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编辑后记
蒙中华诗词网站张驰站长的信任, 蒙此书作者周路平兄的托付, 我代为编辑《冰涵诗草》。花了十多天的工夫, 认真地拜读、评点, 到现在告一段落。下面, 我想谈一谈我与作者的网上友情以及读《冰涵诗草》后的一些感想。
周路平,湖北罗田人,现在该县政府部门工作。网名冰涵梦淡(以下我就简称冰兄了)。
我和冰兄相逢于网上,除通过几次电话之外,至今没有谋面。去年夏初,我写了一首咏济南大明湖的七律发在登堂入室版,冰兄和了一首,我一读大惊,觉其诗从容不迫,气象峥嵘,有一如此,其纔可知,遂向张站长推荐为登堂入室版版主,从此在网上共事。冰兄有佳作可做示范,兼之学识渊博,见解新颖,善于点评,深受登版各版主和广大诗友好评。后来,因其公务繁忙,不做版主了,但仍得空即来发帖回帖,为网站的繁荣,为诗词的发展殚精竭虑,深可感佩。
我观《冰涵诗草》,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各体兼善,堪称通才
诗有各种体裁,外形不同,内质各异。大扺絶句宜轻灵,律诗宜端雅,词,尤其是婉词,宜于流丽。冰兄下笔,能根据主题的不同来选择形式,又根据形式的不同来把握诗词的内质,收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良好的效果。在各种体裁上,都有可圈可点,足以传世行远的佳作。试举例以说明之。
七絶·春姑过渡
抚伞风丝奏雨琴,顽舟缰断望难擒。
春姑眉锁双枝柳,彳亍豀边试水深。
此诗写一个雨天的渡头,船被水冲走了。想渡河的小姑娘急得柳眉深锁,只好在河边来回地试探,看哪里的水浅一点,好涉水过去。短短二十八字,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还有场景描写和人物面貌、动作的描写。这么多的内容毫不冗塞,却以轻灵之笔出之,足见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偶然一见之小景,一入诗人笔下,遂定格成为永恒,读后令人难忘。
又如:
七絶·过渡
緑岸绯霞缥缈中,斜舟轻借半舷风。
一篙点出青山外,未识青山暗几重。
我的评语就是:“此首飘逸,有神韵。‘一篙点出青山外’,可媲美唐诗”。此诗是真可以不减唐人高处的。
五律·撞鼓岩山寺行
壁挂枯肠路,分蒿杖树行。
筠摇犹见影,叶落不惊莺。
澈涧明空性,深蝉远梵声。
花枝常拜佛,香磬共余清。
此诗首联写往撞鼓岩山寺行进的情形。颔联写景,“筠摇犹见影,叶落不惊莺”,真可谓体物入微。很好地突出了山寺的幽寂。颈联则大有禅意。尾联物我浑融,一并沐浴佛光仙霭之中,令人俗念顿消。此诗真可与常建“清晨入古寺”一诗并读。
蝶恋花·大病愈后惜春
晴日寻芳新岁首,
几点花光,
竞夕思飞走。
画住桥边三树柳,
荷锄藏入园中亩。
倾去炉边常病酒,
不问歧黄,
只醉芝兰酎。
收拾春心重抖擞,
和春结拜千年友。
此词有一个背景:作者曾被确诊患了恶疾,后经良医及时施救,乃得转危为安。写此词时,有劫后余生之感。瞭解了这个背景,我们就很容易体味词中的惜春之情,所谓惜春者,其实是对生命的珍爱。“画住桥边三树柳”、“和春结拜千年友”,此中情味,非过来人领会不得。
二、题材广泛,情真词切
作者所选100余首诗词,内容所涉甚蕃。有和亲友的赠答酬唱,有对眼前景物风花雪月的吟咏,有游历名山大川的感怀,有对自己从事工作的记録,有对老而有为继续为民发光发热的老同志的歌颂,有对世界局势的关切,当然,也有很多对往事对情感的回忆。皆情真词切,感人至深。
印象较深的是相当数量的情感诗,写的都缠绵悱恻,令人心旌摇荡。关于爱情诗,《诗经》160篇国风,有四分之一是歌咏婚姻爱情的。到唐李商隐又以《无题》为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情诗。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情,包括婚姻和恋情。爱情能成为婚姻,如花之结果,固然美满。即使不等于婚姻,无果之花,同样是美丽的。集中所选的许多涉及情感的诗,都可以看作作者对人生、感情的思考体悟和抒发,有回忆,有留恋,有友谊,有勉励,有坦然,见作者君子之风,可以折射出作者人性美的光辉。
三、技熟学厚,风格和婉
作者18岁时即有一首七律《忆》发在《当代诗词》,算来作者的诗龄已25年。有这么久的历练、积累,作者的功力十分浑厚。在遣词造句结构安排等方面,都已炉火纯青。
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我说这话对了一半。写诗,的确不全在读书多少。有的人读书并不多,但天才所纵,时有奇语。这类诗人是凭才气灵性来写诗,可,但不足恃,久而久之,难有厚度。真诗人必须读书。读书以广学,读书以养气,读书以自高其境界。灵气和学养、胸襟、识见结合起来,才能写出第一等好诗。我观冰兄之诗,能将传统文化之精髓融会贯通,甚见腹笥。所以,其诗读来很见份量。
冰兄的诗词,语言很清新自然。他不象有的诗友,读了几本书,生怕人家不知道,生拉硬拽地将什么《三坟》《五典》塞进诗中,以此自矜。冰兄的语言颇如李白所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这样的语言,是具有时代气息,代表诗词发展的正确方向的语言,可以大力提倡。
冰兄诗词的风格,相对来说,显得比较和婉,和我的粗疏大异其趣。这种风格,体现在遣词的柔和,体物的细微,表达的细腻缠绵等方面。诗词,固不可以以某种风格来论优劣的。李商隐的《无题》柳永秦观的词,历千百年而流布人口,便是明证。不过,冰兄的诗词,在我,一个喜欢大喊大叫的人读来,略感“风云气少”。
以上是我读了《冰涵诗草》后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冰兄及论坛诸友指正。
濯缨轩主人
2006、11、12
(后记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