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发展有机农产品的思考与建议



  陈永泉 甘子钧

  我国緑色食品于1989年由农业部首次提出,1990年正式实施。2002年以来,农业部先后组织制定和印发《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快緑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关于控制农药、肥料污染的指导意见》,对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带方向性的指导意见。

  2005年农业部又颁布了《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緑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从五个方面对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緑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进行了全面部署,确定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

  十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进无公害食品、緑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上述意见与措施及其实施功不可没。至2005年底,全国统一认证緑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3695家,其中有机食品认证企业416家,緑色食品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如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四川、河北等地。目前发展緑色食品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然而社会上对发展无公害食品、緑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观念。建议在考虑推进无公害食品、緑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一、 有机食品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刚起步。

  与緑色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的生产对技术、管理及周围环境的要求更高,在生产前必须有2-3年的土地转型期。而在我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三废”通过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形式进入土壤。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完成了“广东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在选定的1万平方公里调查区内,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中度重度污染面积达35.9%,清洁土壤只占到10.61%。调查区内镉污染面积占45.71%,主要分布在珠江、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普遍超过农产品限量标准的临界浓度,最高达17倍;汞污染面积占到12.56%。与此对应,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区采样的蔬菜、大米、水果样品分析测试,蔬菜样品中镉、氟、铅、锌、铬、汞元素均不同程度超标。据省环保局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20%的农田灌溉水源受到汞污染,广州市郊农田60%以上受不同程度的“三废”污染,同时有益生物大量死亡,耕地土壤质量有恶化趋势。省CDC从2004年起对拟除虫酯农药的监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类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大24.16%和17.5%。要清除这些污染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企图通过2-3年土地转型期进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是办不到的。

  二、 有机农产品生产是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的生产。

  但农作物不能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可以获得目前如此高额的生物产量吗?在可耕地不多的中国,可以养活13亿人吗?江苏农科院在水稻上做的试验说明,不施化肥和农药,水稻的产量只有现有产量的24%。有人说可以施有机肥(桔梗、厩肥),但这些有机肥的原材料也要靠土地生产出来。所以对于耕地面积不足的中国,或者山多田少的广东,是不可能大搞有机农产品生产的。

  三、 有人说外国提倡有机食品,我们应该和国际接轨,所以也要大搞有机食品。

  在发达国家有机食品的情况,美国大概占25%,欧盟大概6%,整个发达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额占常规食品销售额约为2%左右,何况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许多是进口的。这些发达国家发展了二百多年,人口增长缓慢,有的还人口负增长,他们人均占有耕地比我国高,在发展有机食品方面尚且如此,我们不考虑国情而盲目地要发展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除外),就显得浮躁了。

  四、 转基因农产品也不属有机食品。

  可是美国等国家却大搞转基因农产品,如美国70%的大荳生产、加拿大50%的大荳生产都是转基因大荳等,说明他们更重视的是农产品的产量和特殊品质,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不忌讳是否属有机农产品。

  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緑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对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我国要养活13亿人口,在广东要养活1亿多人口(包括外来人口)。所以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不要象搞运动一样去推行有机农产品生产,各地区之间也不必去攀比,更不要为政绩而搞假认证。

  (2006年12月5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