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今天介绍树獭,明天是否就该轮到企鹅了?



  谁都知道一周前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校刊登的那则笑话,但因笑话带有明显辱华意味,惹来一片谴责,中国驻新大使馆更就此事向校方郑重交涉,故笑话也就成了是非。这事最后以那惹祸杂志的编辑罗宾逊承诺向中国大使馆发出道歉信告一段落。

  这事回过头来深想下去,后背顿生阵阵寒意。为什么不是伊朗或是别的什么国家的人、而单挑中国人作为“五大必须提防警惕的物种”之一呢?为什么和国人“同享殊荣”的四种动物被确定为猿猴、树獭、企鹅、毒蛇呢?为什么在排序上,作为惟一的人类代表排行居四、被指定在企鹅和毒蛇之间呢?这一切絶非随意使然。选猿猴而非熊猫,选树獭而非考拉,选企鹅而非海豚,选毒蛇而非鳄鱼,一定是为了想突出强调它们同中国人的形似和可比! 猿猴,人类进化最近的一支,智商逼人,样子如人,然而却不是人;树獭,套用昨天(5月21日)《南方都市报》B12版的通版介绍,是貌如鬼魅、动作迟缓世上“最懒的动物”;企鹅(很多人不解,很可爱啊),水里游弋如梭,岸上呆头呆脑,表现反差悬殊,水陆两重天双重兽性;至于毒蛇,就不用说了,那是邪恶的化身、正义的敌人,美女的对立面。笑话的始作俑者无非是想暗示:把这四种动物的可憎性加起来,就等于涵盖一个中国人的丑陋。如果你较真儿,他就说开玩笑;如果你玩笑,他就当你是真! 

  古有“春秋笔法”,今有拟人兽骂。作者之可恶,自不必说,刊者怎么讲都有助纣为虐之嫌。“南都”不该在国人自尊心受辱最敏感的当儿,刊树獭之洋文介,标自辱之联想题。何况《国家地理杂志》电视节目早在两年前就已专题播放过。 

  

  (2006年5月2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