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弘扬郑和精神 迎接海洋世纪



  中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又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岛屿有6000多个。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曾经为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作出艰苦的努力和重大的贡献。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航程6000海里,遍历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海洋文化事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它比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扺达中美洲(1492-1504)早87年;比葡萄牙达·伽马经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洋发现东方航线(1494-1498)早93年;比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1579-1521)早116年。如果当时中国人民沿着郑和开创的伟大海洋文化事业继续前进,那么世界文明将提前100年,世界格局将会是另外一种组合,世界历史将会是另一种记载。遗憾的是,英宗以后,明朝至清朝的历朝皇帝,均不是领悟海洋价值的贤君。他们梦呓“天朝上国”,乐道于修补长城,筑宫殿,挖御海,放弃海洋,无视海权,废弛海防,中止海洋文化交流,使中国的海洋文化事业由顶峰直落低谷;使得“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1〕。接踵而来是海洋文化400年大断层,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据近代史料记载统计,此后,资本主义列强从海洋而来大规模入侵中国者达84次之多,迫使中国封建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达1100多个,丧失国土340多万平方公里。放弃海洋的沉重代价,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悲局,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缺陷。这是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

  再过3年,人类即将进入到21世纪。不少政治家、经济学家早就预言,未来的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或者说,是“海洋文化的新时代”。大家知道,世界海洋总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面积的70.8%。浩瀚的海洋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据测算,海洋提供人类食品(蛋白质食品)相当于地球陆地的农产品的1000倍。约有石油地质储藏量3000亿吨,天然气5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储量二分之一;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已发现20多种,其中锰结核储藏量估计达3万亿吨以上;钠、镁、硫、铀等化学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铀的储藏量约40亿吨,为陆地储藏量的4000多倍;海洋生物资源估计有20多万种。在海洋生物中,有鱼类约2.5万种、贝类10多万种,可供食用的鱼类就达200多种。据生物学家估计,如果不破坏生态平衡,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6亿吨鱼类。除此之外,海水本身还有动能、势能和热能等可供人类利用。所以,海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蓝色宝库”。因此,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纷纷发展海洋经济,除了迅速发展海洋运输业和渔业外,还不断对其它海洋资源进行开发龢利用。比如,不少国家进行了海底石油、天然气的钻探开采;许多国家对锰结核在大洋底部的分布情况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并成功地从水深4000多米至5000多米处采得锰结核;一些先进国家已着手研究潮汐能、波浪能的利用,兴建了潮汐发电站等。近几十年电子计算机、机器人、激光、生物工程、核技术、遥感观测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出现,为大规模开发海洋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据有关方面统计,1980年世界海洋经济年产值达到3400亿美元,1990年超过6700亿美元;估计到2000年将达到15000亿美元。这说明,海洋开发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联合国于1982年4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在牙买加签字,有117个国家首批签署了这个公约(含中国),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1996年5月15日,我国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正式批准《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国从此成为缔约国。这个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世界利用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共17部分、320条,连同9个附件共446条,其内容涉及海洋各个方面,诸如对领海和毗邻区、群岛国、岛屿制度、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权利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海洋国际争端的解决办法等20多个方面的问题都作出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关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使世界海洋面积的35.8%划为沿海国家管辖的规定,扩大了沿海国家的海洋权益,为开发海洋创造了有利条件。《联全国海洋法公约》的签订和生效,意味着21世纪世界步入海洋世纪。在这样的海洋世纪里,那个国家和地区把海洋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发海洋经济并取得成效和占优势,那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就取得主动权,那个国家就掌握世界。

  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幸福,面对海洋世纪的来临,中华民族再次面临历史的抉择,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仿徨犹豫。我们必须总结过去 “没有第二个郑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面对当代,着眼未来,从时间上、空间上的大范围、高层次去思考、探索和评估海洋世纪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建立“大海洋、大视野、大目标”的海洋战略意识,夺取21世纪海洋事业的新胜利。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谓“大海洋”战略意识,就是要有整体海洋综合利用和发展的空域意识。要把占地球地面积70.8%的海洋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战略环境,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科学家预测,21世纪,海洋产出的食品将超过陆地。中国人口最多,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陆上耕地已亮了黄牌。但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200里经济区和大陆架构成的“近海经济带”,可提供2.4亿亩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区富饶水域,其中80%尚待开发;加上3000多万亩的滨海滩地,只要进行科学的开采,实施“耕海牧渔”,发展耐盐海水农业,就可以养活养好中国13亿人口。中国也面临陆地资源枯竭的危机,但海洋却藴藏着丰富的资源,石油储藏量达200亿吨,天然气达6亿立方米。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重要国土资源。此外还有‘公海’及‘区域’经济带”可以开发,是未来海洋经济争夺的区域,谁先开发谁得益,海洋开发的难度、风险、投资、技术周期均与距岸由近及远增大,而经济效益也随远而增大,而海洋开发战略也就是谋划对上述三个海洋经济带的开发问题。我国唐诗《贾客》早就鲜明指出近、远海开发的利弊:

  大海有深利,沧海无短波,利深波也深,群意竟如何?

  一些英明的海洋学家提出海洋开发的时序应是:先海上,后陆上;先远海,后近海;先争议海域,后管辖海域;先海外,后国内。90年代后,美国就是这样开发海洋的。据统计,美国18家石油公司的石油开发经费的三分之二先用在国外开发,而用于国内的开发经费从1982年的300亿美元降至1992年的70亿美元。当前,我国尚无优先开发中远海经济带的实力和科技,但也不能墨守由近到远的开发程序。在充分利用滨海和近海经济带的开发优势同时,必须尽力加大中国在远海经济带的开发和进行技术和资金的储备,使我国在抢时间争速度全面开发海洋的竞争中不失时机,保持优势,为建设海洋经济大国打下基础。

  所谓“大视野”战略意识,就是海洋开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时域意识。海洋是地球上唯一尚未充分开发龢利用的宝库,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财富源泉;是构成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影响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因素。人类应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像以前那样边开发边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走“发展——污染——治理”的过程。而应该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种大事来抓”的指示,和李鹏总理在全国环保会议报告中指出的“保持环境和资源的继续利用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精神,把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并重,不仅要对当代海洋经济产业进行规范协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现在和将来开发的互相衔接。即既要尽量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充分顾及子孙后代发展的要求,以保证海洋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持续为人类服务。

  所谓“大目标”战略意识,就是要有中华民族絶不当“二流海洋国家”的强烈意识。为了中华民族将来“重返海洋”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幸福,我们这一代人必须以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海洋经济强国”作为战略的最高目标。全国13亿人民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下决心奋战几十年,综合开发海洋资源,使我国海洋产业在1995年达到的2200亿元的基础上,到2000年达到4000多亿元的目标,进而发展至世界先进行列,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世界一流海洋产业。这就要建立世界最大的运输船队,远洋渔船队和科学考察船队;建立门类齐全的和规模较大的海洋高等学府和科学研究机构,培养足够的高层次海洋科学研究和管理人才;挖掘海上旅游资源,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上旅游景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保证国家海洋经济繁荣。这样,21世纪,使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产业,以支持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

  广东背负五岭,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300多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23.8%,居全国第一位,沿海多良港海湾,是一个海洋省份,具有优越的开发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条件;加上广东2000多年来一直是对外开放贸易的地区,人民具有浓烈的开放意识和开发经营海洋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又跑在全国前面和获得中央政府给予特殊优惠的政策,等等。所以,广东更应该利用这些优异条件,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在1996年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843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到2000年达到1500亿元,2010年达到38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的远景目标。〔2〕

  湛江是一个海港城市,更具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异条件,全市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有大小岛屿30多个,港湾101处。现在省委又已确定在湛江“再造”一个“海上广东”的战略目标,并在这里创办湛江海洋大学,培养开发海洋的高级人才。因此,湛江市应抓住机遇,把湛江建设成为开发大西南的一把“金钥匙”和亚洲——西南大陆的枢纽,以发挥湛江优良港口的作用。

  郑和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让我们铭记郑和的名言,弘扬郑和敢于七下西洋的大无畏精神,迎接海洋开发的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流海洋经济强国、把广东建设成为一个海洋经济强省而努力。

  注 释:

  〔1〕梁启超:《饮冰室全集·专集之九》第11页。

  〔2〕《广东加快发展海洋产业》,载《羊城晚报》1996年12月28日。

  (原载《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集(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与庞秀声合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