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党代会期间张榜欠税大户黑名单,好!
昨天(5月23日)《南方日报》C01和《广州日报》A11刊出广州市地税局公布的今年第一号欠税公告。欠税200万元以上的35家企业上了黑名单,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安装企业为欠税大户,共有20家,占被公告企业的七成。名噪一时的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欠税7400多万,名列榜首。欠税200万元以下的还有20家企业,将由区一级地税局公告。
张榜欠税黑名单,不早不晚偏偏选在省党代会期间,不能完全说是巧合。况且,省市两家党报不约而同选在这天亮剑,背后定有其因。按说,会前三番五次有过“交代”:血腥、负面、低级趣味的东西,不登、少登,必须登的一定要请示上级。把这么多的企业搬上耻辱台,其中有些欠税老总说不定还是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党代表、座上客呢。这种足以定性为“负”的新闻,党报老总不可能没有职业警觉。可这篇“负闻”还是在党代会期间登了,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媒体历来定性为党的“喉舌”,但如今因为要走市场化道路,自己养活自己,渐渐地也开始变了。一方面似乎要承担起舆论监督的职能,开始为百姓讲话,以聚集人气;另方面对养活自己的广告大户和输奶商企,奴颜媚骨,言听计从。可不管怎样,媒体说话,永远无法越过权力这道樊篱。具体说,中央的报纸,省、市的报纸,只能在中央、省、市权力范围内活动,不能、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媒体的所谓“自由度”和“独立客观立场”,虽然比改革开放前进步多了,但说到底,这种进步也许只是给文明世界看看的,也可能只是一方在任权力默许的。媒体的所谓监督,更多透出的是权力和意志的影子。媒体的过激行为,随时会被权力通过人事变动而得到有效矫正。
与此同时,因为社会的不公和官场的腐败,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严峻的形势需要藉助媒体对此大张挞伐。而一旦媒体的监督由浅入深,触及到权贵者的个人利益或其代表的利益集团时,戛然而止就在意料之中了。所以说,媒体的蜻蜓点水,或说浅尝辄止,与其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如说只是做出一种姿态,提醒人们还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器存在。媒体在经挫历折中,也摸透了权力的脾气和性格,双方不知不觉也产生了某种默契,变得格外圆滑世故起来。该批评揭露的稿子,视对方情形如何,可发可不发:该第一时间见报的新闻,看对自己和上级有无利弊,可刊可不刊。总之,既想做老百姓的代言人,匡扶正义,又想长久享受权力的福荫,颐指气使。这种政治上隶属权力、经济上自负盈亏的媒体监督,又怎会成为真正有效的监督呢?
回到原来的话题,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原因,让欠税大户在报纸上曝光,这种监督,有利政府,也是媒体的义务,总不会错!这些欠税企业多是国营企业,故意违法性质恶劣,其法人如同在押罪犯潜逃,在国外是要判重刑治罪的。而在国内,媒体受命登个报而已,已很了不起!
(2007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