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瞭解、认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富矿”。岭南的民俗根在中原,但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独树一帜,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更科学地发掘本土的民俗文化资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需要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携手推进。基于这种想法,谨以本文略述浅见。

  一、解读与辨析:民俗文化基因

  (一)要正确解读民俗文化的“DNA”[陈正平:《与时俱进: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7期。]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习俗为主体、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与一定民族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制度礼仪相融合的文化现象。纵观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渊远流长,世代相传、生生不息,透过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礼俗、宗教信仰,我们到处可以体察其形影相随的踪迹。民俗对不少人来说,是既熟悉又不够熟悉的事物。所谓熟悉,是指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生活在民俗当中,许多人对除夕团圆、清明扫墓、端午赛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民间习俗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了。说不够熟悉,是指不少人对潜藏在民俗背后的文化意藴,未必真正瞭解或理解。比如,我们经常在节日当中燃放鞭炮,但是,除了营造喜庆气氛外,在不同场合下,这种行为究竟还有哪些具体的含义,其由来和发展是怎么样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一说清楚的。不仅在同一民族之中的个体之间存在认知的差异,在不同民族之间,民情风俗方面存在的差异也就更多了。在我国的云南省,据说纳西族人择偶的审美标准是“以胖为美、以黑为贵”,这和汉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传统择偶标准迥然不同。另外,既使在汉族这一群体,由于东西南北的地域差别以及生活条件不同,民俗的形态也是多姿多彩。可见,要发掘民俗文化资源,除了需要比较同一民族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民俗特质外,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穿透表象,深入解读和剖析深嵌于民俗之中的文化基因。

  民俗文化的“DNA”——基因,是在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一定作用下形成的,它是民俗文化细胞构成的基质,是民俗文化生长和衍化的基础,是最能反映民俗文化本质的核心元素,是我们打开民俗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诚如叶春生教授所言:“富有超越传统导向的人文潜质,适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加上濒临西化袭来的前沿阵地,广州之年俗,亦在传统中求新变。欢乐、祥和、亲情、孝道,是其文化的核心”。[叶春生:《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这里所说的欢乐、祥和、亲情、孝道等,正是民俗文化中的DNA——基因,而这些基因又由于时代的变化,既保留了传统的特性,又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元素。辩证地认识这一点很有必要。我国有56个民族,通过对中华民俗文化DNA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研究思考,有助于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开发龢利用好民俗文化的宝藏,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二)要善于提取民俗文化DNA的良性基质

  如同每个人的自然生命体中存在着良性基因和非良性基因那样,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延续文化的活体,也在文化的代际交替和传递中,承接了良莠相杂的基因。其中良性基因对于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健康成长以至社会的文明进步,往往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非良性的基因则通常起到反向的阻碍作用。例如,除夕放爆竹的民俗,既包含辞旧迎新、普天同庆、合家团圆、祈吉纳福的意愿,也有驱鬼辟邪的心理,还有恭迎天地诸神的动机;又如,中华民俗中崇龙、尊龙、爱龙的“龙”文化,既有熔铸群体意念和族缘关系的民族认同,有伦理纲常的遗风,有蕲求风调雨顺的寄托,更有集娱乐喜庆、竞技、健身于一体的功能;再如,我国的民间灯俗和灯彩艺术,在其演化过程中,不断与本土的古典文化艺术相结合,将诗文书画融为一体,既在审美情趣和延续传统的象征、寓意的表现形式方面得到加强,也保留了作为宗教活动道具和神仙信仰载体的某些功能。

  具体到广州的一些民俗来说,无论是南海神庙的“菠萝诞”或者是在广州曾盛极一时的“郑仙诞”,都需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待之。“菠萝诞”的民俗活动由于得到政府龢民间的重视,为许多人所知,这里恕不赘述,着重谈谈“郑仙诞”。广州的“郑仙诞”,又称“白云诞”。郑仙即先秦方士郑安期,郑安期曾在广州白云山一带行医卖药,传说某年瘟疫流行,为了拯救民众,郑在山上采仙草九节菖蒲时失足坠崖,驾鹤成仙,(另一传说是秦始皇闻知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的九菖蒲能治絶症,命其采纳供奉,郑仙不从,于蒲涧跳崖,乘仙鹤飞升),出于对郑安期的感激和敬仰,人们在其飞升处建了“郑仙祠”,又以飞升之日为“郑仙诞”,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登山拜祭,同时采集菖蒲、涧中沐浴、祈求身体强健,这些活动逐步演化成广州地区的一个重要民俗[徐燕琳:《从郑仙诞到广州重阳登高——兼谈传统民俗的现代化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从这一民俗的文化内涵看,既有神仙崇拜的意藴,又有尊民爱民、不事权贵、尚节守洁、匡扶正气的敬仰,还有强身健体的追求。据瞭解,直至清末,“郑仙诞”的活动都十分风盛,后因战乱和历史的原因,“郑仙祠”被毁,部分古迹年久湮灭,这一风俗逐渐衰落[叶春生:《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文革”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更几近絶迹。近年来,有的社会人士和企业呼吁,要求在政府的支持下恢复这一民俗活动。我认为,若要恢复,则需在政府和社会力量有序地合作下,正视其中的积极因素,趋利避害地发掘这类文化资源,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地文化和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我们在开发龢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之时,应以马克思的文化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龢民族文化为目标,秉持科学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宽广的眼界、缜密细致的工作,认真提取民俗文化的精华和良性基因,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提升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为繁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努力。

  (三)要关注民俗文化的基因变异

  我国正处在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思想文化相对单一走向多元幷存、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转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这种变化对民俗文化基因的变异,产生了催化作用。例如,在一些地方,宗亲活动变成宗族控制,婚事丧事变成财富比拼,修族谱建新庙变成圈钱幌子,占卜算命跳神驱鬼成为时尚,麻将馆棋牌室成了赌海沉浮的“乐土”,网上恶骂成为一些网虫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情形,构成了另类的、扭曲的现代城乡民俗图景。鉴此,我们要辨风正俗,清本正源,动员和组织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纠正民俗文化现代转型中的偏向,消除文化基因变异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净化与再生,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开发与传续:民俗文化资源

  (一)构筑符合时代需要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提取民俗文化的良性基因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根本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务必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民俗文化资源体系。这个体系愈科学、愈合理,就愈能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充分的资源保证。因此,这个体系理当是一个珍藏甚丰、宏博壮观、有序开发的资源宝库。对它的轮廓大致可以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从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民族性来看。民俗处于人类意识文化的底层,它是民族文化最牢固的部分和主要内容[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05年第5期。],是一个民族的“根”。由此推知,最能突显民族性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资源体系中的基础结构。离开了民俗文化的底托,民族文化就失去应有的支撑。民族传统较多沉积在作为文化底层的民俗当中。民俗在民族文化中具有最稳定的属性。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构筑上,应与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的素质相适应,首先在能够体现民族慧根、民族气派、民族风格、民族心理、民族德性、民族主流价值取向的领域重点开拓,重点开新,如果这个基础工程打好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会有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其次,从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来看。民俗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它带有人化的烙印,具有主观色彩。因此,如果说,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有科学规程,需要清洁利用。那么,对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要立足于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净化运用。理由是,民俗文化资源良莠共存,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当然不能囫囵吞枣。为此,构建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一个核心工程就是科学地筛选、提取文化精华,趋利避害。那么,如何把握这种取舍资源的科学标准呢?我认为,从思想的层面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从生活的层面讲,是否有利于倡导、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娱乐的层面讲,是否有利于愉悦身心、调节情感。 从这些方面着眼,提取民俗文化资源精粹,应深入思考三个问题:1.哪些资源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现代化?2.哪些资源有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所今天追求的现代化?3.哪些资源无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所今天追求的现代化?对于“有利的”,要科学整合,盘活用好。对于“有害的”,特别是可能带来文化污染的能源,要剔除糟粕,化害为宝。对于“无害”的,法律与道德不禁止的,则需宽容待之,静观其变,以观后效,理性调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明显有利和有害的文化资源,通常比较容易鉴别,但对于无害的、鱼龙混杂的,往往不容易辨析,而需要有正确的立场、科学的方法、精细的工作,方能得出客观的判断。为此,我们要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研究、整理,把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有序开发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再次,从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大众性来看。民俗文化的根在民间,民俗文化很大程度是“草根文化”。不少高雅文化、精英文化是从民俗文化吸取营养,甚至脱胎出来的。例如,没有原生态的劳动乐曲就不会有后来的宫廷音乐。实践证明,人民大众既是民俗文化的建设主体,也是民俗文化成果的受用主体。因此从价值指向来讲,无论民俗文化的有形资源或者无形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都要贴近人民大众,从而体现出大众性。人民大众在民俗文化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藴藏了巨大的创造力,他们同时在民俗文化资源的消费和保护方面,表现出强劲的需求。于是,我们应该因势利导,使更多优秀的、为老百姓所青睐的民俗文化资源“藏富于民”、用之于民。

  (二)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今天,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人们的认识已今非昔比。但是,在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还需要大大前进一步。具体的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着力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民俗文化资源生态圈中,既有以精神文化为存在形式的无形资源,又有以物质文化为存在形式的有形资源,还有以制度文化为存在形式的第三形态资源。在这些资源当中,有的可以再生,有的则不可再生。例如,有的以自然文化遗产存在的民俗文化资源,一旦被毁,就不可再生,一些珍贵的文化也是如此。另外,即使是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如果不重视保护和抢救,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被湮没。被人们称为“音乐活化石”的云南丽江留存至今的唐宋古乐,正是通过政府龢民间的共同努力得以延续的例证。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一定要处理好开发龢利用的关系。要在保护中有序开发,在开发中促进保护。对于未采取相应举措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宁肯暂缓开发,直至条件具备再行开发。总之,要从完善立法和提高执行力入手,真正扭转“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

  二是传统与时尚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民俗是历史,是传统;时尚是现代,是当代潮流;时尚与传统是矛盾的。[邵长波:《新民俗文化现象解析》〔J〕,《中国电视》,2006年第43期。]我认为,民俗是活体的历史,是行动中的历史,是走进现代的历史,是不断更新传统的历史。现代的资信手段和传播技术,是最时尚的东西。但是,它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是可以相容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是民俗传统和现代电视媒介结合的有益尝试,它突破了传统交往的方式,把东南西北、海内海外的华人联系在一起,共庆团圆。别开生面的新民俗形式,使民俗文化的发展得到延伸,使民族认同感得到增强,看“春晚”节目成为除夕夜链接家家户户共庆团圆的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近几年在民间甚为流行的手机“短信问候”、“电子贺卡”等,也是古老的礼仪风俗穿上了现代的新装,为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和智力支持。因此,我们要善于在传统与时尚之间找到新的链接点,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是投入与节约的关系。目前,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一般是从经济意义上来理解。其实,如果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来思考,也许会有新的感悟。例如,有的地方,当事人通过大手笔、高密度的投入来策划组织兴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建庙造神运动”,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令人叹为观止。诚然,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修葺、新建宗教场所或设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一个十分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倘若过度的投入,尤其是基于商业动机或显示政绩的高投入,就值得质疑了。经济学有一句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名言:“资源总是稀缺的”。意思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合理配置。我觉得,在民俗文化资源的投入上,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无度挥霍。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投入最需要的地方,有一个资源使用结构性优化的问题。如何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达到最优,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也需要考量。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是经济生活独有的概念和专利,同样适用于民俗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与投入。与经济生活相似,文化的基本建设也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尝试在城乡一定的地域单元适度划分主体功能区,在文化基本建设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和可行性,分别采取“促进开发”、“有限开发”、“禁止开发”等差别性政策。例如,对于一些宗教信仰世俗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宗教文化政策的实施上,是不能等同于其他地方的。

  三、承载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深刻认识民俗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价值,使之成为延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大量的民俗活动与文化遗产中,记録和保存着中华文化的众多思想瑰宝。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在民俗文化的历史长廊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传统的思想道德,正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发扬光大的。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另一方面,要以岁时节日、娱乐礼俗、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民情风俗为载体,把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续民俗文化更紧密、更巧妙、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二)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传媒、社会组织、各级政府在传播民俗文化龢民族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使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必须从全局着眼,从各方入手,从基础做起。家庭是人生接受民俗文化洗礼和浸润的第一站,家庭初始教育对每个人的影响,对性格涵养的塑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学校是人们进一步学习、瞭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加油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摇篮,在这个阶段,应重点加强对民俗文化龢民族文化精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各种媒体尤其大众传媒,是实现民俗社会化、文明现代化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利用传媒的功能,促进民俗龢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的成功转型,为创造文明进步的新民俗鸣锣开道。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与民间、民众、民俗有天然的亲和力,应通过有序的方式,推动这些组织与政府的良好合作,以善治的氛围,积极的姿态,为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各级政府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导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和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更多的文化成果。

  (陈伟,系广州行政学院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