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采前会上,杨总在强调加强新闻采访的话题时,责令考评室:要恢复走漏新闻扣分制度。
走漏新闻,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属于一级生产事故。它对一张报纸的品牌伤害,无法用日月来弥补。事后亡羊补牢或耍小聪明,只会给赢家增添笑柄。走漏新闻,如果是经常性发生,读者会认定团队综合素质有问题,对手会怀疑决策者另有所图故意而为。如今的媒体理念,无论怎样标新立异都好,最终落眼点还是取决于看报人的意愿。如果多数人想看到的最新消息你经常性没有,或是没有人家的新闻多,没有人家的快,不消几天,“多数人”就会形成品牌既定倾向,进而无限辐射开去。而在中国,不改名,要说服消费者改变先前的主意是很难的。所以,人们都无一例外选择弃旧创新的策略。可报纸不是白酒,它遵循品牌规律,却不适合品牌战术。
走漏新闻对报社无形资产的杀伤力,又像禽流感和新城疫,只有预防没法治愈。漏一条,就伤一次,病一只,就死一群。就算你罚了也于事无补,何况不知从何时开始,连罚都免了。现在重提旧典,表明“报纸没人看,疑源在此”已被默认。
走漏新闻除了重在预防(在新闻价值观和人头选择上下功夫),剩下就看考评室是如何执罚了。像交警一样,扣分多少与违章轻重应成正比。如果路边停车扣满12分,高速公路上逆行才扣1分,这位阿Sir可能就要被人投诉下岗了
2005年7月13日
![](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