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骑楼文化:西关建筑群像的特色研究




  美国著名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面貌、街道的景观,经过日月的洗礼和世代人民的刻画有了其独特的形式、内涵和肌理,传统的历史街区为人们提供了“心理定位”的线索,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广州在近代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下创造出的一支奇葩——骑楼,在城市的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该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和地域特征的建筑形式。清代诗人王拭有诗赞:“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廊路路通;絶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登履学坡翁。”广州骑楼在经历了形成、发展、衰退的漫长历程后,痴心不改的,是它的美丽如昨;惊人耳目的,是它的春姿绽放。

  有道是,岭南文化看广府,广府文化看西关。西关自古就是广州风物荟萃之地,它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历久弥新、流动鲜活的广州民俗风情画卷,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孕育了融汇东西、独具风格的“西关文化”。西关,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始祖的最初登陆地、中西美食的聚集地,更是中外贸易的著名港口和商品的集散地、欧美建筑的荟萃地。          

  西关骑楼商业街兴起于近代西关繁荣的商贸,根植于浓郁的西关市井生活,活跃了西关的商贸文化、繁荣了西关的饮食文化、拓展了西关的人居文化。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涂抹着近代斑驳陆离的殖民色彩,精致堂皇,装载着许多意味深长的历史典故,附托着沉沉的历史的链环,人情百味,正如西关饮食一样——生猛鲜活,清淡适口。

  一、 西关骑楼建筑的源流形态

  对于骑楼建筑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南方多雨炎热地区临街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故曰‘骑楼’”。因此,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骑楼是限定街道、组织步行的一种特殊的沿街建筑组合方式,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街道人行空间与沿街建筑的组织形式,而非建筑单体形式上的差异,骑楼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其形成的整体连续、舒适、遮阳、蔽雨的城市步行商业空间。

  (一)西关骑楼建筑的源流

  在近代社会“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广州迅速地调整了情感与理性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架构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中西交汇的新文化架构,对西方建筑也经历了由排斥、观望到吸收、融合的历史过程。二十世纪初,岭南建筑师们把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式(arcade)和岭南传统建筑有机结合起来,演变成这种具有浓郁的岭南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的骑楼建筑。由于骑楼街可让行人在其间行走时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骑楼内的店铺可以借用柱廊空间,便于敞开铺面、陈列商品以招徕顾客,在民间的驱动和政府的大力推广下,这种建筑形式一时风行全城,并逐渐成为近代广州商业街道的主要模式。

  西关濒临珠江古岸,据说宋朝时古印度高僧达摩禅师曾于今下九路附近的绣衣坊码头登岸,并从此开始了禅教在中国扎根发展的征程,而水上丝绸之路据传也是从这里通往世界的。沧海桑田,随着珠江水道的南移,下九路之南建造了著名的接待来华使节的“怀远驿”,驿馆周围就逐渐有了各式店铺。据考,西关最早的商业区绣衣坊,至明代发展成为西关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19个“甫”。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等原来都不叫“路”,而是叫“甫”。1995年,这条千米长的上下九路被辟为广州首条商业步行街,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拜访之地,第二年就以“西关商廊”之名被评为“广州10大旅游美景”之一,“老”街一展新容,自此声名鹊起。

  浓厚的西关市井风情,是构成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独特魅力不可或缺的内容,而绵亘不絶的骑楼建筑,则是构成广州西关繁华兴盛的商业街区景观的重要因素。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恩宁路及其周边老巷在内的商住聚集区构成一条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商业步行街。在西关商业区内,骑楼建筑唱了主角。1200多米的街道上,有骑楼式建筑238间。

  西关骑楼不仅很好地契合了广州的气候,“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也完美地体现了宜商宜居的社会适应性。西关人重商的历史传统不仅使骑楼街区成为西关人生活的基层组织形态,也是最为生动的商业空间。骑楼横空出世、连绵不断的敞廊把各个店铺连成一串,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动线”,这条“动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既分且合的街道片段,打造了一个半开敞的商业空间,风雨无阻地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于行走、购物和交际滞留的空间。

  现今,在广州众多的骑楼街中,这种典型骑楼商业街已经为数不多,但上下九的骑楼街几经修葺仍保存完好。今日的西关骑楼商业步行街,铺宇鳞次,街随店延,楼面上各种花鸟人物浮雕在五光十色广告牌的映衬下栩栩如生,嵌着五颜六色玻璃的木雕窗户整齐有序,亦中亦洋,别有一番趣味。

  西关骑楼建筑在营造街区的浓厚商业氛围上功不可没。因此,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骑楼柱廊所带来的庇护与韵律感时,我们更要注意旧城格局中那些老街的肌理,那些骑楼建筑所赖以依附的纵横相陈的短街杂巷。正是在这样的街区中,骑楼建筑给人营造出尺度亲切的购物氛围。

  (二)“西关商廊”的形态特色

  骑楼建筑在近代广州首先兴起并推广,其原因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骑楼自身对岭南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二是政府组织、改良城市结构模式的制度推广,三是趋利、造市、炫奇的民间驱动。这三方面的原因都源于骑楼建筑独特的形态特征。

  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当地的人口、经济、文化等因素,骑楼建筑的形态表现和文化内涵显示出区域差异性,造就了各地区合而不同的骑楼文化。作为骑楼建筑起源地和传播中心的广州西关,其骑楼建筑在形态上完好地保存了体量大、开间多、样式丰富等特点。

  1. 整体连续之建筑群像。

  与许多传统建筑注重单体效果不同,骑楼更为吸引人的是它们连续组合后形成的融丰富个性与整体连续性于一体的街道景观。“街道两侧骑楼式建筑的首层柱廊通过建筑的拼接而串通,形成相对独立的连续线性步行空间,人在其中的活动得以连续顺畅而不受车辆干扰”。

  西关的骑楼建筑密度比较大,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恩宁路形成了一条具有统一的风格尺度的骑楼商业街,形成延绵数里连续动态的城区基调。

  从整体上看,上下九骑楼街的楼顶线条变化多端,有的楼顶矗立着尖顶塔楼,有的正面墙顶挑出拱形雨篷,这些奇特的造型在一条天际线上延伸,层次丰富,为单调、平整的天际线增添了情趣。如果以荔湾广场为分界点,放眼望去,上九路绵延的骑楼群与下九路、第十甫路骑楼群的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上九路骑楼群楼高比较接近,立面色彩以素雅的黄、灰为主,更见古老沧桑的一面;下九路和第十甫路连成一体,风格统一,这里是上下九商业街最繁盛的一段,骑楼楼高差距较大,形成丰富的层次,立面装饰丰富,变化繁多,与店铺多经营服饰鞋帽等的特点相适应,这一段步行街呈现出时尚动感的氛围,立面各具性格的色彩搭配造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走过了摩肩接踵的第十甫路,一踏进恩宁路,“天壤之别”的感觉油然而生。恩宁路的骑楼静静地矗立着,灰色为主色调使整条街区多了份含蓄宁静。这里不喧嚣,不艳丽,却充满了西关人闲淡的生活气息,骑楼下间或有经营五金或小商品的铺面,也是不慌不忙地等待着顾客,似在等待一位老友来说古品茗。

  生存条件的差异并没有破坏上下九商业街的总体氛围尺度,蜿蜒数里的骑楼把他们结成了一个整体,而各路段骑楼街的风格差异满足了人们购物、游憩、探访西关等不同的心理需求。

  2. 中西合璧之立面造型。

  从整体上看,西关骑楼商业街的店铺采用相同高度的地坪,相仿高度的腰线与檐口,外观比较统一,但从单体上看,则栋栋不同,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创作的不拘一格。

  建筑的立面造型在于表达建筑的性格。西关骑楼的沿街立面处理基本分为三段式: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和山花。券廊式样的采用带来立面上的变化。沿街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并出现许多中西合璧的装饰手法,其中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山花和女儿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花窗、砖雕、牌坊等又是广州传统装饰手法。中西文化在骑楼身上和谐共存,水乳交融。

  西关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是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2004年装饰一新的上下九一带骑楼,便是仿照当年的山花设计,有的极具现代感的直线条形,有的加入了西方柱饰,带有欧洲风格,有的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西关骑楼建筑的点睛之笔往往在于檐口上的女儿墙。女儿墙的花式很多,令人目不暇接。

  在西关骑楼建筑的立面处理中,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保留了广州传统民居中最具特色的“满洲窗”这一传统建筑符号。窗的形态造型丰富,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立面构成元素。连绵数十里的连排窗,极富韵律感。窗的充分使用了传统纹饰,如如意纹图案等。这些传统的图案与外来的形式自由地结合在一起,显得意趣盎然,别有风情。

  由此可见,西关骑楼的立面装饰中柔和而又自然地把西方古典建筑元素与中国传统装饰手法结合起来,给人们协调统一的观感,也体现了西关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特点;而对骑楼立面装饰愈发精致的整修,体现了西关人营造良好商业氛围的实用性和营造优美生活环境的享乐性。 

  3. 经济实用之平面布局。

  建筑的平面布局在于表达建筑的功能。骑楼的平面形式源于竹筒屋,竹筒屋是广州最为常见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它的群体组合模式为横向排列,单体建筑模式为纵向发展,因而在城市总体平面布局中,竹筒屋常常以组合体形式表现为“块”的特征。竹筒屋单体建筑面宽窄、进深大,对外封闭,利用开敞的厅堂、天井以及上半段通花的隔断解决通风和采光问题,减少热辐射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内向性的基本特征。竹筒屋顺应了广州人口密度大、地价昂贵,特别是沿街地价高而街内腹地地价低的特点,将住宅向纵深发展。

  骑楼进一步发展了竹筒屋经济实用的特征,将首层辟为商店,充分发挥了城市主干道一侧建筑空间的效率,将二楼的部分“骑”人行道而建,这样,既可以为路人遮阳挡雨及防止阳光直射商店,又可以扩大主人的居住空间,充分发挥每寸土地的利用价值。可以说,骑楼是竹筒屋模式的各种变化中最为经济、实用、科学、合理的一种类型,正是骑楼的经济、实用等特点适应了西关商贸发展的需要,满足了西关人“重商重利”的实用性要求,从而得以大量的采用和发展。

  骑楼下柱廊的“灰色空间”平易近人,是骑楼建筑最为人性化的设计,不仅使街道变得更加有节奏、有层次,而且有丰富的情感内容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使西关在商文化的包围中仍保留了一份闲适、平民化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西关生活情趣得以绵延千古。

  二、西关骑楼建筑的文化特色

  20世纪30年代初,林徽音女士在向十几个国家驻华使节和专业人士开设的中国古典建筑美学讲座中,留下了空谷旷世的精彩之见:“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它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它带着深厚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的的确确,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征程中,当许多气吞山河的历史场景都远逝时,建筑文化如磐石般顽强地挽住了历史沉淀的精神气质和人文底藴。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骑楼建筑的形态特征及功能性,更要深入研究其反映的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骑楼文化。

  广义骑楼是涉及物质、中介和意识三个层面的特定地域建筑,其形式和风格的定型依赖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状况、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西关是老广州的缩影,西关骑楼建筑在广州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也领略融会了广州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和以“利”为重的市井文化特征。

  骑楼建筑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其中突出的是“商”和“住”。西关的骑楼建筑与西关的商贸、饮食、人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骑楼文化具有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与西关饮食文化相得益彰,演绎着别具风情的人居文化。

  (一)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

  明中叶以后,以提供货品为主要目的专业化种植就在广州出现,清初以买卖产品为目的的手工业逐步盛行,“重利”“经世致用”的尚武精神在建筑形制上表现为高密度、立体化、极端经济主义的竹筒屋形式,其规模与当时广州普通市民经济能力相吻合,于是成为传统的民居主体。经商需要“街”,骑楼建筑竹筒式布置充分利用了街区腹地,拉长了街道间的距离,减少街道占地面积,使每户所承担的建设费用降到最少。骑楼在适应商贸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骑楼商业街,不仅仅大大提升了其历史价值,而且活跃了当地商贸文化。随着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传统的商业街增加了新的功能要素,发展为城市游憩商业区(RBD),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

  保继刚,甘萌雨在《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比较研究》一文中指 : RBD作为城市中一种新的功能区已逐渐成为城市新的空间要素,为旅游者、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并成为城市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区域由Stansfield和Rickert在1970年首次以RBD的名称提出。Taylor(1975)将RBD用宾馆和其它各种旅游接待设施在旅游城镇的分布加以定义。Shaw &Williams(1994)从分析城市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入手,认为城市在空间和功能上集中了各种设施和吸引物,布局于最能满足旅游者与当地居民需要的地点上,形成RBD。

  西关骑楼位于广州西关这样的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表现在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上下九RBD,这也是西关骑楼商业街的最大特色。

  上下九依托老城市中心的骑楼商业步行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商业、饮食等游憩功能发达,通过规划更新,融食、住、行、游、娱、购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较好地顺应了不同消费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已经逐渐成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的RBD。

  上下九RBD包括西关的下九路、第十甫路段,全长800多米,现有商铺238间、商家数千户,主要以服饰、精品及鞋类等为主。上下九RBD的商业业态是以零售小百货业为主,融合零售、餐饮、民居、宗教、休闲游憩等各种综合的服务功能,是广州市三大商业重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广州市商业步行街以来,以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享誉中外的荔湾美食、百业俱兴的商业、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藴,成为广州市新十大旅游美景之一——西关商廊。

  骑楼建筑根植于商贸文化,并随着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西关骑楼从骑楼商业街发展到RBD,是其在其演进历程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表现。

  西关骑楼的生命力与西关的商文化理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在西关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重利重商是西关人始终不渝的商业文化理念。骑楼横空出世,不仅隔热防雨,还拓展了主人的居住空间,大大方便了顾客闲人自由行街或购物逛铺,创造更多的商机,骑楼下面的灰色空间,还成为西关人下棋、聊天、喝茶的好去处,这些契合了西关文化注重实用性和享乐性的特点。而西关在长期的对外商贸过程中,形成了开放和兼容的性格特点,能够充分地接受和吸收外来的有益的东西,骑楼建筑既运用传统平面模式和建筑符号,又自然地把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融合进来,符合了西关文化兼容并蓄的社会心理和多维、自然的审美观。

  (二)相得益彰的饮食文化伴侣

  据载,早在秦汉以前,西关先民崇尚杂食,而秦汉以后,汉人南迁,将中原的饮食文化与广州土著的饮食风尚相结合,扬弃了杂芜不良之风,保存了“生猛鲜活,清淡适口”的本质特色,奠定了西关饮食文化的品位。清末民初,西关饮食更趋南北兼收,中西融洽,日益形成了活色生香的食文化。

  上下九骑楼商业街不仅融汇了西关活色生香的传统小食,还聚集了一批悠远绵长的老字号茶楼,骑楼商业街与西关饮食相依相存,为西关饮食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1. 骑楼街演绎活色生香的传统饮食文化。

  西关曾富甲一方,所以在饮食文化上也力求精致,一般统称主菜之外的食物为小食,亦即是平民才会享用的登不了大雅之堂的食品。西关小食却追求品种繁多、味道独特的境界。如早餐所食用的粥品就有及第粥、艇仔粥等近十款,油炸类的有咸煎饼、油条等,更有猪肠粉、松糕、萝卜糕等;午餐多以面食和粉食为主,云吞面、牛腩粉、过桥米线等;夜宵则是白粥、炒粉、糖水等。

  来到上下九步行街,才会对“食在广州,味在西关”这句俗语有所瞭解。除了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美食竞香的老字号传统茶楼外,上下九骑楼商业街一带还聚集了广州著名的牛杂店、果汁铺,还有供应粥、粉、面、奶茶等小吃的茶餐厅,更有老广州风格的小吃和点心。仁信的双皮奶、顺记椰子雪糕、萨堂记的萨其马、陈添记的招牌小吃爽鱼皮、开记的甜品、银记的拉肠、街边小车的牛杂、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等等,应有尽有,通常是小小的店铺挤满了人,找不到座位。不过不要紧,那么多的店铺,走过一家换一家,家家风味不同。一碗粥面、两款点心,三杯淡茶,再闲谈慢品中享受老广州人最惬意的时光。

  西关的传统饮食的精美一方面带给人西关昔日富丽堂皇的联想,一方面也反映出西关人精致认真的生活理念,蒸、烹、煮、烧出的不仅是食物的鲜美之味,也是生活的甘醇芬芳。

  2. 骑楼上品茗悠远绵长的茶楼文化。

  广东人爱饮茶,如果愿意的话,广州人可以一整天都泡在茶楼里,就像有人说得那个笑话一样,早上五点半到十一点是喝早茶和吃早餐的时间,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是吃午饭,两点半到六点喝下午茶,六点到九点吃晚饭,九点到十二点喝夜茶,十二点到凌晨三点是吃夜宵。当然没有人这样从早吃到晚,茶楼的这种营业时间只是实实在在方便了广州人。

  广州人从小坐惯了茶楼,现在还是一如既往、执着憨厚地去喝茶,一边坐在陶陶居一边说曾经一度这里以白云山的九龙泉水泡茶招徕客人,或一边坐在莲香楼吃着碗里的云吞面一边说过去一两面团切成32块云吞皮,或一边挟其广州酒家碟子里的白切鸡一边说从前的落地鸡更有鸡味……带着淡漠的神情。没有人会提到气氛。茶楼里混混杂杂的声音丝毫不影响饮茶的兴致。

  饮茶是广州人生存的一部分内容,在西关这样的老城区,饮茶的传统更是悠远绵长。漫步在上下九步行街,不经意地一抬头,你可能就会与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这些“原汁原味”的老字号茶楼不期而遇,那些经典的骑楼,历经风雨沧桑,今天看起来虽不高大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仿佛在诉说着传统粤商的经营理念。

  现今,西关骑楼商业区的传统老字号茶楼建筑都顺应市场的发展,将临街立面装饰得色彩明艳、情调斑斓,那些多姿多彩的装潢图案既运用了传统的灰塑技艺,又融合了西方古典柱式、玫瑰窗、女儿墙等建筑符号,既曼妙传神地涂抹着浓郁的民俗风采,又炫示着华丽而典雅的浪漫情调。

  ★“乐也陶陶”陶陶居。

  第十甫路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物,门楣上“陶陶居”三个黑漆金字雄浑饱满,寓意来此品茗,“乐也陶陶”,乃著名学者康有为所书。陶陶居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身是一间名叫“霜华书院”的私人书院。据说康有为在1888年第一次公车上书失败后返粤,于1891年在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学馆讲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撰写变法理论,力图以教育兴国,培养和造就维新骨干。其间他常与朋友们到陶陶居饮茶品茗,当时陶陶居老板黄静波慕名力邀康为其题写“陶陶居”三字招牌。它令陶陶居在饮食佳肴的美味里平添了书墨的儒香与文豪的雅气,更是声名远播。日后漫长的岁月里,陶陶居似乎下意识地秉承了茶楼行业陈设风雅的人文传统,以它温馨怡然的氛围吸引了当年声名显赫的文豪骚客们。鲁迅、许广平、巴金以及粤剧名伶薛觉先、白驹荣等,都曾是陶陶居的座上客。

  陶陶居改建后室内装修精美典雅,别具匠心,四壁悬挂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室内设置的七彩玻璃屏风上刻以诗画,保留了昔日雅情文兴的传统,更显自身的特色及个性韵味。

  ★“原汁原味”莲香楼。

  古色古香的莲香楼,是广州最具传统特色的茶楼之一,与陶陶居斜对面而居。每年的中秋佳节之际,莲香楼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鱼龙人阵,个中缘由显而易见——若吃不上天底下享誉“莲蓉第一家”的莲蓉月饼,地地道道的老广州们便遗憾地以为这个中秋,月亮虽看上去又明又圆,可惜月饼总没有“原汁原味”。

  莲香楼原名连香楼,清宣统年间,有位叫陈如岳的大学士在连香楼品着莲蓉,闻着莲香,格外中意这独特的风味,于是欣然提议给店名加个草头,现在的“莲香楼”三字招牌就出自他的手笔,更添一分饮食文化的风情厚藴和浪漫情怀。

  数不清的文人骚客和性情中人曾在这里一面品尝美味佳肴,一面挥毫留下佳句墨香。“百年盛誉满城西,月饼趣香孰与齐。再见朋来盈四座,红灯緑酒碧琉璃。”诗人、书法家黄文宽先生的颂诗足可令人们悉心赏味莲香楼里的优美环境和南粤食风。

  ★“食在广州第一家”。

  广州酒家因着“寻春饮宴何处去,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名佳联而享誉天下,统领群芳。位于文昌路与上下九步行街交接的西关要处的广州酒家总店是广州酒家企业集团的发祥地,这里环境优美,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一直以来,游人如鲫。其建筑外立面采用意大利贵妃红大理石装修,建筑为回廊式设计,内设天井,种有榕树,榕荫如盖;厅房布局合理,古色古香的“满汉宫”更是雍容华贵,整个酒家散发出一种传统的东方美感。

  广州酒家始建于1935年原名“西南大酒家”,1937年毁于战火,重建后改名“广州大酒家”,文革期间一度改名“广州饭店”,文革后一直沿用现名。

  广州酒家以经营粤菜而闻名,作为传统粤菜的代表,享有“食在广州第一家”之美誉。在继承传统粤菜的基础上发扬创新,常年供应数千款佳肴美食,菜肴色、香、味、型、皿俱佳,广为宾客推崇。广州酒家还不断致力于发掘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推出富含饮食文化精华的“满汉大全筵”、仿唐、宋、元、明、清的“五朝华筵”及 “南越王宴”等仿古宴席,备受饮食界赞誉。

  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不仅满足了西关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其“老”与骑楼的历百年沧桑相得益彰,奠定了骑楼深厚的文化底藴。

  3. 骑楼间体味“用心良苦”的凉茶文化。

  在上下九骑楼商业街,遍布凉茶铺的身影——王老吉凉茶、黄振龙凉茶,邓老凉茶、徐其修凉茶、和其正凉茶、清心堂凉茶……

  广州“地气湿热”,久居容易“上火”。广州人克服“湿毒”的传统良方之一就是饮用凉茶。尤其在夏日,一杯凉茶入口,顿时生津止渴、清凉舒坦。

  广州人饮用凉茶历史悠久、代代流传、相习成俗,与粤剧、粤菜、粤语等,一起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时至今天,凉茶仍然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凉茶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个城市独具的文化符号。

  相传具有“广东凉茶王”美誉的“王老吉”凉茶是平民草医王泽帮所创,其名扬四海还与清代的禁烟大臣林则徐有关。王泽帮一生嗜医好药,医效、医德又好,被大家亲切称呼乳名“王老吉”。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奔波劳累,不幸中暑困热、咽痛咳嗽。多方求医无效,王老吉用了几味草药后药到病除。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就更是为大众造福无量啊。” 几天后王老吉打开档铺,煲药卖茶。林则徐得知,即命人送来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还刻上“王老吉”三个大金字。此后,王老吉既卖凉茶,又把草药配成药包,方便顾客携带出门远行。王老吉凉茶一传十、十传百, 处处口碑,人人受益,直至今天,历久不衰。

  凉茶是广东的文化,“点滴关怀、用心良苦”八个字,可以让我们感悟到凉茶所包含的文化韵味。

  (三)别具风情的人居文化因子

  骑楼不仅提供了商住两用的建筑空间,骑楼间纵深的阡陌老巷延伸了骑楼居住空间,形成了别具风情的地域人居文化。

  西关的居住模式主要有沿街道路式和内街小巷式,前一种居住模式主要表现为骑楼建筑风格,后一种为住家形式,如逢源路、宝源路、多宝路等的民居,多为联排设置的西关大屋或竹筒屋,而旧时富豪和华侨居住的公馆还有独院式的别墅和园林建筑。这些充满西关风情的居住空间仍静静矗立着,凝望着西关的历史变迁。

  1. 骑楼的居住空间。

  骑楼是典型的商住两用建筑形制。骑楼最早的主人是19世纪末从南洋回到家乡的,他们拿出积攒的全部血汗钱,大胆改造传统楼房,建造出带着洋味的骑楼建筑式样。

  西关商业街的骑楼为满足商业服务功能,形成外廊内屋、下店上宅的布局。由于骑楼是由竹筒屋发展而来,因此二楼居住空间布局多采用单开间式,屋内厨房、天井、厅堂、卧房按照一定的顺序前后排列。也有少量骑楼采用双开间、多开间式,这种骑楼能够更好地解决通风和采光的问题,布局也比较灵活。

  现在,由于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西关商业街的骑楼建筑身价倍增,二层及二层以上空间都不再用来居住,骑楼由原来的商住两用建筑转变为完全的商业建筑。

  2. 骑楼间的阡陌老巷。

  与北京的胡衕比起来,上下九街的骑楼间隐藏着的一条条老巷,似乎密集程度更高,宽度更窄。每条老巷都在述说着古老的西关故事,每一条老街小巷的巷名,都寄予了西关人深沉的情怀。巷名或清新秀丽,或文雅檏质,或通俗可亲,安身里、连登巷、星泉里、光雅新街等等,不一而足。不仅拥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也诉说着深切的怀念之情。

  不起眼的文澜巷里,有活跃在清末民初政坛上的“文澜书院”。辛亥革命时,文澜书院成为广东各界名流聚集作出脱离清庭的重要决定之所。竖起广东独立大旗,宣布“和平独立”这一历史性事件就曾经发生在这狭窄灰闇的老巷里。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檏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詹天佑故居纪念馆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在纪念馆的旁边,一个緑色花园内建有微型的“人”字铁路和“八达岭长城”,这是对“中国铁路之父”的伟大杰作——京张铁路的纪念,花园内詹天佑的铜像,再现了这位“幽芳淡冶仙为侣,傲骨嶙峋世所稀”爱国志士的飒爽英姿。故居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样,修复中也强调了西关普通家庭的檏素和静穆。这里收藏的大量遗物,全面反映了詹天佑广州家居及出国留学情况;反映了詹天佑归国后引进和使用外国先进技术、设备,极力维护国家在铁路方面主权的敬业和爱国精神。 

  西关骑楼与商贸的发展同步,骑楼间的阡陌老巷,西关大屋中不同时代却都同样居住过好些官宦世家、商贾大户。如干隆、嘉庆年间,在羊城外贸首富排名中居第二的卢家卢观垣和卢文锦父子,住在西关十七甫卢宅;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一叶家的叶上林和叶云谷,世居西关十六甫;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中最为出名的伍氏家族居西关十八甫伍宅;曾任清安徽巡抚的邓华熙的邓宅宫保第曾位于多宝大街;清朝探花李文田的六间相连的住宅建在多宝坊等。

  商贸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商贾大户,也造就了学贯中西的西关小姐。如今,西关小姐曼妙的身姿已消失于阡陌老巷中,隐没在流光瑰丽的满洲窗后,但那银铃般的木屐声仿佛仍回响在骑楼间,敲击着青石板,款款倾诉着广州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风雅繁华的生活,把“西关小姐”定格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的综合符号。

  事实上,几乎每条街巷的得名更多的是与生于斯长于斯的西关人息息相关,让人领略西关悠远的市井文化。

  今天,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这里的老街古巷也划分到了各个社区。而今这里窄窄的小巷和一幢幢古屋,虽各立门户但又紧密相连,仍然是西关人长期睦邻友好的见证。

  3. 骑楼下的“南国红豆”。

  有诗言道“南国红豆寄相思”,粤剧虽不是“国粹”,却有一个风情万种的雅号——“南国红豆”。不难联想,那九曲逥肠、凄厉柔婉之粤曲,寄托呈递的也正是粤人原汁原味的心声故情。

  西关恩宁路的骑楼下,遗留着一处不折不扣的风情遗址,一段“余音绕梁”的动人佳话,也成就了一条令人心驰神往、拍案叫絶的“粤剧之街”。而阅尽人世沧桑的古老骑楼,也因拥有这条古道的悲欢离合而成为“粤剧曲艺之乡”。

  上溯到清代,广东佛山的粤剧艺人连遭杀害,被迫背井离乡,有的逃到西关的当时的“乞儿地”——黄沙,过着行乞觅食的悲惨生活。后来,读书人梁同善无私鼎助,帮助受难粤剧艺人上诉朝廷并获胜诉,粤剧艺术重见天日,在黄沙建起了一座容纳千人的大厦——八和会馆,成为旧广州一声色犬马的风情景观,形成了大批的粤剧“发烧友”。

  西关,成了艺苑名流名角儿名优“大老倌”们的聚居之地。粤剧泰斗薛觉先、小生王白驹荣、文武生罗品超、名丑生文觉非、正印花旦楚岫云、令“万人空巷”的马师曾、红线女等造诣精深、盛名传世的粤剧名流都曾安居在西关繁市那些骑楼大屋和幽深巷陌的版图上,令原本博古好雅的西关地又处处逥荡着粤音艺韵。不难想象,粤剧在西关,曾有着怎样难解的衷情眷恋了。一位居港大半生的老人曾对后人说:“儿时生长在西关,你父母都是粤剧迷,所以粤剧清唱就是我记忆里永不磨灭的摇篮曲。”

  如今,西关长街窄巷的老屋中,荔湾湖畔的古榕荫下,下棋听古的公园茶坊……还是少不了那一伙伙悠然又自得其乐的民间曲艺组织——私伙局。而恩宁路骑楼下的“八和会馆”仿佛飘荡着粤剧乡韵,成为西关人精神家园的华彩乐章!

  忆及广州从前的衣食住行、风情物语,总不免沉浸在西关风情的绮梦里,西关的种种物事沉淀为人们一份对老广州的凭记,令人欣慰的是,今日西关的商文化、食文化、人居文化仍较多保留了以前的风貌和特质。西关毋须怀旧,它本身就沉淀着“旧”。

  三、西关骑楼特色的传承发展

  (一)西关骑楼街的价值所在

  《内罗毕建议》指出:“当存在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的日益普遍化所造成的整个世界环境单一化的危险时,保护历史地区能对维持和发展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做出突出贡献。这也有助于从建筑上丰富世界文化遗产。”

  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做好综合整治,是荔湾区有计划地发展城区建设的任务之一。西关的骑楼特色建筑群是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着独特的时代、文化、地域风貌,忠实地反映着老广州历史的沿革,文脉的连续,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藴。作为地域的“建筑年鉴”,它不断地呼唤我们不要抛弃它。

  1. 社会经济价值。西关骑楼街既是适应地方气候条件的产物,也是适应商贸发展和人们文化心理的产物,骑楼街区对于重塑传统商业文化氛围、发展城市旅游资源等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具有深厚的社会经济价值。

  2. 历史文化价值。西关骑楼街的整体环境和秩序,是广州城市人文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广州城市繁荣的商贸,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城市的风貌特色龢民俗风情,是广州传统城市文化的生动写照和代表,也是90多年以来西关市井生活的承载体,更是当代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的生动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艺术审美价值。西关骑楼街沿街建筑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中西合璧的立面装饰,匠心独运的细部手法,以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独特建筑群体风格,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保护或发展骑楼街的社会学意义将是大于实用意义的,这就提示我们,在保护、改造和建设骑楼街,拓展其适用功能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提升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价值。

  (二)拓展西关骑楼的适用功能

  1. 继承传统骑楼的商业功能,打造多种风格的专业街区。

  上下九及其周边街区形成了具有“七多一全”特色的商业街区,经营过程中,依据其街区主要经营品种,自然形成了多种经营风格的专业街区,如上九路、下九路形成的“百货商业街”,第十甫路形成了拥有多家老字号的“饮食街”,上下九路、第十甫路专业街的兴旺发展对附近的专业街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连带和辐射作用,德兴路的小百货,服装配料专业街,杨巷路的布匹专业店,长寿路、华林寺前的“玉器墟”,西来初地的“酸枝家具街”等,满足且方便了顾客。

  但是,长期的商业更替削弱了部分街区经营的专业性。因此,在对骑楼商业街区的保护和整改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各专业街特色经营,以各街区现有经营品种,明确定位各街区的经营特色,形成更加完善的专业经营街,更好发挥其商业价值。

  2. 规划街区的广告方式,提升街区经营的档次和信用。

  上下九骑楼商业街的经营品种丰富,高中低档齐全,但是在广州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把上下九的商品归入“低档”,道致很多品牌的商业不敢把商品经营投资到这一街区。上下九商品“低档”的概念来源是复杂的,一是为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观念相协调,同一品牌的连锁店在上下九的店铺商品价格比同等商品在天河城、广百等商场的价格略低,特价商品也比较集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上下九专售“便宜货”的观点;二是上下九商业街满眼的“清仓处理”“大甩卖”“特价”等字眼,此种广告形式在无形中降低了其商品的档次;三是部分质量低劣的商品,大肆散播虚假广告,长此以往,造成顾客对街区商品信任感的缺失。

  鉴于此种情况,建议对骑楼街的店铺的经营和广告方式进行规划,对部分存在假冒伪劣现象的商家进行整治,以提升街区经营的档次和顾客的信任感。

  3. 完善上下九RBD“憩”功能要素。

  上下九RBD是在旧城更新改造基础上发展的,以广州西关文化为特色购物步行街型RBD。通过沿街建筑立面的整饰和光亮工程,老字号的维护恢复,还有其它娱乐、文化设施的完善,位于下九路、第十甫路传统骑楼街附近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以及以经营玉器、工艺品而著名的“玉器墟”统一规划管理,大大地提高它们的商业价值,发挥出应有的活力,使之与骑楼街一起构成荔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突出荔湾区商贸旅游区的特色。上下九RBD以其浓郁的西关风情和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

  目前,上下九RBD的商业经营种类繁多,大小中商店和高中低档商品齐全,货如轮转,基本满足了游客“游”和“购”的需求,但是,上下九RBD的“憩”功能设施,即娱乐、休息等满足游客休闲的服务业有待加强。建议在步行街上布置舒适的休息设施,如,在街区中段的广场或与骑楼相连相通处建设“緑色休息廊”,附设桌椅,为游客提供休憩之地,适当设置一些緑地及游憩设施,如雕塑、花架、草地、游戏设施等,同时开展一些街头艺术活动,如岭南文化的粤剧、音乐、曲艺等, “动”与“静”结合,满足不同年龄层顾客的需求,使骑楼街的整体环境更具有人文精神和生活气息。

  4. 继续发挥骑楼的居住功能。

  骑楼的半开敞半封闭的空间能够有效地组织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加强居民间的人际交往,但随着商业发展的扩大,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居住空间多被改造成了店铺,虽然提高了骑楼带来的商业利润,浓郁了骑楼街的商业气息,但是削弱了骑楼作为商住两用建筑的特色及骑楼街的生活气息。

  建议继续发挥骑楼的居住功能,在西关骑楼商业区增设酒店等服务行业,既延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又可以改善呆板枯燥的商业酒店的规划格局,满足游客探访西关、体味老广州风情的需求。 

  (三)提升西关骑楼的审美文化价值

  1. 注重“第二次轮廓线”的表达,充分展示骑楼立面的审美属性。

  芦原义信认为,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建筑临街外墙面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第二次轮廓线”的无秩序和非结构化的“含糊轮廓”,会影响第一次轮廓线的表达,形成混乱的街景。因此,骑楼街的保护需要注重其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的表达。

  西关骑楼街的商业经营以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最为集中,由于骑楼的柱廊、窗下和列柱等建筑部位为广告招牌的设置留出了统一的空间,使得立面生气盎然而不杂乱,各商家往往能形成较完整的“第一次轮廓线”。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或审美观念的不同,骑楼立面“第二次轮廓线”有待更和谐的表达。骑楼街区立面的有序规划将有助于骑楼的审美价值的提升。

  2. 强化街区的緑化和步行交通功能,创造西关骑楼商业街更为祥和的空间。

  伴随着人们对于建设緑色家园,以及环保和生态等意识的不断提高,象征着自然、环保、生态等含义的緑色无疑是最能够抒发人们这种情怀。广州四季温润,緑色是广州城市的基本色调,越来越多的大型商场、酒家等进行室内园林景观的设计,创造出更活泼、诗意的空间。

  建议西关骑楼街将岭南园林緑化引入商业中心,廊柱边设置緑化盆景,在街区起始处的大型广场内设置緑色空间,以弥补长期以来骑楼街缺乏緑化的不足。同时,严格区分了人行与车行交通流线,“以人为本”,排斥“以车为本”,追求健康安全,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环境,为游客创造更加祥和、诗意的游憩环境。

  3. 加强骑楼街与周边街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联系,赋予骑楼街区更多的人文意义。

  将骑楼街的保护和发展与城市的旅游资源体系紧密结合,既提高历史保护的经济可行性,又丰富老城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西关骑楼街区内以及周边地区文物古迹和近现代优秀建筑众多,如西关大屋,岭南艺苑、八和会馆、詹天佑故居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周围的几个城市街区多形成于清末民初,居住建筑和形式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可以构成以骑楼街区为经,西关古巷为纬的网状格局,丰富整个骑楼风貌区的旅游资源。骑楼保护街区要与市场商业中心布局重合,既保持骑楼街的实用功能,同时也赋予骑楼街发展的生命力。

  根据2007年7月恩宁路骑楼街规划讨论会的精神,恩宁路的骑楼建筑将整体保留下来,部分后期被翻新成其他风格的建筑全部整改,修旧如旧,形成一条完整的骑楼街。恩宁路上坐落的“八和会馆”和“詹天佑故居”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恩宁路的保护和改造过程中,“粤剧”和“科学”应该成为这条骑楼街的主题思想,以此为辐射源,打造出别有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发展商旅服务业,与上下九商业街“和而不同”,增强整个街区的空间、文化要素,与周边西关的人文氛围相和谐,构建更加完善和谐的RBD,彰显浓郁的西关文化与风情。

  4. 综合西关骑楼风貌区的整体格局,提升历史街区的人文价值。

  西关骑楼商业街骑楼密度大,从上九路到龙津东路悠长绵延;骑楼街风貌质量普遍较好;骑楼街的历史功能保持得较好。将骑楼街集中的地区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地段实施整体的综合控制,为骑楼街提供良好的存在环境,同时有利于广州市骑楼街整体格局的保护改造,使城市商业发展、旅游发展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机结合,取得综合效益。

  对骑楼街集中地区及其环境的空间格局、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进行整体和综合控制,以保护老城区的城市肌理,延续传统风貌特色,将骑楼街的保护提升到城市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层面,也是“骑楼风貌区”整体规划的必然要求。如恩宁路这样完整的骑楼街区,要具体分析其历史价值和发展前景,综合考虑其与第十甫路、上下九路的和谐统一性,维护骑楼街的整体风貌,从而提升历史街区的价值。

  小结:骑楼是一种城市空间形态,更是一种文化,延续骑楼就是延续一种文化,这对于今天的城市建设尤具意义。西关骑楼街区凝聚着老广州的世态人情,反映着20世纪广州的经济、商贸、意识形态等,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还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对西关骑楼街区的保护和改造要有序有效地进行。通过对街区景观的细致分析和营造,拓展其适用功能,提升其审美文化价值,使西关的骑楼建筑群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作者分别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林琳着:《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钟俊鸣,曾宝权主编:《走进西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州市荔湾区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4]叶小燕:《西关商廊——广州老街上下九》,《社区》,2007.1。

  [5]周彝馨:《解读骑楼建筑》,《华中建筑》,2006.8。

  [6]保继刚,甘萌雨:《广州旧城城市游憩商业区比较研究》, LANDSCAPEARCHITECTURE 2005 INITIAL ISSUE。

  [7]林冲:《广州近代骑楼发展考》,《华中建筑》,2005.7。

  [8]谢浩,刘晓帆:《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骑楼建筑》,《古建园林技术》,2005.4。

  [9]彭长歆:《骑楼制度与城市骑楼建筑》,《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作者:唐孝祥  娄君侠)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