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当前高等教育两个体制问题的建议



  唐钰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不如人意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11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三个问题,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焦虑。这三个问题依次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我长期在高校任教,现就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提出两项改良性的建议。

  一、大学校长任期制

  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大学校长没有固定任期,往往容易产生保守、独断的弊病。实行四年一任的任期制以及建立相应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之后,大大加强了校长的责任感和推动力,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进步。但四年一任的体制实行以来,也逐步显露出一定的不足。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要在短短四年任期内做出较大成绩是非常困难的。为追求政绩的最大化,校长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而难以进行长远的规划和个性化的发展。显然,适当延长任期的年限可以避免因频繁更迭而导致大学发展战略的短期化,而任期过短则不利于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发展以及战略目标的落实。例如哈佛大学自美国内战结束至今,只出过7位校长,他们平均在任时间为22年,其中最长的达40年。现任哈佛校长2002年在北京大学讲话中提到:“我坚信,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的原因之一,就是校长长期任期制。”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发布《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任期制试行办法》,规定每届高校领导班子的任期为5年,表面上看只是小幅的调整,但相对全国普遍的四年一任的体制而言,实质上是进步,也表现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改革态势。       

  建议:

  1. 在4年改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连任制。特别是重点大学校长,原则上应以能够连任2期(10年)为佳。历史上美国大学校长的平均任期是15年,尽管目前改革趋短,但常青藤联盟的校长们平均任期仍高达11年。一个大学校长究竟应该干多少年,才能比较充分地实现他的办学理念?耶鲁大学校长的回答是:“现在的校长不可能担任40年之久,但是真正要进行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足够长的任期是必须的。我认为,给大学校长的时间至少应该是10年”。悉尼大学的校长每届任期是5年,可连选连任,现任校长加文·布朗已就任9年,他也认为:“长期任期制对学校的发展有较大帮助”。

  2. 与上述建议相匹配,普通院校、专业院校校长初次任职年龄宜为50岁左右,而综合大学、重点大学则以55岁左右为佳(校长通常为院士、博导,退休年龄可超过65岁)。年龄固然不可过高,而过分强调年轻化也同样有其弊端。麻省理工学院1923年至今有8位校长,平均上任年龄51岁、平均任期10年。我国7所研究型大学校长也都是在55岁左右上任。

  二、大学评估体系

  问题:   

  当前教育界存在明显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与评估检查太多、太滥直接相关。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名牌专业、精品课程等等,评估花样层出不穷。评估和检查的本意是好的,但过于频繁以及过分追求数字指标,使学校和教授们穷于应付,不仅耗费太多时间,而且严重影响学术氛围。当前明显的歪风之一,就是所谓“跑点”。不少大学校长为了追求学位点的增加以利于评估检查,采用了跑关系、挖人才、物质刺激等方式。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已高度膨胀,最近又要出台“重点一级学科”了。另外,教师科研过细的量化考核,更是弊病丛生,既不利于创新性的科学研究,也冲击了“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刻苦治学的良好学风。尤其荒唐的是给不同刊物的论文打分、然后按分算钱,这种做法助长了粗制滥造、甚至弄虚作假之风。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指出: “现在的学术风气,在各个学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他还直言不讳地提出:“与民休息三年,三年不评估!”这无疑反映了当前高校员工的普遍心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中山大学看望朱熹平时指出:“我们要创造更加宽松积极的学术环境,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朱熹平教授何以能够潜心研究并最终做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学研究?无疑是得益于中山大学对部分教授“几年内免于考核”的特殊政策。正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所强调的那样:“给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这与张德江书记指示中的关键词“宽松积极”恰好是一致的。

  建议:

  1. 评估检查适可而止,除了教育部布置的任务不得不执行之外,省里原则上不应出台新的评估方式。同时,评估要区别对待,不宜一刀切。借用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的说法推而广之,那就是:“给普校立规矩,给名校留空间”。也就是说,一般院校可保持适当的评估检查,重点院校则尽量减少乃至局部终止。

  2. 教师科研考核宜粗不宜细,要鼓励创新和出精品,适当保护“十年磨一剑”的学者的积极性。宜推广中山大学的做法,对著名教授在一定年限内免于考核。硕士生重在建立学术规范,不必强调发表论文;博士生要求发表论文,但不必限定刊物级别。

  

  (2006年12月1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