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民生“两会”刚开过利益代言又反扑
“两会”快结束的时候,因为不赞成春运火车票不涨价被骂得千疮百孔的吴敬琏,突然联名27委员向大会提议“取消利息税”。在关键的时候,这样一份受到亿万人瞩目的重量型议案,又是由公认主流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不仅深得民心,也为他自己挽回了民意。
2007年的“两会”,被喻为民生的“两会”。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总理会前发表的两篇署名文章,到代表委员提交的提案议案,凡是涉及教育、医药、住房等几大民生内容的,都被媒体空前地置于一版或头条导读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不管收入多少、一刀切征收20%的“利息税”,被坊间普遍认为对调节贫富差别完全无效而倍受话诟。此议案提出次日,央行与会代表委员随即表示原则上同意,并认为有实现可能。岂料今天(4月23日)《新快报》A10发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文章,言“利息税不能随意取消”,并附上三个理由。总之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利息税,利息税我国应该收,应该变取消为完善云云。
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特别是专家学者之间产生完全对立的看法,不足为奇。奇的是,专家学者对所争的“问题”本身究竟合不合理,在他们的心里往往是很一致的。而之所以表面上引起争论,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左右,会直接影响、触及到他们各自的利益。因此,在他们面对公众发言的时候,不排除是在违心地讲话。其实,这几年老百姓也慢慢琢磨出来了:现实中很难找到为自己说话的知识分子。那些个专家学者,要不是为权利说话,要不就为经济利益说话。就算好不容易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为穷人说了几句话,也是暂时利用了穷人的话语声势、最终还是为了增进他们本身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而非穷人的利益。这位何副所长之言,就是典型的在为权利和经济利益说话。因为他说的几样“大道理”,毫无新意,是人都知,也是当初立税人坚持的。就算理论上、长远上看,有几分道理,可当把这些“道理”同眼前取消利息税所得到的种种好处比较一下,得失利弊权衡一下,就可明白:取消利息税或至少降低利息税,当前肯定是利大于弊!
如果说经济学家不必迎合公众的需要和情绪是理性的,那么,当公众意识到经济学家不再代表公共利益发言愤而表达不满,则是感性十足的。
(2007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