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主流经济学家最近有点烦

  2005年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多事之秋。自顾雏军事败被拘后,来自民众和网络的批评和指责,铺天盖地。郎顾之争时曾风光无限、力挺国企改革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刹时销声匿迹,集体失声。显然,他们陷入了“社会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实践严重不符的尴尬境地。日前,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更抛出惊人之语:认为国内合格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

  丁学良认为在过去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些利益集团已经建立起来,经济学家因对政府决策有独特的影响力而成为耀眼的明星。但丁认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把太多的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他表示,中国絶大多数所谓的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和西方国家银行里的经济分析师比较相像,他们一心为利益集团代言,只是水平还不如他们。而国外最好的经济学家都在做研究。丁更说出一句让国内主流经济学家一辈子都不能原谅他的话:“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呜呼!幸好还有五个,不是一个都没有。研究生做不了,本科生总凑合吧。顺便说一句,民意调查显示,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中国经济学家,目前仅有两人。一个是郎咸平(31%),另一个是吴敬琏(198%)。

  凭心而论,国家养起来的经济学家为政府利益集团说话,也在情在理。关键是经济学家应该恪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比一般人更被赋予独立人格、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不能说谁给钱多,就为谁评功摆好;谁开罪了他,就公报私仇,不讲真话,进而对整个大势产生误导。其实,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圈子里,也一定有不同之音。问题是,敢于公开挑战主流经济学派理论基础和点名批评主流经济学家普遍道德伦丧的,为什么都是境外的中国学者?前一个是郎咸平,现在是丁学良。

  “集体失语”极不正常。它比“学术内讧”还糟糕100倍

  2005年11月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