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后 记



  
  儿时的家中,卧房的北墙上挂一面古镜,镜子左右有一副并不对仗的联语“十里晚烟含古寺”“云母屏中金翡翠”。一天,刚呀呀学语的我拿起二姐的铅笔在纸上描摹出那个“古”字,全家人大为惊诧。或许正是这一阵对我的蒙昧童趣的啧啧赞美激发了我此生对于文字的锺情!

  家中的旧报纸和父兄不断积攒的“小人书”是我早期的启蒙读物,无聊时举着一张人民日报也能看上半天。三年级时,语文老师惊奇于我造句总用宋庆龄等大人物当主语、用第三世界美帝霸权改革开放等大词大事件当句子的主题,老师为此在全班表扬我时我还不知所荣。一天课间,我以流畅的语速给同学们念一本课外书,害得他们课间没去厕所课上却纷纷举手要求外出解手,直到我也举手要去时老师才怒喝道:“都是你念书闹的!”当时的我很惶恐,直到后来上了师专才为自己的早期素质美滋滋。

  长期的信息注入终于激发了表达的渴望,五年级时在语文书的一角写出了一首以惜时为主题的旧体诗,初二那年的暑假写出了第一首朦胧诗《致蜜蜂》。当然,语文课上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作文我也赚得不少好评。高中时贾老师的语文课每天课前先赏析一首旧体诗,这活动激发了我们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我从那时开始用专门的本子收集自己写的所谓“古诗”们,直到今天。

  群体的互相激发对于诗人的成长很重要。在高中时的语花文学社、师专时的团委刊物《校园生活》,我都任编辑,正是在那些对主流刊物的戏仿中,我们听到自己思想和文学功力拔节成长的声音。走向社会后,教师、警察、企业管理干部等多元的经历砥砺着我的诗思,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友交流与作品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快捷,我迎来了自己一次次的“创作高峰”,当然作品并不限于新旧体诗歌,还包括散文、小说、时评等体裁,网上我参与的诗歌圈、旅游圈、收藏圈、文史圈等群体与现实中我参加的抱阳山诗词楹联学会、保定市诗词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组织形成良性的互动。在文友雅聚或者网友“砖战”中,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我还要表达对中华诗词网的感激,它让我结识了国内外汉诗写作的一群高手,它使我的诗变得日益规范,朝着明晰的高标进步。

  在诗词写作中我主张新韵,因为现代人就要用现代人的话语,一味泥古会拒絶了语言生命本身的鲜活。我尊重表达(如诗味、诗趣的展现)胜于格律规范,我鼓励新词语、新意象、新感受入诗,即把当代特性写出古典意味。我并不排斥平水韵,古人写诗多依平水韵,研究它能保证自己不断地从古人诗中汲取营养。我追求题材的广泛性,世象、人文、小我皆入得诗,诗既能复现山水草木人物的有形容颜,更能揭示无形之存在,如亲情友情,如悲悯与慈爱,如理性与正义,如焦虑与拷问,如浩瀚无际的人性与信仰。

  本诗集名为《苋园诗简》,苋园是我居住的院子,刚入住时我正患慢性肠胃炎,院子里却野生出一丛丛的马齿苋,查本草得知此物能疗养肠胃,遂隔三差五地取而食之,竟奇迹般地治好了我的病,于是命名院子为“苋园”。苋园几经整饬,现植有杜仲树、玉兰树、枸杞树、香椿树各一,再种上四季时蔬,养些花鸟龟鱼,可谓生机勃勃。

  本诗集从我不同时期的诗作中选出百余首,并附列中华诗词网渔艇丽人、张驰、寒砚、荒漠之旅、亦蕙、一地鸡毛、逗秋雨、诗酒当歌、仲甫、栉风轩等资深诗友的点评,我们都未曾见过面,是诗把我们串联起来,是诗让我们跨越时空而心心相通。我在此表达对中华诗词网及众诗友的深深感谢!

  诗集分书生意气、山水留痕、闲情杂咏和少年梦语四个板块,诗词按主题分类。少年梦语为少时所作,多处不符合格律,但珍重少年时的满腔真情,姑且收入。

  谨以此书受教于天下文友!
  
  景三郎
 2007年2月14日于苋园书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