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开发古村文化 建设新型农村



   ——肇庆市古村落群调研报告

  黄伟宗 谭元亨

  2006年5月下旬,我们应中共肇庆市委书记林雄同志和常委顾作义同志的邀请,先后两次对该市于2003年以来进行评选特色生态文明村活动中陆续发现的古村落群进行调研。这个古村落群,迄今共有25个之多,虽然我们只到过其中近半古村“跑车观花”,但结合参阅有关资料,即感到这批古村落群的发现,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所以,特此提交专题调研报告,并提出开发古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如下。

  一、 古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古村落是指具有较长历史,迄今尚基本保存原貌的自然村实体。这种村落实体,都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都有在当年建村时经创建者精心选择,又经历代后人逐步完善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所以,往往多是具有较深的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文化底藴,而且大都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内涵而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文化。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时代发展,以及诸多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的因素,这种村落自然消失者不少,幸存者也大多是残旧、荒废、年久失修的;加之过去文化意识澹薄,对其文物价值认识不够,往往视之为无可再用、妨碍发展建设的废物,尤其是在近些年,农村城市化的步伐迅速,使这些古村落被拆毁者不少,以至所剩不多,更显其稀罕珍贵。

  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是以农村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从而往往自然村也即是社会的最基层,是寓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社会细胞,是民族、氏族、宗族的人群世代聚居的场所,所以,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较长历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藴。另一方面,每个自然村都建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幷且大都是具有一定整体性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由此,这些自然村同时也即寓有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园林建设、屋宇建筑、规划布局等方面的科学、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宽广的探索空间。所以,无论从人文历史,或从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科学和美学上说,古村落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化遗存,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术上也是极其广阔的研究天地,甚至是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最近在肇庆视察时,对肇庆发现和开发古村落群表示赞赏,指示要将保护古村落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并将这项活动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轨道。可见开发古村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从挖掘和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大省和发展文化学科上说,对古村文化的发现、挖掘、保护、整合、研究、开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和领域,具有迫切而深远意义。

  二、 对肇庆古村文化内涵的分析及其大致分类

  从肇庆迄今所发现的25个古村文化内涵上看,大都是综合性的,即在大多数村落中,几乎都具有各种人文或地理文化内涵,同时又大都是有自身独特性,即在某个方面较突出而具有某种特色的。所以,我们在以其独特性而对某个自然村作出文化定位的同时,也会在其他的特色类中谈到其另些方面的文化内涵或特色。我们作出这些分类,无论是对整体或个体,都是大致而言,不是严格区分,只是旨在将肇庆迄今所存古村文化诸多方面的内涵和价值作出剖析,同时也以这些方面作为古村文化特色的大致分类,从而在总体上对其内涵及其价值作出全面评价,同时也将众多内涵丰富、多式多样、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的古村落,理出眉目,为今后在全省其他地方进行古村文化普查提供参考。

  (一)岭南历史的缩影印记

  岭南最早的土著居民是百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已栖息于此。在我们多年前发现并定位为“岭南文化发祥地”的封开县,有个汶塘村,村名源于汶水,“汶”即是百越族语译音,其意是“喷”,即水秀青山、喷水长流之意。同是在封开的平岗村,自古是自百越族分化出的壮、苗、侗以及从中原迁来的客家人杂居之村,今仍存的泰新桥,是壮族风格的风雨桥可证。与封开相邻的怀集县,有个扶溪村,村名“扶溪”也是百越族语译音,百越族人迁出后,明代才有来自福建的汉族人石姓迁入,仍沿用原村名。可见语言和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此外,在高要金利的茅岗村,有百越族的水上木棚遗址,百越族有世代在水上居住的旦家,历史悠久,由此可证。这些都可称为岭南历史的印记。

  在封开毗邻的德庆,有个金林村,可谓岭南历史的缩影村。有史可查这是百越族始建的村,后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历代变迁和建设,今仍可见历代的纹章印记。汉武帝平定岭南,在古广信(今封开和广西梧州部分地区)建岭南首府交趾部,大量移入中原文化。这村以孔姓为多,均为孔子之后,历代世家延续,可能是汉时迁入;邻近的德庆学宫,是岭南历史最悠久的学宫,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曾在德庆建濂溪书院,宋徽宗之弟被册封为以德庆为领地的康王,可见此地在宋代时的辉煌;此村至今仍存明代所建的城堡、清代所建的牌楼,都是历史发展的缩影和印记。

  (二) 氏族文化的迁移纹章

  岭南古代土著的百越族,是无姓氏的。自秦军入粤、治粤之后,粤人才有姓氏。所以在岭南,姓氏文化是中原文化入粤的重要标志。岭南的氏族龢氏族文化,应是在秦汉之间形成。东汉交趾太守士燮家族即是明证。此后氏族在某地形成和迁移,往往体现于古村文化之中。

  肇庆的古村文化,较翔实地体现岭南的氏族形成以及迁移的特色和历程,可谓氏族文化的形成和迁移的历史纹章。具体表现在两种现象:一是大多数古村落是由某个姓氏的人创始,接下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二是相当多古村落都称自已的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珠玑巷是古代中原移民入粤的暂住地或中转站。据史料记载,自唐代张九龄修通南雄梅岭古道后,唐宋之间即有三批百万以上中原移民入粤,开发珠江三角洲,又转移珠江流域各地、南洋诸国、以至美国等地定居,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56姓氏之多。此后小批或零散入粤者,更是难计其数。所以,岭南的氏族龢氏族文化,往往多与珠玑巷有关联,肇庆的古村落也多如此。例如,高要蚬岗村的李氏、高要黎槎村的周氏,都是从珠玑巷迁来。而相距不远的槎塘村,则是黎槎村分移过来的,可谓迁移后再迁移。其他如:鼎湖桃溪村,德庆武龚村,广宁石桥茛村,怀集何屋村,封开杨池村等等,虽不都是从珠玑巷迁移而来,但都是在不同年代从外地迁移而建起的古村落,从而可见都是氏族文化迁移的历史纹章。氏族的形成、迁移、繁衍,可以说是岭南、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足印和标志。

  (三) 传统文化的遗风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肇庆古村落中的遗存,是十分具体而实在的。例如,在端州区的白石村,自古以来是著名的文房珍宝——端砚的生产地,有数百年历史,至今仍保持着这种传统文化生产的家庭作坊,保持着这种传统工艺和技术。四会市的白龙扶利村,从清代开始即是造纸村,世代以造纸为业,所产纸因四会之地名而被称为“会纸”,至今仍保持着这种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工艺。这些都可说是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另一种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遗风,即传统的氏族风范、家族传统、村规族规等,属道德风尚性质的传承文化或典范文化。这在肇庆的古村文化中也相当普遍。例如,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乡——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因状元的典范而形成了重文重读的族风村气,代代相传;怀集县的何屋村,创建者何氏,在建村时即有取名“满庭芳”的书屋,又有“武馆”,世代承传崇文尚武家风;同属怀集县的扶溪村,是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武威堂”,整座建筑似古代“兵营”,创建者石氏,行武出身,世代习武,有习武世家称誉,从村落建筑到世代族风,都显示出以尚武为承传的世代遗风。

  与这种典范遗风相辉映的是:书院遗风。肇庆农村虽然自古较为贫困落后,但都重视教育,所以,古村落大都有书院或书室的设置,好些古村至今仍存书院或书室的建筑遗址。如:封开县杨池村的叶氏大屋,至今仍存四个书院遗址,令人感叹;封开县杏花镇的杏花村中,本有霭然书室,又增建20间书室,后又扩展至伍氏大祠堂为全村学堂;怀集县的孔洞村,并不姓孔,而是姓成,因创建者成氏尊孔,是书香世家,故用此名,村中的“孔乡书院”,特别显赫,可见特重书院遗风。鼎湖桃溪村的“桃溪书院”至今仍在,岭南明末大儒屈大均《桃溪》诗:“夹岸蒙茸竹,枝枝有鸟啼。梦飞芳草外,愁在夕阳西。水驿连三峡,人家各一溪。女郎祠畔望,烟雨一秋迷。”写出了这书院的诗境书风。

  这些遗风遗产,都可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至今之所以仍在古村落中保存,主要原因是其产生和承传的载体,是汇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自然村落之故。由此可见这种遗风遗产,也即是古村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特色之一。

  (四) 天人合一的“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并不是指封建迷信的歪道邪说,而是指优美舒适、怡然幽雅的自然环境,是山青水秀、风调雨顺的宜人居境,是天人合一、安定和谐的聚居之境。肇庆是山水之乡,现在仍存的古村落,大都是处在优美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都是因为创始和建设古村的人们,大都是以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意识,去选择建村的“风水宝地”之故,所以大都具有并体现这种环境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例如,鼎湖蕉园村,是古榕笼罩、竹林合围、泉水淌流的榕浓竹雅之境;德庆荔岸村,是由数十株古荔枝树覆盖、又有两道山泉水围遶的水清荔香之境;怀集黑岩村,是在一座高山之外、穿越一段山中地下河之后纔可到达的小村,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故被称为“世外桃源”;四会石寨村,是在山中由自然石基础上建成的村寨;封开汶塘村,是由青山环抱、泉水盘遶的幽雅山村;广宁石桥茛村,村后小山呈蝙蝠状,俯抱全村,被称为“蝠鼠吊花蓝”之境。这些“风水宝地”的古村落,既是肇庆古村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之一,也是岭南、乃至中国古村文化带普遍性的重要内涵与特点。

  (五) 理念建筑的文化瑰宝

  从肇庆的古村建筑总体情况看来,对建村的自然环境多以天人合一的观念去选择,这选择标准显然是理念性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村落建筑,不仅选址如此,而且整村建筑的布局和结构,都是以一定的理念为模式去进行建造的;而这些理念,又往往出自某种传统哲理文化或建筑科学和美学。例如,高要蚬岗村,全村地形呈蚬状,四面环水,可谓蚬浮水中之境;更妙的是全村建筑呈八卦形,显然出自《易经》的理念。高要黎槎村处于一座四面环水的山岗上,呈龟形,全村的巷道,也是按八卦的理念布局的,从山脚到山顶,每巷道为一环,按梯级层层而上,全村从地形到整体建筑,都呈园体,体现出“天圆”的传统理念。而与其相距不远的高要槎塘村,是其氏族分衍出来的,其建筑理念也有分衍和对称之意,即:前者为八卦形,它则为棋盘形;前者为龟状,它则为梳耙状;前者为圆体,它则为方体,以“地方”理念而与前者“天圆”对称。德庆武龚村的民居,多是镬耳式的建筑,因为镬耳式的高墙,既有建筑美,又有隔火、吸风的作用,同时又体现广府民居的理念。怀集扶溪村,是创始者以尚武的理念而建造的古代兵营式村落。怀集大浪村,被称为“九九奇门”村,即:六厢分六子,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为堂号,九数的门窗、巷道、台阶,寓《周易》“九六冲和,阴阳相配,品类咸亨”的理念。广宁大屋村有一百个门,是体现“百鸟归巢”的理念。封开杏花村,是十二座院落的合院式建筑,以座座、厅厅、房房、门门对称而体现儒家理念和建筑对称律。这些理念建筑,从建筑结构到文化内涵,都是很精湛、很深厚的,堪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六) 民俗风情的文化遗存

  古村落是族群世代聚居之地,群居的风范,文化的积淀,必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人情世态、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以至衣、食、住、行等行为方式上的共有而又是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现象,在肇庆古村落中也较普遍。例如,端州白石村因有生产端砚传统,故有每年四月初八拜石工始祖——五仙祖的风俗。鼎湖蕉园村每年有喜庆苏真人诞的风情,鼎湖桃溪村每年也有何真人诞的喜庆,高要槎塘村每年春耕前过茶果节,封开状元村于旺龙节时摆文武(舞),封开平岗村有天后诞,怀集扶溪村仍存标话,怀集黑岩村每年有二月二艾糍节、六月六燕子节,怀集扶溪村每年有五月初一端午祭、十月初十太公节,怀集沙洲寨是七沓堂建筑,有舞七节龙、放七星灯、特产七指佛手、吃七星棕和七层糕等冠“七”的风俗,广宁大屋村至今仍流行客家山歌、舞山狮。如此等等民俗风情,都可说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存。而这,也可说是中国古村文化带普遍性的特色之一。

  (七) 包容文化的历史见证

  珠江文化(含岭南文化)因具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诗句)的风格,所以有特强的包容性。这种特性,在肇庆的古村文化中也鲜明而普遍地体现出来。例如,高要蚬岗村是八卦结构,是道家,而内设十六祠,则是儒家,可谓道中有儒;高要黎槎村以八卦布局,是以道家为体,而“九里一坊”的十座门楼,从门式到命名,则是按儒家方式,可谓道儒幷存兼容;广宁大屋村有仿四合院之体,但又有客家和广府色彩;广宁石桥茛村,也是仿北方四合院式布局而建,却又杂有闽南和客家之风,均可谓南北的结合体;封开平岗村有多民族聚居,又有古代农贸市集,并有中外交汇遗迹。如此等等,均可称之为包容文化的历史见证。而这,也可说是岭南古村文化带普遍性的特征之一。

  (八) 古今辉映的新型农村

  值得称道的是,近年肇庆不仅保存了较多的古村落,而且在有些较完整的古村落中,既较好地保护古村文化,又较好地开发利用古村文化,同时又注入现代的新文化,为建设古今辉映的新型农村作出了试点。德庆有两个古村,代表了两种类型:一是被誉为山区水乡的金林村,在按原貌整修古村的基础上,增加若干现代色彩的项目(如:唱村歌、对歌、游船),办成为旅游景点,被列为广东农村游的景点之一,近年已成为旅游热线、热点。另一个是武垄村,原古村建筑保持完好,又在离原古村不远地方,建起了新民居,是现代建筑,形成古今辉映之格局,幷且在村中展开传统村史村风宣传的同时,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活动,使这里被评选为市级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先进村,成为古今文化辉映、传统与现代和谐的新型农村。这两种类型都是可取的,是有示范性、带动性的,也可说是肇庆古村文化、以至岭南古村文化带方向性的特色之一。

  三、关于开发古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一)建议向全省传达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肇庆关于古村落文化的指示,推广肇庆的做法,将发现、挖掘、保护、开发古村文化的活动,与建设文化大省、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二)建议由省文化厅和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力量,在全省农村进行一次古村普查活动,为研究、开发古村文化提供依据和资料;同时进行发现、挖掘、保护古村的宣传教育,及时制止对古村的破坏行为;拨出适当资金,及时对目前濒临崩溃的古村落提供维修资助;并将这项普查,与国家文物局最近宣布在全国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结合起来,对够条件的古村,评为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对象。

  (三)建议由省旅游局和各旅游单位组织力量,对全省古村文化的旅游潜力和线路,进行普查、挖掘、开发,以旅游扶贫的方式,选择较有条件的古村先行开发为景点,然后分期分批开发,以形成新的旅游热点或热线。

  (四)借普查古村的时机,倡导各地古村自行组织力量,开展编写古村史活动,充分利用族谱、家谱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对古村老人的记忆和收藏资源,更要及时发现和抢救。村落建筑和村史,将是古村文化不可缺少的两项硬件,是地方志的基石和基础。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可为此作出努力。

  (五)建议在省、市的宣传文化部门、社科团体或大专院校,成立研究古村文化的学术机构,设专题研究项目和经费,资助有关著作出版,媒体优先发表有关文章,充分调动各地学者的积极性和组织力量,在适当时候举办全省性或全国性、跨境性的古村文化学术研讨会或论坛。

  

  (2006年6月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