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议尽快上马和加快房改房加装电梯工程



  ——有效抑制楼价上涨过快,进一步提高市民居住质量    

  李钟声

  近一段时期,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楼价涨幅很大。房价问题已成为继看病和孩子上学等关系市民生计的三大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去年春夏之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和措施,北京、上海的房价已有明显回落,然而,广州和深圳房价上升仍然较快。据统计,广州房价在2004年疯长18.8%之后,2005年1至10月再度猛涨16%,以广州老八区的楼价为例,去年12月份比10月份再涨1169元/平方米,天河区均价也达到8295元/平方米以上。总观去年一年,楼价猛升势头不但没有放缓,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元旦过后,有媒体调查专业人士预测,广州房价升势至少会持续到2010年。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广州市有关国土管理部门一再说明,广州房价涨幅是平稳的,但许多市民都认为房价已到了不可承受的极限。据经济学家测算,按现阶段广州职工平均收入水平,30多年不吃不喝,也还买不到一套中等面积的房子!

  广州楼价上涨迅猛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对开发商违规操作、哄抬价格打击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因工作关系,接触过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广告商,并自去年下半年起跟踪观察过几个楼盘的销售情况,内中不乏名列十强或被评为销售“明星”的开发商,发现其犯规行为触目惊心,比比皆是,许多都将购房者控玩于股掌间:一般是房屋预售证到手后,先作“软”“硬”广告“轰炸”(“软”即是以有偿地产新闻代替广告),夸大利好,隐去缺陷;随即开展“诚意登记”、“内部认购”,先收定金。在囤积了大批认购人群后,利用消费者的羊群效应,抬高售价,回头又搞什么“折扣”、“让利”,造成抢购的错觉和局面,从而将楼价步步推高。一波销售或节日销售过后,又将未售出的套间收回囤积,造成惜售、无房卖的景象,过些时日,再分批“限售××套”升价百分之若干重新推出。这一系列恶意炒作引买家入套的手法,现在仍然在楼市中很普遍地运用着。

  解决楼价上涨过快和大城市楼价过高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我认为尽快上马和加快房改房加装电梯工程,不失为是一个能起辅助作用的好办法。

  广州现有房改房63万多套,建筑面积将近4000万平方米。这些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建起的庞大的房改房,楼龄不算长,质量好,实用率高,但这批多为9层左右的住宅,因没有电梯而成为许多公务员和市民二次置业的动因。如果能看清这批房改房的特点和优势,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这批房改房中有条件加装电梯的,尽快推进加装,这就能提高这些房屋的性价比和居住质量,减缓许多职工的购房欲望,调整商品房消费结构,满足广州人口进入老龄化而企求换房的愿望,部分解决市民都奔新商品房的畸型消费需求。

  笔者围遶这个问题,调研了省直一些单位,发现为房改房加装电梯,是絶大多数职工住户的迫切要求。许多职工住户反映,如果能加装电梯,旧房可以升值,我们也不必拿一辈子辛苦积蓄的血汗钱再去买一套房子了。

  有一些房地产老板认为,为房改房加装了电梯,会减少一手商品房的销售和产值,会拉低了内需。这个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为房改房加装电梯,在实施中会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低层住户不想参加,低收入户怕加重负担等。但从一些已经实施的地方和单位来看,只要政府部门和领导重视,做好调研和协调工作,依靠城建、房产、规划部门及原单位的积极性,采取“谁出钱,谁受益”的政策,各种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前几年,建委等业务部门曾为这件事发过文件,有的媒体(如《羊城晚报》)也曾作过报导,但看来推进得太慢。我坚信,这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事,办好了还能为电梯工业、房产土建、物管等行业增加利润和就业机会,使房改房升级增值,为社会增加财富。抓好这件事,更不失为是调节住房需求结构的一个好办法。

  

  (2006年1月19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