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官员卸任 话风陡变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频调省部级官员,精简党委副职,最近又调换了六省、直辖市纪委书记。更多“够钟”高官从现任岗位上退居“二线”。然而中国的卸任官员具有中国特色,他们并未完全归隐田园,相反仍在发挥“余热”,对其曾管辖的行业之影响力,更不能小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卸任官员总是“语出惊人”。比如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痛斥教育问题,坦言“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中组部前部长张全景痛斥官多为患,称“现在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痛斥医疗问题,认为“医疗服务缺乏公平与公正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最近,国家统计局前副局长贺铿又痛斥住房问题,“若不解决房地产市场中的官商勾结,所有的宏观调控都收效甚微”。

  这些话一针见血,干脆利落,真是说到老百姓心窝里了,也必然引起社会有识之士的共鸣。只可惜说话人在任时不会这样讲。不过,也有例外。现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最近就说过“地方政府不配合,房产调控政策难见效”这样的话。而汪部长的这番话,缘于建设部等10部门最近对11个省(区、市)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发现,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还有65%的地级以上城市、91.1%的县级城市未公布住房建设规划。这使得国务院规定的住房建设规划上报的截止时间,不得不推迟到12月20日。

  为什么官员卸任,讲话就比较具体、容易接近问题真相呢?答案不言而喻。近日一项专题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列于前三甲的,恰恰是被百姓誉为“新三座大山”的房地产、医疗卫生和教育。说明卸任官员所言并非逞黄忠之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时公布的一项科普所举办的调查显示:教师、科学家和医生,在公众心目中的声望最高。民众如此“出尔反尔”、在任官员为何守口如瓶?一定是拥有惟一解释权的各级地方政府,介入了“三甲行业”的整个过程。  

  

  (2006年12月6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