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源自珠江的中国禅宗



  文/戴胜德

  1300多年前,广东出了一个支撑起整一个精神世界的人物,他的雕像屹立在大英帝国国家博物馆的广场,冷峻地凝睇大不列颠的斜阳,玄思着“人人皆有佛性”的真谛。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史料记载汉明帝夜里梦到一个金人飞过殿庭,于是派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18人到西域去访求佛道。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洛阳,建立白马寺。于是佛教传入中国。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以强大的寺院经济为基础,形成了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律、禅、净土等几个大宗派,使中国佛教达到鼎盛阶段。与印度佛教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最具特色,可以说是中国化的佛教。当时,佛教各家之言很不一致,中国僧人为求真经而去西域取经。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为唐玄奘,人称唐三藏﹙公元600-664年﹚。

  至于何为“禅”?最初的禅是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在灵鹫山法会说法,大梵天王献金色钵萝花以表敬意。佛陀一言不发,拈起金钵萝花向大众展示。在场的听众不解其意,只有摩诃迦叶领悟到佛拈花意旨,破颜微笑,这就是他与佛一个是机,一个是教,机教相当,碎啄同时。他能够深深地彻底领悟我佛拈花的微妙法门,默契了佛的心宗。所以,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同时佛又把自己所搭金缕袈裟和青色天所贡献的钵全都传给了迦叶,这就是“衣钵真传”,成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将正法眼藏和衣钵直指单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再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

  1300多年前,广东出了一个支撑起整一个精神世界的人物,他的雕像屹立在大英帝国国家博物馆的广场,冷峻地凝睇大不列颠的斜阳,玄思着“人人皆有佛性”的真谛。他,就是六祖惠能。这是包括他在内的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雕像。有比他还小一千余岁的马克思、爱恩斯坦,还有比他大一千余岁的中国思想先哲孔子和老子的雕像。

  孔子是鲁国人,代表了黄河文化;而老子是楚国人,代表了长江文化。孔子的儒学在于仁;老子的道学在于一,而惠能的禅学在于空。珠江文化所具的超越性,纔可得以对一位圣人及其创新的思想体系的形成。

  禅宗发源于广东,禅宗六祖惠能出生于广东新兴。禅宗始祖达摩东渡弘法,就在广州“西来初地”登陆。当时,广州作为古代对外贸易和对外政治、文化交往的重要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唐以前,东南沿海其它地区的港口还没有开辟或者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广州更具有雄视海上丝路的气势。

  达摩首航广州,给珠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尚遗西来正、西来后、西来新、西来东等街巷。由于有西来庵的法门宝地,故有后来清初宗符禅师兴建的华林寺,当时的华林寺规模宏大,与光孝寺、海幢寺、大佛寺并称为广州的四大丛林。

  当时,达摩祖师有传衣付法颂:

  吾本来唐国,传教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一花是本宗,五叶是自二祖起,刚好传五代。达摩回天竺路遇魏使宋云,他曾说过:“佛祖心法,一百七十年后当在南方衍盛。”宋问:“南方何处?”答:“曹溪。”其后,曹溪河边果有宝林寺。而天竺高僧智药三藏曾预言“一百七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于此演化,度无量众,传佛陀心印。”而智药三藏与达摩正是同时代人。于是,五祖乃认为他的衣钵应当传这个“肉身菩萨”。必然会有一个“一花五叶”的流芳后世。

  唐朝宽容的国策,创造了曹溪禅宗的蓬勃发展时期。在大唐太平盛世的贞观、武周、开元三个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唐太宗派出御弟玄奘西出取经,组织翻译大量佛学经典。

  而珠江文化对外来文化最易消融,并超越之。那么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佛学经典《六祖坛经》在岭南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惠能俗姓卢,原籍范阳,即今北京大兴县人。父行瑫,谪官到今新兴县后,居夏卢村。卢行瑫至此入籍为民,娶妻李氏生子。惠能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子时。他三岁的时候,不幸父逝。李氏贤淑,独力支撑,织布、种菜,抚育孤儿。夏卢村地瘠人稀,生计艰难,于是携子迁居龙山山麓,结草为舍。惠能幼时,她常为儿子讲圣贤故事,背诵古诗,唱山歌。

  尽管惠能是中原移民的后代,但从小就打下了中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融的烙印。父亲的儒家文化的基因及慧根,也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底。卢家虽是贬谪之人,但土著乡亲并没有歧视他们。父早逝,孤寡之家仍能得到善待。

  惠能虽然家贫,但生活氛围有浓厚的文化,使他自小受岭南淳檏民风耳濡目染,受到外来文化,包括释、道、儒文化的熏陶,具有了大海般的胸襟,勇于拼搏,敢于开拓。

  龙山树木葱茏,家境贫寒的惠能就以砍柴谋生,奉养老母。有时偶遇游僧,教念几句佛经,回去就告诉母亲。李氏笃信佛,长期食斋。在夏卢村的故居,现仍留有关于惠能家世的若干遗迹,如“惠能故居”、“别母石”等。此两丬大石,每块长1.2米,宽0.7米,厚0.4米。经千年风雨,仍耸立在村口路上,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崩毁,但屋址地基尚存,尽管不少是神奇的传说,但他终究后来成了中国禅宗杰出的六祖大师。

  惠能自小就极有佛缘,接触佛法。到城中卖罢柴,就在人家窗下留心听人家诵读,打柴郎的惠能有一天上金台寺附近卖柴,在客商安道诚窗下听其诵经。惠能不识字,静心息虑听经,有所开悟。

  于是问安道诚“客诵什么经?”客告之诵的是《金刚经》。惠能再问:“从哪里取得此经来?”

  安乃告:“我从蕲州黄梅县东冯茂山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在寺里主持,门人有千人。我是到那里礼拜,听得此经。”

  惠能觉得宿昔有缘,立志北上求学,想去礼拜五祖求法。客即赠银十两,以作为惠能安置老母,充作衣粮。惠能作谢,归向老母表明心迹。

  可奈母年老体弱,不忍儿子远离家门。24岁的惠能求法心坚,母亲请舅出面阻拦。

  舅欲难倒惠能。就说:“你若能将门口那块大石拜开了,方可让你出家。”

  惠能果真天天向着大石跪拜,忽一日,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一声巨响,真的将大石劈作两丬。可谓精诚所至,真是金石为开。故有“别母石”之传说。

  惠能尽管处于下下人地位,却有着上上智。也由于家贫寒,惠能更能淡泊名利,看破尘世;且自幼就吃苦耐劳,为他在长期求学过程中经受艰苦磨练,立志创业,打下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佛教的兴盛,即使在新州,惠能也不是唯一的一个信奉者。那位赠银助惠能往黄梅求法的客商安道诚,早就熟读《金刚经》了。他和惠能是同乡,同样也“穷则思变”,他往江州经商时,曾闻五祖弘忍之名,也登黄梅东山寺专诚拜谒,蒙授《金刚经》,说是“道俗受持此经,即得见性,直了成佛。”回到新州,居于金台寺侧,常念此经,才得以助成惠能之行。

  不过,安道诚并没有成佛,也未见性。按说他比惠能更有文化,起码他可以朗诵《金刚经》。

  而成佛的是一字不识的惠能,惠能之所以能成佛,其优胜势在于他的“穷则思变”是依其名字含义求大智慧,学作佛事的本领去惠济众生,故佛法有自然而然的自性自悟特质。

  安顿了母亲,惠能摆脱了俗世便毅然前往黄梅求法。五祖弘忍与六祖惠能的最初见面及有关獦獠公案的问答,不仅是中国学术思想史最精彩、最醒目的一页,而且也是中国文化史最有暗示性、最富戏剧性的一幕,禅宗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或许早已潜藏在他们的机锋答语中了。

  惠能的出现,这位只二十四岁的岭南行者,不老也不少,谈话间流露其慧根。在农业文明的古中国,像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农耕地区,经济上有一定优势,具有开放和兼容的特性,各方面容易沟通,人的个性能得到张扬。

  在弘忍的门下,也不只是惠能一人,东山法门近千人,五祖年已六十,神秀伺服五年,也已五十有五。虽然他两榜进士出身,二十岁受具足戒,融通内外典,老实持重,命为首座,众僧咸服。众人看好的上座神秀,人人都认为接受弘忍衣钵必神秀莫属。而弘忍认为让他承受衣钵,只能培养出一些知识僧、知解僧,不可能不断创新,促进禅门繁昌。

  神秀毕竟也没有成为六祖,从两人之偈来看,惠能的偈秉赋有珠江文化的超越特性。

  这位家境贫寒的砍柴郎既无门户之见,也无传统观念束缚,因而思想更为开放,更为自由。他对《金刚经》的领悟还触类旁通地领悟其他相关的一切经文的经义,不断地超越自我,登上六祖宝座。

  唐仪凤元年,惠能到了广州法性寺去参拜印宗法师。

  这时,有风吹得幡动,大殿里有二僧争论,一说是风动,一说是幡动,争吵不休。

  惠能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你的心动啊!若你心不动,风不动,幡也不动了。”

  大家听了觉得非常玄妙,真是一语惊四座。

  印宗法师一听,感到惊奇,认定是位大德高贤,即请惠能坐上座,征诘奥义,听得惠能言简理当,不拘文字。

  印宗说:“你这个行者肯定是个非凡的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你?”

  惠能谦让道:“不敢当。”

  印宗于是行礼,恭敬地请惠能将传来衣钵出示给大家看。

  印宗欢喜得合掌致敬,即集众就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惠能剃发,且愿拜六祖大师为师父,尊为六祖。

  风吹幡动,不过是生活中小事一桩。但惠能赋予了生动有趣的哲理。

  两僧之争,一个从原因看问题,风吹是幡动的原因;一个从结果看问题,幡动是风吹的结果,这使得两僧争论相持不下,印宗亦无从作出判定。

  惠能语出惊人,“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你们心动。”

  这就印证了一个禅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禅学就是心学,独到的超然于宇宙万物之外的离相之学。

  唐仪凤二年(677),二月八日,惠能忽然对众人说:“我不愿住这里了,想归去旧隐。”即告别法性寺。

  法宗大师赠与缁白,率千众直送至曹溪宝林寺。

  当年,印度智药三藏大师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溪水饮时,觉其溪水香美和印度某处一样,他知道泉源上面必有胜地,可以建庙。

  在黄昏时扺达宝林山,环顾四周,山水逥环,峰峦奇秀,叹道:“宛如西天宝林山也。” 

  智药大师预言一百七十年之后,“无上法宝”即是六祖,在宝林驻锡及教化众生。谓在此地开悟者,其数如林木那么多,故名“宝林”。

  韶州长官侯敬中,将智药大师的预言奏明于朝廷,梁武帝乃赐额为宝林,于天监三年(公元五○四年)建筑此庙,即今南华寺。

  大师到曹溪后,见其讲堂窄小,不能容纳那么多人,想予以扩大,就去拜访当地缙绅陈亚仙说:“老僧想向施主化一坐具之地,可不可以呢?”

  陈亚仙云:“大师需地几何?” 

  大师拿出他的坐具给陈亚仙看。陈亚仙允诺。

  于是六祖将坐具抛向天中,但当大师长开坐具时,阴影尽笼曹溪,不但整个南华寺,连他们所站十里地之内都被罩住了。

  陈亚仙惊服,连忙说:“大师法力无边,但我祖上坟墓幷坐此地,愿将地产尽捐建寺,永为宝坛。他日造塔,幸望存留。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

  信众尽发善心,捐资出力,六祖在曹溪到处观看,每逢山水胜处,便稍憇息,在原址扩建十三所殿宇,一一按陈亚仙所言,建成当今南华寺规模。

  寺依山而筑,面临北江支流曹溪,禅宗六祖惠能住持曹溪,长居此寺,宏扬顿悟禅法达37年,发展禅宗南派,南华寺故有“禅宗祖庭”之称。

  卓锡泉,又名九龙泉。位于寺后西北约百米,是一口自然山泉。相传“六祖初住南华,虑无清泉浣洗袈裟,一日步入寺后林间,以锡杖卓地,故得此泉。

  惠能主持南华寺期间,应韶州韦刺史(韦璩)等人之邀,在大梵寺,为僧尼、道俗千余人开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其弟子法海,将惠能在大梵寺“以心传心”,阐释的法要汇编成书,即中国禅宗理论的经典《六祖法宝坛经》。

  国恩寺原名报恩寺,创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国恩寺即他以前的住宅,六祖惠能将故居改为寺。

  神龙三年(708)十一月则天武帝亲书“敇赐国恩寺”匾额,永挂惠能故居新州国恩寺。

  寺宇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寺周围峰环峦绕,古木参天,寺大门口有大门联:

  百城烟水无双地,

  六代风幡自一天。

  登山入寺,有半山亭、镜池、山门牌坟,中轴线上有大殿、天王殿、六祖殿,均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内的荷花瓣石柱础是唐代遗物,两旁佛堂禅房栉比。

  新兴国恩寺是六祖的圆寂之地,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之称,名扬海内外。

  国恩寺建在山腰,地势较高,寺僧用水,要到山下手提肩挑。六祖为解寺僧之苦,在寺后用禅杖就地一点,泉水立时自地下涌出,此井至今历时千余年,清洌照人,常年不枯,名为“卓锡泉”。

  国恩寺内外惠能的纪念遗物尚有:国恩古刹左侧,有一棵1300多年树龄的荔枝树,乃惠能亲手所植,有“佛荔”之誉,树高18米以上,至少3人才可合抱,现仍茁壮生长于国恩寺内。

  国恩寺左方的寺内石坎,相传为惠能浴盆,亭已崩毁,石坎仍存。

  报恩塔毁于兵乱,现已重建成一座七层八角形,高24米,周长17米的红墙緑檐宏伟壮观的报恩塔。赵朴初亲书“报恩塔”匾额高悬塔门。

  惠能为报父母养育之恩,于唐太极元年(712)七月,在国恩寺内左侧建报恩塔,并于713年夏亲自返国恩寺督工,七月塔落成。寺右有唐中宗赐额惠能葬的六祖父母坟。

  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八日,六祖大师忽对徒众说:“我想回新州去了,你们大家赶快准备一只船及摆船的橹。”

  此时六祖座下徒众哀留,有的甚至哭起来,不让六祖大师走。

  六祖大师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现于世,尚且示现涅盘相,有来必有去,有生必有灭,这是很平常的道理。我这个身体,归回去一定有好去处。”

  大众说:“祖师您从此去,我们想您还不会圆寂,不会入涅盘,早晚还是会回来的。”

  六祖大师说:“我就像那叶落似的,要归回到树根,来时无日。”

  弟子又问:“正法眼藏即衣钵,传给谁了?”大家都不知六祖大师将法传给谁。既在江边站,就有望海心。当时人对衣钵都非常重视。

  六祖大师说:“传给谁?谁有道我就传给谁,谁没有攀缘心他就明白我的法。证得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的人得到我的法。”

   

  六祖大师率门徒乘船沿北江转西江,到肇庆城停船,在城西郊宣法,每到一处宣法必种梅以记。

  于是种梅数株(即今肇庆市西之梅庵),再乘船,经新兴江到达新州筠城,在城东仓夏上岸于夏院国恩寺停留,徒众并在仓夏驻地建十三层木塔,为“六祖禁足之地”。

  这几天,曹溪有“异香氤氲,山崩地动,林木变白,日月无光,风云失色”等异征。

  工程如期完成,七月一日,鸣钟击鼓,六祖主持报恩塔落成。

  八月三日,惠能预知自己即将寂化,清早斋罢沐浴跏趺,让侍者召集众弟子,作最后的说法:

  “你们大家好好地住着,不要打妄想,不要放不下,不要看不破,要看破、放下,就得到自在。我圆寂入涅盘后,不要像一般俗人凡夫那样哭哭啼啼。你们若这样做,就不是我的徒弟。我现在再嘱咐你们一番,无非就想使你们识自本心,见之本性,能明心见性。等我圆寂入涅盘后,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那就和我在世时一样。假设你违背我的教化,纵然我在世不入涅盘,对你们也没有益处。”

  六祖对弟子行思说:“以往衣法双行,各代祖师递相授衣。衣以表信,法乃印心,我今得传人,何患无信!我自受法衣以来,遭此多难,何况后代,竞争必多。衣就留镇山门,你们应当分立门庭教化一方,别让我法断絶。” 

  法海启请大师:“留什么法令后代人见性?”

  六祖说:“你们不同于其他人,我灭度后,你们各为一方头,分头普化。”

  惠能将入灭时,大家涕泪悲泣,唯有小弟子神会,不动亦不悲泣,面容安详,好像没事一样。

  六祖批评众人说:“你们在山里修了好几年,不知修的什么道?站在这里哭,怕我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要是你们知道我死后到什么地方,就不会伤心落泪了。现在我再告诉你们,佛性本来就没有生和死,没有去,也没有来。我的形体迁化了,可我的佛性如故,没有去也没有来,没有生也没有死!你们的师弟神会,年纪虽小,定力可不小,却做到善不善一样,毁誉不动,对我的生死能泰然处之,不悲不泣,就和没发生什么一样。你们要好好地向他学习才对。”

  弟子们听得大师在临终之时,还如此谆谆教导,都认为大师真是了不起的人世真佛。弟子们这才猛然醒悟,赶紧止住悲伤,不再哭泣。

  惠能见弟子们可教,于是又说一首偈颂: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相传,惠能坐化后肉身不见,四处寻找后,发现六祖闭目端坐在国恩寺南五里寺田村后山藏佛坑,坑中当地称“化身岩”上。

  岩前有一石,高数丈,形似“韦陀护法”,两侧复有数石,如“四大金钢”,故此坑称为“藏佛坑”。

  遵照大师的嘱咐,十大弟子在大师寂灭之际,依然各就各位,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没有悲没有喜,没有哭没有笑,不是致哀,也不是做作,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在他们的自然无意之中,铸造旷世罕逢的人间奇迹,人类死亡灿发生命最光辉的光芒,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光。

  惠能认为人生人死,原是极平常的事。他的临终说法,使人的生命灿发最辉煌的光芒,直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依旧使人读来感动不已。             

  惠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

  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

  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

  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至788年);

  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至790年)。

  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

  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

  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身就是一首很美的哲理诗,惠能与人的各种对话,处处表现出一种机辨、玄妙,审美意识高度自觉,体现了禅宗的审美心学。对于禅宗的禅,六祖是这样说的:“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内心不乱,“不动心”,是禅宗的根本,表现在外面,就是“不着相”,内心不会纠缠于外在的任何东西,而外在的任何东西也影响干扰不了内心。

  这内心不乱,这不动心,就是禅定的定力,既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坛经》所讲述的禅学起源故事神奇而庄重,极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而惠能的禅宗美学,最典型的是它的顿悟直觉,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顿悟就是一种美的境界。正是这种美的存在才使宗教更富有吸引力,传之久远。 

  在弘忍对惠能的八个月的考察中,他见到惠能人矮腰力不够,就在腰间扎了石头,以增强踏碓的力度。这种为法献身,艰苦磨炼的精神也难能可贵。

  在以偈择嗣中,惠能的顿悟要比神秀的渐悟透彻得多。五祖还发现惠能具有岭南人不断超越的特质,对佛经有多角度的瞭解与特别的悟性。他承传衣钵后,必能使禅宗花开叶茂,流芳百世。初祖达摩和智药三藏法师的预言是正确的,惠能得承传禅宗衣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岭南文化落后,自六祖得衣钵后,教化普施,从此粤人不再以獦獠见嘲于中原了。惠能禅法由于主要面向下层民众言说,草根性、平民性乃是一大特点,于是曹溪一滴遂自成一大传统,岭南地区也最终成为新禅宗学说的发祥地。其气象之宏阔壮大,不仅开启了一代之新机运,而且还风行大江南北,影响天下后世。文化由中国渐及岭南,而禅道则自岭南而及中国乃至世界。

  尽管惠能不识字,但并不能说他没有中国文化。以他的《坛经》来说,惠能思想吸收了中国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他是听人诵《金刚经》而皈依佛法,弘忍又亲授《金刚经》,使他悟道。

  岭南的土大夫、文人、学士对惠能禅宗的直觉美学方式特别陶醉,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现实生活的残酷与痛苦,迫使人们去追求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

  即使在官场中得意的仕者,也需要在繁冗的公务中找寻“六根清静”的憩息,禅宗美学确能为他们提供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为生活倍添几分雅趣。因此禅宗美学较深地影响了岭南的诗歌、绘画以及书法等艺术。 

  禅宗美学影响到岭南的艺术表现在艺术意境的深化和理论的升华。以书法而论,陈白沙是一代岭南书家,他在书法上的创新,得力于他的艺术心境上的修养。

  陈白沙《书说》论曰:“予书每于动上求静,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动也,得志弗惊,厄而不忧,此吾所以保乎静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形立而势奔焉。意足而奇溢焉。以正吾心,以陶吾情,以调吾性,此吾所游于艺也”。

  陈氏从禅学的心境上下功夫,创造出超群拔俗的意境,达到了书法艺术上的新境界。他的学生湛甘泉,深得老师酌精髓也注重从高妙的心境去表现艺术的意境。 

  岭南绘画中人们普遍赏识脱俗、高雅、幽深的风格,其实这正是一种禅学的意象。我们不难发现岭南绘画在宋明以来,都沉醉于山水、花鸟、鱼虫这一类的题材,较少以现实生活内容作画,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艺术家的美学观受禅宗思想所熏化,他们所追求的艺术意境是一种超现实的精神境界。

  作者绘写的虽然是世间之物,但寄意的多是出世的精神。另一种现象是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绘画中往往是悟世,看化人生的禅理画居多,这正是禅宗顿悟美的意境的表现。 

  此外,以禅法入画也是岭南绘画艺术受禅宗美学影响的显着特征,这种禅画的特征是笔法简明洗炼,意趣高远,写意为主,不求形态的准确,着意表现气韵与精神。明清时期广东的文人面正是这种画法的生动体现。

  珠江文化的特质是经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形成的,惠能精神予后世以深刻启迪,这就是革新的精神,文化的宽容精神和平民精神。

  惠能的思想是中外文化的结晶体,他敢于以中国思想文化去改造印度的佛教传统。这是前无古人的创新精神,对珠江文化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从历史来看,珠江文化最大特色是融中外文化于一体,如岭南画派、广东音乐都是富于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溯其渊源,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从禅宗开始的,惠能就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惠能使佛学“中国化”,创立禅宗。经其43名弟子的嗣法,形成河北临济宗,湖南沩仰宗、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南京法眼宗等5个宗派。

  惠能作为一名宗教领袖,所弘发的禅学理论,使禅宗“西传”,信徒“东往”,禅宗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东南亚各国、日本、斯里兰卡和北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众多信徒。

  惠能自是佛学界一位卓絶的人物,其一生所表现出过人的探索精神,不愧为中华能人、岭南英杰。

  惠能及其学说,在日本尤其受到敬重、信仰,每逢南华、国恩寺庆,惠能诞辰、圆寂日,日本禅宗后人都会组团来华庆贺。对禅宗六祖的信仰,在日本历经千余年而盛兴不衰,并有美丽的传说和衍化为传统民俗。日本人穿和服时,腰背上总要垂挂一块名为坠腰石的装饰品。坠腰石跟拜谒、纪念六祖惠能有关。相传坠腰石出自惠能所有。

  在日本各地,连小孩都知道惠能坠石踏碓学法的故事。为了纪念禅宗祖师,日本信徒便在和服上设计了这个状如石头的装饰物。以示“睹物思人”念念不忘惠能坚毅学法的精神,并约定成为民俗。

  凡来湖北黄梅东禅寺参诣的日本信徒,都要拜谒此石,跪抱亲吻,有的还轻轻拂下石块上的尘土,珍藏带回日本,以祈吉祥。惠能在海外,享誉如此崇高地位,作为发祥地的后人们,更应该把惠能祖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惠能的思想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他的平民性,禅宗就是他改造了佛教,使之更接近平民。惠能是下层平民出身的典型,他创造了不念经、不参禅,只须顿悟即可成佛的捷径,使更多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易于加入到追求精神修养,这个以往只有贵族参加的队伍中来。他改造了传统佛学,创立了中国禅宗理论体系,使佛学“中国化”。

  禅宗在中国哲学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六祖惠能的禅宗及他的《坛经》对世界产生着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省作家协会)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