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贪官应判他贫穷



  美国有个叫希克奈迪的法官,因常有“怪异判罚”而闻名。最近,他判罚三个嫖客,身着小鸡装束,手举“我们的城市没有‘养鸡场”(妓院别称)的标语牌,站街3小时,接受过往行人车辆注目礼。当然,嫖客也可选择入狱30天。类似的判罚杰作,还有2005年判令一名26岁女子雪夜在郊外树林孤独捱冻一晚,因为她遗弃了35只小猫。希克奈迪是想让她亲身体会一下被遗弃动物的痛苦。一个骂警官为猪的男子,被判在猪圈里罚站两小时与猪为伴;一个故意扎校车轮胎为乐的捣蛋生,被判罚无偿给夏令营的低年级学生送野餐。希克奈迪认为,罪犯是循例入狱还是接受另类罚役,可以自由做出选择。而事实上,他们大都选择了对罪犯本人和社会效果更好的后者。对政府来说,是让他们针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为社区服务,还是花费公帑把他们关起来好吃懒做,利弊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这位怪异法官的做法并无多少新意,无非是以罪谢罪,罪罪相扺,相当于人类原始贸易中的以物易物。但原始办法在现代社会却往往有周而复始的奇效。现代法律,繁文缛节,滴水不漏,却离人心启始动机越来越远,故而惩戒效果日渐式微。如何从犯罪本源上想办法防止重复犯罪,这种以罪谢罪的原始判罚当值我国法官一效:嫖客到医学院做课堂人体道具,妓女去美院画廊当裸女模特,小偷捐献手指手掌为需要者服务,恶性杀人犯做军事和警务练习的活靶,贪官到造币厂当一世工人,永远没有工资…… 

  

   (2007年8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