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好文在禁令前见报
媒体是高风险行业。骁勇者艺高人胆大,凭藉一手“擦边球”功夫,专挑“幕间休场”空档,发前卫事,刊另类闻,因而一蹴而就,山峰渐起。然一旦出了事,烟飞灰灭,鸡飞蛋打,损失的岂止是金钱?故保险公司一概拒保意识形态产品。“风险与机遇幷存”,对国内新闻行业来说,应改为“风险决定于运气”。官方无暇顾及时,你就是连走几回钢丝,只听掌声,不闻雷声;反之,你依仗平日里上下铺垫、基石稳固,准备了好长时间功课的独家推出,没准儿就卡在哪个关节,又刚巧撞上在行又在位者的气头上,于是一杆子打落一船人,发了是罪证,没发也白做,总之该着你倒霉!
禁令是个好玩艺儿。换个思路,它是鉴别冷热新闻的一张试纸,是评判新闻从业者良知和责任感的一份报告,是反映人民大众当下关心度排行的一纸鉴定书,是探测官方默许度底线的一杆风向标。
今天(6月13日)《南方日报》C04版“父亲设定课程 女儿在家上小学”,就是这样一篇禁令随时可能接踵而至的险文。新闻立题抓得刁,家长心声吃得牢,未来走向看得早。现在适龄儿童不上学,出现两种极端原因:一个贫穷上不起学,二是觉醒的家长、个性的学生看不起学校。前一种事关国家政策规划,后一种却是任谁也管不着。这种情况,随着今后几年孩子逐渐长大与传统学校的学生差别日益明显,会有样学样,愈演愈烈,并最终因“动摇国家教育体制”而惊动上峰。别看现在只是个别成功人士就子女教育选择权的个别行为,可一旦越来越多、特别是被新一代有过中西方教育经历比较的家长所认同,便完全有可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地遵行照做!与此同时,是全社会对扼杀个性培养的现行应试教育的整体抛弃。而站在官方的立场上,这还了得?
近几年,家长因讨厌学校千篇一律的应试教育,而将孩子毅然带回家中自己教的例子,不在少数。北京的郑渊洁,郑州的杨少江,还有这次深圳的王洁。值得提醒的是,他们不过是因为自己比较成功,比较在行,才会因倒行逆施的教子法而被媒体注意、被公众所知。而那些不如他们出名,其实已经这样做了、早就这样做了的家长,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却并不知道。随便举一例,我在四川隆昌一个小地方的朋友,一位普通的公安派出所民警,十年前,居然就懂得把自己的独生儿子硬生生从中学拉回家,自己请人教了六年!当时我还非常不解,对朋友说了很多劝阻的话。后来得知他的儿子,非常懂事,在家废寝忘食,通读百书,还练就一身好武功,高考时竟然考瞭高分,位居全县三甲之列。
“父”文主角,面对记者的尖鋭提问,讲了一大通肯定现行教育的圆滑之语,但仍不足以他的一个撤女行动戮穿得更彻底!既然那么好,那么理想,干嘛要让女儿回家呢?让女儿回家自己教,意味着对学校教育的强烈不满,已经忍无可忍冲突到采取行动了。这种愤怒岂是连篇累牍的理性之辞所能掩盖?感谢撰写“父”文的记者和刊发“父”文的编辑,保留了王洁表达真情实感的大量原始文字,这些闪烁着真理之光的话语,必能产生新闻效应,唤起共鸣心声:
“我认为现在的教育方法要改革,但千改万改还是离不开升学率”。
“‘现代型人才’要有下面这些能力。一是创造力,中国这一百年没有出现过一些大师级的人物,是因为现行的教育体制将一些有个性的人才抹杀了;二是活动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三是具有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品质,就是知道怎样能获得快乐。这点最重要”。
“教育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把人的潜力触发、释放出来。特别早期教育”。
“(我的孩子)儿童天性保持得很好,没有压抑,比较乐观、自信,少有委屈,遇到批评和讥笑,看得很开”。
(2006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