果好,相信现代医疗技术的村民愈来愈多。现在,对病者的诊治大都是中西医结合。至于边远的山村,巫医的案例仍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表明:必背瑶族的医疗文化正由巫医或土医土药向汉式中医或西医过渡。
2.语言交往及价值观的输入
必背瑶族的周邻生活着操粤方言、客家方言的汉族文化群体。瑶族先辈自湖南等地迁入瑶山开始,就与这些群体发生接触与交换关系,致使客家话和白话(粤方言的俗称)成为瑶民对外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瑶汉关系的日益密切,加之近年来也有北方汉人进入瑶山,在语言上的交往又增加了普通话的层次,不少瑶族干部和青年学会了普通话。因此,我们认为,汉式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是瑶民学习外民族语言(尤其是普通话)和价值观输入的主要途径。
瑶族的小学和中学,一律按国家教委的规定采用汉语普通话教学;个别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的教育则采用瑶话与普通话相结合进行,最终目的是为了扫除语言障碍,为日后掌握用汉文书写或翻译的科学技术知识打基础。而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随着汉语和图书报刊、影视而来的文化价值观的过程。当然,这种价值观是以汉文化价值观为主体的。所以瑶族青少年的心态和行为方式都更趋同于汉族。这无疑是与语言变迁俱来的必然结果。
近些年来,由于商品经济在瑶山的起步,价值观的输入更为明显了。如今,对瑶族的中青年来说,正常的经商、贩运已不再是不体面的事情;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钱已非罪恶之物;人们已认识到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来改善生活,是一种正当的行为。因此,瑶民已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只生产自己所需的消费品的传统观念,而开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林业、家庭副业等多种经营,为社会生活提供商品。这种与价值观念相联系的新的行为准则的出现,是必背瑶族深层文化发生较大变化的结果。
3.大众传播媒介及政治宣传
西方人类学家强调: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阅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页)。据我们对必背瑶族社会向现代社会调适的考察,这种观点是可取的。
4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近10年来的改革开放,图书、报刊、收録机、电视机、録像机、电影、邮电通讯等大众传播媒介,在必背镇政府所在地已相当普通。但就整个瑶山而言,大众媒介则尚未普及,大多数家庭只有收音机、收録机而已,拥有电视机的家庭还是少数。这种现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即在外来文化的强有力的影响下,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不但反映在文化的三个层次上,而且还反映在地区上:必背镇府所在地由于地处交通中心,向现代社会调适跨步较快,正处在日益乡镇化过程之中,成为瑶山中逐步走向现代社会的小城镇,而广大农村则仍处于一种起步状态。同时,后者的每一个进步又是前者辐射的结果。
现代的传播媒介给瑶民带来的影响,使他们在家庭中也可以感知瑶山之外的外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政治、经济和风土人物,以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从而引起了新的价值观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瑶民告诉我们,在瑶山,年岁大的瑶民喜欢观看国产电视剧和电影,但不爱看那些妇女袒胸露背和频频接吻的镜头,他们甚至不让小孩观看,认为有伤风化。但是,那些受过学校教育的青年,或到外地当过工人的人及干部,对此则较为坦然。而且,这些人从影视中发现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内容时,便开始思索、比较,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哪些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应该改造和摒弃的认识。如把电视、电影中的勾心斗角、欺骗、盗窃与瑶族村民团结、互助、诚实、路不拾遗的美德对比;把先进的通讯设备、便利的水陆交通与瑶山古老的“盐信”(事主物色好人选后用竹殻包盐,放在其厨房中,就算约定,不必征求本人同意,俗称盐信。)通讯方式、肩挑背扛的原始运输比较;把宽敞明亮的居室、现代化家庭设备与瑶山低矮黑闇的住房和简陋家具对照,等等。从而加强了对瑶山两个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政治宣传方面,主要是在1949年以后随着必背瑶山各级人民政府的建立而进行的,内容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中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等等。与此同时,还开展法律、政策、尤其是婚姻法、计划生育等的宣传教育。此外,还有与本民族的道德风尚相结合进行的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这种包含着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政治宣传教育,使必背瑶民对现代政治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培养了他们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总之,必背瑶族的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制度和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冲击下,在政治宣传的作用下,正缓慢地但又不平衡地向着现代社会调适。
三、本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反应
必背瑶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接触、交往和涵化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特质的采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一大批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瑶族干部起了积极的媒介作用,他们的言行对民族群体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乳源瑶族自治县县长盘才万,是必背的瑶族,他任县长之前,几乎经历了必背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的阶段,他曾提出修整山间小道、筑公路、架电话、建水电站、向汉区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等一系列建议,并被采纳和实施,从而促进了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
必背瑶族对汉文化的采借与调适,在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上均有程度不同的反映,其中对衣食住行方面的表层物质文化的主动吸收尤为明显,其结果也是较好的。
衣饰 必背瑶民第一次穿上汉式服装,是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主动进行的。那些到汉区读书的学生,入工厂做工的工人,以及与汉族各个阶层频繁接触过的镇府各级干部,由于文化间的比较关系,常感到穿瑶服不方便,因而率先穿起汉服。他们这种行为在瑶山起了一种榜样的作用,使其他瑶民也逐渐穿起汉服。现在,穿本民族服装的几乎都是六七十岁的长者,尤以妇女为多,这当与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瑶山很少和汉族接触有关。而镇上的青年小伙子和姑娘则主动追求新潮,穿上款式新颖的汉族服装和鞋袜,少数还穿起时髦的西装、裙子,脚踏皮鞋或高跟鞋。这种衣着与本民族的服装显然相去已甚远。
饮食 必背瑶族已逐步接受了汉民族的饮食习惯,如喝茶、打火锅、吃快食面、吃冰棒、喝汽水、啤酒等。而吃糖果、饼乾、吸香烟,用酱油、醋作为调味品等,在一般瑶家中属平常事。
居住 瑶民房屋向汉族建筑风格的趋同性很强,但就外观而言,除一些干部住宅楼外,乡间大部分房屋的建筑格局仍是一种瑶汉相结合的形式。居屋的家具摆设,在偏僻的村落,仍然是简陋的汉区30—40年代农家的台凳而已。但在瑶族干部和镇政府附近的瑶民家庭中,外来的家具款式为多,有组合柜、木制或皮革制的长短沙发、茶几、方或圆饭桌、写字台、凳子等。少数富裕家庭甚至还有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电饭锅等。
交通 瑶民除乐意接受公共汽车、卡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外,近些年来,居住在公路附近的家庭几乎都购买了自行车。
社会组织和政治方面 随着瑶山各级政权的建立,瑶民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及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等组织形式,对镇、乡、区、村民委员会等的行政管理工作也逐渐习惯了。瑶民已基本适应了现代政治生活,幷且有一定现代政治意识,瑶族先前那种带有原始色彩的社会组织今已荡然无存。经过长期的政治宣传教育,瑶民对法律制度再不感到陌生,对户口登记、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等,大都能够履行。不过,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这些外来文化还有冲突的一面,如“多子多福”观念与计划生育思想的冲突等等。
精神文化方面 除更为深层的价值观和信仰外,其他方面如语言、文字、艺术等外来文化特质,瑶民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基本上没有大的冲突。如瑶民在家乡讲瑶语,对外则视对象而操白话或客家话或普通话;他们也同样使用汉字,如巫师一类宗教头人的“瑶经”,都是用汉字钞写的或以汉字记瑶音、客家音的。四十年来,瑶民除过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外,也常常过汉族的某些节日,在镇上,机关、学校还过国庆节、元旦、五一节、六一儿童节等。
科学技术知识方面 由于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断宣传、示范和推广科技知识,并从实践中证明可以给生产、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广大瑶民大都乐意学习和吸收。如农业、林业、副业和手工业等生产技术知识,以及医药和接生知识等,在瑶山已被普遍接受。对于文化教育,瑶民更乐于兴办,如50年代初,第一批汉族教师入瑶山办学时,瑶民就沿途敲锣打鼓、舞狮子,走十几、二十里山路去迎接。
卫生方面 瑶山现已使用水管接引山泉。过去瑶民习惯喝凉水和生吃某些食物,现在则改为喝开水(或茶)龢熟食了。不过,由于地形的限制和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目前瑶山民间的住屋与猪栏、牛厩、厕所还是相隔很近,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然而,深层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丧葬、婚嫁和各种禁忌,还较为顽强地保持着明显的民族传统的色彩,并极力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情况,当与深层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在必背瑶族中,人们对外来文化取舍态度是明显的,即:一方面留恋自己的民族传统;另一方面又不轻易放弃进步的机会,只要对社会发展有利或能给生活带来好处的新事物、新思想,人们都是积极接受,并教给自己的下一代。
四、结论
综观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过程、因素和结果,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认识和启迪。
第一,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是与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化变迁同步进行的,这种同步性,由于本世纪40年代末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现得尤为清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限,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就其规模和速度而言,又远远比不上汉族;用瑶族首领盘才万的话来说,近40年来,必背瑶族的变化,若与汉区比较则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自身相比,解放前后的变化却有宵壤之别。这话是十分中肯的。
第二,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它的文化变迁离不开大群体,也就是说离不开大群体文化尤其汉文化的制约;事实证明,它是在汉族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发生变迁的,结果将必然逐渐地整合于汉文化。
第三,整个汉族文化始终处在变迁之中,解放后,尤其从开放改革以来,它根据自身的需要有取舍地不断引进、吸收外来文化(不仅限于西方文化,而是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外国文化)的特质,并将之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强大活力的新文化。因此,在汉文化影响下的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往往又具有双重性色彩,即一方面引进、吸收汉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又同时通过主体民族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特质,诸如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和西装等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此,它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向现代社会逐渐调适的过程,从而说明,主体民族的变迁目标也易于为其他民族所接受。我们认为,国内凡受汉文化强有力影响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都具有这一特点。
第四,必背瑶族近40年来的较大的文化变迁,是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发生的,故其运作规律带有自身的特点,即几乎从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其中制度文化是首先触及的层面,并与物质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形成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由于历史情况的相同性,中国境内其他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也是按这一规律进行的。
第五,从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由于本身历史的发展而具有双重性,即:其优秀部分对外来文化有较大的包容性,在向现代社会调适的过程中对现代文化有促进作用;但其消极部分对外来文化却有顽固的排它性,在向现代社会调适的过程中对现代化有滞后的作用。可见,毫无分析地一概否定或肯定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极其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区分良和莠,继承和发扬前者而摒弃后者。
第六,必背瑶族的文化变迁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中心区和边缘区之分,前者常常是与外来文化接触交往最频繁的地方,因此,它最先具有现代文化的环境,同时它对后者又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第七,尽管必背瑶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但人们对汉文化的吸收和对现代化的适应,其态度大体还是主动的,故其文化变迁属于一种发展适应类型。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类型,我们认为当与四十年来中央人民政府贯彻执行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八,必背瑶族的文化是人们逐渐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引起其文化变迁的诸因素之中的一个因素。过去,我们明显地忽视了这种因素的探讨,如今强调这一点,对中国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有特殊的意义。
第九,通过对必背瑶族文化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所以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的进一步发展,都必须以自己的文化为起点。脱离本民族文化的任何进步或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原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2期。此文与陈运飘合作,本项研究由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