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实践中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国策
吴厚德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同处一个共同体,只有当“人与自然”,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处时,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提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担忧
我国去年国民经济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只有“环保”指标没有完成,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全世界是前所未有的,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主要指GDP指标)最快的国家。但是,我国的环保问题可能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势头。据美国皮尤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中心称,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到2025年,它将超过美国成为头号排放国。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的报告,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消耗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到3%,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将增至13%。目前,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燃煤发电站、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持续十多年的大兴土木等因素,导致一些城市地区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氨浓度最高的地方。
沙漠现已覆盖了我国18%的国土面积,沙漠面积每年正以34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农地正在消失,使得4亿依靠农业生活的人口生计受到威胁。而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一个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1/5人口的国家。沙漠面积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1996年和1998年两次大规模洪涝灾害,使全国1/5的人口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是大量滥伐森林所造成的恶果。
在农村,情况同样相似,2005年上半年水利部宣布,全国有1/3的农村人口(约3.8亿人)缺乏清洁饮用水。
总之,在许多方面,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福利增长的重要因素,是致使人们健康日益恶化的头号杀手。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基本原因
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扺出自于人的因素,是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1. 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投向产能过剩、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特别是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水泥、煤炭、纺织等。固定资产投资向这些行业倾斜加上投资过热,火上加油地刺激了这些行业的加速发展,为环境日益恶化提供条件。2006年一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已达到16个;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就有16个。根据中国社科院今年4月份发布的经济前景分析春季报告预计,2006年我国GDP的增长率将达9.6%左右,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GDP的52.7%。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加速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进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水泥生产国和最大的化肥消费国。随着我国汽车生产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3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产品消费国。资源消耗过度,严重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液、废物),从而污染整个中国大地。
2.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改革开放26年来,广东和全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以速度型、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为主要特征。在广东,1979-2004年,以资源消耗型、低技术含量、粗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外延型、粗放型为主体的支柱产业来支撑广东经济(GDP)以平均每年13.4%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然而,靠原有经济增长模式来保持经济增长平稳发展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一是经济发展中的高投入、高耗费、高污染、低产出,使广东经济效益降低,每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的GDP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2.99亿元,2003年为2.712亿元,2004年为2.66亿元,2005年约2.6亿元。此外,广东的工业附加值率不仅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5-40%,而我国只有29.5%,广东则只有26.58%,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这与广东经济(GDP)年均13.4%的高速增长是不相称的。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推动,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广东乃至全国的情况恰好相反,能源瓶颈、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约束与挑战,已严重地制约了广东和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加上成本约束(企业能耗大、提高民工工资、技术改造费用、环保投入等费用的增加),大大提高成本开支。所有这些都对广东经济的平稳发展起着负面影响。
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1. 转变传统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艰巨性、紧迫性与长期性,这就要求要摒弃原来拼资源、拼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扩张的做法。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要提倡以资源节约为荣,浪费资源可耻的道德风尚,并在制度和措施上落实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
2. 革新现行体制。打破传统投资运行机制,让公众、环保专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地方社区代表更加广泛地参与环保决策,加强决策的透明度。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产能过剩、耗能过大的行业;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要适当压缩投资扩张势头,把发展速度稍微放慢,调整到有利于各方面更加关注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实现经济增长上来。
3. 调整经济结构。切实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在目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改变的条件下,如何使政府注意力不再集中在GDP增速而集中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主要靠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定技术标准,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可以通过维护产权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政府财政政策,构建和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税收体系,开征生态建设税和环境保护税;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发展循环经济,选择试点行业,以点代面,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并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可以通过更大程度上放开市场准入,降低垄断,促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有利于优势产业部门流动;通过政府协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
4. 推进环保产学研结合。要建立健全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必须打破一切妨碍优化环保长效机制、妨碍企业自主创新的条块分割,改变一切束缚这一“长效机制”政策规定和体制弊端。在推进企业成为环保自主创新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环保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作用与积极性,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合作,促进中央、省、市三级的互通联动。在政策、项目、资金、人员等方面统筹协调,联合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合作解决环保事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引进外国技术成果,构建研究开发平台,组织重大的科技攻关,实现成果转化。
5. 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件工作:一是实行优化吸引与留住科技人才的政策,改善人才发展的环境,营造尊才爱才的氛围;二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大胆选用、分配激励、配套服务和使用各类创新人才;三是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加强具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拔尖人才的培养;四是引进具有国际一流研发水平的骨干人才与队伍,通过项目流动课题制灵活方式引进国外高层次的环保人才,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解决国内环保中具有深层次的关键性难题,以此开拓局面,创新环保,美化与优化环保,争取在10年内赶上或达到国外的先进环保水平;五是通过政府实施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创新,壮大我国的环保自主创新力量。
(2006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