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文化的魅力
——《人民之声》杂志2004年第3期
同黄河、长江一样,珠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黄河的仰绍文化、长江的河姆渡文化与珠江的石峡文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同属于新石器文化。再往前追溯,更有在云南、蓝田、周口店发现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人们说,华夏文明是多元一体的,而今,我们更可以说,它也是多源互动的。珠江文明正是其多源中的一元。
说起互动,自古以来,人们大都只看到长城内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替,尤其是游牧民族的入主中原。但是,当李鸿章惊呼:“三千年未来之变局”,所讲的已不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动,而是另一种文化以其浩大的声势,进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多源互动之中了。
这种文化不是别的,正是源自珠江、源自广东、源自几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化, 以商业文明为显着特点的海洋文化!
无疑,自古以来,广东的文化很少参与到中原的文化互动之中。但在1 9世纪以后,也就是李鸿章发出惊呼之后就不一样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哪一样不是启动于广东、爆发于广东呢?
而这个“大变局”更与以前的变局不一样。以前的变局,无论是农耕称雄,还是游牧文化入主,无非是改朝换代罢了,终究还得有个皇帝坐在金銮殿上。而这个大变局,却不再是改朝换代了,而是让皇帝老儿滚下了金銮殿,千年帝制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有人还想当皇帝,要么当不了几天就呜呼哀哉,要么挂羊头卖狗肉以蒙混百姓,却无法长久自欺欺人。
作为清王朝的重臣, 李鸿章无疑是有眼光的。可他却已只能哀叹“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封建王朝的“天堂”,只能由平民百姓的“人间”所取代!
可以说,海洋文化第一次也是正式的参与到了华夏文明的互动之中,它已经蛰伏得太久了,历经千年,终于获得了一次最响亮的发言。20世纪20年代,一批大学者如郭沫若、陈序经、陈寅恪等,都为珠江文化大声疾呼,认为非珠江文化不足以改造中国。 当然正是敏锐地看到了珠江文化中海洋文明的特质,对中国未来具有决定性的伟大意义!
只要多读几部世界史,无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外国人写的,我们多少可以读到若干学者的历史叹息,他们认为,沿唐宋的海上贸易的历史发展,如果不骤然发生断裂与逆转——即明清的禁海与封关, 中国应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海洋大国”——宋代的商船,比几百年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船只要大10倍,而且正是在宋代,中国人发明了日后成为航海起质的飞跃作用的至宝——指南针!
他们也一样叹息,当年,唐宋南方的市民社会的形成,由珠江流域影响到江南一带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却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而我们则来了个《大清律例》,扼制商品经济、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君权神授,拉起了历史倒车。中国就此错失了一次大发展的机会,虽然在人家看来这似乎已有违历史逻辑了。
其实,这也是海洋文化错失了进一步参与多源互动的机会。
而2000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本对华夏文明的影响要更大得多。纵然历朝历代,一旦财政匮乏,便免不了来这“天子南库”索要大批大批的金银财富。但东西拿走了,还得劝你说不要太重金钱与财产了,恪守清贫才算正道,“尝闻君子戎,忧道不忧贫。”当年,白居易也是这么劝南来广州的官员的。财力,从来就不是这个古老国度合法权力的依据, 不比西方中产阶级,可以用财产赎买权力,从而完成获得权力的合法过程,“以商立国”赢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不计较背后的血腥。
但不管怎样,这2000多年的海上丝路,这蛰伏已久的中国多元文明中的一元——海洋文明,总归是无法压抑得住的。本来,没有这里的滚滚财源,哪怕是“一口通商”的状态下,哪个政权的日子过得安逸?哪个朝代的气数能维持下去?更别说抖起威风、摆出架子来了。
是的,这里绝非“化外之地”,而只是另一种文化,不为正统文化所认可的、非贵族的平民文化、市井文化、商业文化,当然,这种文化照样会有自己的洪钟大吕之作,正如当年英国人鄙视美国文化,可如今人家获得的诺贝尔奖却比它多得多了!
当中国的古代文明,在南方遭遇到它的“滑铁卢”——宋元崖门银湖之役,便已注定中国的近现代文明,以海洋文化为主调的近现代文明,同样要在这里开始。这不是历史的宿命,而是凤凰涅盘。
所以,才有鸦片战争,才成为列强的刀俎,血火刀光、枪林弹雨。近现代文明的进程,如此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所以,在推翻了千年帝制之后,仍有不少有形无形的辫子军的复辟,以及法西斯主义的侵凌、专制主义的顽抗,这才迎来了改革开放!
珠江文明,又一次似19、20世纪之交一样,赢得了再度参与华夏文明的互动之中,而且注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当人们不顾广州3000年不衰的古港史而说“20年的中国看广东”之际,也不妨理解为广东这20年经济腾飞、文化互动的短暂岁月,是可以代表中国当今的最辉煌的华彩乐章!
正是今日的文化互动,使得广东或珠江文化的新质更为闪光与突出。海洋文化无疑是最具活力,且对华夏文明又最具新质的、贵族化的中心论不再独尊,整个中国的活力也充分地激发出来了!
广东,被小平同志称之为改革开放的龙头,当是受之无愧的!
我在《广府海韵——珠江文化与海上丝路》一书的跋中便称,这次大互动、大碰撞,“是空前的、广泛的、激烈的、复杂的,同时又是深刻的,它在推枯拉朽,又在‘十月怀胎’,正在催生一个文化的新时代,展示出中国文化发展的光明前途——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么?不妨先从珠江文化入手,因为,这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Passport(护照)!”
这段文字,我是10年前写下的。后边还有:这一大互动,大碰撞,“正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命运,决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在这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迅速崛起与生长成熟。”
而今,这已不是预言了,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热潮正滚滚而来,在这个时期,当我们惊喜地看着海洋文化已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文化互动之际,几乎是天天创造出奇迹之际,我们对未来能不更为之动心么?
而广东文化或珠江文化的无限魅力,不正吸引我们去导演出一幕又一幕更威武雄壮的历史正剧——不仅仅是经济腾飞、对外开放,还有更多的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商品交换、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革,还有很多、很多,如“德先生”、“赛先生”、平等、自由……
历史寄愿望于这一次互动!
历史寄愿望于这片沃土!
它不仅仅是过去的“天子南库”,不独是物质财富,还有更恒久的精神财富,人才库!思想库!现代文化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