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思考之一: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前提

  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西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在唐代,珠江白鹅潭北岸的西关、荔枝湾水乡就是广州的内港和对外通商口岸。明嘉靖二年(1523年) 至1566年的43年间,这里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设立了粤、闽、浙、江四大海关,其中设立在广州的粤海关贸易量居4大海关之首。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将对外贸易的商人从牙行中分离出来,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到达黄埔港(当时广州的外港,位于今海珠区石基村西南河边的酱园码头一带)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始称“广州十三行”。这十三行就设在今天荔湾区大约今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街,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一带。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其他3个海关,并作出关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夷船“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决策。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这个唯一官设海外贸易的“经济特区”和“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将全中国海上对外贸易集中于广州一口进行,使得万商云集于广州,造就了清代中国的“华尔街”—“广州十三行”,成就了广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使广州攀上当时城市发展的顶峰,迈入19世纪中叶世界十大城市的行列,1850年,广州在世界城市经济十强中名列第四,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也使整个岭南的文化形态吸收了诸多西方文明的成分,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和西关风情。今荔湾区所在区域在当时不但是广州的经济中心,也是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广州独口通商的历史,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宣布废除十三行商制度,“外商与何商贸易,听其自便”,规定“英商可赴中国沿海五口自由贸易”,“一口通商”到此结束,十三行失去外贸垄断特权。广州对外贸易的首要地位很快被上海取代,黄埔古港也逐渐失去昔日的繁盛,酱园码头也由于逐年淤积终于不利于船只的停泊而被放弃。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粤海关的黄埔挂号口迁至长洲岛,但仍沿用“黄埔”之名(就象如今的广州白云机场从白云区的白云山西侧迁移到北边的花都区后仍然沿用“白云”之名一样)。此后,广州经历了一系列的风云变换,城市发展长期没有大的起色,到1978年全广州市建成区面积只有8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只有约40平方公里。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发挥商贸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内外贸易,城市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近年来又在工业化道路上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734.99平方公里,是1978年建成区面积的8倍多。荔湾区在公元前196年就已形成城区,当时汉高祖谴陆贾至南越与赵佗议和,其时陆贾筑土城于番禺西浒(今西场附近),隋代在今下西关处已有街道形成,后逐步发展成为西关商业区和住宅区。民国广州建市之初,西门一带城墙拆毁,西关与中心城区连成一片,随后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域繁盛齐名的老城区。合并芳村区之前的原荔湾区11.8平方公里区域在1978年时已全是建成区,占当时市区建成区面积的29.5%。2005年9月并入荔湾区的原芳村区,在北宋时期已是广州八大名镇之一(大通镇)。但是,随着广州市区的快速扩张和外贸口岸的东移及一些工业项目的外迁,荔湾区在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地位在不断弱化,2005年包括原芳村区后的新荔湾区的建成区面积也不足全市建成区面积的8%,荔湾区由广州古城的商贸中心变成了需要优化调整的“西南边陲”城区。

  作为广州的老城区,西关曾经在广州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但是随着广州城市的扩张和区域地理环境的变迁,荔湾区在广州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显着的改变,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功能随着港口与海关往东南的迁移而逐渐弱化并淡出,相应的陆上物流中心也随着城区的扩张而逐渐迁移到外围地区,如曾经人流如织的黄沙客运站和西郊客运站已经从地图上消失;由于老城区环境容量的局限,一些大的工业项目也不得不往外搬迁,如广州钢铁集团和广船国际等重工业巨子以及西关的传统支柱产业——制药业均在逐步外迁;随着广州城市发展战略重心向东部、南部和北部的转移,地处广州市西南一隅的荔湾区正在走向边缘化,眼睁睁看着年轻的新城区一个个成长为经济巨人。在广州市的10个城区中,2005年荔湾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仅高于南沙区、花都区和海珠区,居倒数第四,如果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则仅略高于花都区和海珠区,而居倒数第三。200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8755元/人,大大低于广州市区的平均水平(78428元/人)。昔日的“华尔街”已经成为老人的回忆。

  在清代,作为广州经济中心和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荔湾区,曾经使广州攀上了当时城市发展的顶峰;而在当今新的形势和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下,荔湾该向何处去?荔湾区如何再创辉煌呢?

  城市就是城墙围遶的市场,贸易是城市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最古老的城市大多是在集贸墟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带来的规模化大生产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如影随形。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长迫使人类不得不调整生活方式,向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生活方式转变的巨大需求成为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使城市生活质量受到显着影响,与人类把城市作为生活方式转变最终归宿的目标发生冲突。为了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一些国际化的大都市均在将工业项目从城市中转移出来,以避开工业污染给城市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已经跳出了依靠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走上了通过发展服务业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良性发展道路,服务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道产业,发达地区城市里70%~90%的经济产出来自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当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真正现代化的城市都是服务型城市。1997年东京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82.6%,纽约为85%,1998年汉城为82.3%,澳门为90.3%。香港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2004年达到90%。台湾省2005年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达73.56%。2006年,北京市服务业比重达到70%。广州市至今仍然留恋依靠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58.97%后,产业结构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所倒退,2005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57.79%。或者说,广州市总体上还处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正面临着由工业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变。

  作为广州古城和中心城区的荔湾区2005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只有63.48%,而且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还是传统的服务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了荔湾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5.36%,交通运输仓储业邮政业占了11.16%,住宿和餐饮业占了8.15%,三者合计占54.66%;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占39.08%;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只有6.26%,而且这些现代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比2004年(7.05%)还有所下降。显然,荔湾区的服务业还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与现代化服务型城市的差距还非常大。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荔湾区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广州市由工业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是荔湾区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比重,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2005年初,上海发布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围遶城市功能转变,构筑“高增加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2005年底,上海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以下领域: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影视剧制作发行、电影放映、书报刊与音像制品分销、体育经营等。对引进的国内外著名服务业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经认定对其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给予相应的地价、房价或租金补贴。鼓励设计、创意、科技服务等服务业企业、研发机构以及产学研联合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其成果转化项目,经认定符合条件的,按照《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予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凡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作价入股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到40%。制订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对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采取资助等方式予以支持。在2008年底前,文化企业对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

  毫无疑问,荔湾区必须加快发展文化、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

  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那就是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备受关注。荔湾区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文化资源优势,让文化创意产业在荔湾区尽快结出硕果,在广州建设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道路上积极探索,率先垂范,引道广州由工业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

  思考之二: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虽然文化产业的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但是文化创意自古就有。文化创意在数千年前就已在人类文明史上流光溢彩,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的小说、戏剧、曲艺、音乐,从古代的工艺技巧到现代的技术发明无一不是文化创意的结晶,文化创意形成产业也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只是当时没有这个名称而已,比如电影产业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例,曾经被喻为“梦工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迅速扩大,特别是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各个领域破土而出,正在成为引道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股新潮流。

  综观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初步归纳为如下几类:

  (一)造“梦”模式

  通过编造故事和表现故事来引道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如传统的小说、戏剧、话剧、电影、电视剧等,通过故事情节的精巧构思,编制一个个美梦或噩梦(喜剧或悲剧),以文字、动画、影象、视听、舞台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好来坞在“造梦”方面是成功的典范,被喻为“梦工厂”。日本和韩国的动漫网游产业可以说是造“梦”模式的普及版。

  (二)造“星”模式

  通过挖掘和打造明星和偶像来引道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追星族的精神消费需求,如影视明星、歌星、曲艺明星等明星的打造,湖南卫视在“造星”方面可谓先声夺人。首先通过造梦与造星相结合打造了一大批电视剧明星,然后又通过“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歌星选拔,打造了一大批歌星。

  (三)造“景”模式

  通过人工制造景观来引道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针对主体消费者的消费兴趣、消费能力和消费品位,人为制造一些文化旅游景点,成为人们游憩、消遣、体验和享受文化大餐的场所。美国的迪斯尼和深圳的华侨城在“造景”方面屡屡得手,现已轻车熟路。桂林推出的“印象刘三姐”也非常成功。

  (四)造“市”模式

  通过培育和营造文化体验市场来引道和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根据人们的消费需求心理和消费能力,营造某种文化体验消费市场,成为人们体验、享受、交流和买卖文化产品和经营文化服务的场所,如引道服装流行潮流的服装发布会和时装展览,香港的会展业在“造市”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五)造“势”模式

  通过广告宣传造“势”来提高品牌或企业或地区的知名度和文化渗透能力,面对的消费者往往是企业或机构,是藉助文化创意为企业或机构提供文化宣传与品牌推广等服务。比如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经常要为地方的发展和招商引资造势、各类媒体和广告企业也经常为各种各样的企业宣传造势或为他们的品牌推广大造声势。这些造势的努力需要藉助良好的创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六)造“型”模式

  通过外型与样式的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款式设计、外观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以实用新型专利的形式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七)造“声”模式

  通过创作动听的音乐和美妙歌曲以及幽默的相声和笑话来满足消费者听觉享受和声乐体验的需要。

  随着人类聪明才智的不断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还将层出不穷、花样百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凭空造就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配合,需要人、财、物和地理空间与环境等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需要一种历史文化的踪迹和场景去刺激,创造的灵感才能得到激发,“造梦”的著名道演张艺谋曾经在北京和广州“晃悠”了好几年,后来在古都西安才找到灵感,创作出很多具有国际影响的电影。美国的“梦工厂”——好来坞的成功也与美国西部淘金狂热那段历史留下的文化烙印难舍难分。从今天的好来坞大片中还可以看到当年那种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血拼精神,西部牛仔的形象在好来坞电影中长盛不衰。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的这几种发展模式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传统物质产业的发展有明显不同,它不是靠简单的人、财、物堆积出来的,常规的产业园区组织模式并不一定适宜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一部分是依靠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运作而发展起来的,通常是以财政支持和政策扶持带动民间资本进入,选择优秀的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树立全球化项目运作意识,强化产品的营销,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立项,执行和效果进行评估,并重视对项目经验的总结。

  上面归纳的几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并非全部适宜在荔湾区发展,荔湾区应该选择在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如:

  造“梦”模式和造“星”模式在目前的荔湾区并没有多少基础,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和教育培训资源;由于荔湾区处于广佛都市圈的中心,已被中心城区所包围,在这样的区域,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不宜发展工业项目,荔湾区的工业项目也正在逐步外迁,物质产品的生产将逐步远离荔湾区,依附于物质生产的造“型”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在荔湾区的发展前景也不乐观。这样适宜在荔湾区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造“市”模式:城市城市,关键在“市”。城市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市场的繁荣。造“市”是城市繁荣的秘诀,从从罗马、巴黎到纽约、东京,国际大都市无一不是在不断的造市过程中走向繁荣兴旺的。广州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也是市场发育的鼎盛期,那时的广州是中国唯一的国际贸易市场。地处广佛都市圈的中心地带的荔湾区,市场辐射的人口规模已经足够大,造市的回报是有充分保障的,关键是要有好的创意。而荔湾区商贸古都的辉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造市创意的线索,深入挖掘和探索,完全有可能打造出适应现代都市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消费市场。荔湾区历来又有造市的传统,广州的饮食市场、茶业市场、花鸟鱼虫市场、玉器古玩市场等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市场都是在荔湾区发展起来的,信义国际会馆又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造市模式上作出了有益的新探索。

  造“景”模式:荔湾区地处广佛都市圈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周围居民众多,1小时交通圈内的居民超过1000万人,而且居民收入已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相当大的文化消费能力,只要打造的景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一定能够获得可观的市场回报。从造景的现实可行性看,荔湾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尤其是作为清代中国的“华尔街”,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过程中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西关风情,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一定能够形成絶妙创意,打造出一批适应现代都市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消费景点。

  造“声”模式:广州西门口外的西关,实际上也是清代中国与西方国家通商往来的主要关口,所以西关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嫁接的前沿地带,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和西关风情,也使岭南的文化艺术得到了大的发展,优美动听的广东音乐不但从西关传送到世界各地,也通过中西文化的交流而得到升华,19世纪以来诞生了一大批旋律优美的广东音乐,20世纪后期更在香港发扬广大,产生了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幷且成就了一代代的流行歌星,风靡全世界。荔湾区通过对西关文化与西关风情的挖掘,完全有可能将广东音乐继续发扬广大,打造出适应现代都市消费需求的动听之“声”,在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上再现香港流行音乐的辉煌历史。

  造“势”模式: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旦明确,就要营造声势去网罗人、财、物等资源,一旦“势”造好了,不想发展都难了,所谓势在必行、势不可挡。作为商业古都的广州,历来重视造势工作,而且与造势有关的广告宣传策划产业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造势模式不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简而言之,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该把焦点集中在“市”、“景”、“声”、“势”四个字上。有了市景,有了声势,荔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必定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思考之三: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依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既有的资源基础,产业化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向市场提供各种产品(包括服务型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不例外。当然,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发展模式需要不同的资源组合。比如,造景模式除了需要特定的文化历史踪迹去启迪创意、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去铺垫外,还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落脚和展开,需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尤其是需要相关的人力资源和能够产生优秀创意的人才资源。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为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巨大的文化创意产品消费市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古城商都和西关风情为荔湾区文化创意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依托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地理空间资源、人才与科技资源以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

  (一)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核心,进行深度开发的新型无烟产业。荔湾区是广州古城的中心区域,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作为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古城区,荔湾区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明显、品位高。荔湾区位于广州市的中心城区西部和南部,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区,在广州各个区中是最具岭南地方特色的老城区。荔湾独拥“一河两岸”,灵动的珠江水孕育了独特的西关风情,既有鹅潭秀韵、双桥烟雨等城市自然风光,更有名祠古刹、骑楼商廊、粤曲美食、茶市花香等人文风情画卷。西关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是许多戏剧性故事的发生地,也为编造故事提供了合理的素材和场景,许多历史的遗迹可以激发创作的灵感,也是造梦的题材。虽然造梦模式在荔湾区有限的范围内难以形成产业,但是用西关历史文化题材制作的各类影视作品,也是是西关风情与岭南文化的免费广告,是为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声势的重要方式。从西关风情与岭南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挖掘、保护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是荔湾区目前必须重视的工作。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荔湾区辖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概查与重点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详查,从而摸清荔湾区创意产业旅游发展资源家底。对资源进行分类分级,参照2006年荔湾区政府组织的面向全区近17万人的 “荔湾新八大景” 民意测验结果,结合其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荔湾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成果,为荔湾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从资源分类及等级评估结果看,荔湾区创意旅游资源共计7大主类、12种亚类、45个基本类型,其中独有资源13个、珍稀资源5个、特色资源6个,可谓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占优,文化类旅游资源底藴深厚、特色鲜明突出、开发潜力大,为荔湾区的创意产业开发准备了充分的资源条件(详见表4)。

  荔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 文物古迹等级高、密度大、数量多。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参照2006年荔湾区政府组织的面向全区近17万人的 “荔湾新八大景” 民意测验结果,对荔湾区辖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区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其中独有资源13个、珍稀资源5个、特色资源6个,可谓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众多文物古迹享誉国内外。

  2. 宗教旅游景点门类齐全,知名度高。

  华林禅寺、西来初地、千年仁威是佛教、道教等宗教景点,不但年代久远,建筑宏伟壮观,工艺精湛,特色鲜明,而且在宗教史、学术史上也都享有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或珍藏佛骨真身舍利子、或有独特的道教音乐,对游客有较大吸引力,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近现代革命史迹丰富。

  区内拥有大量近现代革命史迹,知名的有珠江本堤等。其中位于珠江边独一无二的中西合璧建筑“塔影楼”是辛亥革命“四大寇”之一陈少白的故居,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居住过。建筑艺术风格独特,为广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 。

  4. 园林众多。

  区内园林众多,知名度较高。主要有花博园、醉观公园、留芳园、小蓬仙馆等。这些园林各具特色,有的以山水风光取胜,有的以奇花异草为特色,有的精致玲珑,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具岭南神韵东方风采,有的具欧美情调西方意趣。同时,园林内还分布有大量自然、人文景点。它们不但是广州本地居民平时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而且对外地游客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是外地游客来穗旅游的好去处。

  (二)地理空间资源

  2005年9月原芳村区并入荔湾区,使荔湾区的陆地面积由原来的11.8平方公里扩大到59.1平方公里,尤其是广佛交界处附近的一大片处女地以及珠江岸边一些老工业基地的外迁腾出的大量优质土地资源,为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地理空间资源,尤其是水秀花香的自然景观为文化创意景点的布局和落脚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因此,合并后的荔湾区需要科学调整空间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地理与空间资源,优先和充分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理环境与空间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出铺垫。

  老工业基地的外迁不但腾出了土地资源,而且其中的一些厂房和园区也是创意的源泉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的有利场所。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于2006年12月11—14日在华北汽贸城举办了“利用工业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专场活动,引发人们对城市工业资源利用的思考,加快推进工业资源的整合、改造力度,重新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通过挖掘城区工业存量资源,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路。荔湾区的信义国际会馆就是在外迁的老工业基地上装修改造而成。

  (三)人才与科技资源

  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科学精神,商业创意就会流为美妙的骗术。荔湾区的商业气氛历来很浓郁,但是科学文化在荔湾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孕育,这也是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缺陷。

  辖区内缺乏高等院校与科研究机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严重不足,这将制约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后劲。

  文化创意产业是 “人才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项目的策划、投融资企划、政府沟通公关、创意景区的开发、客源市场的营销、服务与管理以及电子商务和道游解说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荔湾区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大。从人才与科技资源角度看,荔湾区的自主开发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人才和技术的制约将成为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发展的瓶颈。

  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依托看,荔湾区在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空间资源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人才与科技资源明显短缺。

  思考之四:西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历史传统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在强化广州市千年商贸古都的城市形象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荔湾区增创新优势,摆脱老城区逐渐边缘化的困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作好各项工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实施文化兴区战略,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营销、和项目的实施提供系统支持。在政策层面构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律支持及服务体系。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荔湾区这个老城区获得新生命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带动广州市由工业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纳入广州市整体发展战略,获得市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构筑更趋合理的人类生活方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倡道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传统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道向,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旅游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旅游业,完善和突出荔湾区“西关风情”、“古城商都”的商贸旅游区形象。

  荔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焦点应集中在“市”、“景”、“声”、“势”四个字上。着力打造市景和营造声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空间资源的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弥补人才与科技资源短缺的局限。具体对策和措施如下:

  (一)政府主道,规划先行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涉及面广、行业融合渗透性强的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前瞻性的规划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合法性依据。规划的确立不仅能提供未来发展目标与指道性意见,而且它所传达的强烈市场信号还将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区发改委、旅游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要整合力量,认真编制各种专项规划及地块规划,深化规划内容,各负其责。根据规划要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广泛宣传规划,认清当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机遇一挑战,把全区干部群众的认识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上来,坚定信心。要加强向市有关部门的汇报,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将荔湾区创意产业纳入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中,与广州市亚运基础设施建设及体育文化产业相融合,保障创意产业相关部门上下联动各司其职推进荔湾创意产业规划的有效实施。近期应强化以下两方面工作:

  1. 规划区内的文物古迹景点多隶属省、市有关部门管理,建议市政府加大政策指道、协调的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对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 传统商业街功能改造、业态的调整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建议由区政府牵头,组织规划、工商、商业、房管、城建、环卫、公安等部门配合落实规划。 

  (二)营造良好大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环境,是保证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规划期内重点加强软、硬两个环境建设。硬件上,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市政府实施的“中变”、“大变”工程,解决交通、安全、卫生、标识、经营场地緑化等重点、难点问题,配套和完善包括商务、交易、会议、博览、信息、金融、购物、旅游等功能配套的商务区和专业市场,为投资者、经营者和商务客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祥和、文明的居住创业环境。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形象工程,重新塑造“千年文明商贸之都”的商业信誉和“东西方文化交汇之窗”的城市文化形象。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确保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目标。政策扶持的重点在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倾斜上。一是区政府在制定每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时,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二是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将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市发展的重点或基地,争取荔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也是市旅游和市城市环境改造“中变工程”的重点项目,其发展如何,也关系到广州市商贸旅游业的总体发展;三是广开筹资、融资渠道,确保重点创意产业项目完成,建议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作为重点旅游景区(点)建设、改造的启动经费,集中资金,扶持区重点商贸旅游建设项目,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鼓励外资、民资投入商贸旅游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利用国内外各种资金。

  (四)加强行业管理、建立现代市场运行机制

  成立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或商会)和专业街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些非政府组织,加强投资者、经营者与政府间的协调和联系,明确各专业市场和各市场内的分工与协作,提高专业经营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大力发展旅游业电子商务,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网上看货、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的商贸活动,努力提高和扩大旅游业及专业街的营销效率和市场辐射范围。以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联合、兼并等手段,发展专业集团公司和连锁企业集团,提高专业街商户的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带动专业街向规模化经营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精心打造西关文化创意产业第一景

  可以考虑将展现清代中国“华尔街”生活方式及中外文化交融与岭南文化的形成演变的“西关风情大型主题娱乐公园”建设项目,作为发展西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尝试。

  (作者分别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编委会:《广州市荔湾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年鉴(2006)》,《广州市荔湾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年鉴2006》,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荔湾统计信息网:《荔湾统计年鉴2005》,见:http://www.lw.gov.cn:800/common/yearbook.asp。

  [4]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5] 杨荷卿、庄伟光:《十三行——见证广州“千年商都”》,《亚太经济时报》,总第1767期,2006年。

  (作者:匡耀求  李  扬)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