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建设“西江文化走廊”刍议

 
  黄伟宗

  1996年我在《关于开发和建设“岭南文化古都”的建议》中,曾提出开发建设“西江文化走廊”的初步构想。为了进一步充实这一构想,最近我和参事室文教组的几位参事及几位研究珠江文化的专家学者一起,到肇庆市及其所属的封开、德庆、四会等县(市)进行了考察,并与上述市县政府、政协的领导及有关专家交换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上述地区建设一条“西江文化走廊”(即南中国的“尼罗河”)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它的平均水流量在全国仅次长江,相当于黄河的六倍多。显然,整治和开发西江,不仅对于粤西乃至粤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全国和世界也会有影响。据说我国航道部门已成立整治西江的规划机构,正在争取世界银行的支持,试点工作已开始启动。这正是结合西江的整治和经济开发而进行“西江文化走廊”建设的大好契机。也就是说,在对西江进行航道整治和经济开发规划的时候,应将建设“西江文化走廊”的构想纳入其中或结合起来,甚至可以用建设“西江文化走廊”的构想去规划西江的航道整治和经济开发,将河床整治、防洪设施、河堤建设、航运组织、两岸工农商渔牧副业的建设,同两岸的文化建设、旅游建设、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体育卫生、教育环保等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为此,希望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考虑,在现有的整治开发西江的机构中,增加文化旅游方面的人员,并增加这些方面的规划职能,扩充和丰富原有规划,并组织专家委员会予以论证和谘询。以上的看法是其一。

  其二,根据这种综合开发建设的思路,为了加强建设的文化色彩与旅游效能,建议将西江两岸的防洪堤的新建、加固或改建进行重新规划,在绝对保证防洪性能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段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景观条件,分别建为古城墙或滨江公园、水上乐园、书市、书画廊、雕塑廊、碑林、科技城等等。例如,封开的防洪堤,可仿照汉代城墙建筑,将江口镇作为一个完整的“汉城”进行改造,使汉武帝开始的“岭南文化古都”得以再现,缩影西江文化源流于一城;德庆的防洪堤,可以当地的“龙母”文化所反映的秦代之前的“西瓯国”的城垣模式进行扩建,从中再现岭南早期土著文化、多民族文化融合进程和龙的文化渊源;肇庆市区地段的防洪堤,可与已经复修的宋代城墙联接起来或对应改建,亦可作为明清两代的两广总督府或水师基地而修葺,使之显出西江中心的地位和气势,等等。这样,整条西江的防洪堤坝即可都具有文化品格,具有缩影岭南文化进程的规模和气势,既是现代的坚固西江水运和防洪工程,又是寓岭南古今文化于一水、汇中外美景于一系的“文化走廊”。

  其三,本着在西江经济开发中缩影这一流域古今文化的构想,沿江各市县在自己的整体建设规划中,也应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突出某种文化建设,或以某种文化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建立配套性的文化、旅游、商业、教育或服务体系,各自形成自身特点优势、体系而又丰富多彩的城市格局。封开县应突出其“广信——岭南文化古都”的优势,以防洪堤为“汉城”,在现有黄岩洞原始人遗址基础上建“仿原始人类文化公园”,在陈钦、陈元父子遗址建“岭南第一经学馆”,在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墓建“岭南状元坊”;在黑石顶建立“原始森林公园”等,体现岭南文化发祥地之特色。德庆县则利用现有龙母庙和学宫这两个优势,一是以龙母文化而再现以西瓯为代表的岭南土著文化生活,二是以德庆学宫为代表的岭南书院和儒家文化;以这两特点扩建或改建防洪堤、寺庙、名胜,包括悦城龙母庙、三元塔、龙山宫、三洲岩、华表石、香山佛迹和石刻等;肇庆市可以“宋城”和“宗教胜地”做文章,其中以宋徽宗登位而赐名的历史,“包青天”由此扬名的殊荣,以及六祖惠能、天主教来华先行者利玛窦和道教活动等遗址,其开创性、集中性、权威性,都是岭南首屈一指的,无论软体或硬体,都大有可为。在肇庆的自然景观(七星岩、鼎湖山等)和物产(如端砚等)中,实际也存在或体现着这两大特点文化,所以更应继续有意识地以此去开辟经济和文化发展思路和途径,构成这两大特点的城市文化格局。四会、三水等市县亦可以此精神去构想自身格局。如果每个市县都有自身的文化特点格局,那么,整条西江流域,也就成为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文化走廊”了。

  其四,从整个西江流域现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经济条件和优势,跨市县地组构多项系列性的,集历史文化、经贸旅游、科研教育等性能于一体的文化工程。初步设想有:  (1)龙的文化工程。包括:德庆悦城龙母庙、肇庆白沙龙母庙、封开双龙洞等;(2)山水文化工程。包括:封开的斑石和千层峰,德庆的香山和锦石山,肇庆的鼎湖山和小三峡,四会的贞山;(3)岩洞文化工程。包括:封开黄岩洞和白石岩,德庆的三洲岩,高要的蚬壳洲和茅岗,肇庆的七星岩等;  (4)  自然文化工程。包括:肇庆的鼎湖山、龟顶山、万有森林公园,封开的黑石顶,德庆的林海,四会的柑桔林等;  (5)古建筑文化工程。包括:肇庆宋城墙和披云楼、梅庵、四塔、红楼、阅江楼,高要学宫,封开的封川古城、开建古城、大梁宫、泰新桥,德庆的学宫、龙母庙、三元塔,四会的宝林古寺、贞山寺等;(6)宗教文化工程。包括:肇庆的东方禅园、梅庵、庆云寺、荣睿师纪念碑亭、利玛窦传教遗址,四会的六祖遗址等;  (7)石刻文化工程。包括:肇庆端州石室、鼎湖石刻、德庆三洲岩石刻;  (8)史迹及名人文化工程。包括:封开和肇庆的古战场,古代西江名人陈钦、陈元、士燮、莫宣卿、苏章、惠能、包拯、荣睿、利玛窦等的史料和纪念地;(9)民俗文化工程。包括从古至今西江流域各种风情习俗,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嫁生育的不同方式,到节日喜庆、商贾圩集、家居装饰、建筑格调、歌舞艺术等风格特点,都可以用民俗村、风情艺术馆等设施再现;  (10)特产文化工程。即将各地的特产生产基地划出一定地段,既作为某种特产的科研基地,又作为供人参观的旅游点,体现生产全过程,展销各色品种,研究和体现其文化内涵和特征,如肇庆的端砚、草席、剑花、肇实、紫贝天葵、裹蒸粽,封开的杏花鸡,德庆的首乌,四会的柑桔等,都是驰名遐迩的特产,如在西江两岸都分别有这些特产的生产基地和供人游览、购销的旅游、商贸网点,使人们能在乘船游江或乘车路过此地,既得物质享受,又有文化精神享受。这样,既有力而有效地促进各地各种特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又可使整条西江变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走廊”,使其在珠江水系中,不仅在航运上、经济上起到骨干作用,也在文化上起到标杆作用,为珠江水系文化工程的整体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1997年7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